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7332900000007

第7章 武氏有奇女(6)

就在太宗商量着怎么处理李泰的时候,李泰也没闲着,他怕太宗立李治为太子,就跑到弟弟李治这里来,威胁李治说:“你和汉王李祐的关系不错,现在太子和汉王都因为谋反被处决了,你不怕么?”李治本就是个胆小的人,听哥哥这么一说,大气都不敢出了。之后李治就终日里担心着哪天会不会被心狠的哥哥给杀了,所以,整天愁眉紧锁,闷闷不乐。太宗看了奇怪,平时这个孩子总是父王前、父王后的,这几天是怎么了?太宗便询问起李治来。李治开始还不肯说,后来看太宗火了,就将实情和盘托出。太宗听了愣了好半天。他想什么呢?他在想,李泰啊李泰,不是我相信你,是我太愿意相信你。可是你都做了些什么呢?你哥哥对我说是你逼他谋反的,我还不愿相信,认为他是狡辩。可是你呢!你又跑到你弟弟这里威胁起他来,真是太让我失望了。太宗想来想去,还是立李治为太子吧。

可好,李治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天上掉下了个大馅饼,一下子砸在了他身上,差点把李治给砸晕了。李治对于自己做太子是想都没想过的,他不像其他皇子对权位感兴趣,他喜欢舞文弄墨,如果他不出生在帝王之家或许是个可以传世的书法大师。李治身上文人的气质太浓郁。善良、敏感、柔弱、不喜争功。如果是做自己的接班人,可以说太宗对李治并不太满意。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他宽厚、仁爱,但是不够果决,他满腹经纶却缺少雄韬伟略。但是,他是长孙的儿子,只有这一点就够了,其他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太宗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太宗知道李治在朝中没有两个哥哥有声望,他是自己第九个儿子,除了承乾和李泰以及李祐中间还有五个皇子,怎么轮都轮不到立他做太子。何况平日里李治又很少与大臣交往,大臣们多半是不愿意臣服他的。这时的太宗是有些偏心的,因为他爱长孙,所以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太宗想了一个办法,让大臣们臣服李治。什么办法呢?太宗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做事自然是很高明的。

这一天,太宗将大臣召到两仪殿中,注意,是两仪殿,而不是朝堂。朝堂是皇帝要高高在上,除了侍女、太监,大臣是很难靠近的地方,而两仪殿则不是。在两仪殿太宗对大臣们说:“我的儿子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来,我实在没有脸见诸位爱卿了。”说着拔出剑来就要自裁。这下可吓坏了左右的大臣,他们急忙跑上前去阻拦。这是太宗料定了的,不然也不会在两仪殿召见你们,方便你们阻拦我。当时长孙无忌就在身边,握着太宗的手腕不让他动。太宗将剑指向李治,长孙无忌是何等聪明的人,立即知道了太宗的意思,就说:“皇上,请您明示吧!我们都听从您的吩咐。”太宗放下剑对大臣说:“我想立李治为太子,你们看怎么样啊?”长孙无忌一听,这还不好么?反正都是自己的亲外甥。虽然李治没有太宗的英明,但总归还是有些德行的。况且他没有治国之智,却有用人之明。长孙无忌第一个表示赞成,其他大臣见太宗决心已定,也没什么话说了。都废了两个了,再不行就说不过去了。

太宗见状对李治说:“大臣们愿意拥护你,你还不谢恩?”李治这才急急地给大臣们叩头,就这样,这块疯狂的幸运面包就砸到了柔弱的李治身上。

非伦之恋

当上太子的李治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太宗年老,急切希望李治能撑起这份江山。于是,加紧对他进行帝王式的魔鬼训练。太宗整天把李治拴在自己身边,教他治世之道以及驾驭百官之术。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叫李治来问一问,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导他如何做好一个君王的机会。

李治频繁往来太宗宫殿,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媚娘。李治,有文人的儒雅气质,对宫里的人一向以礼相待,即使是侍女也不会有所轻视。媚娘在太宗宫中伺候笔墨,与李治能经常见面。李治看见媚娘也是以礼相待,不菲薄她的才人身份。媚娘在李治这里找到了一份尊重,这是媚娘愿意接近李治的原因之一。

