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某城市某楼盘的价格年初开盘时是2800元一平方米,后来却1800元都无人问津;钢材价格,从6000元每吨的高位迅速回落到3000元,继续下行;某品牌1.5cm的电缆线前几天是90几元一捆,过了几天就只要70元了;猪肉的出栏价年初还是9元一斤,很快也滑到了5元左右。
很多人会认为,这不是正代表着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得到了实现吗?这是好事啊。其实不然。物价的持续下滑会让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而严重通货紧缩的后果是,企业关门倒闭,失业大量增加,商品供过于求,银行坏账增多,经济严重衰退。
20世纪30年代的毁灭性经济危机之后,几十年内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投资泡沫。到了20世纪70年代,当大萧条成为过去,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的时候,高昂的石油价格和随之引发的通货膨胀让全世界为之担忧。但是突然间,这种局面被日本剧烈的经济动荡彻底打破了。此时,日本遭受了严重的泡沫危机,其经济在随后的十多年里持续停滞,而更可怕的是,自30年代以来已经绝迹的通货紧缩幽灵再度出现。日本的历史再一次敲响警钟:通货膨胀很容易导致通货紧缩随之而来,而且会使经济衰退更加严重,经济复兴更加困难。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们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的下跌,造成通货紧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是这样定义通货紧缩的——“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价格不能停顿地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通货紧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这是因为,通货紧缩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有利于企业投资改善设备,提高生产率。在适度通货紧缩状态下,经济扩张的时间可以延长而不会威胁经济的稳定。而且,如果通货紧缩是与技术进步、效益提高相联系的,则物价水平的下降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而长期的通货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因为物价的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继而减少生产或停产;同时使债务人受损,继而影响生产和投资;生产投资减少会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加剧总需求不足。
1929年—1933年,美国物价总水平连续4年下降,结果导致经济大萧条,实际GNP四年内分别下降9.9%、7.6%、14.9%和1.9%,失业率由1929年的3.2%,急剧攀升到1933年的25.2%。通货紧缩是比通货膨胀更危险的敌人,通货紧缩通常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先兆,严重的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经济的大萧条,使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复苏。难怪日本经济学家把曾经发生在日本的一场通货紧缩称为“可怕的通货紧缩幽灵”。很多经济学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通货紧缩对经济所造成的损害要比通货膨胀大得多”。
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的“防火墙”
1998年8月的中国香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际金融“大鳄”调动巨额资金冲击港币,一时间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风雨飘摇。8月14日到8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先后调动118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投入市场,与国际炒家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国际金融“大鳄”遭到迎头痛击,最终铩羽而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功捍卫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由案例可以看出,外汇储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外汇储备就是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储备货币。储备货币是指在国际支付时被普遍接受的货币。又称为外汇存底。它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70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不仅包括外汇存款,也包括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信誉,增强国家金融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已经连续几年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截止到2009年初,已逾万亿美元。早在2007年,就已超过9,000亿美元。对于中国外汇储备是保障还是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但人们更多的疑惑之处在于,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
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中国的国际收支在数百年来曾经发生过几次重大的变化,从明朝中欧直接贸易开通之后,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对外贸易收支整体格局是巨额贸易顺差。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大规模向中国销售鸦片,中国经常项目收支从持续了数百年的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在此期间,一直到1949年,中国贸易顺差是非常少的,而贸易逆差是经常的现象。自此之后国际收支压力也无时无刻不压在中国领导者心头上。1985、1986年,中国经济贸易顺差时,经济收支顺差都超过五年,在我们国家遭受西方贸易制裁之后,出现了逆差。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终于扭转了鸦片战争前,国际西方导致我国经常贸易逆差的持续格局,回到了明朝到鸦片战争之前顺差的格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段时期里,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对外贸易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到国际最高水平,中国多年的出口导向战略为中国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际组织对认为中国的外贸神话是全球化时代最大的成功故事。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带有较强的潜在需求。中国逾万亿元的外汇储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也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过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资源的浪费,最重要的是会迫使中央银行为收兑外汇而投放过多的本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下半年延续至2008年下半年的通货膨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过大,造成了经济中投放的流动性过多而造成的。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也将严重缩水。同时,利差损失不可避免。
