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未来的108种可能
7176500000069

第69章 麻烦的是与未来同行

未来是一种奇妙的存在,这涉及科学上的难题,也就是为什么时间是有箭头的呢?为什么时间的流向是单向的呢?它为什么总是从过去流向未来,而不是同时也可以相反呢?

事实上,正是由于存在一个尚未到来的、我们看不见的未来,历史才发生了。比如说,篡权者就可以设计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神话,利用人们对未来的无知,而进行煽动,从而“创造”未来。在古代,未来常常是谎言和假话的集大成。

但尽管如此,勾勒“美好的未来”仍然是圣人们的毕生追求,比如耶稣,否则,怕是连一个为理想献身的追随者也召唤不来。

现代社会比较实际,不少人抛弃了宗教的狂热。他们更希望能够在今生今世还活着时,就进入未来,目的是坐享其成。但进入未来的方法,除了做梦之外,至今是不太多的。

时间机器是最美好的设想,源出于英国科幻作家H·G·威尔斯。时间机器把人带到了几千万年后的未来。遗憾的是,人们到那时通常看到的是地球毁灭了。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比较可爱。他设想了双生子效应:接近光速旅行时,时间会慢下来,宇航员感到仅仅过了一年,但等他回到地面上,发现孪生兄弟已一把胡子了,这就相当于他一步跨进了未来。

现实中可行的是低温冷冻术,最初是设想把身患不治之症的人冻起来,让他长眠上几百年进入未来,等到有了救治办法,才解冻让他复活。在美国,已经有公司干着这样的买卖了。

这些办法对于平民都太过奢侈,比如冷冻术,乞丐和失业者也想试一试,但没有钱。如何满足普通人进入未来的精神需要呢?以下几种简便的方法,因此在社会上流行:

——预言。“大师”常说自己具有预言未来的超能力,其中有些人据说还被外星人劫持过,被告知了未来,知道某一天会发生禽流感什么的。

——算命。这与超能力无关,而是借助了传统文化的现成工具,比如说八卦。据说明朝的刘伯温早已算到陈水扁要“当选”——这的确很是“八卦”。

——科学预测。地质学家忙着预测十年后的地震,天文学家忙着预测地球在几万年后会进入冰期。社会学意义上的也有。

——科学幻想。通常有些耸人听闻,比如说后天就要出现冰期。

前三种方法,是竭力揭示出一个比较“确定”的未来。后一种,多半是描述一个不太确定的、多样化的未来。总之,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真真假假的未来。这就为选择提出了两难。

处理的办法是,如果你知道了真实的未来,那么最好不要说出来。你知道了未来某个彩票的号码,你又不小心弄得天下人人皆知,那你就是找死。鲁迅描写一个人去看人家生孩子,说,这个孩子注定是要死的,结果搞得人人都不愉快。

如果这未来是假的,那么有一个规矩必须遵守:你知道这是假的,就不要说到别人的头上去,比如美国人拍冰河灾难毁灭人类的电影,你只管拿纽约和华盛顿说事好了。

如果拿不准真假呢?比如,未来究竟是上帝审判人类,还是人类审判上帝?鉴于这类问题过于严肃重大,回答得不好会有身家性命危险,那么,最好就是掉转头去。事实上,凡夫俗子都生活在昔日的光环中,永远把过去当作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