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养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7267700000026

第26章 常用养生食疗补品(2)

性能粟米味甘、咸,性凉,入脾、胃、肾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B2)、烟酸、淀粉。其中蛋白质含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种子蛋白质含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蛋氨酸等。可见小米含丰富营养。其作用:①补脾胃,治疗消化不良、泄泻、肢体乏力等症。②滋胃阴清虚热,治胃阴虚有热之口渴能饮、善饥,及消渴病。

注意和禁忌①本品以颗粒饱满、充实、色鲜为佳。发霉变质不宜食。②本品与杏仁同食易令人吐泻。

配方和用法

(1)粟米红糖粥:粟米100克洗净,放砂锅中加水煮粥,加适量红糖。米熟后食用。适用于体弱者补益,或产后气血不足的调补。

(2)粟米山药大枣粥:粟米50~100克,淮山药15~20克,大枣5~10枚。粟米、淮山药洗净,大枣去核,共煮粥,食用。本粥具健脾胃、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泄泻及气血不足体质的补益。

(3)粟米淮山糊:粟米与淮山药等量,炒黄,共研细末,加水煮糊,加白糖,食用。适用于小儿调养,或小儿消化不良。

牛肉

牛属牛科动物。牛肉食用以黄牛肉最佳。

性能黄牛肉味甘,性温;水牛肉味甘,性平,入脾、胃、肝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磷、铁、胆甾醇。牛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克牛肉含蛋白质20.1克,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牛肉脂肪含量较低,每100克肉含10.2克脂肪。其作用:①补益脾胃,适用于泄泻、脱肛、乏力、消瘦及脾不运化水湿所致的水肿。②补益精血,治疗乏力,筋骨酸软。《雷公炮制药性解》说:黄牛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骨壮筋”。

注意和禁忌①牛肉需用健康的牛,病牛食之易患疾病。②黄牛肉性温,火热之证者,痰火、湿热者不宜食用。

配方和方法

(1)牛肉粥:鲜牛肉100克,大米100~150克。将牛肉切成薄片,或剁碎,放于大米粥中同煮加少许五香粉及盐,食用。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体弱乏力、筋骨酸软之补养。常食可大补人体。

(2)牛肉北耆浮小麦汤:鲜牛肉250克,北耆30克,浮小麦30克,淮山药15克,生姜6~9克,大枣10枚。以上诸味洗净,放砂锅中加水煮开,加适量盐和调味品,用文火煮。至牛肉熟后,饮汤食用。其中牛肉、北耆两味同用补气固表止汗、增强体力,浮小麦止汗,淮山药补气滋脾胃,生姜、大枣同用调阴阳,和营卫。几味同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止自汗。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虚的疗养。

牛肚

牛胃,俗称为牛肚。

性能牛肚味甘,性子,入胃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尼克酸。其作用:①补益脾胃,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②补益气血,适用于气血不足的人调养。

配方和用法

牛肚枳壳砂仁汤:牛肚250克,炒枳壳10~12克,砂仁2克。共煮。牛肚熟饮汤食肚。牛肚补气健脾胃,枳壳和胃消痞满,砂仁补胃肠中且调味,共用则补气健中,消除痞满。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后脘腹胀满之症。亦治胃下垂。

猪肾

猪属猪科动物。猪肾为猪的肾脏。俗称猪腰子。

性能猪肾味咸,性平,入肾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磷、钙、铁、维生素(B1、B2、C)、烟酸。其中蛋白质占15%。猪肾主要功能补肾气,适用于肾气虚所致的腰酸痛、遗精、耳聋、小便不利、水肿等症。一般病情需配伍其他药,效用才显著。

注意和禁忌猪肾食用要新鲜的,放久则易变质。食用时要除去肾盂的内膜。

配方和用法

猪腰胡桃补肾汤:猪腰子(猪肾)2个,剖开,去肾盂内白筋膜,胡桃肉10克,山萸肉10克,或杜仲10~15克,或补骨脂10~15克,与猪肾共煲,饮汤食肉。猪肾补肾,胡桃肉补肾固精,山萸肉补肝肾敛精,几味共用补肾强腰固精。猪肾与杜仲配伍则补肾强腰膝。猪肾与补骨脂配伍亦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酸痛、遗精等症。

猪肚

猪肚为猪的胃。

性能猪肚味甘,性微温,入脾胃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熘酸。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胃下垂、泄泻、小便频数、消瘦、乏力等症。本品亦治脾胃虚所致之胃脘痛。

