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大忌的“热情洋溢”者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现代企业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们要主动做事,越多干越好!那么,是否真的如此呢?你做的如果是分内之事确实是件好事,但倘若是分外之事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你越俎代庖,越过你的职权去做不该你做的事,这是有伤同事之间和谐的。同时,容易导致管理秩序的混乱,有时一件事不知该找谁去负责,互相推诿的事就会接踵而来。所以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了这样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不该自己做的事不要操心。
许多在外企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你刚进去时,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会给你一个job description,就是关于你的工作岗位的描述,告诉你这个岗位是干吗的。从一个文秘打字员一直到高级主管,都有自己的岗位描述。
我们很多单位现在所缺失的正是这种岗位描述,而市场上一些关于职场的图书又爱宣扬如“工作没有分外事”这样的职业态度,这对于现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与处理好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
职场中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急于表现自己,总是多做一些事情,这中间就包括一些不在本分范围内的事情。
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你越俎代庖,超越了权限。许多初涉职场的人因此栽了跟头。
郭南大学毕业后到某报社文艺部工作,担任副刊编辑。他毕业于大众传播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之才思敏锐,参加工作几年间,由他编辑发表的不少作品被多种文摘类报刊转载。他自己也勤奋创作,在各大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逐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而且,在他的努力下,文艺部开展了不少群众性的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
由于郭南越来越受同事的敬重,影响渐大,部门主管慢慢地感到了他对自己的威胁,开始排挤郭南,对他的合理化建议也不予采纳。
久而久之,郭南和部门主管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两人中间出现了一条无形的沟壑。
由于和部门主管关系“不妙”,他的一些想法无法付诸实施。于是,他干脆越过部门主管直接和总编去谈,谈他的计划、设想,希望得到总编的支持。
结果不难预料,郭南的计划不但没有得到支持,还引起了部门主管强烈的反感。
对于总编来讲,在郭南和部门主管之间,他不能不考虑中层干部的威信、情绪等因素,不能不站在维护管理阶层的立场上;再者,越级报告,事实上破坏了正常的管理模式,此风不可长。
越级报告失败,郭南的处境可想而知,和部门主管关系的恶化,使他的工作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已几乎到了无法开展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提出申请,要求调离文艺部,去其他部门工作。
郭南的错误,就在于越权,做了自己不该做的事。尽管他的出发点里为了把工作做好,但却破坏了管理规则。因此,他只能无奈走人。
不论是为了他人的面子,还是为了整体的和谐有序,都需要一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智慧。
“玩得转”的人为什么最孤立?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
如今大家提到孔子思想似乎就立刻等同于中庸,中庸就等同于圆滑世故,没有棱角。这真是将孔子的思想庸俗化了,大大曲解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本人对有这种作风的人也是恨之入骨,在《论语》中他称某种“老好人”式的人物为“德之贼也”!足见老夫子对之的厌恶之情。
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它。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总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现在把这种作风叫作“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有这种作风的人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
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这种类型的人物有读者是这样评价她的:“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众人以为只有像宝钗这样的人才能玩转职场,更相信她这样的人能深得上司的赏识。殊不知,这样明哲保身且冷漠自私的人最后只会更孤独。没有谁是傻瓜,对于和稀泥的和事佬大家都是表面很友善,却并不真正走近。
这种人反而会因为自己的精明让自己孤立起来,没有一个真心待己的人。这是职场的失败,也是人生的失败。
有所“争”才能真正“和”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八佾》
人们常听到身边工作的同事说压力大,抱怨办公室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当然,只要有人的地方,竞争就在所难免。其实,让我们感到疲倦与厌恶的不是竞争本身,而是竞争的方式与结果。因为不良的竞争带来的必然是明争暗斗、你死我活,一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架势。用这种有你无我的态度来竞争,结局注定惨烈。我们来看一下孔子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是如何看待竞争的: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中国文化所讲的君子是无所争的,不但于人无争,于事也无所争,一切要讲礼让。无所争就是窝囊吗?不是的。孔子曾以当时射箭比赛的情形来说明君子立身处世的风度。
射是六艺“礼、乐、射、御、书、诗”之一,代表军事训练。他说,当射箭比赛开始的时候,对立行礼,表示对不起、礼让,然后开始比赛。比赛完了,不论谁输谁赢,彼此对饮一杯酒,赢了的人说:“承让!”输了的人说:“领教!”
