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吐蕃国十万大军被唐军一下子全歼,消息传到长安城内,安守中和田成真都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派了数路探马打听,终于查清是真事,便都没了主意,只得按兵不动。
不料大唐竟派郭子仪前来收复长安城,安守中心内恐惧,马上写信给“大燕国”兵部,请求增援。另外,又派人到商州、蓝田等地,调集了三万人马回守长安。安庆绪派耶律朗率兵五万来援,安守中总算是放了心。他把这两路人马安置在城东和城西安营,互为抵角,拱卫长安。
这日早上,安守中正待起床,妃子耶鲁氏抱着他的膀子不松手,三天后是她的生日,要安守中给她大力操办。安守中虽说最疼爱耶鲁氏,想想大战在即,心中一烦,便一把推开耶鲁氏,起身离去。他派人请来田成真,商议如何退兵。他虽说勇武有余,却是智谋不足,乃匹夫之勇耳!
田成真在安禄山当节度使的时候,便是走乡串户、观坟立墓的风水先生。他自称是茅山道士,通晓五行八卦,最善观风望气。安禄山为了贿赂朝廷大员,打通各路关节,竭尽全力地搜刮一切宝物送礼。世间的宝物搜空后,他们又盯上了地下的墓穴,打起了死人的主意。他把孔致贤派为“掘墓使”,专门负责盗宝。孔致贤得知田成真是风水先生,对堪舆学有研究,便把他请来,专门察看哪个地方有古墓,哪个地方有宝藏,便好下手挖掘。
那一年八月时节,田成真率人在太行山中转悠,寻找古墓。这里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燕赵大地,地下古墓极多。他站在山坡上注目观看,发现一处山坳风水极好。此地风景秀丽,视野开阔,按照堪舆学的要旨:寻龙、察沙、观水、望屏和点穴,都符合条件。
他仔细地察看了一遍,认为此山脚下极有可能是王者古墓。它四面环山,北高南低,中间百顷良田,庄稼正在成熟,托着沉甸甸的谷穗,一片自然和谐景象。再瞧山上山下树木茂盛,一团雾气冉冉上升,是为王者福地。他飞快跑下山,度量好方位,让掘役下手开掘。
十天后,已掘入地下五六丈深,终于发现了墓道。田成真大喜过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呐!但又苦于无法进入墓道,前面是一道金刚墙,无法掘开。
他正在踌躇无计时,忽然想起本门祖师爷炼丹时,无意中发现的火药技术,虽属于本门中的秘密,但他却偷偷地炼制了许多,便于掘墓使用。他命人埋上炸药,炸毁墓道口,终于进入了墓道。
他们进入墓道后,又行进了五六十丈远,才看见地宫大门。田成真命人把火把凑近大门旁的墓碑观看,上面有一行字“晋侯文公讳重耳陵掖”。他明白,这是晋文公重耳的陵墓。他顿时高兴起来,命人小心推门,不得莽撞。
墓门慢慢推开,推至能进去一个人,田成真命停了下来,观察有无机关暗器。等了一会,里面毫无动静。田成真命他的徒弟二顺子一人进去,察看一下里面是否有陷阱之类的防盗墓装置。二顺子便拿着一支火把独自进去。约一炷香的时辰,二顺子走了出来,两只手各提着一个玉石马,高兴地说道:
“师父,里面没事,宝物真不少,您看这一对玉马多好看。”田成真接过玉马,就近火光细看,果然是件稀世珍品:一尺来长,八寸多高,晶莹剔透,闪着绿色的幽光,是一对翡翠玉马。他便点点头道:“大伙可以进去了,但要小心,不要弄坏了宝物,再添几支火把,照明亮些!”
百十名掘役一听田成真发了话,便高兴地叫了起来,大伙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挤入地宫门。田成真站在远处,借着火把还在欣赏玉马。猛听得一声轰响,地宫顶像是塌陷了,一股气流吹灭了所有火把。随后一股黄沙像洪流一样奔出,顺着墓道流泻。田成真大吃一惊,明白是触动了防盗墓装置,碰到了灭顶之灾。他已顾不了其他人,自己逃命要紧,便顺着墓道逃了出来。他惊魂未定地看着墓道渐渐被沙子掩埋,除了他,所有人都葬身地宫内。原来,此墓的防盗墓手段颇为高明,地宫的顶部用铁木架支撑,上面隐藏着沙子石块,机关就在门扇上。遇到盗墓者,必会开启门扇,门扇开至一定角度,支架的一个支撑点失去平衡,地宫顶部就会陷落,沙子石块就会重新把地宫掩埋。
田成真看着顷刻间发生的灭顶之灾,真像是做了一场噩梦,一百多号人在自己的率领下无一生还。他像是失去了魂魄,两只手紧紧地攥着那对玉马徘徊在山谷中。数天后,孔致贤派出寻找他的人,在山谷中发现了他。他已困饿多日,奄奄一息。经一年多的调养,他又慢慢恢复了元气。因那对玉马乃稀世珍品,天下无双,所以他很受安禄山的赏识,也得到了安禄山的重用。
再说田成真到了浐王府,安守中出门接了进去,二人对坐吃茶。田成真喝了两口茶便开口问道:“王爷,这么早召老臣来,是不是就为唐军来犯我长安之事?”
安守中点点头,他不善言辞,开门见山地说道:“正是如此,郭子仪陈兵城外,马上就要攻城,请先生来商议如何退兵。”田成真道:“我军备战已久,谅郭子仪急切之下难以攻破坚城,不知王爷作何打算?”
