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石评梅精品选
7417200000019

第19章 散文(18)

昨夜梦同纫秋共舟渡江,在甲板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正亢喉高歌,俯仰宇宙的时候,纫秋凭在我的肩头,指着东北角上让我看:只见一道白光起伏江中,渐渐地扑着我们的船头而来,风声呼呼地如虎一般怒吼,一个白浪扑头而来,当时把我惊醒。恰好窗外雷电交集,大雨倾盆,在旅客的心中发生了许多感想,默计明天一定不能出去参观。窗上现鱼白色后,我起床梳洗毕,握管与北京的朋友写信。用早餐后我看《创造》几页。下午同艾一情先生参观高师。高等师范的校舍规模很大,校舍亦建筑的合宜,地势很好,建在蛇山的旁边。这是湖北教育最高机关,所以一切设施,也比较完备,但不过也是同北京教育界一样的闹穷。

分科为八系,男生共四百人,女生正科九人,旁听生二十人,去年开始完全开放,招收女生;下学期拟开文学教育研究科,数学研究科。经费每月二万八千(元),临时一万(元)。设备有博物标本室,动、植、矿、生理标本分列一室。关于此类,武昌标本特别丰富,所以武高的博物科学素负盛名,诚然。理化实验室、标本室同化学用品室,设备尚完全。自修室每一间六人,同北高仿佛;在楼上空气清鲜,光线也明亮。寝室每一间四人,比较附中已清洁整齐多了。女生寄宿舍另住一偏院,很僻静。

武高学生会昨日已来公函与我们参观团,定在今天下午二时在本校大礼堂开欢迎会并设茶点。所以我们略一参观之后,已经到了时候,学生会主席请我们赴会。大礼堂在蛇山上,稍高,有石阶可达,由下边看去,掩映在树叶飘动的碧柳中,很露着一种伟大而幽雅的景象。当我们上去的时候,已经看见大礼堂黑压压地站着许多人,见我们进去,都一齐鼓掌欢迎。他们是很诚恳地欢迎我们。主席报告了之后,有五六位同学随便讲演,他们的唯一共同目的有三点:一、武高北上请愿,感谢我们的援助;二、希望我们奋斗去作教育事业,谋未来的光荣。三、就是对于湖北教育,痛加批评。我是参观团内的交际,所以致答辞是我不容辞的职务,只好上台去答复几句。但是一阵掌声,几乎把我的灵魂收不拢来!欢迎会完了,在应接室用茶点,有几位学生会的干事陪着,三钟始尽欢而散,我们遂回到女师范去。

总结起来说湖北的教育,环境非常恶劣,上等有力的社会中坚人物,他视教育是无足重轻,可有可无。所以湖北的小学教育,异常的不发达!路上失学的儿童举目皆是,全省小学教育不到二十处,只有五千就学的儿童,失学的儿童有五万之多。我们在路上常常能听到诗云子曰的朗诵声,私塾多于小学有数倍。凡上等社会科长秘书等类的子弟,大概都不准入学,仅会写自己的一个名字,往往有十五六岁而不懂加减乘除,仅能临帖、做八股。这是何等的可怜啊!所以我以为湖北现在需要的就是小学教育,施行普及的方法,和救济一般贫穷失学儿童,只有广设平民学校是唯一的妙谛,我很希望中学和中学以上的学校,努力做这种事业去。三四天的形式上参观,如何能看到教育上的利弊,但这一点意见我观察的结果,觉着是很急需的!官厅既不可靠,那么,我们青年应该努力地做去。

五 武昌的名胜

天晴后空中幻出五色彩云,捧着一轮赤日,慢慢地披开了砌叠的云幕,撇开了朦胧的愁网,冉冉走出,在宇宙中当时焕着耀目的奇彩!我们参观团在这时光,遂踱过莲池,经过鄂园,向着抱冰堂而来。

抱冰堂建在蛇山上,由下边一级一级地上去,绿树阴蒙中,隐现着红绯娇白和画楼雕梁。一阵惠风披襟,花香浮动,只见万紫千红涌现眼底,我们进了抱冰堂的大厅,壁上系着古画屏联,中间放着古瓶二个,高约四尺;凡武昌雅人伟士都在这个地方宴会。地周围约有一万二千九百四十八方丈。抱冰系张之洞的别号。张之洞督鄂的时候,鄂人感公盛德,故建此堂,为公生祠。大厅的西面,相距约五十步,有很庄严的五间大厅,双门锁闭甚严,推开门只见灰尘满地,蛛丝满壁;中间的神龛供着张文襄公的牌位,旁边有黎元洪立的碑。

