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生成就悟《论语》
713800000006

第6章 是最杰出的谈判家—言行之道(3)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电视讲话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用,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5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轰炸。”这句话由于导播的失误,一下子被转播了出去,引起一片哗然。苏联政府为此提出了强烈抗议。瑞典广播电台在一个节目中也开了一个荒唐的玩笑,给自己惹上了麻烦,一天电台突然宣布国王古斯塔夫已经与世长辞,而且还宣布了好几遍。随后,电台才告诉听众刚才是在开玩笑。听众虚惊一场,气愤异常。瑞典王室也非常不悦,对瑞典电台提出了起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2003年“非典”时期有人曾因为一句“非典”的玩笑被公安机关拘留了12天。

“非典”期间,从广东出差回来的李某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时,突然说他感染上了“非典”。因为李某平时很爱开玩笑,所以同事们都没把他的话当真。李某见大家不相信,便假装咳嗽,还说要向单位请假治病。由于李某刚从疫区回来,而且还显露出“非典”的症状,大家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消息很快传入了社会,在群众中引起了恐慌。有关部门得知后,迅速将李某隔离检查。此时,李某却反复说自己没有得“非典”,只是开了句玩笑。检查结果出来,也表明是一场虚惊,但公安机关仍对李某做出了拘留12天的治安处罚。李某感到不明白:自己只是向同事开了一句玩笑,为什么却要受到治安处罚呢?其实,公安机关对李某的处罚是合法的。李某虽然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前面几则故事里的开玩笑者都是在不合适的场合开了不合适的玩笑,结果惹了麻烦,甚至惹上了官司,我们要引以为戒。

不可使开玩笑成为一个人的谈话习惯,除了开玩笑就不会说话。凡事要把握好分寸,记住孔子对众人的劝诫:过犹不及。

要善于分解你的目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人生是一场以少对多的战役,只有深谋远虑的人才能胜出。做事莽撞、有勇无谋的人会输掉整个战役,而且是永远地输掉。

人的生命如同一场旅行,永远没有回程的车票,所以做事的时候就必须要有谋略,在行动前先设立目标。孔夫子对做事的谋略是怎么看的呢?如果让他来选择工作搭档又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论语·述而》中的对话: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干;不用我,我就隐居,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于是子路问孔子:“您如果去指挥军队,将与谁共事呢?”孔子回答:“那种空手打老虎,赤身过大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与他共事的。同我共事的人,一定要面临任务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能成就大事才行。”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如果没有目标、不会谋划会是什么样子呢?对此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一队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只带头,其余的依次跟着,一旦带头的找到目标,停了下来,他们就开始享受美味。试验者将这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带头的那只毛虫也排在队伍中。试验者在毛虫队伍旁边摆放了一些它们喜爱吃的食物。但是,毛虫们想吃到食物就得看那只带头的毛虫是否停下来。观察者预料,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乎意料之外,那只带头的毛虫一直跟着前面的毛虫的尾部,它失去了目标。整队毛虫沿着花盆边爬了7天7夜,一直到饿死为止。

心中没有目标就会丧失斗志,无计划地、漫无目的地原地踏步是无法抵达目标的。所以说心中有目标且多谋善断的人才会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人办事稳妥且有缜密的头脑。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比拼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这一次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不知所云。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说出了真相: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想出了这个主意。

山田本一所说的智慧其实就是谋划:在比赛前仔细察看线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个实现。他的成功,也正是孔子所说的“好谋而成”的体现。

不“冒尖”是一种勇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

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就是说,走极端,不服从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念,肯定要吃亏。

如果你显示出自己要逆潮流而行,神气活现地炫耀你反传统的观念和怪异的行为方式,那么,人们会认为你只是想哗众取宠,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会因此而轻视你。他们会找出一种办法惩罚你,因为你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你。过分“特立独行”是危险的,让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差不多,你将不会受到太多抵触。

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猕猴非常喜欢表现自己,处处都要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登上猕猴山。原来聚在一起玩耍的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来了,吓得一哄而散,躲到森林与荆棘丛中去了。

