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平叛传(上)
7319000000040

第40章 奔华山贼宦官毙命 惊噩梦安庆绪弑父(2)

他想找人破解一下这个怪梦,但又一想自己是“真命天子”,我命在天,鬼神惧怕,谁能奈我何。但是一天来总觉得心神不定,心惊肉跳,神经处在极度惶恐中。

他斜躺在大椅子上闭目养神,回想着一生的经历。他生父是匈奴人,母亲是突厥人,父死后,母亲改嫁于安姓汉人。他从一个打架斗殴的小混混,到贩卖私盐的脚夫,一向胆大凶狠,刁蛮机敏,是个远近闻名的恶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一帮盐贩子被官府捉住。正值幽州都督张守圭和突厥大战,急需招兵买马,他们一伙人便从了军。他作战勇猛,很得上司赏识,逐步升为营州将军。但后来和突厥的一次大战中失败,损失了五千人马,张守圭将他逮捕,交由朝廷发落。

宰相张九龄第一面见到他,就觉得他体格健壮,目含凶光,鹰鼻鹞眼,脑后见腮,便对主审官道:“日后乱大唐者必此人,速速斩首。”不料唐玄宗出现在审判场上,看他威猛健壮,便下令饶了他,要他戴罪立功,于是他便死里逃生,重新回到了营州。自此,他便上下迎奉,贿赂监军,逐步升到范阳节度使。

后来他又靠上了杨贵妃,官运更加亨通,身兼四镇节度使,野心便也逐步膨胀起来,终于应验了张九龄的话,叛变了大唐朝廷。

他似睡非睡,信马由缰地胡乱想着。平生胆大妄为,机谋通达权变,认真皇帝做老子,享尽了荣华富贵,当假皇帝已两年,尝到了权力的滋味,真是至高无上啊!他一声令下,战火马上燃烧起来,从大江南北到黄河两岸,调动了全国千千万万的兵马进行这场战争游戏。自己已到耳顺之年,该享的福都享了,该干的事都干了,死亦无憾啊!

他正想着,他的二儿子安庆绪走了进来,给他请安问好,嘘寒问暖,显出了从没见过的殷勤和孝顺。安禄山瞧着他的样子,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便说道:“绪儿,天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

安庆绪道:“听说父皇晚上睡不好,儿子那里还有安神的药,让猪儿跟我去取吧!父皇一次吃上两丸,今夜保证父皇能睡好。”安禄山道:“近来朕的眼疾老是发作,精力有些不济,朕老了,这个皇位迟早是你的。”说完便叫李猪儿跟他去取药。

安庆绪终于在严庄的帮助下,当上了侍卫军的总管,负责安禄山的安全护卫。他收买了所有侍卫军统领以上的军官,让他们监视皇宫的一切举动,不让其他弟兄们接触安禄山。

他在皇宫里面有一个房间,是供他晚上值班时休息的。他把李猪儿领到自己的房间,然后关上了房门,用阴沉的目光看着李猪儿道:“你想发财不?”

李猪儿惊异地看着他道:“太子殿下,小人去哪里发财呀?”

安庆绪从柜子里面取出一个包袱,打开来,李猪儿看到是五个小金元宝。安庆绪道:“你只要替爷办一件事,这五十两金子就是你的啦!”

李猪儿仍旧胆怯地道:“不知殿下让小人办什么事情,能值这么多金子?”

安庆绪的目光变得更加阴森可怕,他低沉着声音道:“爷让你去杀一个人。”

李猪儿惊得尖叫一声:“啊呀!”安庆绪瞪了他一眼道:“你别害怕,事成之后,我再给你五十两金子,你一辈子也吃喝不尽。”李猪儿道:“不知殿下让小人去杀谁?”

安庆绪恶狠狠地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安、禄、山”。

李猪儿吓得又是一声尖叫,说道:“小人不敢,殿下。”安庆绪盯着他道:

“怕什么?爷我是御林军总管,这事干完后,你拿上金子远走高飞,到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躲起来,谁也不知道。再说了,你平时受老东西的气还不够吗?

这次是个机会,只有你除去了老东西,我才能登基做皇帝。你看我比他年轻吧?我身体又好,如若他继续当皇帝,大燕国就会完在他的手里。他已经是疾病缠身,活不了多久,把他杀掉,我就是大燕国的皇帝,懂吗?”

李猪儿心里有些活动,说道:“皇帝力气大,我怕杀不了他。再说他皮粗肉厚,寻常的刀子也捅不进去。”

安庆绪走到一个柜子旁边,打开柜门,里面放了各式各样的行凶器具,他道:“你怕刀子短,捅不死他?好办,这把斧子锋利无比,总可以砍下他的头颅吧!”

李猪儿接过斧子掂了掂,轻重刚合适,又瞅了瞅那堆金子便道:“殿下,什么时候动手?”安庆绪道:“就在今天夜里。”

李猪儿道:“他最近睡不着,光做噩梦,那就三更天动手,你看行吗?”安庆绪道:“行,你把这个药丸子给他吃上两颗,一会他就睡得像死猪一样。记着,三更天你把殿门打开一个缝,到时候我进去帮你。”

李猪儿又贪婪地道:“殿下,那剩下的五十两金子啥时候给我呢?”安庆绪阴阴地一笑道:“你放心,爷说话算数。这些金子你带在身边不方便,都暂放到这儿,事成之后,你到这儿来,爷全都给你。”李猪儿点了点头,藏好斧子,带上药丸子开门出去。

李猪儿走进安禄山的寝宫,安禄山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药拿来了吗?”李猪儿忙编瞎话道:“有两个御林军巡佐,前来向太子殿下禀报晚上值班的事情,太子要听他们的禀报,所以,时间长了点。”