经济学家认为,以中国目前的需求来看,各种外汇储备的需求大约在6000-7000亿美元左右。因此,虽然外汇储备可以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而保住本国汇率稳定,可以说是货币危机的“防火墙”,但具体规模还要保持适度。
信用经济:评价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标尺
中国经济时报曾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央行下令禁止买房“零首付”是在打击中国信用经济的发展。作者吴建钟在文章中写到:
“央行一声令下,正在商品房买卖中备受青睐的‘零首付’瞬即化为灰烬。许多正踌躇满志准备买房的人们一下熄了‘有房梦’。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有点儿残酷。
取消‘零首付’的动机也很单纯:预防恶意的金融欺诈,降低银行风险。”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言及‘金融风险’无不谈虎色变。我们在金融方面迈的步子的确应该慎之又慎。可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在商品房买卖中,有了一点儿‘首付’后即可‘按揭贷款’与‘零首付后的按揭贷款’的区别有多大?区别在与购房者的信用。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零首付”将是种必然,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因为买得起房子的人毕竟是少数,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是2008年的房市低低谷时,得到应验,北京很多楼盘都打出了零首付的旗号。
如果央行继续下令取消“零首付”,文章认为无异于朝“百姓信用的软肋”猛打一拳。它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那些准备买房卖房的人们,而将是整个的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若当这种牵涉多方利益的市场手段因一方的不同“安全观”而轻易地被扼杀,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正逐步规范化的我国市场经济成长为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成为信用经济?信用经济是什么?
很多人说,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信用经济。这一说法其中的含义并不为很多人所了解。
德国的旧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德最早提出了信用经济的概念。信用经济是从对货币银行学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它是货币经济的一种形式。信用是商品和金融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交易者通过债权债务的建立来实现商品交换或货币转移。希尔布兰德根据交易方式的不同,把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以物易物交换方式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阶段和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阶段。因此,信用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信用经济中也存在着交易,而且当代世界信用交易量几十倍地大于商品交易量;信用资金供求决定着资金价格和利率;信用资金流通则决定着生产、分配、消费、储蓄、投资等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随着信用货币的发行和金融事业的深入发展,信用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的说法就由此而来。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由于各部门、各企业生产不同商品的周期长短不一,资金周转情况也各不相同,客观上产生了商品赊购赊销以及资金借贷的要求。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日益丰富,住宅等不动产以及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客观上也要求消费信用的出台。在这种条件下,信用关系便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一种最普遍的经济关系。这时,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信用关系。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任何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信用活动来保持生产连续进行或扩大生产。政府发行国库券、国债,向企业、个人或其他部门借款,也作为债权人向社会发放贷款,利用信用关系生产公共产品,调控经济活动。个人一方面通过银行存款或购买企业、政府债券成为债权人,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等方式获得信用而成为债务人。这些信用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联结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和一切经济环节的纽带。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越紧密,信用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一旦遭到侵害,就易引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之所以应当是信用经济,还反映在市场运行机制本身就蕴含着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要求。价值规律要求人们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的原则;竞争法则要求人们树立公平的竞争观;经济交往的复杂性要求市场主体尊重契约和合同。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等,无不需要因自愿和重复而产生出商业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即商业信誉。
因为市场交易具有自愿性,必然要求只有双方都觉得有利可图的情况下交易才能进行;因为市场交易具有重复性,某个交易者在某一时刻可能具有欺诈性,但他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和同一时刻再欺诈同一对象,所以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和长期化,交易者自然要形成一种重信誉的习惯。市场主体只有讲信用才可能获得牢固的伙伴,才可能有品牌形象的树立,才可能进行规模扩张。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恪守信用乃是每个企业应当具有的生存理念和经营意识之一。它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是财富,是竞争力。一个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信用,则无人会与之进行交易。古今中外,没有人因无信而长久立足,没有企业因无信而不断发展,没有国家因无信而兴旺发达。
总之,关于市场经济也可称作信用经济这一说法已经达成共识。考验一个经济体是否进入成熟的市场经济就要看它是否已经进入了信用经济。信用在经济中的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评价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