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623800000021

第21章 徐克——“徐老怪”

第二十章 徐克——“徐老怪”

很多人说他“怪”,于是他便有了美名“徐老怪”。他说他最痛苦的就是别人始终跟不上他的节奏,搞怪是他的本分。

他不拘小节,于是会穿着两只不同的袜子;他独具匠心,于是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披荆斩棘之人;他出其不意,于是他的电影成了他的个人标签;他还是明星们眼中的“伯乐”,因为他总是擅长改变演员,从而塑造出新鲜、完美的银幕形象。

无论什么时候,徐克都坚守着自己的风格,于是,别人的故事只要到了他这里,便都成了他的故事。

“徐老怪”

“徐老怪”?这个名字有点奇怪。

徐克说,有一次在电视台开会,好多人都盯着他脚上的袜子,他低头一看,原来他穿的袜子是两种颜色。

讲不清楚究竟是因为在生活上不拘小节,还是创作上出其不意,不走寻常路,总之,此后,“老怪”这个名字被叫得很响……

“老怪”最痛苦的就是别人始终跟不上他的节奏,搞怪是他的本分。

早在1979年,香港电影还一片低迷时,徐克就以一种完全不同于时代的姿态出现了。深受国际影坛的影响,当时很多青年导演都抱着张扬个性、完成自我的现代主义价值观,他们更关注社会和自我。当他们纷纷进入电影界,香港电影也逐渐展示出新的面貌。

他们所拍摄的电影作品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技术创新,而其中,徐克正是风格最为突出的一个。

最初,徐克拍摄的电视连续剧《金刀情侠》,技惊四座。紧随其后,三部风格奇诡肃杀、题材急激偏怪的影片《蝶变》、《地狱无门》、《第一类型危险》也让众人认识徐克,三部影片也成为当时香港电影新浪潮中最独具匠心的代表作品。但叫好不叫座,当时,主流观众似乎并不能接受,也许是因为题材过于“古怪”吧!从这以后,徐克的电影也确立了其主题意识和创作基调。

1984年,徐克与妻子施南生组建了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1987年)》、《黄飞鸿 (1991年电影)》等片蜚声海内外,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只要看到他的电影,无不能感受到“老怪”风格。曾几何时,徐克变得灿烂夺目、神奇莫测起来。

“老怪”的电影多走偏险怪奇路线,他善于把偏锋与主流、险怪与平稳这些似乎是对立状态的东西互相渗透,转化发展。因而他的电影最有特色的就是饱含了他浓郁的个人风格。武侠片中,英雄临风鹤立,煮酒相逢,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被天马行空的元素剖析得淋漓尽致,这也成为徐克电影中无法替代的特质。而且武侠片中的“武”已经临界于武术本身,是用来制造一种视觉“奇观”。动作设计并非一招一式的真功夫,而是将武功神化、幻化,通过特技和剪辑手段制造人体极限以上的高难度动作,因而观赏性极强。在他的影片中,演员上天入地,武术高手们双掌生风,快以魅影,人去风留。徐克擅长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把古典风格与现代人文精神熔于一炉,开辟了新武侠片,而他本人成了缔造这个新片种的当之无愧的大师。论创造和带领潮流,徐克无疑是香港影坛的佼佼者。

影坛“伯乐”

徐克还是明星们眼中的“伯乐”。

作为幕后导演,徐克擅长改变演员,他特别想提取演员们身上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去塑造出新鲜、完美的银幕形象,从而成就他们的另一面。纵观影坛30年,数量众多的超级影星曾因接受过“老怪”徐克的调教而大放异彩。《倩女幽魂》中的王祖贤、《上海之夜》中的张艾嘉、《东方不败》中的林青霞、《新龙门客栈》中的张曼玉……还有《黄飞鸿》中的李连杰,另外还有周润发,正是徐克使他们拓宽了戏路……

尤其是林青霞。

在人们看来,她是一位早已定型的大美女。可是,徐克发现了她的另一面。一次拍片休息时,徐克看到她把秀发向后梳理时,有一种特别的美,那种感觉就像肤白唇红的少年公子。于是,不久后,他就让林青霞在《刀马旦》中女扮男装。随后他又设计了让林青霞“反串到底”的全新形象“东方不败”。从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传》的纯美飘逸到《东方不败》中俊美潇洒的“男性”之姿,毫不夸张地说,徐克赋予了林青霞第二次艺术生命。林青霞对徐克推崇备至,认为他在自己最欣赏的导演中是“排头名的”。

在谈到代表作时,林青霞毫不犹豫地说:“现在可以说《东方不败》是代表作,因为个个看完之后都叫我‘东方不败’,都已经不叫我林青霞,好像盖过了我的名字,这算不算代表呢?”

做个好导演

他人的故事,只要到了徐克的手里,便都成了徐克的故事。

无论是上海之夜、北京胡同、龙门客栈、佛山、梁祝、青蛇等古人、他人的故事,遇到了徐克,便都变了模样,徐克以求索试验的精神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于是故事也带了他的风格和味道。

这就是徐克,对电影执著、对自己高要求、力争做个好导演的徐克。

在他看来,“所谓好导演,也许就是简单一点,对自己内心负责,对电影全神贯注”。

他还说:“我做电影时态度一直很认真,就是想做个好导演。从这说开去,做好导演本身就是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已。”

于是,几十年来,他不断地尝试着为香港电影注入新元素,一直没停止过。

在华语电影圈中,作为导演,徐克的善变无人能及。徐克说:“我很喜欢变化,总是要问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要不要来点新意思,或许别的方式也可以。我的很多合作者总在抱怨跟不上我的速度,对我来说却是很正常的,生活中总有无数的类型,我不想固定自己的思维。华语电影的转型期已经到来,需要更多的特色、更新的风格来吸引世界的目光。暂时的低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向将来看。成败不是最重要的,但还是会有很多意义。任何一部电影的失败就是一种思想的失败和电影产业某个环节的失败,失败了,别人就会记住这个教训,绕过去尝试新的道路。在我以前的尝试中,成败的经验都很多。”

很多人都说,徐克电影的风格是繁管急弦的,奇思妙想往往得不到控制。事实上,兼具导演、监制、编剧、摄影、音乐、剪辑、美工等诸多才能的徐克的确总是有诸多灵感,并力求精益求精,比如,为了拍摄《西游记》,他满世界地看猴子,费尽心思。对于观众而言,由于徐克过于追求高端,也使得众多计划不得实现,比如影片《三国演义》等。

“做个好导演”,这是一个质朴而美好的愿望。

但在《倩女幽魂》、《东方不败》、《黄飞鸿》等经典港产片出现的时候,徐克的脸上该露出一丝微笑了吧!

徐克语录: 生命很宝贵,人生里面很多很珍贵的东西都需要珍惜。

画外音: 长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听一听大师的话,想一想怎样才能珍惜生命。

徐克小档案:

本名:徐文光

出生年月:1951年2月15日

职业:导演、制片、编剧、演员

爱好:收集玩具和各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