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将总需求分为四大部分:
1.消费需求:是居民的日常消费;
2.投资需求:是企业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商品和劳务需求;
3.政府支出:是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4.净出口:代表了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当总需求的非价格决定因素发生变化时,总需求曲线就会发生位移。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造成总需求曲线位移的主要因素有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而总供给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总供给可以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供给的生产要素的总和或者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来表示。以长远来看,总供给量并不取决于物价总水平,而是取决于经济体的资本、劳动以及用来把投入变为产出的生产技术。短期看,当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的预期时,由于错觉、黏性工资或黏性价格的作用,供给量就背离了由各类生产要素所决定的自然水平。当物价高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高于其自然率,当物价水平低于预期水平时,供给量就低于其自然率。
过高的社会总需求,往往是导致经济过热的原因。如果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则对商品超出的需求必须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来得到满足,比如通过就业职工额外轮班或超出推荐工作时间地使用机器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类型的生产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过度地消耗无法可持续下去。往往,当一个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或者接近均衡时,经济运行状况趋向于安全和平稳。当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均衡点处,决定总需求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决定总供给的劳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此时,由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得劳动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实现变化。
消费支出之恩格尔系数
过去,中国人见了面,习惯打招呼:“吃了么?”这一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的问候语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一句“你好”取代了。可是,为什么“吃了么”慢慢地被“你好”替代了呢?经济学家认为,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花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而花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降低。
武汉市统计局2009年初公布了2008年武汉市居民收入与消费调查结果。2008年武汉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432.97元,比2007年增加832.97元,增长7.9%,其中食品支出增长最多,为11.8%。
2008年以来,武汉市食品价格涨势明显,特别是油脂类、肉类、水产品类价格上涨速度较快,带动了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增加。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食品类支出为4880.31元,比上年多支出514.03元,增长11.8%。
受食品价格影响,2008年武汉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42.7%,剔除价格因素后恩格尔系数为39.5%,较上年略有提高。
消费支出是指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八大类。消费支出反映了居民的物价消费水平,是很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变量,被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之一。
而恩格尔系数就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
恩格尔系数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间和城乡间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投资性支出和“乘数效应”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2008年底,中央政府决定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投资力度,计划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在政府财政支出中,这4万亿属于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在经济学中的定义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等。
关于宏观经济中的投资拉动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作了一个最为浅显易懂的比喻。
一场暴风雨过后,一家百货公司的玻璃被刮破了。百货公司拿出了5000元将玻璃修好。装修公司把玻璃重新装好后,得到了5000元,拿出了4000元为公司添置了一台电脑,其余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存入了银行。电脑公司卖出这电脑后得到了4000元,他们用了320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800元存入了银行。摩托车行的老板得到3200元后,用2650元买了一套时装,将640元存入了银行。最后,各个公司得到的收入之和远远超出5000元这个数字。由于百货公司玻璃被刮坏而引发的一系列投资增长就是乘数效应。
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与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乘数效应以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它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作用。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扩大、税收减少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扩张效应。当政府投资或公共支出削减、税收增加时,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从而产生宏观经济的紧缩效应。?
为什么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从而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这100亿元转化了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了为制造此投资品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口袋,因此,投资增加100亿元,第一轮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随着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将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的增长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乘数效应”因为出自凯恩斯之手,因此也叫“凯恩斯乘数”。事实上,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原理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为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甚至有人将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公式和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1929-192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得到重视,一度成为美国大萧条后“经济拉动”的原动力。
挤出效应:投资力度的取舍
2007年的股市曾因市场中的“挤出效应”而两度出现仅次于“6·4”、“5·30”的暴跌行情。经济学家分析,愈演愈烈的“挤出效应”是股市暴跌极为重要的推手。
上证指数自6124点回落以来,众多权重股或迫于压力,曾经有过短暂的调整。然而,后来不久市场再度恢复狂炒权重股的现象。中石化由于中石油将发行,跳空高开拉至涨停,明显引发了市场再度大炒权重股激情。这是权重股对非权重股的第一轮“挤出”。
而在2007年的“十一”以后,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也曾经出现了一段H股、A股比翼齐飞的行情。众多套利资金更是频频导演炒高A股,让H股或相关权证大获暴利;或是利用时间差拉高H股,从而使两者差价缩小再推高A股等等跨市场套利的好戏。然而,在港股屡创新高之际,内地的相关A股已经不是同方向运行了。原因何在?因为随着港股市场自身市盈率的逐步走高,H股本身的持续上涨动力已经大不如前。于是出现了H股对A股的极为明显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确实广泛的存在于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像材料中这样在股市上的反应则十分直观。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只是“挤出效应”的比喻性说法。真正意义上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行为。指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的多就把企业挤出去了。
一般情况下,财政的“挤出效应”表现为:政府通过向公众(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升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或非政府部门)支出减少,从而使财政支出的扩张部分或全部被抵消。民间支出的减少主要是民间投资的减少,但也有消费支出和净出口的减少。
对于挤出效应问题,西方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反对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认为,挤出效应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公共支出的钱不论来自私人纳税或是私人借贷,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变或增加很少,则由于公共支出的增加,会造成货币需求压力,迫使利率上升,从而会减少私人投资。因此,挤出效应不会使总需求发生变化。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1)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只有达到充分就业后才会存在挤出效应。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不存在萧条时期公共支出排挤私人投资的问题。(2)影响私人投资的,除了利息率水平,还有预期利润率因素。如果增加公共支出能提高预期利润率,那么公共支出对私人投资不是“挤出”而是“挤入”。另外,即使公共支出影响利润率水平,但由于私人投资者对预期利润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大于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所以公共支出也不可能“挤出”相等的私人投资。因此,增加公共支出仍然能使总需求增加。
因此,依照凯思斯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如果把握好财政政策的力度,挤出效应是不明显的,但是它确是存在的。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供给型挤出效应,它的表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现的原因就是国有投资的低效率,如果国有投资的效率提高了,这种挤出效应就不会出现。因此,政府在实施扩大投资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时,尤要考虑到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更可怕
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雷洛夫写了一篇寓言《杰米扬的汤》。该寓言是说,主人公杰米扬用鲜美丰盛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他一盆接着一盆地请客人吃,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逃席而去,从此再也不敢登门。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在一定界限内,量的改变不影响质,而一旦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品,但过量了,则变成了灾难。货币就和鱼汤一样,发行的过多会让市场承受不起而崩溃,而过少则同样会引发不利的效果:通货紧缩。
对于通货膨胀,很多人都很熟悉,历史教科书里提得最多的是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时期,货币严重贬值,上午一袋法币或者金圆券能够买到一袋米,下午可能就只能买到一粒米,民不聊生。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也出现过通货膨胀:当时物价飞涨,人们拼命地往家里搬东西,见什么抢什么,抢得最多的是肥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但对于通货紧缩,很多人就感到陌生了。通货紧缩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市面上流行的货币少了,钱更值钱了,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