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40

第40章 巴金——为爱而奋斗

第三十九章 巴金——为爱而奋斗

他的作品里边没有残酷的杀戮,没有血腥,只有浓浓的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始终坚信世间的爱,爱在他的文字里流淌。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生活中或是文字间,他一生都在为“爱”而奋斗,同时,他和所有文人一样,有着爱书和追求完美的秉性,所以哪怕食不果腹也要买书,哪怕作品一致受到好评也力求完美。他就是巴金。

我的作品百分之五十是废品

1904年,巴金出生于四川,原名李尧棠,他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堪称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坛泰斗,为人类献上了一笔巨大财富——洋洋700万字的26卷《巴金全集》后,竟还说其中有一半是废品,颇耐人寻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算出版《巴金全集》,但巴金本人并不同意。编辑专门到上海做说服工作,看到编辑如此热情和坚定,一年后,巴金才同意出版。人们一直纳闷他为什么不同意出版,巴金说:“我的作品百分之五十不合格,是废品。”

巴金不但对要出版的作品“严格把关”,就连已出版的,在读者中广为流传并且很受欢迎的“爱情三部曲”也颇有“意见”。他认为那不是成功之作,里边讲过不少夸张的话,甚至有些装腔作势。尤其后来重读小说中某些篇章,他的心都不能平静。

尤其是《火》,巴金称它为失败之作,不是百分之五十的废品,是百分百的不顺眼。所以,在编选《巴金选集》时,他没有把它收进去。他说:“生活不够,感受不深,只好避实就虚,因此写出了肤浅的作品。”而对于写作态度,他更是对自己做了无情的批评:“我做文章一贯信笔写去,不是想好才写。我没有计划,没有蓝图,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所以,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文学家,更不是什么大师。我只是用笔做武器,靠作品生活,在作品中进行战斗。我经常战败,倒下去,又爬起来,继续战斗。”

有人觉得巴金这样做太苛刻,有些人更会觉得他矫情,等到大红大紫说出这样的话以显得自己很谦虚,但不管怎样,巴金是真诚的、明智的、严谨的,当然,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进步,最后才有资格站在高处审视和评判过去。

嗜书如命,唯有巴金

科洛廖夫曾说:“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巴金爱书在文化圈内早已出了名。在他偌大的寓所内,到处是书,汽车库、储藏室、阁楼上、楼道口、阳台前、厕所间、客厅里、卧房内。

巴金一生都爱书,他的胞弟李济生后来回忆说:“说到他最喜爱的东西,还是书。这一兴趣从小到老没有变。在法国过着穷学生的清苦生活时,省吃俭用余下来的钱,就是买自己喜爱的书。有了稿费收入,个人生活不愁,自然更要买书。”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巴金一家生活拮据得只剩57块银元。巴金的妻子萧珊就去菜场买回廉价的小黄鱼和青菜,用盐腌起来,晾干,每天取出一点来生活。

一天傍晚,楼梯传来巴金沉重的脚步,萧珊迎上去,只见他提着两大包刚买的书,气喘喘的。萧珊问道:“又买书了?”“嗯,当然要买书了。”巴金回答道。一向十分尊重丈夫的萧珊最后实在不能忍受,就说道:“家里已经没有什么钱了。”巴金问也不问家里到底还有多少钱,日子还能不能过下去,反而说道:“钱,就是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

除了创作以外,买书、藏书成为巴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晚年,他先将所有藏书整理一遍,然后分门别类地捐赠有关单位。巴金不仅著有大量作品,同时,他的藏书也成为宝贵的财富,留传后世。

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

“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这是巴金毕生所追求的最崇高的事业,他始终珍藏这一美好愿望,用仁爱、忠诚、正义、自律,诠释了自己的一生。

“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从小巴金就受到老师这样的教育,除老师外,仁爱的母亲对他的一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母亲身上,他懂得了爱和宽容的真谛。巴金把爱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在许多文章中,人们都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

巴金不但把爱写进文字里,同时也很好地融入生活中。他会像一位知心的朋友那样,给他的读者回信,用真挚的情感告诉他们每一个细节,哪怕有病在身,他也从不怠慢,而是坚持回复,因为他不想让可爱的孩子们失望。正如他所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

当年,文学翻译家马宗融刚回国到成都,妻子就死于难产,留下两个小孩,最大的孩子马小弥才三四岁,而马宗融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又不能同往。巴金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承担起照顾两个孩子的责任,并把这对孩子送到北京读书,悉心教导。后来,这两个孩子都成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教授。

爱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只有心怀着爱,才能美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温暖自己。巴金说:“我们每个人要有更多的爱,我们必须为别人花费它们,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巴金做到了,他用他的爱、他的作品,温暖了所有人。

巴金语录: 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画外音: 巴金不仅是位著名作家,他的一生也像一本书一样让人百读不倦。

巴金小档案:

出生年月:1904年11月25日

出生地:四川成都

原名:李尧棠

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散文集《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