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423500000040

第40章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

唐·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中山人。擢进士,登博学宏词科,工文章。累官到集贤直学士,出为苏州刺史。以政绩闻廷,赐金紫服,迁太子宾客。晚年以文章自适,兼工诗。白居易推为诗豪。有《刘宾客集》四十卷。)

元和[1]十一年某月日,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谥曰“大鉴”。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2],繇是可其奏。尚道以尊名[3],同归善善[4],不隔异教[5]。一字之褒,华夷孔怀,得其所故也。马公敬其事,且谨始以垂后。遂咨于文雄[6],今柳州刺史河东柳君[7]为前碑。后三年,有僧道琳率其徒,由曹溪来。且曰:愿立第二碑,学者志也。

[1]唐宪宗年号。

[2]闻,闻之于宪宗也。

[3]尚,庶几也。

[4]《公羊传》:“君子之善善也长。”《穀梁传》:“善善乐其终。”

[5]释与儒教迹不同,故云导师教。

[6]文章之雄也。

[7]名宗元,字子厚。

维如来[1]灭后中五百岁,而摩腾、竺法兰以经来[2],华人始闻其言,犹夫重昏之见曶爽[3]。后五百岁,而达磨以法来,华人始传其心,犹夫昧旦之睹白日。自达磨六传至大鉴,如贯意珠[4],有先后而无同异。世之言真宗者[5],所谓顿门[6]。初,达磨与佛衣俱来,得道传付,以为真印。至大鉴,置而不传。岂以是为筌蹄耶[7],刍狗[8]耶?将人人之莫已若而不若置之耶?吾不得而知也。

[1]如来,释迦如来也。

[2]摩腾、竺法兰,皆西域高僧。二人同于汉明帝时入中国,居白马寺。其第一部所翻之经即《四十二章经》。

[3]曶,音“忽”。《头陀经》:“心王菩萨曰,我见覆蔽,饮杂毒酒,重昏长寝。”王简栖《头陁寺碑文》:“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曶爽,天未明之时也。《汉书》:“至曶爽,天子始郊。”

[4]意珠,如意珠也。《智度论》十:“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为如意珠。”

[5]真宗,真实之宗旨也。各宗派自称所信仰之宗,皆曰真宗。

[6]佛所教者,不外顿、渐二门。顿门即禅宗。

[7]《庄子》:“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8]《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按,大鉴生新州,三十出家,四十七年而殁。既殁百有六年而谥。始自蕲[1]之东山从第五师[2],得授记以归[3]。中宗使中贵人[4]再征,不奉诏。第以言为贡,上敬行之。铭曰:至人之生,无有种类。同人者形,出人者智。蠢蠢南裔,降生杰异。父乾母坤,独肖元气。一言顿悟,不践初地[5]。五师相承,授以宝器[6]。宴坐曹溪,世号南宗。学徒爰来,如水之东。饮以妙药,瘥其瘖[7]聋。诏不能致,许为法雄[8]。去佛日远,群言积亿。著空[9]执有[10],各走其域。我立真筌,揭起南国。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还其天识[11]。如黑而迷,仰见斗极。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12]。

[1]蕲,音“其”;蕲州。

[2]宏忍大师。

[3]授记者,对于发佛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莂。

[4]中贵人,内臣之贵幸者。

[5]初地,为菩萨乘五十二位中十地之第一。

[6]宝器,指衣钵言。

[7]瘖,音“阴”;口不能言也。

[8]《法华经》:“如来世雄,于法自在。”

[9]著于偏空。

[10]凡夫之迷情,执有实我、实法,谓之有执。执因果之事法,涅槃之妙体,谓之空执。

[11]天识,本性也,真如也。颜延之《庭诰》:“遂使业习移其天识。”

[12]《史记》:“留侯云:沛公殆天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