孔子讲这一件小事,意在说明,不论于人于事,都应该争,但是要争得合理,所以“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就是在争,也要始终保持君子的风度。
面对竞争,得理不让人的人在孔子眼中算不得君子和有仁德的人。他在《论语》中还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的话。
在现代社会里,最体现竞争精神的莫过于体育比赛了。可最讲究规则的也是体育比赛。体育比赛的规则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保护参与者,防止竞争变成恶性竞争,双输的竞争。比如说,足球比赛中允许身体合理碰撞,但不允许故意踩人、绊人、伤人。球场伤人并不能带来成绩的提升,只会带来对方的报复,让自己也遍体鳞伤。上世纪70年代,球场暴力成风,几乎毁掉了足球运动。球王贝利曾表示退出世界杯。可见,不顾规则、不讲礼节的粗暴竞争,导致的只能是双输的结局。英国著名球星莱因克尔,在球场上充满谦谦君子之风,他是英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前锋之一,进球无数,但却从未得过一张黄牌。他因此誉满天下。莱因克尔讲究礼数,讲究规则,并没有影响他的成绩,反而使其声名更著,成就更大。
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国君在夹谷相会,孔子任鲁君的相礼(相当于今天的司仪)。会盟时,齐国以奏四方之乐为名,刀枪剑戟,鼓噪而至,企图在乱中劫持鲁君。孔子见状,立即登上盟坛土阶,两眼直视齐景公,以礼怒斥。齐景公心知失礼,只得将这班人马斥退,并表示歉意,孔子赢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在双方最后缔订盟约时,齐国突然增加一条:规定在齐国出征时,如果鲁国不派300乘兵车相从,就是破坏盟约。这显然是要鲁国无条件承认自己是齐国的附庸国。当时,齐强鲁弱,这一条难以拒绝,但孔子又不想无条件接受,所以,立即提出了另一个新条款:如果不把齐国侵占鲁国的汉阳归还鲁国,而要鲁国出兵车,也是破坏盟约。这使齐景公难堪,会后只好把占领的汉阳地区的郓、灌、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又赢得了第二个回合的胜利。
孔子对这样无礼的对手都能以礼相待,做到“其争也君子”,真是真真正正的君子。
我们同事之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会有利害关系,但长远利益是一致的,何况同事之间除了竞争关系还有朋友与协作的关系,怎么就不能做到正大光明地良性竞争呢?
学会在敌意中生存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看过鲁迅《阿Q正传》的人都知道阿Q有一头癞疮,他平时最忌恨别人这么说他。俗话说“打人莫打脸,骂人不揭短”,因为谁都会有不完美的地方,你如果刻薄地非揪住他人的短处不放,那结果肯定是不欢而散。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愿意被人戳着痛处,就不要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毫不顾忌地触及人家的痛处,更不能将这种不尊重视为一种直快。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有众多的穷哥们儿,他做了皇帝后这些穷哥们儿纷纷找上门来。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度患难的情分上,赏他们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认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这些人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和朱元璋一块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南京,因与朱元璋特别铁,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不认得我了?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的呀,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全撒了。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怎么,不记得啦!”
这位老兄还在那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被戳到痛处,再也坐不住了。
盛怒之下,他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这就是戳人痛处的下场。这位穷哥们儿其实并不是恶意的,但他说话时太不顾及对方的感受,被对方认为对他不尊重也是自然而然的。
在待人处世中,场面话谁都能说,但并不是谁都会说,一不小心,也许你就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其实,每个人都有所长,亦有所短,待人处世的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切记:揭人之短,伤人自尊!
“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反目成仇。
应注意“揭短”和“批评”是两回事,前者针对他人的缺陷,攻击别人的软肋,非君子所为;后者则就事论事,较为客观。
掌握了这一项原则,比掌握许多别的技巧更有效,也更加体现出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为人处世时最好时刻铭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如此便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在邦无怨,在家无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