安守中性格粗猛,武艺不错,年纪在三十多岁,长得五大三粗,一身肥膘,平时只知道厮杀,对用兵方略却是一窍不通。他虽性格粗鲁,但对田成真却很尊重。田成真说话和气,从不和人争吵,学问很好,常以理服人,只有他才能降住安守中这头“野牛”。
安守中听田成真问他,便说道:“咱们坐在这里干等也不是办法,不如本王带兵马出城,杀退郭子仪,才能解了长安之围。”
田成真道:“郭子仪足智多谋,勇猛善战,你别小看他人马少,万一中了他的诡计,长安城就保不住了。”安守中道:“依田先生您有什么办法能打退郭子仪?”
田成真端起茶杯吹了吹,然后喝了一口道:“办法嘛,暂时没有。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和郭子仪见上一阵,视其虚实,然后再作决断。咱们城外驻有两路人马,宜抄他们的后路。王爷可以正面出战,斗之正酣时,突令两路人马包抄过去,这样才能出奇制胜,打败唐军。”
安守中道:“他一直按兵不动,咱们要等到什么时候?”田成真道:“快了,老夫已探听到李亨给郭子仪下了命令,要他在十日内攻下长安城。十天的时间,他就是想去调兵都来不及,只他那点人马,能攻下长安城吗?咱们还是静观其变,以逸待劳吧!”正说到这里,忽然探马来报,说郭子仪已在城北三里的地方排开阵势,擂鼓叫阵。
安守中一听便跳了起来,喊道:“中军官,传本王命令,令粘木汗、张梁、马钰、罗世明率十万人马随本王出战,本王今天要给唐军点颜色看看,不杀败唐军,决不收兵。”
田成真忙道:“王爷不必着急,先派人传令城外的两路人马,命他们冲击郭子仪的左右两翼。王爷您带人出城和郭子仪对阵,只要郭子仪的两翼阵脚冲垮,郭子仪的数万人马就难逃我们的包围。老夫守在城上观望敌阵,一见时机成熟,老夫便命城内十万伏兵杀出,压向唐军,将唐军分割围困,咱们就有全歼唐军的把握。”安守中点头同意,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安守中带了十万人马出城和郭子仪对阵。他远远地看到唐军已经列好阵势,等候着自己的人马。他便传令下去,排成巨型阵,十万兵丁齐头并进迎向唐军。
两阵对圆,双方弓箭手各自射住阵脚。郭子仪做了一个手势,中军官便把令旗向下一压,战鼓停止敲动。郭子仪一提“玉狮子”缰绳,那匹宝马大步跨出阵门。郭子仪高声喊道:“请对方主将答话。”
安守中驱马跨出行列,站于门旗下高声喊道:“本王安守中,来者可是郭子仪?”
郭子仪扬起马鞭说道:“正是本帅。安守中,你父身为朝廷节度使,国家重臣,不思忠君报国,反倒叛变朝廷,造成国家战乱,民不聊生,黎民百姓妻离子散,朝野上下家破人亡。好在你父被安庆绪弑杀,你不思报仇,反而助纣为虐。今天我平叛大军已兵临城下,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安守中一听哈哈大笑,说道:“郭子仪,你的这点人马就想夺取长安城?
我父被奴才刺杀,子承父业,我兄继任大燕国皇位有何不可?天下难道是姓李的天下?来,来,来,我和你斗上三百个回合。”
郭子仪不复言语,回马入阵,说道:“谁人先来打头阵,锉敌锐气。”话音未落,就见一员小将已纵马横刀奔出,郭元帅一看是和宁王李直——皇上的第四个儿子,便想拦挡,可李直已经和对方一员叛将交上了手。
李直少年英勇,血气方刚。他崇拜关羽,便也用上了大刀。只见他那把“青龙刀”使得出神入化,刀刀劈向敌人的要害。十多个回合后,李直便拖刀在后,打马跑向左边,那员叛将认为李直已败,便从后面追来,看看已近,便举枪来刺,李直偷眼瞧见,身子向旁边一闪,拖在地上的刀突然飞起,斩向敌人的腰间。那敌将躲闪不及,被拦腰砍为两段,死尸栽落马下,李直圈马跑回战场。
敌阵一将早已挥斧出阵,他大声叫道:“唐营小儿,你的拖刀计能斩了我吗?”李直并不答话,挥刀砍向敌将。
此人叫巴音合,也是一员骁将,长把宣化斧使得神出鬼没,刚好和李直对上了劲。二十个回合后,李直猛然间大喝一声:“看刀。”青龙刀照着敌人的顶梁骨砍下。那巴音合也不含糊,举斧招架。李直的刀突然在半空中变了个样子,改砍为刺,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已被刺中腹部。敌将翻身落马,李直挥刀把敌将砍为两段。
无一时三刻,李直连斩敌方两员大将。安守中气得暴跳如雷,想要自己亲自出马,又觉得自己是主将,还要照顾全局,便把一口气咽回肚子里,大声喊道:“粘木汗何在!”就见一员胡将纵马出阵,奔向李直。
呼儿赤木坐在马上,自忖归唐后尚无寸功,眼见李直连杀敌人两员大将,不禁技痒难捺,便催马奔向粘木汗。那粘木汗恨极了李直,他避开呼儿赤木,举锤砸向李直。呼儿赤木便接住了另一员叛将马钰,挥舞狼牙棒杀了起来。
李直一看对方使的是一对八棱锤,身高体壮,相貌威猛,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便把马圈回,挥刀砍向敌将。粘木汗用锤一挡,青龙刀砍在锤上,反弹回来差点脱手。李直感觉双膀发麻,心里暗暗吃惊。二次双马一照面,李直改砍为刺。直向敌将的咽喉扎去,粘木汗用右手锤一碰李直的刀,青龙刀便脱手而去,接着左锤砸向李直。李直低头躲过,拨马败回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