但这只“特立独行”的猕猴,却偏要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它先是在地上得意地旋转,又纵身到树上,腾来荡去。吴王看着不舒服,就展弓搭箭射它,它从容地拨开射来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可这种炫耀对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君王是种侮辱,吴王脸都气红了,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处逃脱,立即被射成刺猬。

可悲的猕猴过于迷恋出头冒尖的感觉,一味张扬,表现自我,浑然不觉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怪异、幼稚。它的目的达到了,它的确引起了所有人甚至一位君王的注意,可惜这种注意带来的是负面的东西。这只猕猴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

“与众不同”造成了它的命运悲剧,这不得不使我们引以为戒。

俗话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以卖弄、炫耀为爱好的人必将品尝自酿的苦果。“烦恼皆由强出头”,这个“强”,一指“勉强”,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却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可能性实在太低,结果是不但失败,还会招来嘲笑和白眼。另外一个意思是指你的能力虽强,但外部环境、条件尚未成熟,“大势”不和,机会不来,此时出头,必将遭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怨怼的种子从此种下,明争暗斗,两败俱伤,却又何苦来哉?你我本一般,为何独露脸?纵有千般术,难躲暗中箭……

古今中外,凡特立独行的人,大多命运多舛。这是无奈但又很难改变的现实。屈原投江,司马迁受宫刑,苏轼的后半生几乎在流放中度过,李贽在狱中自裁,布鲁诺受火刑,米兰·昆德拉只有远走异国他乡……

这样说,并不是反对特立独行,不是鼓吹庸俗的生活哲学。而是想道出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能保护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谈何成功立业?上述诸人皆身具异秉,但仍然多遭患难,普通之人,更不要说了。要想保护自己,有时就必须适当收敛一下自己的个性,不要因过分张扬而招惹别人,孤立自己。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们在对待自己的个性的问题上,也要做到能屈能伸,该收敛时就收敛。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个性很重要,特别是富有青春朝气的年轻人,他们最喜欢谈的就是张扬个性。他们最喜欢引用的格言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时下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曾几何时,个性已经成为独特、怪异的代名词,过度张扬的个性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别人,更阻碍了自己的事业前途。

佳宜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前卫女孩,她热爱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把平凡、规矩、条条框框视为死敌。

大学毕业后,她获得了一家合资企业的面试机会。当天,她的举止打扮令所有面试官目瞪口呆:露脐装、超短裙、冲天辫,手腕上一串数十个银手链……出门时母亲一再让她穿得“正常”点,她依然我行我素。

佳宜的专业能力和外语口语能力确实不俗,面试官最后和颜悦色地说:“你的条件很优秀,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不过,我想提醒你,我们公司是一家正规企业,着装方面有一定要求,不能太随便,更不允许暴露……”佳宜立刻打断了他:“我的能力与我的衣着没有任何关系,这么穿我觉得最舒服。如果非要穿正装上班,我会连气都喘不上来!”面试官被这么抢白还真是头一遭,他表情严肃起来,冷冷地说:“那么好吧,请你去能让你随心所欲的地方发展吧,我们公司不欢迎像你这么有个性的天才。”

不懂收敛的个性就这样让佳宜失去了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

社会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人群,每个人的生存空间并不很大,所以当你想伸展四肢舒服一下的时候,必须注意不要碰到别人。当你张扬个性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你张扬的个性是什么,必须注意到大众的接受程度。如果你的这种个性是一种非常明显的缺点,你最好的选择还是把它改掉,而不是去张扬它。

不要使张扬个性成为纵容自己缺点的一种漂亮借口。社会需要你创造价值,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你的工作品质是否有利于创造价值。个性也不例外,只有当你的个性有利于创造价值,是一种生产型的个性时,才能被社会接受。

有句俗话,“心随精英,口随大众”,公然违逆大众,显出你的独特不凡,结果不但会导致失败,更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如果你真的是精英级人物,也要让自己有点城府,做个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精英。而不是“攻乎异端”,结果害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