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认为10岁儿童就能开始作道德判断。道德的内容主要是:(1)义务心;(2)正直;(3)友爱。义务心是道德的根本,最为重要,它是对道德自觉自愿的服从。他认为受过管教和约束的幼儿遵守规矩,虽然也是服从,但那是趋利避害的结果,还谈不上道德,只有为履行义务而服从道德规范才是道德。康德在道德问题上是动机论者,对于恶行,他认为用体罚或物质惩罚无助于心的培养,最好是利用儿童本有的羞恶之心,使之受良心的谴责。不能否认,要想把一个未受教育或粗野不驯的人,带到美德的轨道上,那就需要一种准备的指导功夫,即或以他自己的利益来引诱他,或以他的损失来恐吓他;但是这种机械工作,这些导绳一产生了某种效果之后,那么,我们就当使纯粹道德动机完全支配人的心灵了。这不但是因为只有这个动机才是一个品格(即遵从不变准则的一种实践的、一贯的思想方式)的根据,而且还因为它教人感觉到自己的尊严,给与心灵以一种连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力量,来摆脱那想占统治地位的感性依恋心理,而给那个动机所带来的牺牲找到一种丰富的补偿,那种补偿就在于他认为自己被规定在超感觉性质和宽容大度方面有独立性。因此,心灵的这种性质,对于纯粹道德关切的这种接受力,因而纯粹德性表象的推动力,当其在人心上起了应有的作用时,乃是强有力的动机,而且说到始终不懈、一丝不苟地来遵守道德准则,它们还是善行的唯一动机。
康德把宗教教育当成德育的一部分,实质上是给儿童请出一位上帝来确保善有善报。康德对人类进步和教育功能怀有极大信心,认为教育是人类一代一代的无穷事业,通过实验,教育措施会逐步改善,实施教育的人本身也会随着逐步提高,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
有学者指出,康德的教育思想有两种元素:一是虔诚主义的伦理学;另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康德和卢梭在教育观上有三点十分相似:(1)康德与卢梭对于儿童都有明确的认识;(2)都承认自由是人生的理想,在教育方面便是帮助儿童得到自由,使人性的各方面都得到完全的调和的发展,以完成其人格;(3)都认清教育是全人类的事业,承认人类的尊严。
《教育论》中显示出的主要特点是,康德认定教育是自儿童呱呱堕地即应当注意,一切衣食住行,朋友如两性关系都不可忽略;该书中康德还认定道德教育是最高的教育,不以知识教育为满足,而本分的观念,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该书还注意到儿童和青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康德是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理性和自由的思辨哲学家,他在教育思想上的贡献也是突出的,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
精点语录
有两种伟大事物:我们越是执着、经常的思考他们,心中就是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对纯粹实践理性来说,激情无异于癌症,而且通常无药可医。
人是客观的目的,他的存在即是目的自身。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审美是不带功利目的的。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人是目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要被看成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人必须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
天赋的权利只有一个,既生来就有的自由权。
一切哲学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
思想智慧
哲学思想
(1)先批判期哲学。在先批判期,康德在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里,生动地解释了无限宇宙的各部分在空间中的联系,探索天体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在天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太阳系自然形成的“星云说”。他立足于牛顿力学,而在世界观上却超出牛顿。这一时期他持上帝是无所不在的理性秩序的近似泛神论的观点,对因果律表示怀疑;提出道德行为根本在于个人意志决定的观点。
(2)过渡期哲学。18世纪60年代末,康德全面地考虑了休谟对因果律的疑难,他欣赏休谟根据经验论对因果联系观念的起源问题所做的分析,认为这种分析很有启发性,但是坚决反对休谟否认因果联系必然性的错误结论。他在过渡时期主要考虑3方面的问题:欧几里得几何学及自然科学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有效性;人类自由的可能性;从以上两方面必然涉及到的空间、时间的性质。
(3)批判期哲学。在这个时期,康德建立起独特的批判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以先验论、二元论和不可知论为基本特征的认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伦理学、美学等。
康德的哲学思想是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在德国的特殊表现,高度的思辨性是这种思想的一个特征。思辨性易于同现实保持距离,所以当这种思想涉及市民资产阶级的现实政治要求时,必定是软弱无力的。另一方面,思辨性却是深入思考问题的重要条件。
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是双重的。对于J.G.费希特、F.W.J.谢林、G.W.F.黑格尔,他是德国哲学革命的先驱,起了积极的发动作用。但是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资产阶级利用康德哲学的思辨性的崇高理想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时出现了“回到康德”以至“要了解康德,必须超过康德”的呼声,目的是从彻底唯心主义立场解释康德。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和新康德主义者都是这样出现的。19世纪末,意志主义者、不同流派的实证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也都接受了康德哲学的一定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对康德哲学的唯心主义进行过揭露和评论。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对康德哲学更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近几十年来,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界仍是研究的重要科目,具有很大的影响。
