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59

第59章 莎士比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第五十八章 莎士比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在世界历史上,能因某个人命名的纪念日的并不多,但每年4月23日,也就是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读书日”。在我国,莎士比亚总是与文学联系在一起,虽然他是以戏剧闻名世界的。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100多首十四行诗。

西方“弼马温”

莎士比亚出生的斯特拉福镇如今已是英国著名的景点了,常年上演他的剧目,游人如织。这或许是莎士比亚没有想到的,他甚至担心自己会被掘墓,于是在墓志铭上写道:“看在上帝的面上,请不要动我的坟墓,妄动者将遭到诅咒,保护者将受到祝福。”

莎士比亚的父亲是个商人,在他4岁时,父亲被选为市政厅首脑,成了镇长。镇上经常有剧团来巡回演出,莎士比亚很喜欢看戏,在观看演出时他惊奇地发现,简单的布景,小小的舞台,有了台词之后,就可以变成森林、皇宫甚至是异国他乡。戏剧对年幼的他来说太神奇了,从此,他深深地喜欢上了戏剧。

和伙伴们做游戏的时候,他常常学着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演起戏来。玩耍的时候,莎士比亚就想着长大后要从事与剧本相关的工作。但他的人生并不顺利,由于父亲经商失利,14岁的莎士比亚只好离开学校,给父亲当助手。

1586年,22岁的莎士比亚随着一个戏班子步行到了伦敦,此时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但他心里还装着少年时看到的那个小舞台。他在伦敦找到一份为剧院骑马的观众照看马的差事,很巧的是,我们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也是从管马的“弼马温”开始的。

看马虽然是个打杂的工作,但毕竟跟戏剧离得近了一些。和孙悟空不一样的是,莎士比亚对这份差事很上心,骑马来的观众都放心将马交给他。由于顾客太多忙不过来,莎士比亚只得找一批孩子们来帮忙,他们被叫做“莎士比亚的孩子们”。

莎士比亚聪明伶俐,又能说会道。工作之余,他便悄悄地看舞台上的演出,辍学的莎士比亚还坚持自学文学、历史、哲学,并且自修了希腊文和拉丁文。每当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不分角色大小一律积极“试镜”,再加上他的才华,终于赢得了演一些配角的机会。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理解,使他不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员工了。

恰好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因为一个戏的“票房”如果不好,就要马上换新的。而莎士比亚平时也很注意积累,于是决定创作剧本。莎士比亚27岁那年,写了历史剧《亨利六世》三部曲,这是当时最成功的历史剧,莎士比亚一炮走红,逐渐在伦敦戏剧界有了立足之地。

当人们谈起他的时候,都只想到他的伟大,哪还有人记得他曾是剧院的“弼马温”呢?

大师的心胸——悲喜总关民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37部戏剧,另外和弗莱彻合写了1部《两位贵亲》,他还写有2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全世界都接纳的语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成为我们常说的话,可见莎士比亚的魅力和影响力。

了解莎士比亚的众多戏剧,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分成三个时期来解读,就会发现人们之所以赞颂他,是有深层次道理的。

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小说、民间传说等已有的材料,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中的经典,一方面又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形象总是栩栩如生,五光十色。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故事都被他用诙谐或者哲理式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一般划分的时间段是1590~1600年间,以写作历史剧、喜剧为主。他的历史剧大多上下衔接,概括了英国历史上百余年间的动乱,围绕君主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形象。莎士比亚谴责暴君暴政,这种大胆的想法与当时的社会是分不开的。当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统一,经济繁荣。莎士比亚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他的作品洋溢着乐观明朗的色彩。

第二时期是从1601~1607年,这一段时期以悲剧为主。而当时正是伊丽莎白女王一世与詹姆士一世政权交替的时期,英国社会矛盾尖锐。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走向成熟,他感到理想难以实现,热情的赞美变成了批判。《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这四大悲剧,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

1608年以后,莎士比亚的创作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莎士比亚,看到理想在现实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便从写悲剧转而为写传奇剧,进入自己的梦幻世界。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通过神话式的幻想,借助超自然的力量来解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没有青年人的欢乐,也没有青年人的阴郁,而是充满美丽的生活幻想和浓郁的浪漫情调。这一时期的《暴风雨》,被称为“用诗歌写的遗嘱”。

在莎士比亚眼中,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下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莎士比亚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莎翁语录: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画外音: 抱怨世界不公平的人,往往没有看到自己的机会和能力。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明智的。

莎翁小档案:

出生年月:1564年4月23日

故乡: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