在李治眼里,媚娘是有些特别的。媚娘不似其他女人那样端腔拿调,而是很麻利地做事。话不多说,脸上也不堆笑。见惯了女子逢迎的李治对媚娘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情愫,总是很渴望见到她,于是,总是往父王宫里跑。太宗以为李治上了轨道,一边为他高兴,一边放松了对他的监督。媚娘和李治间或有独处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一多,就容易发生故事。

李治是长孙的小儿子,又深得太宗疼爱,依赖心理比较强。他本人感情又极为细腻,对粗犷、强大的事物较为好奇和倚重。可以说,是媚娘身上的野性和强悍对李治产生了致命的吸引。而李治对媚娘的一份尊重,也让媚娘有一种得到荣耀的快感。随着两人接触的增多,各自心里都渴望接近对方。只是碍于伦理,不能如愿,但两人眼神的交汇却从未少过。

在深宫里的女子不光要忍受互相倾轧的竞争,还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媚娘也是个人,而且是个有着强烈表现欲和好胜心的女人,她是不甘于寂寞的。李治对她的关注,恰恰让几乎对宫廷生活绝望了的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当然,这会儿的火更多的是情欲,而不是权欲。

人们总是把媚娘与李治的关系描绘成很不堪的勾引关系。而且过错方似乎都在媚娘。其实,这是有失公允的。如果只是李治看上了媚娘,而媚娘对李治没有一点心思,李治也断然不会与媚娘扯上任何关系。不为别的,就为媚娘是太宗的女人。太宗还没有过世,他有这个贼心也没这个贼胆。如果只是单纯的媚娘喜欢或是想利用李治,而李治不喜欢媚娘,那么,他们也是不会有任何关联的。李治身边也不缺少漂亮女人,他怎么就会要自己父亲不愿意多看的女人?两个人在当时必是彼此喜欢对方的,感情这东西越压抑,就越强烈,越想得到,因为大家还保持着原始的朦胧美与想象美之中。

女强人一般有一个通性,那就是自尊心强,她们不容易爱上一个比自己强大的男人,因为比她强大的男人容易役使她,使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强大的男人也不愿意受女强人的控制,所以,和女强人配偶的多数都不是很强的男人,两个个性太强的人在一起肯定容易起冲突。婚姻或是恋爱可不比做经济,强强联合能使效益最大化,婚姻里强强联合容易让人不幸福。李治爱媚娘是因为媚娘的强,媚娘的见解可以弥补他自身的不足。

在贞观十八年时,高句丽派兵袭击了大唐的藩邦新罗,太宗很不高兴,决定亲自带兵攻打高句丽。大臣们都劝他不要去了,一来路途遥远,对战争来说不是什么好事,二来岁月不饶人,年纪大了老胳膊老腿未必管用了。太宗也是个好胜的人,他还是要扬一下威的。太宗没有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带着兵出发了。

就在饯行的时候,太子李治怕太宗这一去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便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在马上端坐的太宗这个气啊,你说说这个儿子有什么出息?我还没叫你出征呢!你哭什么?就算我会战死,你也用不着这样哭,真是枉做了我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厉声阻止李治哭下去,而后扬鞭而去。媚娘见到李治这样失态,又被自己父亲痛骂,不免有些同情。媚娘知道李治是个感性的人,见不得生离死别,此时的她心疼李治的成分是多一些的。并不像有的后来人所说,是鄙视李治的妇人之仁。如果李治像自己父亲李世民一样披挂上阵,那媚娘只会敬重他而不会喜欢他了。

在这之后不久,被废掉的太子李承乾在流放黔州时死去了。李治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是一阵感伤。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哥哥,在一个房子里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大哥又没做过对不起自己的事,所以李治的悲痛不是装出来的。媚娘对这个是可以理解的,非但没有觉得他太女人气,反而觉得他挺重情义的,媚娘对李治是信任和关爱的。因为太宗在外征战,用不着侍女,所以媚娘就成了太子的侍女。就是这段时间,媚娘对李治多了些了解。媚娘在李治身边好言相劝,李治深感媚娘在他身边的重要,就更加喜爱她了,两个人的感情就是在这个时候急剧升温的。

尽管两人的感情加深了,但是仍没有做出什么非分之举。凭什么这么说呢?太宗走后,原来的宫女、太监都来伺候太子了。太子身边的下人一下子多了一倍。他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就算李治想和媚娘多说几句话都要找机会,所以两个人还只限于柏拉图式的爱恋。但这种时刻或许是最美妙的,互相之间渴望在一起,又不能在一起,这就多了一份苦涩的甜蜜。这种感情压抑得越久,就越让人难以忘怀。李治后来还惦记媚娘或许也是聚少离多的距离之美所致。