政治思想
在政治观上,他一方面要求共和制和法治向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反对群众斗争,不赞成自下而上的改革,表现出矛盾的两重性。他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向往革命,而又怯懦的两面性和妥协性。在思想上,他早年受莱布尼茨—沃尔夫思辨的熏陶,又是牛顿的学生;后来赞赏洛克的经验论,更倾倒于卢梭的自然主义,他既要维护科学,也要肯定自由,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主张“本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它是感觉的泉源。但又认为这种“本体”是不能被人认识的。康德认为时空上,“感性”的先天形式和构成感性认识的必要条件,如果“理性”要求对“本体”有所认识,就必然要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人类的知识是有限度的,人的理性低于意志,因而必须依赖神和上帝,在一种方式上给宗教保留了地位。康德的先验论的作用仅只是保证实际经验的严格的规律性。在批判哲学里他审查了理性,探究了道德本质,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
美学思想
康德主张,人心可以发展可靠的科学知识,而自然必须被认为是统一的、一致的(uniform)。科学法则对每个人来说是有效的或真的。然而,当康德转向美学问题时,他说:“在人们认识事物是否为美时,并没有固定的规则或标准。”(There can be no rule according to which anyone can be compelled to recognize anything as beautiful)康德说,没有什么原则或理由来说明房子、衣服等是美的。然而我们确实会说有些事物是美的。我们喜欢认为我们所认为的美的东西别人也会觉得美。最后,康德表明即使我们对美的判断建立在主观情感(subjective feelings)上,但美还是被定义为“令人普遍愉悦的东西”(which pleases universally)。
康德坚持为了使审判判断纯粹,它必须独立于任何特殊利益。它必须是漠然的,漠视一切利益或利害关系。当然冷漠并不意味着不感兴趣。它意味着“一个对象是美的”这个判断并不被偏见左右,为了支持或反对对象而施予偏见。一所房子是美的或不美的必须独立于我的偏见,即“我想拥有一所大一些或小一些的房子或想拥有这所房子”。纯粹的审美判断肯定对象的形式是令人愉悦的,并不指向我对它所可能持有的特殊兴趣或利害关系。当然,我可能对对象有兴趣或有拥有它的欲望,但是我的判断“它是美的”是独立于那一利益或兴趣的。基于这一原因,康德这样定义美:品味依据独立于利益的喜悦或厌恶去评估一个对象或一个表现方式的官能,有这样的愉悦对象被称为美的。
康德意识到并不是品味一词的所有用法都指向普遍的审美判断。我们有可能对一些事物有好的品味,然而别人未必同意。有两种美:自由美(free beauty)和依存美(dependent beauty)。自由美没有预设关于对象应该是什么的概念。相比之下,依存美预设了关于对象应该是什么的概念。在美中有某种东西导致了对愉悦的必然的指向。康德说,这并不意味着我能够提前知道“事实上每个人都能在物体中感受到这种愉悦,即被我称为美的东西”。混合有愉悦的审美判断的必然性既不是理论的或实践的必然性,即使我宣称我的审美判断是普遍的,我不能假定每个人都会同意它。事实上,由于我不能够清楚地形成一条规则以概念的形式规定美。我只有美的感觉,它包含了我的愉悦和惬意。我的愉悦在审美判断中提出,并不意味着它是逻辑地推演于美的概念。在美的体验中涉及到愉悦的必然性是一种特殊的必然。在审美判断中所思考的必然性不能只是称为示范性的(exemplary),它是所有人对一个判断同意的必然性。这个判断被认为是表现了难于公式化的普遍原则的范例。简单地说,我的判断就是关于美的普遍原则的范例。
康德认为必须有一个主观性的原则,以此来决定只能感觉什么能让我愉悦,什么不能,而且这个原则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此,品味的判断要建立在我们预设的存在上。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感官的前提下,我才能做关于品味的判断。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判断,而是每个人应当同意它。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康德的星云说发表后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发表以后,人们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说。
延伸品味
康德早年受莱布尼茨—沃尔夫思辨的熏陶,又是牛顿的学生;后来赞赏洛克的经验论,更倾倒于卢梭的自然主义,他既要维护科学,也要肯定自由,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主张“本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它是感觉的泉源。但又认为这种“本体”是不能被人认识的。
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二元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因为生活在欧洲由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时代,因此他的思想使哲学深入到了一个新的理论维度,不仅对近代哲学进行了一番彻底的清理,引发了蔚为壮观的德国古典哲学运动,而且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去世以后,人们在他墓碑上写的铭文是: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
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墓碑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