注意和禁忌本品食用宣用鲜品。食用前要用盐将胃内壁的附着物搓洗掉,水冲洗净再加工,以防不正气味影响食欲。

配方和用法

(1)猪肚淮山粥:猪肚200克,淮山药50克,大米200克。将猪肚洗净,切薄片,待用。大米、淮山共煮粥,加少许生姜和盐,待粥开后。放人猪肚,煮至猪肚熟,米烂后可食用。其中猪肚、淮山药健脾益气,大米则补中,三味合用则健脾胃功效增加,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消瘦、乏力等症。

(2)猪肚砂枳汤:猪肚1具,砂仁3克,炒枳壳10~12克。将猪肚洗净,把砂仁、枳壳放入猪肚内,用白线扎好口,放锅中水煮,猪肚熟后,饮汤食肚。其中猪肚补气健脾胃;砂仁温胃散寒,胃开增食,且调味;炒枳壳理气消痞,加强胃的蠕动及肌力。几味同用则健脾胃,助消化,消痞满,强体力。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后脘腹胀满、体倦乏力、消瘦等症。也适用于胃下垂,用时加黄耆效用更显著。

(3)猪肚姜桂汤:猪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将猪肚洗净,放于碗内或陶瓷器皿内,加生姜、肉桂、少许盐及水,隔水炖。肚熟后,分2次饮汤食肚。其中猪肚补益脾胃,生姜、肉桂温中散寒,三味同用可温中健脾养胃。适用于脾胃阳虚所致的胃脘隐痛、吐清水等症。

(4)猪肚煨胡椒:猪肚1具,白胡椒9~15克。将猪肚洗净,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用线将猪肚扎紧,文火煨炖,猪肚熟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肚。2~3日食1次。亦可猪肚与胡椒同煮,胡椒量1次用6~9克即可。猪肚补益脾胃之气,白胡椒温中去寒,两味同用则温脾胃,去寒通脉。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亦治胃及二十指肠溃疡。

羊肚

羊属牛科动物。羊肚为绵羊或山羊的胃,为补益之品。

性能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B1、B2)、钙、磷、铁。其作用:①补益牌胃,治疗消瘦、纳少、反胃等症。②补气敛阴,治疗盗汗、小便频多。

注意和禁忌本品宜用新鲜的羊肚。制作前要把胃内洗净。胃内壁用盐刷净附着物。

配方和用法

羊肚黄耆乌豆汤:羊肚1具,黄耆30克,黑豆50克。将羊肚洗净,切成数片与黄耆、黑豆同煮,羊肚熟后分次饮汤食肚。羊肚有补气止汗之功,黄耆则益气固表实腠理而止汗,黑豆补气养阴而止汗,三昧均能强壮人体,合用具有益气止汗强身功效。适用于体虚盗汗、自汗的治疗和调养。

羊心

羊心为绵羊或山羊的心脏。

性能羊心味甘,性温。人心、肝经。羊心功能补心,且能解心气郁滞。适用于心虚所致之心悸以及情志抑郁。

注意和禁忌羊心要用新鲜之品,以防久置变质中毒。

配方和用法

羊心大枣汤:羊心、大枣同煮汤,治气血虚的心悸。

黄羊肉

黄羊属牛科动物。黄羊肉为黄羊的肉。黄羊古称茧耳羊。黄羊生于野外,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

性能黄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水分、维生素(B1、B)、钙、磷、铁。其作用:补益脾胃,用于消化不良、四肢乏力等症的调养及因过劳所致的身体虚弱补益。《本草纲目》说它能“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

配方和用法

(1)黄羊桂茴汤:黄羊肉500克,肉桂3克,小茴香6克,生姜10~15克。将黄羊肉洗净切块,加入肉桂、小茴香、生姜及盐,水煮。肉熟后可食用。黄羊肉补中益气,肉桂、茴香、生姜温中去寒,几味合用温补脾胃,去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部隐痛、消化不良等症。

(2)黄羊淮山扁豆粥:黄羊肉100克,淮山药30~50克,炒扁豆10~15克,大米150克。净黄羊肉切丝,余味洗净,先煮大米、扁豆、淮山药,少加生姜丝和盐,等米熟时加入黄羊肉丝,几沸后肉熟即可食用。黄羊肉、淮山药补中健脾,扁豆健脾去湿,生姜暖胃调味。几味同用补气健脾胃,助消化。常作为脾胃虚弱者调养之用。

