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生成就悟《论语》
713800000007

第7章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周边—入世的关键(1)

世人皆盼自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能够用自己的德行改变他人。

《论语》成书的年代距离我们如此之远,它也会讲影响力的魅力吗?

俯身的姿态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孔子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年代,有很多人都希望了解孔子的为人修养究竟怎样,是不是一个真君子。在《论语·学而》篇中有如下一段话: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字是这样的:

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一到这个国家,就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孔子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孔子是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美德而使得人家主动地把政事告诉他的。他获得这些的方法,大概与别人的不尽相同吧!”

在子贡的回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老者,他的形象可归纳为“温、良、恭、俭、让”五个字,而这五个字,也就成了后世博雅君子们的形象楷模。朱熹说:“五者,夫子之盛德光辉接于人者也。”可见要做到并不容易。在《论语》中的另一处则是这样描述孔子的人格形象的: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重而安祥。这段话也可以作为子贡所述的参照。

在一个以德为本、以礼仪为本的社会里,要求君子们具有这样一种形象模式是顺理成章的。

从孔子本人的经历上来看,他确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圣人。人们在他人格力量的感召下,主动支持他的事业。

人格就是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人格问题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值得每个人认真去对待。

1970年12月6日,波兰首都华沙寒气逼人。来访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无名烈士墓献完花圈之后,来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突然,他双膝着地,跪在了纪念碑前!他以这一 举动来向二战中被德国纳粹屠杀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他对纳粹时代德国所犯下的罪孽深感负疚,虔诚地前来认罪赎罪。勃兰特此举震惊了世界,尤其震撼了德国人的灵魂。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有80%的德国人非常赞赏此举,认为这种出乎意料的方式更充分地表达了德国人悔罪的诚意。此举也赢得了波兰人民的理解和信任,认为它为“结束一段充满痛楚与牺牲的罪恶历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为此举的巨大影响,1971年,勃兰特获得若贝尔和平奖。同样,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举国上下一片哀恸,人民自发地展开各种悼念活动。他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他的去世,并没有消解他的伟岸形象,反而以另一种形式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阿根廷政府曾做出一项特别决定,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辛德勒遗孀埃米莉·辛德勒夫人提供每月1000美元的生活补贴,以使这位老人安度晚年。埃米莉·辛德勒夫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与丈夫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从德国法西斯集中营里救出1200名犹太难民。他们的这段传奇经历,后来被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银幕,成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素材,辛德勒夫妇的事迹也因此被世人广为传颂。

波斯谚语说:“俯下身子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温和待人比凶猛的手段更有征服力。”这句谚语很好地道出了一个真理:要影响你的周边,实现你的目标,实力、技能、谋略固然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如果缺乏仁厚之心,没有强大人格的感染力,即便是侥幸得逞,也是不能长久的。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论语·学而》

在网上有一些关于现代年轻人“梦想”的报道,很是令人忧心。有篇报道称一些男学生把做“花花公子”当作人生目标,而另一些女学生甚至把当“二奶”当作生活理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社会风气的浮躁,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造成人们心理的畸形。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看见自己的一个同学与单位领导的关系很好,被安排了一个很理想的工作,心中非常羡慕,她也希望通过走“捷径”来达到目的。于是,她便有意去向领导告状,处处献“殷勤”,经常独自一人到领导的办公室和家里去。

她的心思自然被领导一眼看破,领导提出:只要她做他的情妇,他就提拔她,给她安排一个很好的工作。二人一拍即合,勾搭成奸。

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日子一久,两人的不正当关系便暴露了。领导自然受了处分,被免了职;而这位女职员的事则被传得沸沸扬扬,使其名声扫地,最终她因心理压力太大,无脸见人而自杀身亡。

类似的因不自重而导致人生悲剧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无法熟视无睹。

孔子说得好:“君子不重则不戚,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君子不重则不戚”,一个不自重的人是不会赢得他人敬重的,更不用说什么威信和影响力了。看看生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政治的核心是“正”吗?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现在企事业单位都推崇服从第一,为了提高效能要“没有任何借口”。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难免会有推卸责任之嫌。

这就好比一个不好的政策出台,下面不能找借口、挑意见,而一旦出了问题则全是普通老百姓的错儿。这于情于理都讲不通,靠强制、命令永远不会达到最佳绩效。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制度的作用,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毕竟很有道理。但靠一句“没有任何借口”来强制命令,倒不如做领导的自己有一身“浩然之气”,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孔子说:“自己行为正当,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干;自己行为不正的话,你怎么发布命令,也没人会听从。”

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有的领导自己人品不怎么样,还想领导他人,那结果大家都可以预期!

孔子这句话实在可以当作从政格言来看待。

明代冯时可在《雨航杂录》里也说:“人主有公赋无私求,有公用无私费,有公役无私使,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此数语可称‘五美’,苟能行之,于从政乎何有?”关于如何从政、做领导,《论语》中有相当多的篇幅中来阐述它,比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搞政治,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你在上位的率先端正自己,还有谁会不端正呢?”

