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性格影响命运
7128900000028

第28章 塑造性格就是塑造命运(4)

总之,情感的作用是我们行为重要的一方面。它使得生活中的经验显得更有意义,更有趣味。我们要学着对于自己所遇见的事物和情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反应。让它来激发我们的力量,在工作上获得更多的成就,也让它来提高我们的警觉,采取有效的步骤,应付困难,避免危险。但是,我们仍要避免受情绪的困扰,不要让它妨碍正常的适应。因此健全情绪行为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要能容人容事

器量,本义是指器物的容量,引申用以比喻人的度量。蔡邕《郭泰碑》上有“器量弘深,姿度广大”之说。中国古人处世为人非常重视“器量”二字。它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官之道;是处世哲学,又是政治哲学。古之圣明之君、贤达之臣、聪慧之士无不以“器量弘深”为人生箴言,且往往从中受益无穷;而一些不知韬晦、器量狭小之人,也往往因不能容人容事,终致人生和事业的失败。

还是让我们从具体生动的历史中来领悟“器量”二字吧。先说一个反面的例证——“陈胜杀故人”。陈胜是大家都熟知的古代农民起义的领袖。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载有他的一则故事:陈胜称王以后,从前和他一起当雇工的一个穷哥们听说了,便来找他。这个人敲着宫门嚷道:“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卫士要绑他。他一再解释,才没绑,却不肯给他通报。陈胜出来了,他挡着路直呼陈胜的名字。陈胜让他上车一同回宫。后来,这个人时常随便出入宫殿,还情不自禁地说了他过去和陈胜在一起时的旧情。于是有人对陈胜说:“这个人愚昧无知,专说些不得体的话,有损您的尊严。”陈胜就把这人杀了。此后陈胜的老熟人都自动离去,没有人再亲近他了。陈胜是杰出的农民领袖,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他的失败有多重原因,从这个小故事来看,他个人器量不大,不仅不能广纳英才,而且连老熟人都纷纷离开,这或许也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原因吧。

古代圣明帝王深知,得人心、得人才才能得天下;而要获得人心与人才,君主必须有器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唐太宗初识魏徵”的典故是很耐人回味的。唐高祖武德末年,魏徵任太子洗马(即太子侍从官)。见李世民与皇太子李建成暗中倾轧,争夺皇位,魏徵常劝太子建成早作打算,先下手为强。后来,李世民先下手杀了太子。后来,太宗将魏徵召来斥责他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何道理?”众人都替魏徽身处险境而担心。魏徵却镇定自若,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日之祸。”太宗被他的话所打动,肃然起敬,格外敬重他,将他提升为谏议大夫。太宗还多次召他进入寝宫,询问治国的策略。这件事载于《贞观政要》。唐太宗是千古明君,魏徵是一代忠臣,两人的关系被传为美谈;殊不知,魏徵原来还是唐太宗的敌人。气度恢弘,心胸开阔,善于识人用人,这正是唐太宗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的确意味深长:器量小,不容人,熟人和故交也离你而去,孤家寡人难成大业;器量大,能容人,可化敌为友,纳天下英才而用之,事业岂有不兴旺的道理!

古之帝王讲“器量”,宰相则有“相度”一说。明人陈继儒《读书镜》(卷二)有则逸事,讲的是为相的道理,也是为人的道理。这则逸事说的是宋代仁宗时的宰相富弼。富弼是北宋的有名的贤相。据说,年轻时有人骂他,他像没听到一样。有人告诉他说:“有人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对他说:“指名道姓地骂你哩!怎么会是骂别人呢?”富弼回答道:“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的吗?”告诉他的那个人十分惭愧。当了宰相以后,富弼经常对子孙们说:“‘忍’这个字,是办好一切事情的窍门。和睦亲族,处理政事,特别应该以忍让为先。如果在清正节俭之外再加上一个‘忍’字,那么有什么事不好办呢?大凡朝廷用人,专看才德,唯独在任用宰相时,又以‘相度’二字来要求他。所谓相,是地道,也是妇道,土地要容纳万物,妇女要以忍持家。如果不忍,便像佛家所说的‘虾蟆禅’那样,一跳就倒了。”富弼的言行未必就值得仿效,但其中的确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即要有器量,有宽容精神。他的“地道”、“妇道”之喻,也是十分精彩的。做人就是要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包容万物,像母亲一样温厚、坚忍、涵容一切。有了这样的器量,这样的包容精神,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人生事业也会更加顺利。

“器量”还往往表现出聪明与糊涂的人生辩证法。富弼执意不追究骂他的人,看似糊涂,实则聪明;而有些器量小的人,心眼儿细,遇事表现得很精明,实际是小处聪明,大处愚蠢。我国有句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不能做大家翁。”这正好与富弼所为相印证。富弼未必真不知道别人在骂他,但他装痴作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实在是有器量之人的大聪明。的确,河流之所以纳污,是因为它深;山岳之所以藏疾,是因为它高大。做人,就应该有山海一样的器量,有宽宏大量的美德。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被别人误解,这时候,如何对待误解,最能看出我们的度量。

面对别人的误解,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要做到心胸豁达,理解对方。你不妨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做一次“换位思考”,坚信只要自己做得对,对方迟早会明白。所以对待别人的误解,应该说:“理解万岁!”