驴肉

驴属马科动物。驴肉补益以黑驴之肉最佳。

性能驴肉味甘,性凉,人心经。其作用:①补养气血,用于气血不足者的补益。《本草纲目》说:“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②养心安神,用于心虑所致心烦的调养。

注意和禁忌驴肉要用无病健康驴的新鲜肉,病驴的肉和放置久的驴肉则不宜食用。

配方和用法

驴肉煮豆豉:驴肉,洗净、切块,水煮;加豆豉、五香粉、盐。肉熟烂后食用。有补益气血安神的功效。气血不足的人可食用,以补益之。或加大枣10枚,淮山药50克。对身倦乏力、心悸心烦者可作调养用。

田鼠肉

鼠属啮齿目动物。田野里的鼠,广东人称为田鼠。以秋季捕捉的较佳。古称鼠为首鼠、家鹿。

性能田鼠肉味甘咸,性微温,入肝、脾经。其作用:①补损益气阴,治疗虚劳体弱、脱发、乳少。《本草纲目》说:“主骨蒸劳极,四肢赢瘦”。②消积滞疗疳积。

注意和禁忌房屋内的鼠不宜食用。

配方和用法

(1)田鼠大枣粥:鼠肉切碎末,大枣3~5枚,陈皮3克,大米150克。共煮。熟后食用。鼠肉补气,大枣补益气血,陈皮理气化湿,几味同用治疗气虚水肿,亦治营养不良性水肿。

(2)蒸鼠干:每日在饭面上蒸1只田鼠干,食用。补肾养气阴,治疗肾肝精血不足的脱发。

鸡肉

鸡属雉科动物。以黄色、黑色羽毛的鸡补益作用佳。鸡古称为烛夜、角鸡、家鸡。

性能鸡肉味甘,性温。黄雌鸡:甘、酸、咸、平,入脾、胃、肝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钾、钠、氯、硫、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钙、维生素(A、B1、B2、C、E)、尼克酸。其中蛋白质占23.8%。其作用:①补益脾胃,用于脾胃气虚或阳虚所致的纳少、乏力、四肢无力、胃脘隐痛、浮肿等症的补养。②补益血液,用于产后乳少、虚弱及头晕等症的调补。③补肾填精,用于肾精气不足所致的小便频数、耳聋、精少精冷等症。《本草纲目》说:“黄雌鸡肉……主治……小便数而不禁,……添髓补精,助阳气”。鸡肉对劳伤所致诸症皆有补益的功效,故体弱的人皆可食用。

注意和禁忌①阉鸡能啼者及抱窝的鸡,皆不宜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阉鸡能啼者有毒。四月勿食抱鸡肉,令人作痈成漏,男女虚乏”。②不宜过食,过食则生热动风。③因鸡肉补而性温,故外感发热,或热毒未清者忌食。疟疾、痢疾、疳积、黄疸,肝火或肝阳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病症者忌食。

配方和用法

(1)鸡肉首乌当归汤:鸡肉250克,首乌15~20克,当归12~15克,枸杞子15克。将鸡肉洗净切块,与当归、首乌、枸杞子同煮,肉熟后饮汤食肉。鸡肉补气血,首乌养肝补血养头目,当归补血和血,枸杞子补肝肾养头目。几味合用补肝肾,滋阴血。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目花、易倦等症的补养和治疗。

(2)鸡肉冬虫夏草汤:鸡肉250克,冬虫夏草9克。两味共煮,肉熟后食用。可加少量盐及调味品,味道鲜美。鸡肉补虚损益五脏,冬虫夏草补肝肾壮身体。适用于体虚弱或虚劳等症的补益调养。

(3)扶衰仙凤酒(《万病回春》):将肥母鸡煺毛去肠洗净,切成数块,生姜200克切块,连同大枣250克,同放于大坛内,放入好酒2000克,浸泡。然后用泥封固坛口,重汤煮1日后,连坛取出,放凉水中去火毒。功用与用法:此酒补虚损,主治劳伤虚损,瘦怯无力,妇女赤白带下。每次空腹时随意饮酒食姜枣。数日见效。

