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423500000036

第36章 六祖能禅师碑铭(1)

唐·王维

(见《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唐开元间擢进士第一,迁尚书左丞。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有别墅在辋川,孤居二十年。卒后,代宗求其乐章,其弟缙集数十百篇上之。)

无有可舍[1],是达有源。无空可住[2],是知空本。离寂非动[3],乘化用常[4]。在百法而无得[5],周万物而不殆[6]。

[1]《智度论》四十九:“云何菩萨舍一切所有?不惜内外诸法故,是名舍一切所有。”案:今翻进一层,故云“无有可舍”。

[2]《智度论》八十二:“色等法无住处,如地住于水,水住于风,风住于空,空无所住。以本无住处故,一切都无住。”

[3]离真如之理体、有为之诸相,谓之寂。今翻进一层,故云“离寂”。《坛经》:“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4]《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而乘之。”陶潜《归去来辞》:“聊乘化以归尽。”《老子》:“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5]百法,犹言万法,以表示法门之众多也。《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法实无所得。”

[6]《易·系》:“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老子》:“知止不殆。”又云:“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鼓枻海师,不知菩提之行[1]。散花天女,能变声闻之身[2]。则知法本不生[3],因心起见[4]。见无可取[5],法则常如[6]。

[1]鼓枻海师者,指经中每言入海采宝之谓。不知菩提之行者,指禅宗即众生烦惑示诸佛智体之谓也。意谓入海采宝者,不识本有家珍,至尊至贵,而能出生无量众宝。向外驰求,何异怀宝迷邦,骑牛觅牛?须知贪瞋痴之实性,即是佛性。若能彻悟此三佛性,则觅贪瞋痴了不可得,当体即是真戒、真定、真慧,亦无真戒、真定、真慧之相可得。

[2]《维摩诘经》:“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女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女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女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天女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女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天女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3]《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

[4]《俱舍论》二:“决择名见。”

[5]《三藏法数》十八:“邪见分别,名之为见,所谓身见、边见等。因见取著,故曰见取。”

[6]《传心法要》下:“如来者,即诸法如义。所以云弥勒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如即无生,如即无灭,如即无见,如即无闻。”《金刚经》:“如如不动。”

世之至人[1],有证于此,得无漏不尽漏[2],度有为非无为者[3],其惟我曹溪禅师乎[4]?禅师,俗姓卢氏,某郡某县人也。名是虚假[5],不生族姓之家[6]。法无中边[7],不居华夏之地。善习表于儿戏[8],利根发于童心[9]。不私其身,臭味于畊桑之侣[10]。苟适其道,膻行于蛮貊之乡[11]。

[1]《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已。”

[2]道心如完器,妙理犹净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净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3]《华严经》:“何等为有为法?所谓欲界、色界、无色界、众生界。何等为无为法?所谓虚空、涅槃、数缘灭、非数缘灭、缘起法性住。”

[4]《广东志》:“曹溪在韶州府城东南五十里,源出狗耳岭西,流三十五里,合浈水,又南流,入英德县界。梁天监元年,有天竺僧智药三藏,泛舶至广,经溪口,闻水香,掬而尝之。曰:此水上流,必有胜地。寻之,遂开山立石宝林。谓此地宛然西天宝林也。预记后一百七十年,当有肉身菩萨来此演法。唐仪凤间,僧惠能居此,应识为南宗六祖,衣钵与真身俱存。元和十年,赐谥曰大鉴禅师,塔曰灵照。开宝间,赐名南华禅寺。”

[5]虚假者,不实之义,无实体也。《辅行》五之三:“假者,只是不实为义。”

[6]《左传》:“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诸侯以氏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

[7]中者,中道;边者,边际。

[8]《论语》注:“习于善则善。”

[9]《涅槃经》:“一切众生,凡有三种,所谓利根、中根、钝根。”《左传》:“昭公犹有童心。”

[10]《左传》:“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杜预注:言同类也。案:此句指六祖卖柴等事。《坛经》云:“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11]《庄子》:“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论语》:“言忠信,行笃谨,虽蛮貊之邦行矣。”案:此句指六祖未出家前作南海百姓也。

年若干,事黄梅忍大师[1],愿竭其力[2],即安于井臼[3]。素刳其心[4],获悟于稊稗[5]。

[1]《传灯录》:“宏忍大师,蕲州黄梅人也。姓周氏,生而岐嶷。童游时,逢一智者叹曰:此子阙七种相,不逮如来。后遇信大师得法,嗣化于破头山。”