晴后小径中青石粘土,十分泥滑;两旁千条垂柳,常绾鬓角。再上去是十桂堂,张叶如幕,桂树林立,可惜这不是秋高月圆时。站在十桂堂的中间由树缝里看见长江如练,民房似栉,可以看见纺纱厂的烟筒;黑云萦绕,烟雾轻罩,凉风过处,心神为之一爽!这是何等舒适逍遥的境界啊!可惜上去了一大群丘八,我们只得远避。从石砌的道上过去,有小亭有假山,怪石奇岩,嶙峋无状,我们在这里照了一个游像作纪念。他们都走过去了,我坐在小石上,听着小鸟的啁啾,布谷的婉转,一声声都令人感到一种超然神游的景象。碧天的游云,阶前的落叶,飘萍无踪,荣枯靡常。转瞬间我又车声帆影,飘游于何处何乡?

人生如逆旅,在浅的心里常印着斑点模糊的追忆迹象……在我思想深入的时候,忽然有人在我肩头一拍,吓的我跳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是惠和,她笑嘻嘻地手里拿着一束草花。我遂携了她的手,由小径中穿出,浓茵铺地,碧草拂鞋,一阵草香扑鼻欲醉。地址虽有大,但结构异常精巧合度,风景恕画,涌现千里,而且静寂阴蒙幽雅最宜人。比较黄鹤楼的术士乞丐汇集者,当然有雅俗的分别了。

二十五号的下午,参观了附小以后,雇车到黄鹤楼去。我同芗蘅先到的。只看见些败壁颓垣,萎靡万状,乱石堆集。我同芗蘅也不知道黄鹤楼是何处上去。后来逢到一位小学生,是附小的学生,请他给我们领路,上了一道石坡就到了。只看见很巍峨灿烂辉煌的高楼,我以为是黄鹤楼了,原来是照像馆。这楼的顶上,镌着个展翅的黄鹤;两旁有一副对联是:

眼底汉江空色相,楼头云鹤复归来。

由这楼往西,就看见一座一座的相面算卦的棚和命馆,进了张公祠,登了奥略楼,临窗一望:江水滔滔,涌现眼底,帆影如雁,鄹跹上下。在碧云黄涛的尽头,依稀如翠螺堆集的,就是龟山,对着奥略楼有一座西式茶楼。高出云霄的,就是黄鹤楼故址,在我们未到杭州之先,就听说这楼又塌了。

张公祠就是张文襄公的祠,现在湖北教育联合会在里面;所以奥略楼上有张之洞自题的“日朗云空”四个字的大匾!两旁的对联是: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都从江汉起;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远。

这是张之洞所撰,辛亥之役,不知沦于何所,壬戌秋重建,请教育厅宗蔡重书。奥略楼下壁上有王羲之的一笔“鹅”。从奥略楼下去,就是吕祖庙,里面香烟缭绕,令人头晕。里面有吕祖的骑鹤吹箫的像在壁间挂着,对联是:

鹤飞楼在名千古,

地缩仙归道一家。

我同惠和在签筒里抽了一枝上上签,她们都笑我们迷信。出了吕祖庙,走不了三步,就有乞丐来索钱,男女老幼都有;原来这是黄鹤楼的出产。黄鹤楼在我心坎中的印象根深,但我觉着除了上了奥略楼望长江外,没有一样入目的东西,只见龌龊的乞丐,崎岖的道路;败垣乱草中,又有金碧辉煌的大餐馆显真楼,中国人不知正当的保存古迹是何等的可惜。

