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李敖——嬉笑怒骂皆成文
李敖给自己的自画像是:“一生桀骜不驯、卓尔不群、六亲不认、豪放不羁、抗志不屈、无人不骂、无书不读、金刚不坏、精神不死。”他一生坐过两次牢,著作中有96本被禁;主动退学两次,写下千万余字;他在大学时考研究所,主考官不敢给他出题;年老之后,他骄傲地告诉每一个人:当代中国写白话文第一名是李敖,第二、第三名还是李敖!
李敖有话说
对大陆的年轻人来说,了解李敖要从凤凰卫视台的《李敖有话说》节目开始。2004年,凤凰卫视中文台花重金礼聘李敖主持《李敖有话说》节目,广开言论。李敖从政治经济,到治学读书,无所不谈。乍一看,这个戴着眼镜的老头一口普通话不是很地道,说的也是一些国家大事,没什么可听的。但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对这个节目却是非常喜爱。凤凰卫视愿意邀请李敖出面,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块招牌。
从2004年到2007年,《李敖有话说》播出了731期、两年零10个月之后,停播了。有的人说是李敖江郎才尽,但是他说:“71岁的人,随时都可能走。我要回去写作,每年写两本世界文学名著。”看来这位白话文“第一人”更愿意去“挽救中国文学”,而不是“挽救中国电视”。李敖总是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不过很多人都说,他主持的节目深浅合适,是娱乐性与思想性结合得恰到好处的电视脱口秀。
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大气,如今的李敖也有这种才子狂生的气概。他的言论总是挑战禁忌、不屑媚俗,所以不加上任何背景,他往台上一站就是一出戏。他的一生充满曲折,敢爱敢恨,口无遮拦。
自诩遗老流民
在李敖自著的《李敖回忆录》中,他追述了自己的家族迁徙历史:爷爷那一代从山东北上,出发到东北;半个世纪后,我们这一代却绕山东南下,出发到江南。好像爷爷那一代的努力,都完全作废了。对祖先的追忆,是李敖人生的一个基调。
1935年4月25日,李敖作为李家第一个男婴,出生于中国东北的哈尔滨。当时的日本不仅盘踞在东北三省,而且对关外也垂涎欲滴,他们正在谋划“大东亚共荣圈”,华北一片危机。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忧外患,华夏万里河山风雨飘摇。
令人愤慨的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一方面对外采取“不抵抗”政策,答应了日方提出的五项侵略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容异己,将精力花在剿共上,大敌当前,国家内部却是乱作一团,手足相残。
正是在这一年,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被赶出宫廷的清朝皇帝溥仪,在日本人和汉奸的簇拥下,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陷。李敖说,自己和当年的圣人孔子一样,一生下来就成为“伪满洲国”的“遗民”。
李家的原籍在云南,明太祖洪武年间,为了躲避战乱,北移至山东潍县。后来,祖父又随着流民“闯关东”。李敖的父亲是东北地区抗日的地下工作者,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为了躲避战乱,他不得不带着全家逃到北京(当时叫做北平)。李敖在北京上了小学,一度成为班长;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北京也不能久留,他又随家人到了上海,在上海读书。1949年他到了台湾。李敖的童年,就在这种动荡中结束了。
大格局的人生观
作家林清玄曾有一段对李敖的描述,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了解李敖,我们这些朋友也只能看到他的一部分,然而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李敖是个少见的才子,他的学勤思深,博览今古,光耀的灵感不时闪射,真如万斛喷泉,不择地皆可自出,读书之广,思考之深,是在这个社会中难得一见的。二是他是个少见的真人,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宁可做真小人,也不要做伪君子。’他爱恨分明,不肯怂恿无知,文章如利剑,下笔不留情,但对于朋友和弱者却格外宽厚。三是他是个少见的细致的人,他的细致不仅仅是表现于他做学问时的博大精深,巨细靡遗,也表现在他的生活之中,举凡他身边的每一个物件,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他对人的体贴几乎到无微不至的地步。”
“李敖真像一篇好文章,里面有智慧、有精心、有近景、有远景,还能没有废词废句。”
林清玄对李敖的概括,可谓细致准确。为什么李敖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却可以赢得别人从心底的敬佩呢?这与他的人生大局观念是紧密联系的。
李敖曾吐露过影响自己的人生观的故事:说有一个教授和六个小偷一起抢了银行的金条,把车开到山坡上准备分赃。结果,卡车没有停稳,溜下了斜坡,撞在树上,车毁门残,里面的金条撒得满地都是。这时候,六个小偷就解开衣服,把金条往衣服里塞。但教授却叼着个烟斗,纹丝不动。
有一个小偷说:“你怎么还不快来捡金子?”他说:“大盗不要小钱,小的金条我不要。”李敖觉得这句话最有气魄:我们是偷大钱的人,这样揣几块金砖,我们不干这样的事情。这种气派成为李敖一直追寻的目标。
李敖语录: 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要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
画外音: 没有人能封住李敖的嘴巴,他想要发表的意见,就算是被封杀还是可以传遍台湾,从这一方面来讲,他是一个勇士。
李敖小档案:
出生年月: 1935年4月25日
职业:当代学者,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
故乡:吉林省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