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7119300000095

第95章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余年,莫记存没又六七年矣。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此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

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锦里春光空烂熳,

瑶墀侍臣已冥寞。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遥拱北辰缠寇盗,

欲倾东海洗乾坤。边塞西羌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文章曹植波澜阔,

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大历五年(770)算是子美生命的尽头了,春节刚过,子美无意中翻出多年以前高适在春节时(正月初七人日)寄往成都草堂的诗作,百感交集,幽吟洒泪,追酬故人。

“叹我凄凄求友篇”、“锦里春光空烂漫”,把我们女读者的记忆也引回到子美在成都草堂生活的时光,那些求友相助、与友饮酒唱和的时光。那时虽也艰难,却还有大片希望的余地,而今的子美几乎已能预知自己的亡期,因而在诗末一语双关,拜托忘形故人敬超先作诗为高适和自己招魂。

对于女读者来说,序言比诗更动人。读杜诗到现在,对有些重复意思的句子已经不太敏感了,因此我认为这首诗只有一句绝妙,“欲倾东海洗乾坤”。以往类似句子也有,发展到这里,仍有新意和冲击力,子美的创造力并没有因生命衰弱而消减,这一点在后面的评论文章中还会强调。

当年高适寄给子美的诗末尾一句:“愧尔东西南北人”,是伤己为官被朝廷任意升贬调动换岗不由自主,是羡慕子美弃官自由自在。

“东西南北人”语出《史记》:孔子曰“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仇兆鳌注高适诗时说,“杜尝自言‘甫也东西南北人’”。也就是说当年子美是借孔子这句话反说的力量,自比孔子的身世处境的,而如今到了生命的尽头,子美诗意地表示已不堪此豪气,并将东西南北分别依屈夫子《楚辞·招魂》章法,演绎所历国破人乱时局,向着已故的忘形友人高适,和仅存的忘形友人汉中王李瑀、敬超先使君“幽吟”、“迸泪”,倾诉最后的深情,托付最后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