安禄山再也没说什么。李猪儿拿出药丸子递给了安禄山,又倒了一杯水递过去。安禄山服完药后,便由李猪儿和马狗儿抬着他上了床,侍候他睡下。

一会儿,药性发作,安禄山便呼呼入睡。

每晚侍候安禄山睡觉的共有六个人:两个宦官,四个宫女。李猪儿在安禄山的“龙床”旁边安置了一张小床,供贴身值班的人休息。他看到安禄山已经睡倒,便让其余的五个人到外边屋里休息,他亲自做贴身侍卫。

三更时分,李猪儿悄悄起来把大殿的门打开,留了一条缝,然后又瞧了瞧另外的几个宫女,她们都已睡熟。安禄山吃了儿子给的药,正呼呼大睡,鼾声如雷。李猪儿已将斧子提在手里,就等安庆绪一声令下,他便进行刺杀行动。

安庆绪像个幽灵,一闪身便进了大殿,他用手指了指床上的安禄山和其他几个宫女。李猪儿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斧子扬了扬,安庆绪脸色一沉,用右手做了个向下劈的动作。李猪儿便提着斧子靠近了安禄山,他瞅准安禄山的脖子,用尽力气向下砍去。就听“扑”的一声,鲜血四溅,安禄山的头已滚到了地上。

这个恶贯满盈的杂胡人(父亲是匈奴人,母亲是突厥人)为了一己私利和自己狼子野心的满足,引发了唐朝中期的安史叛乱,战争从范阳开始一直燃烧到黄河流域,前后打了八年,死伤人口无数,损失财物更是无法计算。

安禄山被人刺杀,可喜、可贺、可悲、可叹也!喜者,叛乱渠魁终于殒命,谢天谢地也!贺者,点燃战火者终于死去,作恶到头矣!悲者,志大才疏,无果而终矣!叹者,父凶儿残,命丧亲子之手矣!

安庆绪一见自己父亲的头颅滚落地上,便急忙退出大殿,弯腰从台阶下面拾起一面铜锣,“当,当,当”地敲了起来,边敲边大声呼叫:“抓刺客,抓刺客啊!”顿时从四面八方涌来了无数侍卫军,灯笼火把一齐照亮。安庆绪大声对侍卫军的士兵说道:“我刚才发现有一个人钻进了皇帝的寝宫,一定是刺客,大家赶快抓住他。”众侍卫军士兵便扑向了大殿。

李猪儿砍下安禄山的头颅以后,竟然吓得不知所措,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忙扯下一条布幔擦脸。就听安庆绪在院子里大声叫喊抓刺客,吓得李猪儿忙跑出殿外,但是已经迟了。

众人看着这个满脸鲜血的刺客都已惊呆。安庆绪大呼:“抓住他,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李猪儿顿时有些迷糊,是你让我杀皇帝的,怎么反过来要抓我……他突然明白过来,这是嫁祸于自己,自己上当了,忙指着安庆绪道:

“殿下,是你叫我……”话没说完,安庆绪已飞身上前,手里的长剑已刺入李猪儿的口中,李猪儿的舌头齐根掉了出来。安庆绪大喝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抓住他。”众人上前将“血人”李猪儿捆住。

安庆绪一面派人押好刺客,一面派人连夜去召集百官。黎明时候百官都已到齐,安庆绪哭得捶胸顿足,干号着对众人道:“父皇已遭奸人暗算,请众大臣前去察看。”

众人吃了一惊,随安庆绪来到寝宫。严庄问一个御林军校尉:“刺客抓到没有?主使人是谁?”校尉告诉他道:“刺客已经抓住,是皇帝的贴身宦官李猪儿,舌头已被太子割下,问不明白。”

众人进入大殿,看到安禄山夯笨的尸体躺在床上,脑袋却滚落在地上,便一起趴倒在地,号啕假哭。

严庄边哭边思忖:刺客既已抓到,为什么还要割去舌头?李猪儿是皇上使用多年的宦官,平时也没听说过他有什么大过错,也没受到过责罚,为何铤而走险去杀皇帝呢?

他突然明白过来,心里打了个寒战,一种恐怖的预感袭上心头。何去何从,马上要拿出主意。

他权衡利弊,还是顺者昌。想到这里,严庄从地上爬了起来,假装擦着眼泪大声道:“众位大人,皇上遭人暗算,已经归天了!国不可一日无主,咱们就拥护太子即皇帝位,众位大臣意下如何?”

老奸巨猾的严庄要当第一个拥护“太子”的人,以取得永久地位。

众人异口同声,表示拥护太子,当然没有人敢去表示反对。严庄又大声道:“这里留下几个人料理皇帝的遗体。其余大臣陪太子到前殿议事。”说完率先跨出寝宫,向前面的大殿走去。

安庆绪暗杀了自己的父亲,理所当然地当上了“皇帝”。他接管了安禄山的所有大权,也接管了他父亲留下的众多妃子和一个分崩离析的叛乱团伙。

叛军阵营内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安禄山死得不明不白,众人有两种看法:

一派表示心存疑虑,要求追查幕后真凶,他们是以史思明、阿史那承庆、高尚等人为首的元老派。以安庆绪、安庆满、耶律勃朗为代表的少壮派,坚决抵制调查安禄山的死因,认为凶手已经明明白白,没有必要再调查什么真凶假凶。

他们急忙把李猪儿叛为死刑,殊灭九族。但是查来查去,闹不清李猪儿是哪里的人,祖籍何处,父母兄弟为何人,只知道李猪儿是自小便被安禄山收留的孤儿,连一族也查找不到,只得罢了。

这正是:父行儿效闹背叛,史家父子跟着来。

一把椅子轮流坐,你方唱罢我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