二十六号的上午我们乘着汉阳兵工厂的武胜轮破浪直进,在烟波江上,只见风帆上下,浪花飞溅;放眼望去,龟山临左,蛇山傍右,武昌、汉阳、汉口鼎足相向,湖北形势为历史上最著名,实在,诚然。船入汉水未久,而汉阳已在目前,两岸树木林立,浓绿阴深,不觉忆及古人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武胜轮拢岸后,我们遂舍舟登陆,陡觉炎热凌人,清凉隐逸。走得十余步,已抵汉阳兵工分厂。地址阔广,每一工厂,相距甚远;汽炉炉煤之气,扑鼻欲呕!先至漂棉厂,就是将烂棉花入锅漂过。磨棉厂,汽炉房,马力房,都在这一方,比较尚近,不需多走路就到了。此外又到拌药房,切药新厂,压药新厂,矿炉房,硫酸厂,真空房,酒精厂,枪厂,木枪房,炮厂,钢壳厂,机关枪厂,枪弹厂,打铁厂,木样房,机器厂,图案课,由上午九点钟参观到十二点钟,赤日当空已属炎热万分,再加上参观的工厂,不是机声轮轮,就是汽煤呕人,头晕目眩,痛苦万分。但一想到工人的辛苦,我们也只好勉力的向前;对于工厂的组织和化学配合,纯粹是门外汉,参观所得仅仅一种形式而已。参观完兵工分厂后,遂返汉水原下船处,仍乘武胜轮至兵工总厂,其督办杨文亮的夫人偕其大女公子、大少爷在门外欢迎,至会客厅稍息,幸而有几瓶汽水,才把这一上午的积热逐去。又至总厂参观造枪炮之机器及程序,其工厂分法与上所述分厂同,不详。我看过一遍,见工人在煤气中生活是何等危险;而其点滴血汗所造成的杀人利器,既不能保障国家的富强,反用以作残杀同胞的工具,这是何等可怜,可惜!中国军阀!中国军阀!何其浑昧如斯呵?炮厂现在正为某军阀赶做绿(氯)气炮,可知其阴蓄之久,而中国内乱其有已时吗?

参观完又返总厂的会客厅,督办请我们吃大餐;最有趣的事是督办的母亲杨老夫人,她很奇怪我们这次出来参观。她的心理仍以为是闺阁小姐何能事万里长征。所以她在会餐的时候,问了我们三句有趣的笑话,第一句是:谁家有这些女儿?第二句是:谁家要这些媳妇?第三句是:何处找这许多婆家?这是个很难答的答案,我们只好付之一笑吧!饭后,杨督办拿来许多纸,让我们每人随便写几句话留作纪念。我们为了这一饭之德,更不好推辞,只好每人随便写几句感谢祝贺的话;这一来把我们女高师的程度都考去了。

客厅后面有极幽雅的小园,绿树阴覆如遮翠幕,遇一极小之茅亭,碧波荡漾,游鱼上下,池心有朝天荷叶,映日红莲;池旁杨柳树下,有白鹇一双,头藏内颈内,正在酣眠。由树林中望去,真神仙佳境。我在这里忽然想到一件极悲哀的事,一腔热泪,夺眶而出,故人何在?旧景虚幻,所留的仅这点触景的回忆,和我这天涯的飘萍!

四围黑云渐渐地包拢来,一轮赤日已隐回去;清风送着草香荷馨,令人神醉。我们二十余人,掩映出没在这小园中,陡觉园林生色,草木欣然。我同芗蘅在一片山石上坐着,谈去年今日在北京时的情景。看看天上云愈堆愈厚,照像馆已有人来了,我们就择一块前有小泉,后有青山的地方,站着的坐下的照了个像。

照像后,尚有一个铁厂未去参观。我因为精神困倦的缘故,所以同芗蘅、惠和走到江岸去找船。但这时候江里的风浪很大,天气阴沉,不久即雨,我不敢去冒险,遂又回到铁厂的应接室休息。里面有茶点有电扇,我遂躺在睡椅上假寐,略养心神。这时候雨声淅沥,乱洒蕉叶,又换一幅无聊之景。五时天始霁晴,去参观铁厂的同学已回来,遂一同至江畔,仍乘武胜轮返武昌。一路风浪甚大,汉江苍碧,一望无际,远眺云霞灿烂,虹采耀目,江上风景殊觉宜人。我们在甲板上曼声唱《卿云》之歌,余音萦绕江上,许久不息,临风披襟,心神为之一爽!

八 金陵的古迹

一、鸡鸣寺

由东大参观后,步行游鸡鸣寺。缘途张绿树幕,铺苍苔作毡。慢慢地上台上(即鸡鸣山),幸而有两旁的杨槐遮赤日,山间的清风拂去炎热。到了半山已望见鸡鸣寺,隐约现于浓阴中。惠和拉着我坐在路旁的一块石上稍息。望下去,只见弯曲的成了一道翠幕张满的道。赤日由树叶的缝里露出,印在地下成了种种的花纹。在那倾斜的浓绿山下,时时能听到小鸟啁啾,和她们娇脆的笑声,在山里回音,特别觉着响亮!我同惠和、宝珍并着肩连谈连笑的上山去,约摸十分钟的时间,已到了鸡鸣寺前,一抬头就看见对面壁上,画着一幅水淹金山寺的图;寺门上有四个大红字是“皆大欢喜”。进去转了有一二个弯就到了正殿;钟声嘹亮,香烟萦绕,八大罗汉里边,只有二三个穿着新衣服——金装,其余都破衣烂裳,愁眉苦眼,有种很伤心的样子!罗汉中同时有幸有不幸啊!