当别人误解你的好意时,最需要的就是你的宽容大度。你应该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只要你做得对,总有能打动对方的那一天。

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它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他人的缺点、过失与错误不予追究;

(2)对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

(3)不要强求对方理解自己,对他人要有耐心,力求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不能因为别人误解你而怀恨在心,要在生活中以诚交心,学会忍让。

人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误解,只要我们以诚、信交友,相信会促进彼此沟通,避免和消除误解,使心灵真正博大无边。

一个人要想登上成功之巅,除种种努力之外,还要有一种博大的胸怀。人生活在社会中,在同人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误解。这就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宽容、谅解、忍让、克制,即人们所说的要有“度量”。惟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做一个正直的人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那些前途远大的人所面临的竞争是严峻的。企业家们苦心研究年轻人在学校里的成绩,审查他们的申请,为符合理想的人们提供特殊的优越条件。然而,他们实际上寻求的是什么呢?大脑?精力?实际能力?肯定,这一切都是需要的。但这些只能使一个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如果他要攀上高峰,担当起指挥决策的重任,那么还必须加上一个条件。有了它,一个人的能量可以发挥出双倍、三倍的效力。这一奇迹般的品格就是:正直。

在英语中,“正赢”一词的基本词义指的是完整;在数学中,整数的概念表示一个数字不能被分开。同样,一个正直的人也不能把自己分成两半,他不会心口不一,想一套,说一套——因为实际上他不可能撒谎;他也不会表里不一,信一套,干一套——这样他才不会违背自己的原则。正是由于没有内心的矛盾,才给了一个人额外的精力和清晰的头脑,使他走向成功。

正直的人,实际上意味着他有某种严格的自律。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说明。

正直意味着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许多年前,一位作家在一次倒霉的投资中,损失了一大笔财产,面临破产。他打算用他所赚取的每一分钱来还债。三年后,他仍在为此目标而不懈地努力。为了帮助他,一家报纸组织了一次募捐,许多要人都慷慨解囊,这是一个诱惑——接受这笔捐款将意味着结束这种折磨人的负债生活。然而,作家却拒绝了。他把这些钱退还给了捐助人。几个月之后,随着他的一本轰动一时的新书的问世,他偿付了所有的债务。这位作家就是马克·吐温。

正直意味着有高度的名誉感。这里指的不是声誉,而是名誉。美国着名建筑设计大师赖特曾经对美国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发表讲话,他说:“这种名誉感指的是什么呢?那好,什么是一块砖头的名誉感呢?那就是一块实实在在的砖头。什么是一块板材的名誉感呢?那就是一块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板材。什么是人的名誉感呢?这就是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赖特恰恰如此,他不愧为一个忠实于自己做人标准的人。

正直意味着具有道德感并且遵从自己的良知。德国威丁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在他被判死刑的城市里面对着他的敌人说:“去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既谈不上安全稳妥,也谈不上谨慎明智。我坚持自己的立场,上帝会帮助我,我不能做其他的选择。”

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大夫,你已经取出了11块纱布,”她对外科大夫说,“我们用的是12块。”“我已经都取出来了,”医生断言道,“我们现在就开始缝合伤口。”“不行。”护士抗议说,“我们用了12块。”“由我负责好了!”外科大夫严厉地说,“缝合。”“你不能这样做!”护士强烈反对,“你要为病人想想!”大夫微微一笑,举起他的手让护士看了看第12块纱布:“你是合格的护士。”他在考验这名护士是否正直。

正直意味着自觉自愿地服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直的核心,没有谁能迫使你按高标准要求自己,也没有谁强迫你献身。同样,没有谁能勉强你服从自己的良知。然而,不管怎样,一位正直的人是做到了这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美国部队正设法冲出敌人包围时,一位陆军上校和他的吉普车司机拐错了弯,迎面遇上了一个德军的武装小分队。两个人跳下车隐藏起来。中士躲在路边的灌木丛里,而上校则藏在路下的水沟中。德国人发现了中士并向他的方向开火。上校本来是很容易不被发现的。然而,他却宁愿跳出来还击——用一把手枪对付几辆坦克和机关枪。他被杀害了,这个中士被捕入狱。后来,中士对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位上校要这样做呢?因为他的责任心要强于他对自己安全的关心,尽管没有任何人能勉强他。