[2]《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

[3]案:此句指六祖腰石舂米事。《坛经》云:“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

[4]《庄子·天地篇》:“夫子曰,夫道覆载天地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

[5]《庄子·知北游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在稊稗。”

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1],共听一音之法[2]。禅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3]。退省其私[4],迥超无我[5]。

[1]《魏书·释老志》:“初阶圣者,有三种人。其根业太差,谓之三乘。声闻乘、缘觉乘、大乘,取其可乘运以至道为名。此三人恶迹已尽,但修心荡累,济物进德。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虽阶三乘,而要由修进万行,拯度亿流,弥长远,乃可登佛境矣。刘孝标《世说注》:‘《法华经》曰:三乘者,一曰声闻乘,二曰缘觉乘,三曰菩萨乘。声闻者,悟四谛而得道也。缘觉者,悟因缘而得道也。菩萨者,行六度而得道也。’然则罗汉得道,全由佛教,故以声闻为名也。辟支佛得道,或闻因缘而解,或听环佩而得悟,神能独达,故以缘觉为名也。菩萨者,大道之人也,方便则止行六度,真教则通修万善;功不为已,志存广济,故以大道为名也。”

[2]一音,指如来说法之声音也。《维摩诘经》:“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涅槃经》:“一切众生,种种形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佛以一音而为说法,彼彼异类,各自得解,各各叹言:如来今日为我说法。”

[3]《论语》:“起予者,商也。”

[4]《论语》:“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5]《金刚经》:“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黄檗传心法要》卷上:“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智度论》三十一:“无常、苦、空故无我,不自在故无我,无主故名无我;诸法无不从因缘生,从因缘生故无我;无相无作故无我,假名字故无我,身见颠倒故无我,断我心得道故无我。”

其有犹怀渴鹿之想[1],尚求飞鸟之迹[2]。香饭未消[3],弊衣仍覆[4]。皆曰:升堂入室[5],测海窥天[6]。谓得黄帝之珠[7],堪受法王之印[8]。

[1]《楞伽经》:“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著妄想;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炎,而作水想,迷乱驰趋,不知非水。”

[2]《涅槃经》:“如鸟飞空,迹不可寻。”《华严经》:“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

[3]《维摩诘经》:“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少法者,得弘大道。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受佛威神力,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慈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4]用《法华经·信解品》故事。

[5]《论语》:“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6]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7]《庄子》:“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8]《法华经》:“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1]。天何言哉[2],圣与仁岂敢[3]。子曰:赐也,吾与汝弗如[4]。临终,遂密授以祖师袈裟[5],而谓之曰[6]:物忌独贤[7],人恶出己。吾且死矣,汝其行乎[8]。

[1]义本《周易·谦卦》。

[2]《论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3]《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4]弗,《唐文粹》作“不”,句见《论语》。

[5]《增一》云:“如来所着衣,名曰袈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慧苑音义》上:“袈裟,具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着白色衣也。”案:此祖师袈裟,自达磨传二祖,依次传至六祖,六祖止而不传者也。

[6]《唐文粹》无“而”字。

[7]《诗》:“我从事独贤。”

[8]吾,《唐文粹》作“予”。

禅师遂怀宝迷邦[1],销声异域[2]。众生为净土[3],杂居止于编人[4]。世事是度门[5],混农商于劳侣[6]。如此积十六载。

[1]怀宝迷邦,本出于《论语》:“怀其宝而迷其邦。”今借用之,以为怀宝于迷惑之方也。

[2]《晋书·儒林传》:“文博之漱流枕石,销迹销声。”

[3]净土,圣者所在之国土也。《摄论》八:“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大章义章》十九:“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案:众生是最秽之物,翻进一层言之,净秽平等,而即众生为净土也。

[4]编人,谓平民编入户口册者。《史记》:“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5]案:世事是最烦琐之物;然烦恼清净,本是一体。即世事而为度人之门径也。

[6]《维摩经·弟子品》:“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大日经疏》:“若离如是实相印,余皆爱见所生,与天魔外道,作诸劳侣。”

南海有印宗法师[1],讲《涅槃经》[2]。禅师听于座下[3],因问大义[4]。质以真乘[5],既不能酬,翻从请益[6]。乃叹曰:化身菩萨在此[7]。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慧眼[8]。

[1]《传灯录》:“广州法性寺印宗和尚,吴郡人也。姓印氏,从师出家,精涅槃大部。唐咸亨元年,抵京师,敕居大敬爱寺。固辞。往蕲州,谒忍大师。后于法性寺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为传法师。”

