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张艺谋——玩转中国元素
观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人都能找出几个自己钟情的画面——2008名小伙子击缶迎客、儒生的跪拜礼仪、有敦煌壁画感觉的舞蹈、徐徐展开的中国画卷、“和”字方阵、演员组成的倒计时、李宁的太空遨游点圣火……几乎随手定格任何一个画面,都可以作为展示中国风情的展览画。这场地地道道的华夏版开幕式,就出自张艺谋之手。
不仅开幕式充满中国元素,回顾张艺谋的多部作品,《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可以说张艺谋是在向西方国家展示中国元素,也是在做自己的影视大国之梦。
知青岁月
张艺谋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主张,他被提前下乡,分到农村插队劳动。张艺谋的年轻时光就是在知青队伍中度过的。
分到农村的张艺谋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秋季到了,黄土地上一片金黄,他就沉浸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用铅笔描画生活。年轻的张艺谋喜欢画画,他画风景画别出心裁,画人物头像更是惟妙惟肖。这种对自然色彩的敏锐捕捉力,成为他日后做导演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在《我的父亲母亲》、《英雄》等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绚烂、壮烈、生命力强盛。
年轻时候的张艺谋身强体健,干活的时候从不嫌累,他自己也说爱干那些出大力、时间短、工效快、工分高的活。拉着满车粪,他飞驰在绿色的田间小路上,乐在其中。
有一年冬天,大家在河边休息的时候,突然兴起了一个话题:“谁敢跳下水去游一游,谁就是英雄!”有人就冲着张艺谋说:“知青娃,你敢试一下身手吗?”其实也就是个玩笑话,没想到张艺谋不服输,他脱下棉衣,只穿了个裤衩,一跃跳进冰水中。一分钟过去了,张艺谋还没有钻出水面,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正在大家焦急万分时,张艺谋从40多米外的水面上露出了头,坝上一下子沸腾了,民工们高喊:“知青娃,好样的!”往冰水中跳是很危险的,如果遇到抽筋就会丧命。张艺谋当时就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也有着知青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在农村的时候,他埋在人堆里捡不出来。吃午饭时,人家留他吃饭,他就毫不客气地端起大碗;看到老乡家水缸没水,他就帮着挑水。张艺谋还学会了当地的方言俗语,记下了不少诙谐有趣的民间故事。他家中有一张照片,与今天的国际大导演简直判若两人:他光头穿件土布棉袄,腰上扎了一条草绳,旁边站着一条耸耳卷尾的狗。他的同伴们调侃地给这张照片起了名字:“张艺谋和狗。”
三年的插队劳动,使张艺谋与黄土地联系在了一起。下乡对他来说,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电影中浓浓的中国味道,也许就来自那片黄土地。
秦都故地的鬼才
结束了知青生活后,张艺谋被分配到前纺车间当搬运工,每天搬着棉花,眉毛胡子都是白的。这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厂里突然招募设计师——设计袜子图案。张艺谋设计的袜子,上面有个地球,同事们好奇地问:“臭袜子上要地球做什么?”他幽默一笑:“立足八厂,放眼全世界嘛!”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图案,都获得了厂里的优秀奖。
有一次,厂里让张艺谋设计墙报的报头。他画了一幅秦始皇的头像,然后用火将画面烤黄,而且把画的一角烧了一处残缺,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一张从陵墓出土的古画!厂里的工友们看了纷纷说:“秦都故地,出了他这个鬼才!”
自从见识了照相机之后,张艺谋迷上了摄影,但是买一架照相机对他来说谈何容易!于是烟不抽了、馆子不下了、荤菜不吃了,自行车、手表、衣服通通都从预算中消失了,他每次回家,从西安火车站到琉璃街杜甫巷那段的公交也省了。最后还借了同伴几十块钱才买了一架照相机。买了相机之后,他便跑图书馆借摄影的书籍,到北京电影学院之前,他已经抄了十几本读书笔记。
爱好摄影的他从来不放松自己的任何一部作品。为了拍《无题》、《抓特务》的照片,他和另外两个刚下夜班的朋友一起骑车到十几里外的河边,整整“折腾”了一天,就为了找感觉。晚上回到家里时,个个饥肠辘辘,后来3个人吃光了9笼包子、9碗馄饨,周围的人被他们“气吞山河”之势震得目瞪口呆。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张艺谋利用到长沙出差的机会,带上影集作品,北上应考。到北京之后,他一开始不敢轻举妄动,观察了三天,觉得自己的作品可以拿出来和其他考生的作品比较了,才报了名。主考老师看了他的作品,眼前一亮,不敢相信是一个普通工人拍的,但他的年龄超了标准线3岁。
后来,他托人把信和自己的影集转给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黄部长看到作品的时候,碰巧漫画大师华君武也在,他们都对张艺谋的作品赞不绝口。经过调查,张艺谋被破格录取了!就这样,一个搬棉花的工人走上了摄影专业的道路。
张艺谋语录: 我自己过去做事的原则就是:当我决定接一件事情时就要全力以赴,也应该全力以赴。
画外音: 没有对事情的全力以赴,张艺谋今天还是一个棉花搬运工。从一双袜子的设计开始,张艺谋坚持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其实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负责。
张艺谋小档案:
出生年月:1951年11月14日
出生地:西安市西郊梆子寺街
职业:导演、摄影师、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