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浩然正气不断促使中华儿女毅然兴起,卓尔自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在小学读书时,回答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的答案,简短的几个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周总理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他在给同学的赠言中写道:"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中学毕业后的周总理,年仅19岁,但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东渡日本。临行时,他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以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流露出改造天地的英雄气概。少年时代的李大钊先生,就常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积极搜寻和学习、宣传新思想的书刊,"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一心期望"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24岁时东渡日本,号召青年,肩负起砥柱中流的责任:"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体现经世济人的英勇气概。
做人要有气概。远大高尚的理想,谦虚实干的作风,不畏艰难的胆略,就是人生气概。在西方,基督耶稣接受上帝的命令替世人赎罪,拯救世人。在东方,佛祖释迦牟尼宏扬佛法,普渡众生,他的使命独一无二。拯救世人,普渡众生,这是耶稣和佛陀的气概。
培养大气概
陆游赋诗日:"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是负初衷;不须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在古代贤良隐士的胸怀中,另有一番世界,另有一番天地,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看法。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晋国公子的财产我望尘莫及。但是,他依靠他的财产生活,我依靠我的仁德生活;他依靠他的官职做人,我依靠我的道义做人,我还有什么不能满足?"这是曾子的气概。曾子的意思是,他的仁德不比晋国公子的财产逊色,他的道义并不比晋国的公子官职低下,晋国公子以富贵、爵禄为尊,他以仁德、道义为尊。如此,他凭借什么轻视我呢?我用仁义来保护自己,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轻视王侯,鄙视爵禄,君子心中坦荡荡,我们从这里能看到道义的伟大品质,能看到曾子生命中的光辉。程颢作诗赞叹曾子说:"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英雄。"我们常说的英雄豪杰,不只是在功名富贵中见到,山野贫民之中,山林隐士之间,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心安理得者,何尝不具有英雄豪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气概。范仲淹还是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以至后来终能任常人之所不能任,能成常人之所不能成。
"万世以后的知己,就像当天遇到似的",这是庄子著《南华经》时的气概。"隐于名山,传于他人",这是司马迁著《史记》时的气概。"知道我的心思只有《春秋》吗?惩罚我的过错的也只有《春秋》吗?"这是孔子著《春秋》时的气概。片言高万代,一字永千秋。一个文人学者,没有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度量,不知所重,不知所贵,怎么能培养英雄的气概呢?
"东海有位圣人出来,这个心相同,这个理相同;西海有位圣人出来,这个心相同,这个理相同;南海有位圣人出来,这个心相同,这个理相同;北海有位圣人出来,这个心相同,这个理相同;千万年以后有圣人出来,这个心相同,这个理相同。"这是陆象山的气概。一个思想家,不可能没有承担,不可能缺少气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简直是一位诗人独来独往于天地间的英雄气概。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是禅宗大德的气概。"我不入地狱,谁人地狱",这是地藏菩萨的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的气概。这种气概不只是从只言片语中能看到的气概,我们还能从这句诗里面读懂文天祥的为人,它至今依然散发着虎虎生气。我们能从历代英雄人物的传记中读到他们的气概,还能从气概中读懂他们做人做事之道。我们不能不慨叹,如果不是英雄豪杰之士,怎样才能拥有至大至刚的气概呢?
刘邦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威武的样子时说:"啊!大丈夫,应当这样!"项羽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威武的样子时说:"他!哼,我可以取而代之!"曹操感叹平生所作所为时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他和刘备一起评论谁是天下英雄时说:"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罢了!"
刘邦、项羽、曹操在历史上都曾经建立过卓越的功勋,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做人做事首先要培养涵融一种清纯、刚强、浩荡的气概,并全力以赴去完成这份气概。气概,像巍巍高大的泰山,像绵延千里的草原,又像奔腾不息的长江,像汪洋无际的大海。培养这种气概时,要让千秋万载的后世豪杰闻风如见其人,无不敬仰、效仿。
希望成功,希望青史留名,希望成为英雄豪杰,必须具备那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必须具备"举世称赞不加劝导,举世非议不加阻拦"和"人言不足以顾虑,天地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是非不足以依凭,成败不足以吝惜,生死不足以计较"的气概。气概的培养,首先要能大彻大悟,甚至要有大功大力,最后以浩然正气来做基础,然后才能达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境界。
为人处世要方圆并用
曾国藩说:"做人,必须刚柔互用。只柔不剐,人就容易萎靡;只刚不柔,人就容易失败。刚,不是残暴,不是严厉,而是自强;柔,不是软弱,不是无能,而是谦让。做人做事,需要自强;追求名利,需要谦让。"从这句话里,我们能读出曾国藩对老子的"柔弱思想"研究得很透彻。曾国藩为人处世推崇老子的观点,却从来不在众人面前谈论老子的思想。所以在清代官场各种人事的倾轧下,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依然能全名而归,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人们在做事时,有用刚取胜的,也有用强取胜的;有用柔取胜的,也有用弱取胜的。但老子惟独提倡用柔弱的方法来处世。
据前史记载,有一年,老子的老师商容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商容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商容缓缓回答:"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想了一会儿,商容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老子回答说。"我的牙齿还在不?"商容问。"一颗也没有了。"老子回答说。商容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吗?"商容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老子说:"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普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道的本体是最柔的,所以有无穷的作用。因此可以克制最刚强的东西。刚必然受折,强必然易败。"这里能看出,儒家尚方,道家尚圆,谁更好呢?