上梁不正下梁歪,想管理别人要先管理好自己再说。做领导干部的更要以身作则,以免落人笑柄和“虽令不从”的遭遇。

名将吴起,不仅伐杀骁勇,威猛善战,而且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睡在一起,吃在一处,穿一样的布料,颇受士兵的爱戴和拥护。

有一次,一个士兵因久伤不愈,伤口溃烂,里面脓汁不断,痛苦不堪。吴起见状,没有丝毫犹豫,俯身用口将伤口的脓血吸出,士兵感动得痛哭流涕,其他人也感佩不已。

那位士兵的母亲闻知此事,却大哭起来,别人不解,问她:“你的儿子本是一个小卒,今蒙吴将军如此关爱,亲口吸出脓血,你不高兴反而大哭,却是何故?”

士兵的母亲哭道:“你们有所不知,先夫也是吴将军手下的一个士卒,前番也因感激吴将军吸脓之恩,誓随将军左右,结果惨死于战场之上。今我儿又蒙将军此等大恩,想必亦是以死相报,怎能不令我伤心呢?”

这个故事内在的寓意虽然残酷,但也包含了“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成功学道理。

孔子的另一段话也是讲“正己”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孔子说:“以德行来从政,好比天上的北斗星,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群星都环绕着他。”换言之,从政者自己有了德行,就会受到拥护。(北辰,即北极星。共:即“拱”,有向着、环绕的意思。)

德行,是考察领导的一个主要标准,历来如此,起码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倘若你自己是个品行正派的人,又何必担忧他人不服从你呢?

成天琢磨别人的人是最蠢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有位研究儒学的老教授某日很是无奈地说:“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道德沦丧,信仰崩溃,和孔子生活的时期一样混乱。但我们的状态更严重、更悲哀。因为整个社会充满浮躁之气,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有时甚至到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地步!办假证、卖假药,搞教育的人拼命去赚钱、走穴,从政的又拼命想弄个硕士、博士头衔,努力装作一副有教养、有知识的模样!”

的确,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我们很多人做事急于求成,不再讲怎样修身养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钻营耍小聪明,把那些圆滑世故的蝇营狗苟的伎俩都用上了,以为这样便可以赢得成功与幸福,殊不知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孔子在《论语》中有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怀宽广,做事凭道义(良心),因此也就无愧于心,一生光明磊落;而小人却相反,凡事算计,工于心计,让自己活得很辛苦,也不给周围的人好日子过。

在竞选美国总统职务的所有人中,林肯招致的诽谤、侮辱和憎恨比任何人都要强烈。他赢得了1860年的大选,主要是因为民主党派了两名候选人——北部的道格拉斯和南部的布勒肯里奇参加,大大减小了他的阻力。共和党人受到美国东北部居民的支持,并且组织得力,因而使得林肯仅以少数选票的优势当选。美国大多数人对于一名来自西部的外表迟钝的农村律师竟然当选总统感到不能理解。南部诸州因此脱离了联邦政府,从而导致美国内战爆发。

当时的报纸公开以各种可以想出来的难听名字称呼他。这些称呼当中包括“怪诞的狒狒”“曾将铁轨弄坏,现在又来分裂联邦的三流农村律师”“粗鲁卑贱的家伙”“独裁者”“大猩猩”“小丑”等等。《伊利诺斯州周报》称呼他是“美国最狡诈、最不诚实、最不称职的政客”。从这些评论中人们可以设想林肯到达华盛顿就职时的处境和心境会是如何。在他发表就职演说前不久,他表示:“我是到华盛顿这里来宣誓就职的。此时的华盛顿与以往举行任何就职仪式时的华盛顿都无法相比。我到这里的目的,是要担任人民给予的这一职务。我想,这些人过去几乎都反对过我,现在还在反对我。”

林肯参加完就职典礼之后,人们对他强烈而又不公正的批评并没有减少,这些批评有的来自联邦部门,有的来自国会,有的来自共和党内部的一些派系,而且最初是来自他自己的内阁内部。作为总统,林肯逐渐意识到,无论他做什么,总会有人感到不乐意。在他当政的第一年,有人要求他以提名的方式填补政府的空缺职位。“对于每个职位,”他说,“都有20位申请人,在这些人中,我不得不得罪19人。”随着他的敌人的增加,针对他的批评也在增加。但是,林肯以超乎常人的耐心、宽容和决心对待他们。他对所有的批评都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他能那样做,主要归因于他对人民的理解。他说:“人性是不会改变的,在未来任何重大的国民审判中,与这些人相比,我们将会发现他们当中有弱有强,有愚笨有聪明,有好有坏。”

在林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人们妒忌和怨恨的对象。这主要是因为他具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他要求自己必须超过别人。在他取得进步的过程中,那些被他超过的人自然要通过口头攻击的方式发泄自己的妒忌之情。作为年轻人,林肯肯定因为这些攻击而感到极度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