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423500000039

第39章 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

唐·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解人。第进士,中博学宏词科,擢监察御史;坐王叔文党左迁。宗元文章卓异,与韩愈齐名,著有《柳州文集》行于世。)

扶风公[1]廉问[2]岭南[3]三年。以佛氏第六祖[4],未有称号[5],疏闻于上[6]。诏谥“大鉴禅师”[7],塔曰“灵照之塔”[8]。

[1]元和八年十二月,以桂管观察使马总为岭南节度使,扶风人也。扶风,县名,唐始置。扶风,本郡名,汉曰右扶风。此唐置之扶风县地,本属于右扶风,故即以扶风名之。明、清皆属凤翔府,今属陕西关中道。

[2]廉,察也。《史记·秦始皇纪》:“始皇曰: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宋史·夏守赘传》:“诏守赟往察之,守赟变服入营中,廉问得状。”

[3]唐分十道。岭南道东际海,西极群蛮,此据五岭。后分东、西二道。今广东西及安南地。

[4]佛教禅宗东来后,衣钵相传凡六世。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第六祖慧能。《正宗记》:“六祖慧能大师,姓卢氏,新兴人。辞母直造黄梅东山。既得法,回南海法性寺,开东山法门。后归宝林寺。一日谓众曰:吾于忍大师处受法要并及衣钵,今汝等信根纯熟,但说法要,衣钵不须传也。次年坐化,塔于曹溪,今南华寺是也。”

[5]《北史·魏孝明帝纪》:“诏曰:皇太后撝挹自居,称号弗备,宜遵旧典,称诏宇内,以副黎庶蒸元元之意。”

[6]疏,条陈也,即奏疏。疏通所言之义,故曰疏。称皇帝曰“上”。《史记》有《今上本纪》。

[7]诏,告也。《汉书》:“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死而以行为谥。始于周代,后代因之。本帝王公卿所用,用之于出家大德,表尊崇之意也。比丘之参禅悟道者称禅师。如讲大小乘法者曰法师,宏扬戒律者曰律师也。

[8]塔,所以贮舍利者。《释氏要览》:“浮屠,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称塔。”

元和十年十月十三日[1],下尚书祠部[2]。符到都府[3],公命部吏洎[4]州司功掾[5],告于其祠。幢盖钟鼓[6],增山盈谷。万人咸会,若闻鬼神。其时学者千有余人,莫不欣踊奋厉,如师复生。则又感悼涕慕,如师始亡。因言曰:自有生物[7],则好斗夺,相贼杀,丧其本实[8]。誖乖淫流[9],莫克返于初[10]。孔子无大位,没以余言持世[11]。更杨[12]墨[13]黄[14]老[15]益杂,其术分裂[16]。而吾浮图说后出[17],推离还源[18],合所谓生而静者[19]。

[1]元和,唐宪宗之年号。

[2]祠部,官名。魏尚书有祠部,掌礼制,北周始改为礼部。唐祠部曹掌祠祀天文庙讳僧尼簿籍。

[3]符,以符为验也。唐律有宫殿门符、皇城京城门符、发兵符、传符等。都府,节度府也。

[4]洎,音“暨”;及也。

[5]掾,音“砚”。司功,官名。唐州府佐吏,自录事参军外,有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六参军。掾者,佐贰官之通称。

[6]幢,传江切,旌旗之属。盖,车盖;所以御雨者。

[7]生物,生活之物也,《庄子》:“养虎者,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

[8]《诗·大雅》:“本实既拨。”

[9]誖,蒲昧切,又音“勃”;乱也。

[10]《庄子》:“德至同于初。”又云:“是谓返其本。”

[11]持,扶助之意。持世,扶助世道也。

[12]杨朱。

[13]墨翟。

[14]黄帝之徒。

[15]老子之徒。

[16]《庄子·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

[17]浮图,又作浮屠、浮头,即佛陀之异译。佛陀即佛,浮图说即佛说也。

[18]推离有欲,还之本源。

[19]《礼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梁氏[1]好作有为,师达摩讥之[2]。空术益显[3],六传至大鉴[4]。大鉴始以能[5]劳苦服役[6],一听其言,言希以究[7]。师用感动[8],遂授信具[9]。遁隐南海上,人无闻知。又十六年,度[10]其可行,乃居曹溪[11],为人师,会[12]学[13]去来尝数千人。

[1]梁武帝也。

[2]《传灯录》:“梁武帝问达磨曰:朕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计,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此但人天小果,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3]空术,指空宗而言,即禅宗也。如《大般若经》、《大智度论》等皆是空宗之经论。案:禅宗是第六度中之般若,非第五度之禅定也。

