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57

第57章 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五十六章 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丈夫的气概有很多种,最为青年敬佩的就是救国、舍生取义。鲁迅说:“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死不还家。”有这样的英雄气概和将军谋略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陈汤就是其中一位。他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让整个大汉扬威边陲,也一吐炎黄子孙的霸气与豪气。如今的中国,也需要像陈汤这样的豪爽男儿!

到更广阔的地方去

陈汤是我国历史上笔墨不多的一位,只在《汉书》中有一篇传记记载过他。他年少时没有回家为父亲奔丧,被视为“不孝之人”。虽然征讨了匈奴,但是之后并没有较大的建树,加上他有些贪财,所以很快就被正史忽略了。尽管他不是一位完美、理想的英雄楷模,但他的故事对我们来说,也不乏一番教育意义。

据史书记载,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思路也比较开阔。但是他家境贫困,有时要靠乞讨度日,在古代人们以门第看人,所以相邻们都看不起陈汤。既然家乡不是他的安身之所,加上他从书上也学得了一些人生道理,于是决定离开家乡,到繁华的长安去。事实证明,他的这个选择是对的。

流浪到长安之后,他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欣赏他的才能,就借机会向朝廷推荐了陈汤。但陈汤没有顺利当官,而是走了一段冤枉路。原来,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的父亲去世了,按照当时的民风,孝道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标准,陈汤应该马上回家奔丧。但是他没有回家,因为这件事,他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举荐他的张勃,也被“罚款”,陈汤被拘捕下狱。

好在陈汤这个人气宇不凡,谈吐也有大丈夫的风范,后来又有人为陈汤说情,他终于被任为郎官。好男儿志在四方,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扬声沙漠陲

历史上的陈汤“沉勇有大虑,多策谋”,每当他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都会登高远望,认真观察。

当时的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陈汤就预言:“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果然,郅之单于先是征服了北部的小国,连汉朝的大使也被他杀了,明显在挑衅汉朝。陈汤于是劝甘延寿说:“我们现在趁他们还没有安稳的城池,一举拿下,正好建功立业。”

甘延寿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但是甘延寿还是觉得不应该擅自行动。不巧他又大病一场,陈汤见到朝廷还没有下达文件,就假传圣旨,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一听,立即制止陈汤,假传圣旨是要杀头的,但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斥甘延寿:“大军已经会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他,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在陈汤的指挥下,汉军获胜,甘延寿、陈汤先斩后奏,给汉元帝写了一个报告: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说能成功,全靠皇上的神灵,现在将敌人的首级挂在边界线上,让其他人明白,冒犯了我们大汉,跑得再远也要被收拾!

能言善辩胜文匠

陈汤也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正当他和甘延寿带领将士凯旋时,朝中的执法官员正在路上等着他呢。原来,陈汤向来贪财,这次诛单于,也私藏了不少金银财宝,知情者向朝廷举报了此事,所以陈汤被拦路搜查。

这时陈汤上书皇帝说:“我与将士们不远万里诛杀郅支单于,按理说,朝廷应派出使者来慰劳军队,如今却是司隶来检查审问,还要拘捕我,这不是为郅支报仇吗?”皇帝一看在理,就召回了执法官,并令沿路县城摆设酒食欢迎陈将军。

不过论功行赏时,有人不放过他假传圣旨的大罪,认为以功相抵,不予诛杀就可以了,好在也有很多人看到陈汤扬威西域的意义,于是极力推崇他。后来,元帝赦免了甘延寿、陈汤的罪,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爵位为关内侯,各赏食邑三百户、黄金百斤,并拜陈汤为射声校尉,甘延寿为长水校尉。不过新皇帝继位后,就把陈汤贬为普通士兵。

几年后,乌孙兵马围攻西域都护,皇帝才想起陈汤来,陈汤推辞说:“您有那么多贤才猛将,我这么个病人,没有资格谈论这样的国家大事。”成帝听出他话中的怨气,便说:“现在是国家大事,你不要推辞了。”这时陈汤说:“我觉得您不用担心。”陈汤分析了局势之后说:“不出五天,会有好消息的。”果然,四天之后军书报回,说乌孙兵已离去。大将军王凤通过这件事深知陈汤经验丰富,大有用处,于是奏请皇帝起用陈汤,任他为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决断。

陈汤语录: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画外音: 这句话被网友推荐为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十句话之一。自信的人就有这样一种魄力,让别人对他肃然起敬。

陈汤小档案:

民族:汉族

故乡: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

身份:西汉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