临窗为玄武湖,碧水荡漾,平静如镜。苍苔绿茵,一望皆青。远山含烟,氤氲云间。我问庙里的道士,说是:“幕府山”。窗下一望,可摸着杨柳的顶头,惠风中颤荡着的杨柳,婀娜飘舞,像对着我们鞠躬一样!湖山青碧,景致潇洒,俯仰之间,只觉心神怡然,融化在宇宙自然之中。我们六七个人,聚在一桌吃茶,卧薪伏在窗上慢慢地已睡去。我们同芗蘅谈到北京东岳庙里的鬼,说着津津有味的时候,艾一情先生说:“天晚了,走吧!”我们遂出了正殿,我临走的时候,向窗下一望,已披了一层烟云的幕,把湖山风景遮了起来。一路瑟瑟树声,哀婉鸟语;深黑的林内,蕴蓄着无穷的神秘和阴森。台城的左右,都是革命志士的坟墓,白杨萧森,英魂赫耀,一腔未洒完的热血,将永埋在黄土的深处!

二、明陵

六月二号的清晨,我们由华洋旅馆出发,坐着马车去游明陵。一路乱石满道,破垣颓壁,倾斜路旁;烬余碑瓦,堆成小屋,土人聊避风雨;一种凄凉荒芜景象,令人不觉发生一种说不出的悲哀!行了有三里路,就到了朱洪武的故宫,现在改为古物陈列室。里边的东西很多,但没有什么很珍贵的;有宋本业寺嘉定经幢,冶山阴八卦石的说明:

朝天宫宋为天庆观之玄妙观,又改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赐令百额朝贺习仪于此,自杨溥以来即为宫观。此石传有四世。又传冶山之清殿下,为明太祖真葬处。石为青石所刻,在美正学堂在东北角治操场,握得此石。

(还有)方氏荔青轩石刻残石,凤凰台诗碣残石,六朝宫内的禁石础。《凤凰台碑记》节录如下:

“金陵风凰台在聚宝门内花盝冈,南朝宋元嘉中有神爵至,乃置凤凰里,起台于山中……台极壮丽,凭临大江,明初江流徙去,凤去台空,此碑始出土。”

此外尚有多种,不暇细看:有明隆庆井床,旧在聚宝门内五贵桥上;鸡鸣寺甘露井石,铜殿遗迹,系粤军毁殿时所余,重十八斤,佛十七座;明报恩寺塔砖(第八层),高一尺四寸,宽一尺,为苏泥制,上镌佛像多尊。一大明通行宝钞铜版;六朝法云寺铜观音像;清瑞云寺古藤狮像,此像神奇如活现;上坐佛极壮丽活泼,刻工非常精细,高约四尺余。此外有宋朝刀剑数种,梁光宅寺铸名臣铜像。最令人注意的就是中间所立的方孝儒血迹碑,据云天阴时血迹鲜赤晶莹;有左宗棠书明靖难忠臣血迹碑记。在此逗留仅二十分钟,故所得甚少。上述皆当时连看连写,惜未能多留。此团体旅行之不便处。我出了陈列所的门,她们已都上车,芗蘅仍在车旁等着我。一路青草遍径,田畦皆碧;快到明陵的时候,已看见石人石马,倒倾在荒草间,绿树中已能隐约地望着红墙。我们下车走了进去,青石铺地,苍苔满径,两旁苍松古柏,奇特万状;有治隆唐宋大碑,尚有美、英、日、俄、法、意六国保存明陵碑。中国古迹而让外人保存,亦历史怪事。正殿内有明太祖高皇帝像,下颚突出,两耳垂肩,貌极奇怪,或即所谓帝王像应如此。入深洞,青石已剥消粉碎;洞尽处,一片倾斜山坡,遍植柏槐;登其上,风声瑟瑟,草虫唧唧,小鸟依然在碧茫中为数百年的英魂,作哀悼之歌!

三、紫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