处世不可走极端,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易经》中说:"日中则仄,月圆则缺。"老子说:"用兵逞强就会遭致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这是"道"的最高原则的大机大用,也是"天地观"、"历史观"的大机大用。故人们将其称之为"柔道"。我们把它用在谋略上,它就是"柔道"的谋略法则;我们把它用在处世上,它就是"柔道"的处世方法。
据历史记载,汉代光武帝亲临章陵,在那里修庙宇,盖祠堂,建田庄,饮酒作乐,大行赏赐。正好宗室中的长辈与母后,因酒喝得高兴了,相互说道:"文叔(光武帝)年轻时谨慎、守信,对人有礼有节,现在变得既刚强又柔顺了。"光武帝听到后,哈哈大笑说:"我治理天下也想依柔道而行。"所以说柔道的作用,不仅可以持身受用,治理天下也大有作为。
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强而能弱,这是用强的方法;弱而能强,这是用弱的方法。这四条,大的可用来治理国家天下,小的可以用来处世持身。
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为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这是几种可怕的坏毛病,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倾折失败。为什么呢?
一个人性格太刚,往往会狂妄自大、自负傲物、矜慎武断、固执己见,这无疑是做人的一大缺陷。鉴古知今,这样的人总是失败多于成功。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如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是因为性格太刚,高傲自负,最后被流放。而一个人性格太柔,往往会办事迟疑、没有决断,软弱无能,他们在犹豫不决中失掉了一次次机会。他们缺少果断的勇气,其命运无疑以悲剧结局。如世界级文学大师卡夫卡,他虽生为男儿身,却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和气质。在他身上根本找不到那种知难而进、宁折不弯、风风火火、刚烈勇敢的男子汉精神,更谈不上傲骨迎风了。他短暂的一生没有独立性,只有依赖性,一直对父母有比较大的依赖性。软弱的个性,最后使他抑郁而终。
既能刚又能柔,才能打开成功之门。
持中的艺术
在民谚中,有"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两句话。这两句话看似简单通俗,其实是中国人对人生矛盾及其原因的高度概括。为什么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因为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生活充满了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矛盾,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俗话说得好:"苦恼祸灾时时来,谁家挂得免战牌?"有人说幸福的家庭幸福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仔细咀嚼以后,觉得这话不无道理,还挺符合实际。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在所有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生活矛盾面前,有没有一种调和矛盾的准则。答案是有的。它就是"中庸"。做人中庸,做事也中庸,这是我们处世的艺术。在既不想去征服对方,又不能被对方征服的情况下,调和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除了用持中的艺术外,别无选择。
中,是至善的表现;庸是道体的功用,将中庸用之于宇宙本体,它就是天地的中正,和天地互相平衡;将和用之于人生功用,它就是内心的中正,和内心互相平衡。所以尧将帝位传给舜时告诫舜说:"一定要把握住‘中’。"所以舜将帝位传给禹时告诫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所谓人心,就是因了我们的肉体凡身而生的种种欲念。所谓道心,并不是说人有两个心,而是说一人之心具有两个方面或者双重性状。在同一情景下,人的行为可以由人心来支配,也可以由道心来支配。人心惟危,是说人心很危险,往往会滋生过度的欲望。道心惟微,是说道心很微隐,良心常常含而不露。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说:"圣贤领要之语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若隐若现,见之难而晦之易也。"所以,一个人要做好人很难,要做坏人却极易。只有发明道心,弘扬天理,人的行为才能不偏不倚,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就是"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意思。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用后丢掉)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没有仁爱,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他们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像个大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不如抱守虚静采取适中的态度。"
孔子说:"君子的言行做到符合中庸的道德标准,小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的道德标准。君子之所以能够达到中庸的标准,是因为君子的言行时时处处符合中庸之道,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的标准,是因为小人所作所为肆无忌惮。"孔子又说:"中庸可以说是最高的标准了,可人们却很少能长久地实行它了。"孔子是一个中庸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苟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说,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这样,你就能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进退自如,出入自然,坦坦荡荡,大大方方,潇洒自如,游刃有余。这样,你的人生就达到了化境,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人生。
如果你还必须依靠节制来实行中庸之道,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庸之道。只有当你毫无怨尤、毫无痛苦、毫无感觉地迎接人生。你才真正地进入了中庸之道。
君子之所以能做到适中,就是他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走在中间的大道上,子华说:"圣人看重中庸,君子把守中庸。"东方朔说:"智者为人处世没有不推崇中庸的。"为人处世恪守中庸,就合乎人情,合乎大道,没有过失。当然,恪守中庸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宋代朱熹说,自从孔子去世后,世道衰微,人心衰微,他对宋代萎靡的社会风气感慨万千:"中庸之道已经失去了,人们缺少中庸之道已经很久了。"朱熹又借子思的话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公正的,官爵俸禄是可以推辞不受的,雪白的锋刃也是可以踩踏闯过的,但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
为人处世符合中庸的原则,就能秉承天下大公、居处天下大善、征服天下大众、成就天下大事。
中和之道
获取成功的道路数不胜数,诸如难得糊涂、能屈能伸、甘心吃亏、以柔克刚等等,掌握了其中一条,运用得当,都能让你在一些特殊场合或在对某一具体事情的处理中获得成功。但它们都只是在某些情况下行之有效的成功法门,并不具有普遍性。而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一切成功之道的鼻祖、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成功法宝,只有中庸。
《中庸》上说: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露出来的时候(这时人们的内心处于虚静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称为"中"。表露出来以后符合自然常理、社会法度(做到这一点,情感中正和谐)称为"和"。"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原则。达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各得其所生长发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