[2]《涅槃经》有小乘、大乘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大乘之《涅槃经》,有南、北二译。其四十卷者,称《北本涅槃》,北凉昙无谶译。三十六卷者,称《南本涅槃》,刘宋之慧观等将前经整治而成之也。此所讲之《涅槃经》,为大乘之《涅槃经》。

[3]《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天子问: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为禅师。”《三教指归》一:“修心静虑,曰禅师。”座下,上座之下也。言坐于住持之下。

[4]大义,谓经之要义也。《汉书》:“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5]真乘,真实之教法也。《秘藏宝钥》上:“作迁慢如真乘寂。”释书智《藏赞》:“汉人始得耳真乘。”

[6]《礼》:“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7]《大藏一览》:“《金光明最胜王经》云:一切如来有三种身:化身、应身、法身。如是三身,具足摄受阿耨菩提。云何化身?如来昔在修行地中,为诸众生,修种种法,得自在力,随众生意,随众生界,现种种身,是名化身。”

[8]《翻译名义》:“眼有五种: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

遂领徒属,尽诣禅居,奉为挂衣[1],亲自削发[2]。于是大兴法雨[3],普洒客尘[4]。乃教人以忍[5]。曰:忍者无生[6],方得无我[7]。始成于初发心[8],以为教首[9]。

[1]案:此言印宗奉裙衣而为六祖挂之于身也。《释氏要览·寄归传》云:“西国出家,具有圣制。诸有发心出家者,师乃问诸难事。难事既无,许之摄受,或经旬月,令其解息,师乃为授五戒,方名邬波索迦。此人创入佛法之基,七众所摄也。师次为辨缦条僧脚崎下裙泸罗钵等,方请阿遮梨为剃发师,亲为着下裙,次与上衣顶戴。受着已,授与钵器,授十戒。此名室罗末尼罗方成应法。为五众摄,堪消施利。”

[2]案:“奉为挂衣”二句,指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印宗法师普会四众为师薙发事。《坛经》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

[3]《涅槃经》:“雨大法雨,普润众生”。《华严经》:“佛于一一刹那中,普雨无边大法雨。”

[4]《维摩诘经》:“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僧肇注:心过外缘,烦恼横起,故名客尘。

[5]《瑜伽论》:“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大乘义章》九:“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三藏法数》五:“忍即忍耐,亦安忍也。”

[6]《最胜王经》一:“无生是实,生是虚妄。”《梵网经》上:“伏空假,会法性,登无生山。”《垂裕记》二:“无生寂灭,一体异名。”《仁王经艮贲疏》:“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天台观经疏》:“无生忍是初地初住。”

[7]《金刚经》:“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大乘义章》:“法无性实,故曰无我。”又云:“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

[8]初发心者,初发求菩提之心也。初发心有四十一义:一是心不杂一切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之众魔不能破坏……乃至四十一,是心相续也。见《十住毗婆沙论》一。

[9]为受教之起首,亦为施教之起首也。

至于定无所入[1],慧无所依[2]。大身过于十方[3],本觉超于三世[4]。根尘不灭[5],非色灭空[6]。行愿无成[7],即凡成圣[8]。

[1]谓初则入定,次则住于定,终则至于无定之可入也。极言无所不定,且无定所之可言。

[2]《华严经》:“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复依方便立,方便依智,智依慧无碍,慧身无所依。”《成唯识论》:“依谓一切有生灭法,仗因托缘,而得生住。诸所仗托,皆说为依。如王与臣,互相依等。”案:今进一层言之,故云慧无所依。

[3]《金刚经》:“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大身者,对于丈六之小身谓遍虚空之大化身也。案:非身名大身者,即真如之无住,足以包太虚,藏沙界,故云“过于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十方。

[4]《仁王经》中:“自性清净名本觉,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起信论》:“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说名本觉。”《宝积经》九十四:“三世,所谓过去、未来、现在。云何过去世?若法生已灭,是名过去世。云何未来世?法若未生未起,是名未来世。云何现在世?若法生已未灭,是名现在世。”案:自性清净心,历三世而常存,故云超于三世。

[5]根指五根六根言。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六根者,五根加意根也。尘,指六尘言。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也。

[6]《维摩诘经》:“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僧肇注:不待色灭,然后为空。按:色指根尘言,六根六尘不灭于空,故云。

[7]《法界次第》:“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又云:“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8]十界分凡夫与圣者之二类。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为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见《止观》五之一。凡,指六凡;圣,指四圣。案: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故凡夫可成为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