这一点难做到吗?的确很难。这就是为什么真正正直的人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钦佩的,归结起来说,正直的人在三个方面会表现得不同寻常。

①勇敢。正直的人具备了冒险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欢迎生活的挑战,绝不会苟且偷安,畏缩不前。一个正直的人是有把握并能相信自己的——因为他没有理由不信任自己。

②坚定不移。正直经常表现为坚持不懈、一心一意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拒绝放弃自己努力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决不屈从!决不,决不,决不,决不。无论事物的大小巨细,永远不要屈从,唯有屈从于对荣誉和良知的信念。”

③心地坦然。正直的人都有很强的忍耐力,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使他们能够经受住挫折甚至是不公平的待遇。着名思想家哈利·爱默森·福斯迪克讲了这样一件事:林肯在1858年参加参议院竞选活动时,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发表某一次演讲。但是林肯答道:“如果命里注定我会因为这次讲话而落选的话,那么就让我伴随着真理落选吧!”他是坦然的。他确实落选了,但是两年之后,他当选了美国的总统。

正直可以让一个人很容易获得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人类之所以充满希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对正直具有一种近于本能的识别能力——而且不可抗拒地被它所吸引。

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呢?这是找不到一个现成答案的。也许第一步就要锻炼自己在小事上做到完全诚实。当你不便于讲真话的时候,不要编造小小的谎言,不要去重复那些不真实的流言蜚语,不要把个人的电话费用记入办公室的账上……

这些戒律听起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你真正在寻求正直并且开始发现它的时候,它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就会令你折服,使你在所不辞。最终,你会明白,几乎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都包含有它自身的不容违背的正直的内涵。

这就是万无一失的成功的秘方吗?是的。它之所以是百灵百验的,正是因为它与人的声望、金钱、权力以及任何世俗的衡量标准毫不相干——如果你追求它并且发现了它的真谛,你就一定是一个成功者。

快乐何必无穷大

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把所开发的商品房品牌别出心裁地定为“快乐无穷大”,想来是为了摆脱动辄号称“花园”、“广场”的命名风气。

人的生活是否幸福,究竟以什么为衡量的标准?名声?地位?财富?健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现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把“安康”作为普适性标准:生活在和平环境里,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如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更好),身体健康,人际和谐,则幸哉福哉。从人的心理角度看,人的生命其实是存在于连续不断的情绪变化之中,甚至于在睡眠时,潜意识里的情绪也依然螃蟹吐泡般地生灭着。因此,有人提出,快乐便是幸福,“快乐无穷大”商品房名称,由此推衍,顺理成章。

快乐无价。快乐是人的心理情绪中的黄金。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安康福泰。追求快乐,享受快乐,是天赋人权。但是,人对快乐的追求,是否有必要推至无穷大的地步?前人的经验昭示着我们:乐极生悲,纵欢致祸。倘若一个人除了快乐而没有了其余的情绪,那他要么是傻子,要么是疯子。

我们常在文章里看到“打破心头五味瓶”的说法。一个生命活体,就其所承载的心理情绪而言,确实很像一个“五味瓶”。哪五味呢?就是酸、甜、苦、辣、成。这是以味觉打比方。直接定义情绪,则是喜、怒、哀、乐、怨。其实,“五味”的“五”,是言其多的意思,人的心理情绪,岂止五种。我们常用的词汇里,把人生际遇和心理情绪合起来说的很多: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苦乐忧喜、愁怨嗔怒、愉悦舒畅,等等。一个健康的生命,他的心理情绪应该是“五味俱全”,而不是只保留一味——快乐。因为,人活在世上,应该有正义感,而正义常常是与对贪污腐败、邪恶堕落的愤怒、鄙夷、痛心等情绪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国歌词曲都很激昂,却不是由快乐的情绪构成的,它主要体现着民族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只知自己快乐,而不顾他人的不幸,对自己所置身的群体漠不关心,特别是缺乏一份对世界和平、环境保护的忧患情绪,就不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人如果缺乏有全方位的人生体验,人生滋味不全,也就很难说获得了多大的幸福。

人的“五味”情绪,不应该是均等的,也不可能不波动,不互相渗透乃至转化。人的心理情绪的健康,其实也就是把“人生五味”调整得恰到好处的那么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标志即坦然与快乐,但也不排除“难得糊涂”的情况。因为快乐是幸福的必需品,但快乐也需要点糊涂,太过精明的人会活得累、活得不洒脱。

学习乐观态度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