(4)酒水炖鸡肉苁蓉:公鸡仔(或黑公鸡)1只,肉苁蓉30克,或鲜肉苁蓉50克。将鸡去毛及内脏,切块,与肉苁蓉共用水和酒炖,待肉熟后即可食用。可加少量盐调味。公鸡肉补肾助阳,肉苁蓉补肾阳强肾气,两味同用,补肾助阴益气。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阳痿、耳聋、小便频数、夜尿多。

鸡肠

鸡肠为补益之品,以雄鸡肠为佳。

性能鸡肠味甘,性平,入肾、膀胱经。其作用:主要为补肾气。用于肾气虚所致的遗精、白浊、小便频数等症。

配方和用法

(1)鸡肠散:雄鸡肠1具。用醋或盐洗净,焙干研细末,每日1剂,用桑螵蛸煎水送下,亦可用温酒送下。鸡肠补肾气固膀胱,桑螵蛸补肾固小便,两者同用则补肾固遗作用较强。温酒温经作用较强,适用于肾阳气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量多。

(2)鸡肠山药散:鸡肠1具,淮山药15克。将鸡肠用盐或醋洗净。焙干研末;淮山药炒,研末。然后将鸡肠末和淮山药末混合均匀。每日早晚空腹服用。1日1剂,连服3~4天。鸡肠补肾固下焦,淮山药健脾益气。两者同用则补脾肾固下焦。适用于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3)酒炒鸡肠:鸡肠1~2具,剪开或将肠内壁翻至外面。用醋或盐搓,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1汤匙黄酒或米酒及少许盐食用。鸡肠补肾气缩小便,黄酒或米酒温经通脉,两味合用补肾固小便。适用于肾气虚所致的小便频数、夜尿多。

鹌鹑

属雉科动物。鹌鹑古称为鹑、鹑鸟、循、宛鹑。鹌鹑有夏季北移、冬季南迁以避寒暑的习惯。鹌鹑蛋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性能鹌鹑味甘,性平,入脾、胃、心、肝、肺、肾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磷、铁。鹌鹑蛋含有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B2、E)、降压素芦丁、激素。蛋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B1)、铁等比鸡蛋含量高,其中蛋白质高30%,铁高46.1%,维生素B1高20%,维生素B2高188.3%。其作用:①补益脾胃,用于食欲不振、气短、四肢无力、泄泻的补益。②补益肝肾,用于筋骨酸软、腰膝无力等症的调补与治疗。③强身壮体,用于体弱者不耐寒热、劳倦的补益。④鹌鹑蛋由于含有丰富的营养及多种人体所需物质,故可用于血管硬化、神经衰弱、慢性肝炎高血压病、肺结核、支气管喘息、妇女月经不调、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症的辅助治疗。鹌鹑肉和蛋是很好的补品,它对体弱者有补益强壮作用,又对多种疾病有调补治疗作用。《本草纲目》说其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

配方和用法

(1)煲鹌鹑:鹌鹑1只,去毛和内脏,切块,加红糖、黄酒、水煨汤,肉熟后食用。鹌鹑补五脏,红糖润肺胃益人体,黄酒调味行血。几味共煮则润肺补气,行血活络,适用于体弱气短乏力或久咳肺气虚者的调补。

(2)鹌鹑党参淮山汤:鹌鹑1只,党参15克,淮山药30克。鹌鹑去毛和内脏,切块,洗净,与党参、淮山药共煮,加少量盐调味,待煮沸半小时后可食肉饮汤。鹌鹑补益脾胃,与党参、淮山药三味同用健脾养胃,助消化吸收。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纳减少,消化不良,四肢乏力等症。

(3)鹌鹑枸杞子汤:鹌鹑1只,枸杞子30~50克,将鹌鹑去毛和内脏,洗净,加水与枸杞子同煮汤,加少许调味品,肉熟后食肉、枸杞子,饮汤。鹌鹑、枸杞子两者合用则补肝肾强筋骨,明头目。适用于肝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头目昏花等症的补益。

雉肉

雉属雉科动物。雉又叫野鸡、环颈雉、项圈野鸡。

性能雉肉味甘酸,性子。入脾、胃经。其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其作用:①补益脾胃,用于饮食减少、泄泻等症的补养。②补益肾气,用于小便频数、消渴等症的补养。

注意和禁忌以秋冬所猎者可食,春夏则不肥。秋冬季节其肉营养丰富,补益作用强。《本草纲目》说它“不与胡桃同食,发头风眩晕及心痛。与菌蕈、木耳同食,发五痔,立下血”。

配方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