贞观十九年冬天,太宗终于肯班师回朝了。天气太冷,仗不好打。与高句丽的战争没有多大进展,太宗灰心丧气地回到长安。经过战争,再加上风寒,太宗累病了。太宗躺在病榻上,情况时好时坏,开始以为撑一下就过去了,谁知祸不单行,这时大家最喜爱的小女儿不幸死去。太宗很伤心,一个多月吃不进东西,整日以泪洗面。人到老的时候,感情会变得脆弱。太宗也是如此,他对周围发生的事经常会悲观起来,会常常叨念是不是自己的时日不多了。每每听到这里,李治和媚娘就会忍不住难过。太宗还是渴望能多活些时日的,于是找来人给他炼丹,希望能通过吃丹药延长自己的寿命。结果,药越吃越多,精神却越来越萎靡,搞得太宗整天心神不宁的。贞观二十三年的时候,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和李世民出生入死,最为太宗倚重的爱将李靖也永远离他而去了。太宗悲痛不已,以为自己可能难以挺过这一关了,于是前往终南山养病。但是太宗并没有停止服用他的丹药,在疗养期间,他还是吃天竺方式炼制的丹药,结果导致上吐下泻,病情愈加严重。

这段时间,媚娘与李治每天在终南山的宫中服侍太宗,太子终日忧心父亲的病情。一方面,李治确实是个孝子,他连哥哥死都会难过不已,更何况是自己的父亲。另一方面,李治是个依赖性很强的人,父亲一死,这偌大个王朝就要靠他自己支撑了,他没有信心能像父亲那样撑起李氏江山。媚娘也难过,此时的她心里清楚,一旦太宗归西,自己的前途就会更加没希望。因为她不是嫔妃、也没有子嗣,什么依靠都没有。虽然看得出李治是喜欢自己的,但是这有什么用呢?李治会为了爱情置礼教于不顾么?这时,媚娘对自己前途的担忧远远胜过了对太宗病情恶化的难过,她无法得知自己命运的走向。在太宗忽而清醒忽而糊涂、李治最无助的时候,媚娘一直陪在李治身边,宽慰李治。媚娘说:“太宗是治世的英才,会万世留名的,他还留给你这么多大臣,你不用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而且我也相信太子你会像太宗一样做个好皇帝。”李治听了很是感动。可见,媚娘较之前成熟了很多,至少知道去揣摩他人的心理了。李治看到娇媚的媚娘竟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越看越喜欢,不知不觉将媚娘揽在怀中,媚娘也顺从地听任李治摆布。

太宗最终还是以他的步伐走向了他的另一个世界,在病危之际,他召见了自己的老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将后事做了交代。他对老臣说:“太子是仁慈的人,你们要好好辅佐他,不要辜负了我的嘱托。”又对太子李治说:“有这两位贤臣辅佐你,你不必杞人忧天。”接着又召见了自己的妃嫔以及太子妃。太宗目视李治和太子妃王氏,对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这两个孩子就交给你们了……”话说完后,太宗慢慢合上了眼。大家哭天抢地了一番,也就各自做起了自己的事。媚娘也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去向,最为清苦的生活很快就要向她走来。她又该怎样应对呢?

否极泰来

贞观二十三年,22岁的太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此时的媚娘已经26岁了,李治即位后,颁布命令大赦天下,对文武百官加官进爵。长孙无忌被封为太卫兼任中书令,李勣为宰相,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封皇后的父亲为魏国公,母亲为魏国夫人。

升一批、进一批,必然也要放一批。不然皇宫再大也禁不住只进不出啊!唐朝人还是很聪明的。按照唐朝宫廷的规定,后宫没有生养子女的嫔妃们要到皇家寺院里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一生,武媚娘就在这一行列中。而此时身为妃子的徐惠,也没有子嗣。按规定她也要到寺院里去,但是徐惠是个痴情的女子,愿意陪太宗一起死。太宗死后,她滴水未进,绝食而死。倘使徐惠真是为殉情而死,太宗这一生算是非常圆满了。

媚娘是不会为太宗殉情的,因为当时她的情不在太宗身上。太宗在世,没有对她有过多关注。她只能随同其他没有子嗣的嫔妃一起前往感业寺,陪伴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