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20位思想大师之智慧人生
7225600000026

第26章 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

思想大师档案

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Geory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国别德国

生卒年1770年—1831年

出生地德国的斯图加特

爱好豪饮、散步

思想大师简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1770年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Stuttgart),生活在德国伟人辈出的辉煌时期。这一年贝多芬(Beethoven)出世,歌德这年20岁,而康德46岁,还没有开始撰写他的批判哲学。英国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也出生于这一年。

在很小的时候,黑格尔就被古希腊作家所倾倒。他甚至得出结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不仅是近代哲学的源头,同时也是赋予生命之源,而他的影响不仅存在于哲学领域。在中学时,他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学生。

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大学(Tubingen University)神学院(theological school),在这里,他与荷尔德林(H lderlin)、谢林(Schelling)成为了朋友,同时,他也被课堂上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讨论深深吸引。在图宾根的五年中,他的兴趣渐渐转向神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他离开图宾根后,他对哲学的兴趣也渐渐开始开花结果。他当了六年的家庭教师(family tutor),先是在伯尔尼(瑞士首都,Berne),后来是在法兰克福(Frankfurt)。这期间,他写了一些小的作品,已经有点后来其哲学观点的影子。此时,德国唯心主义找到了两个有影响的发言人,即费希特(Fichte)、谢林。

在1801年,当他成为耶拿大学(University of Jena)的编外讲师,后来在歌德的帮助下,成为该大学的教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从中表达了对费希特的自我(ego)与非我(non—ego)的绝对同一的厌恶。在早期时候,他对谢林的思想还是比较同情的,而不久后他的独立的哲学体系便问世了。

在1807年,耶拿战役前夜他完成了《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由于这场战争,耶拿大学关闭。因此,他带着妻子成为纽伦堡(Nurnberg)中学的校长(rector)。在这里,他写了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学》(大逻辑,Science of Logic),这本书使他得到好几所大学的邀请函。

1816年,他去海德堡(Heidelberg)大学任教。1817年,他发表了他的《哲学全书》(Encyclopedia of the Philosophical Sciences in Outline),在本书中,他以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方面展现了他的宏大哲学结构。两年后,他成为柏林大学(University of Berlin)哲学系主任(chair)。其哲学思想才最终被定为普鲁士国家的钦定学说。因此,说他大器晚成毫不过分。以后他一直呆在柏林大学直到1831年,即他61岁时因霍乱(Cholera)去世。

经典著作

1807年,黑格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名著《精神现象学》。1808年到1816年,黑格尔写了一部重要的著作《逻辑学》(通称“大逻辑”)。1816年至1817年,又出版了《哲学全书》。这部著作包括逻辑学(通称“小逻辑”)、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系统地叙述了他的哲学体系。1821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此外他还有《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等著作。

内容精要

《精神现象学》全书除了序言:论科学认识导论一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意识,一共有三章:第一章感性确定性;这一个和意谓,第二章知觉;事物和幻觉,第三章力和知性;现象和超感官世界;第二部分是自我意识,包括一章:第四章意识自身确定性的真理性;第三部分理性、精神和宗教一共包括三章:第五章理性的确定性与真理性,第六章精神导言,第七章宗教导言。

在“序言”里黑格尔写道:“精神自身既然是在意识因素里发展着,它既然把它的环节展开在意识因素里,那么精神的这些环节,就都具有意识的两方面的对立(指认识的主体与对象的对立),它们就都显现为意识形态。叙述这条发展道路的科学就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这就是说,精神现象学就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而意识经验学的任务就是叙述精神的各个环节或者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开展的道路。而且这表明精神发展或展开其自身的每一环节。每一个阶段就是一个意识形态。所以黑格尔说:“精神发展过程的全体各个环节就是意识的各个形态”。在“导论”里黑格尔又指出:“意识在这条道路上所经历的那一系列的形态,可以说是意识自身向科学发展的一篇详细的形成史”。从这句话看来,精神现象学作为“意识形态学”和作为“意识发展史或形成史”就结合起来了。黑格尔还说道:“这个意识形态系统,作为精神生命依次排列的整体(即上面所提到的精神发展各个环节的全体),就是我们在本书中要考察的那个系统”。现在我们有了充分的材料可以肯定地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所研究考察的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系统,也就是精神发展的诸阶段或诸环节。我们拟采取如下的分法:精神现象学可分为五个大阶段:(一)意识,(二)自我意识,(三)理性,(以上三者属于主观精神的三个环节。)(四)精神(即客观精神),(五)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在本书中只有宗教和绝对知识两个环节,但按照《精神哲学》则绝对精神有艺术、宗教、哲学三个环节)。这个分法的好处,第一在于基本上符合精神现象学原来的分法。第二,把“精神现象学”的五阶段与“精神哲学”中的三阶段的分法,大体上结合起来了。困难只在于同黑格尔自己所制订的精神现象学目录表小有出入。因为目录表上既未出现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三大阶段,而且又把宗教和绝对知识与理性、精神平列起来。但是从黑格尔阐述精神现象发展的线索,并结合他较晚的“精神哲学”来看,我们这个分法,同这书的具体内容和逻辑发展的线索是符合的。