[4]六传。见上。

[5]能,即“耐”字。

[6]指腰石舂米。

[7]《老子》:“希言自然。”究,深也。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

[8]师,指五祖而言。

[9]信具,衣钵也。

[10]度,特洛切。

[11]咸亨末,能住韶州宝林寺。曹溪,韶州地名也。

[12]会,集合也。

[13]学,学者。

其道以无为为有[1],以空洞为实[2],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中宗闻名,使幸臣再征,不能致。取其言以为心术。其说具在[3],今布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大鉴去世,百有六年[4],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莫能揭其号[5]。乃今始告天子,得大谥。丰佐吾道[6],其可无辞[7]。

[1]《无量寿经》上:“无为泥洹之道。”《肇论》:“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庄子》:“无为有为,有为无为,而游于尘垢之外。”

[2]空洞,宽阔而无所有也。周顗答王导曰:“此中空洞无物,但足用卿辈数百人。”

[3]详在《坛经·护法品》。

[4]先天二年卒,是岁癸丑,至元和十三年戊戌,为一百六年。

[5]广部,指岭南而言。言六祖去世百有六年中治岭南而有名闻者不少,皆未能为六祖疏闻于上,崇六祖以谥号者。

[6]丰,大也。佐,犹助也。

[7]言安可无此碑记。

公始立朝,以儒重,刺虔州,都护安南[1]。由海中大蛮夷,连身毒之西[2],浮舶听命,咸被公德。受旗纛节戟[3],来莅南海[4],属国如林。不杀不怒,人畏无噩[5],允克光于有仁。昭列大鉴,莫如公宜。其徒之老[6]乃易石于宇下,使来谒辞。其辞曰:达摩乾乾[7],传佛语心[8]。

[1]元和五年七月,总自虔州刺史,为安南都护。

[2]身毒,国名,即天竺也。

[3]纛,音“道”;又徒沃切。纛,翳也。舞者所执,又羽葆幢也。纛,左纛也;以旄牛尾而为之。

[4]按韩文公祭总文云:“于泉于虔,始执郡符。遂殿交州,抗节番禺。”交州,即安南都护府。番禺,则南海郡广州也。与公此碑合。而《唐史》乃云:“总自安南都护迁桂管经略观察使。”误矣。东坡曰:“以碑考之,盖自安南迁南海,非桂管也。”可以正《唐史》之误。

[5]噩,音“愕”。《说文》:“噩,哗讼也。”

[6]老,指其寺中之长老。

[7]乾乾,不息之貌。《易·乾·九三》:“君子以终日乾乾。”

[8]《楞伽经注解》一:“佛语心者,即诸佛所说心法也。”《宗镜录》五十七:“《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语心者,佛所说之如来藏心也。《楞伽经》一部之所明者,宗如来藏心,故名经之品名为佛语心品。”《楞伽序文》云:“昔初祖语二祖曰:此《楞伽》四卷,可以印心。不数传后当为名相之学。”

六承其授,大鉴是临。劳勤专默,终挹于深[1]。抱其信器,行海之阴。其道爰施,在溪之曹。厖[2]合猥[3]附,不夷其高。传告咸陈,惟道之褒。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轶[4],乃万其趣。匪思愈乱,匪觉滋误。由师内鉴,咸护于素。不植乎根,不耘乎苗。中一外融,有粹孔昭。在帝中宗,聘言于朝。阴翊[5]王度[6],俾人逍遥[7]。越百有六祀,号谥不纪。由扶风公告今天子,尚书既复[8],大行乃诔[9]。光于南土,其法再起。厥徒万亿,同悼齐喜。惟师教所被,洎扶风公所履,咸戴天子。天子休命,嘉公德美,溢于海夷,浮图是视。师以仁传,公以仁理。谒辞图坚[10],永胤不已[11]。

[1]挹,一作“揖”。

[2]厖,模庞切。杂也。

[3]猥,多也;杂也。

[4]轶,徒结切。《说文》:“轶,车相出也。”

[5]音“翼”,辅也。

[6]度,法度也。《国语》:“思我王度。”

[7]逍遥,徜徉自得之貌。

[8]尚书祠部之符,复到都府也。

[9]行读去声。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以六祖圆寂之初,尚未得谥,而潜德日彰,群下所称,辞宜有异,故曰大行。言其有大德行,必受大名也。诔,谥也。累列生时之德行而称之曰诔。《论语疏》:“诔者,犹今行状。”

[10]言告于六祖之祠,陈其碑辞,图刊之于坚贞之石。

[11]胤,异刃切;继也,嗣也;子孙相承续也。《诗》:“永锡祚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