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42

第42章 柏杨——有一种爱叫憎恨

第四十一章 柏杨——有一种爱叫憎恨

封笔前,柏杨在《柏杨曰》的自序中写道:不为君王唱赞歌,而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和尊严,说“人”话。不过,柏杨最初说的,是很难听的“人话”。他凭借《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家喻户晓,但是所有的读者在第一时间,都被他的这个标题呛到了。翻开书,里面全是对“悠久的华夏文明”的憎恶,他接过鲁迅的吃人社会的接力棒,继续对国民性口诛笔伐……

但是我们知道,爱之深,才会责之切。当柏杨离去之后,我们怅然若失。

荒芜的少年岁月

柏杨出生在河南通县,刚来到人世不久,母亲就去世了。柏杨把童年的自己比喻成“野生动物”,他被继母毒打、虐待,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加上那时候国内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柏杨的心灵缺少爱的抚慰。

读书对他来说就是不断地被开除,他从来没有在一个学校毕业过,父亲与继母也只对鸦片感兴趣,无人过问他的学习和心灵感受。

1937年七七事变不久,柏杨投考河南省军事政治干部训练班,结业后,他被保送到武汉的军属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在那里,柏杨“集体宣誓加入国民党”,他第一次见到蒋介石时,兴奋得“忘了举枪”。领袖对他来说,甚至比母亲更加值得去追随、崇拜。19岁那年,他下定决心,“愿为领袖活,愿为领袖死”。

谁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的柏杨会因为“侮辱元首”而被捕入狱,更不会想到,这个人会在狱中写下震动文坛的《中国人史纲》。他那充满激情的批判,与荒芜的少年岁月,让人感慨。不知道当年他若得到慈母的教导,是否还会写下鞭辟入里的《丑陋的中国人》。

狱中著书九年

柏杨迁居台湾,可以看做是他漂泊的命运使然。在大陆,他先后成过三个家,但是都没有让他安定下来。人生志趣、求学冲动和机缘巧合,将他推到了小岛台湾。初到台湾的柏杨在茫茫人海中举目无亲,他偷偷地收听北京电台的广播,结果被称为“匪谍”而入狱。

柏杨曾拜在蒋经国创建的“救国团”门下,同时他还写一些反映当时台湾民生不易的小说。但祸从天降,1967年夏天,柏杨接下翻译《大力水手》漫画的工作,有一幅画的是波派和他儿子流浪到一个岛上,两人竞选总统。发表演说的开场时,波派说“Fellows……”,这个词本来就是“伙计们”的意思,柏杨信手拈来译成“全国军民同胞们”,当时蒋介石发言中常常称呼民众为“全国军民同胞们”,人们顿时浮想联翩。

不久,报上刊出这幅漫画,当局震怒。柏杨不明就里,就被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从家中带走。

柏杨当时对蒋经国心存幻想,但是在被调查局调查时,他的口供“无法使特务们满意”,遭毒打、诱供。直到看到起诉书后,柏杨才明白,自己已经是罪不容诛了。

入狱后,第四任妻子与柏杨劳燕分飞,十年婚姻如梦一场,柏杨为此绝食了21天。他似乎从来没有收获过稳定的感情,“现在什么都没有了,过去四十年,只是一场漫长的梦”。

司马迁在狱中写出《史记》,名垂千古。柏杨在狱中,已是万念俱灰,对人生和人情都不再幻想。他也开始写史,《中国历代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中国历史年表》及《中国人史纲》三部书稿在狭小的天地中完成,不过,他说“我为小民写史,而不是为帝王将相写家谱”。

当他重见天日时,已经是56岁的人,他把每一样有监狱标志的东西都当做纪念品,“小心翼翼地装进行李袋”,离开了这个人间地狱。

说真话的小孩

柏杨曾形容自己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个不识趣,说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他说了哪些真话?

“再伟大的民族,当他没有灭亡以前,他是从没有灭亡过的,而该民族在绝种之前,也是从没有绝种过的……我们要认清,竞争是无情的,天老爷并不会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而特别派六丁六甲,谒者功曹,像保护唐僧一样保护中国。趁着还活在世界上,应该赶紧锻炼锻炼,把尊肚里的脏水吐出来,多吃一点有养分的东西。现在我们哀悼那些在历史上被灭了亡、绝了种的民族,不希望有一天别的后生也来哀悼我们,千言万语一句话:‘勿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中国人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上可以把太阳一口气吹灭,下可以治国平天下……但是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猪、一条虫,甚至连虫都不如。因为中国人最拿手的是内斗。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内斗……凡是整中国人最厉害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凡是出卖中国人的,也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凡是陷害中国人的,不是外国人,而是中国人。”

正如一位对柏杨比较了解的学者所说,只有对传统文化非常关切、对中国人怀有非常高的期望,柏杨才会批判它、揭示它的问题所在。他说出了真话,虽然让中国人感到难受,但也同时意识到,他是唯一一个有勇气说出真相的人。

柏杨语录: 知道自己的来历,才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读历史的意义在此。

画外音: 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我们喜欢读史书,也重视历史。柏杨更是希望我们去读客观的历史,去认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面对真相需要一种勇气,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正是面对的勇气。

柏杨小档案:

出生年月:1920年3月7日

故乡:河南开封

身份:作家

作品:《丑陋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