在谈到“宗教”这一阶段或意识形态时,黑格尔概括前面各意识形态的发展阶段时说:“在前面所讨论过的诸意识形态里,这些形态大致区别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和精神,无疑宗教也曾经出现过作为绝对本质一般的意识”。从这段话里,可以明确看出黑格尔认为在“宗教”这一意识形态出现以前,精神发展的阶段主要是(一)意识、(二)自我意识、(三)理性、(四)精神(即客观精神)四大阶段。以后,他一方面把宗教和绝对知识当作精神发展的最后两个阶段或形态,另一方面,他又把宗教和绝对知识当作体现或实现绝对精神的两个环节。他说,宗教是绝对本质一般的意识,又说:在宗教里“表象的内容是绝对精神”。这意思是说,宗教是通过表象(表象包括想象、神话、象征、形象思维等)去把握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只是通过表象体现在宗教里,而绝对知识、哲学则是通过纯概念去把握绝对精神,或者说,绝对精神是通过概念体现在绝对知识或哲学里。所以黑格尔写道:“精神(这里应了解为绝对精神)的最末一个形态……就是绝对知识。绝对知识是在精神形态中自己认识自己的精神”。因此我们有充分材料足以表明黑格尔认为,精神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绝对精神,而宗教和绝对知识是体现绝对精神的两个环节或形态。在这里,逻辑或哲学所研究的中心内容或对象绝对知识也仍然是精神现象学所描述的意识形态之一。

明确了精神现象学主要分为五个大阶段后,至于每个阶段中又分作若干环节和意识形态,黑格尔自己也有分辩得不够清楚的地方,而且有的详细、有的简略、有的重、有的轻,也很不平衡。现在只谈三点:(1)黑格尔在《小逻辑》里,明白指出:“哲学知识须以意识的许多具体的形态如道德、伦理(属于客观精神的形态)、艺术、宗教(属于绝对精神的形态)等为前提”。足见道德、伦理、艺术、宗教等都被黑格尔认作意识形态,都被认作可以导致哲学或绝对知识的前提。至于“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何以没有把艺术提出来作为“绝对精神”的三个环节之一,这有两个解释:第一从“精神”的最末阶段道德过渡到宗教,逻辑上和文化发展上比较顺便。第二则因黑格尔在耶拿时期还未发挥出他的美学思想。直至1817年在海得堡时,他才第一次讲授“艺术哲学”。(2)第一阶段“意识”的发展有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固然可以被认作三种意识形态,但它们却与后面各种意识形态如道德、伦理、宗教等很不相同,因此黑格尔很少称它们为“意识形态”,而称为“意识的诸方式:意谓、知觉和知性”。(3)《精神现象学》书中描写某些意识形态特别突出鲜明,对于矛盾的分析也较成功,如对相等于奴隶社会的“主人与奴隶”关系的转化的分析,对中世纪宗教出世思想“苦恼意识”的分析,对代表近代思想的如浮士德式的追求快乐的意识形态(“快乐与必然性”)对唐吉·诃德式的改革家的意识形态(“德行与世界行程”)的分析。此外如对自身异化的精神的分析,像狄德罗在《拉摩的侄儿》小说中所描写的分裂意识以及对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的分析,都是比较著名的篇章,值得特别注意。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反映,同时也通过哲学的方式表达了他自己在那个时期内的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黑格尔这时很关心政治局势,经常阅读当时政治中心巴黎和伦敦的报纸。在这书中他分析法国革命的“绝对自由和恐怖”是由前一阶段注重抽象理智、抽象的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的启蒙运动必然发展而来,而绝对自由和恐怖又必然会过渡到它的反面,无自由武力镇压和个人专制。

因此他对于主观任性的自由和各式各样的个人主义,都在分析批判意识形态发展过程中指出其应该受到扬弃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强调伦理的国家和全体。但由于他这时还不是“官方哲学家”,当时德国也还没有一个真正统一的政府,他没有表示突出拥护普鲁士君主和贵族的保守思想。所以他采取比较接近资产阶级民主的态度。他不像费希特那样从道德伦理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和人物的自私自利,采取诅咒和痛骂的态度,(大家记得,费希特称他的时代为“罪恶完成的时代”,并痛斥当时的德国反动统治阶级说:“年龄愈长的人,自私愈甚;地位愈高的人,道德愈卑。”)而只是冷静地分析个人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来源,及其必然的后果,和逐渐克服的过程。他对当时拿破仑征服德国的态度,可以从他于耶拿战争的当天(1806年10月13日),写给他的好友尼塔麦信中,看得很清楚。他说:“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他幽默地和具有深意地称拿破仑为“马背上的世界精神”,这话包含有认为拿破仑这样的叱咤风云征服世界的英雄人物,也只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他们的活动不只是完成他们的特殊意图,而是完成世界精神的目的。“当他们的目的达到以后,他们便凋谢零落,就像脱却果实的空壳一样。”另一方面也含有讽刺拿破仑的武力征服的意思,认为他只不过是“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他暗示还有从别的方面体现世界精神的英雄人物。

此外,黑格尔当时对政治局势的态度和对德国前途的乐观展望,特别表现在1807年1月他给一个学生叫蔡尔曼的信里。他写道:“只有知识是唯一救星。唯有知识能够使我们对于事变之来,不致如禽兽一般,木然吃惊,亦不致仅用权术机智以敷衍应付目前的一时。唯有知识才可以使我们不至于把国家灾难的起源认作某某个人智虑疏虞的偶然之事,把国家的命运认作仅系于一城一堡之被外兵占领与否,且可以使我们不致徒兴强权之胜利与正义之失败的浩叹。法国人经过革命的洗礼,曾经从许多典章制度里解放出来,这种死板的制度压迫法国人及其他民族的精神,有如枷锁。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法国的个人,在革命震动期间,曾经破除畏死之心,洗掉礼俗的生活,因为生死的念头当时代大变革的时候,对于个人已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法国人所表现出来以反对其他民族的伟大力量,都是由于为这种革命所鼓舞。因此法国人就胜过了那还在朦胧中没有发挥出来的日尔曼精神。但是如果这些日尔曼人一旦被迫而抛掉他们的惰性,就会激励起来奋发有为。因而在他们接触和战胜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其内心生活,也许他们可以超过他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