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623200000033

第33章 3 做“问题猎手”,而不是“问题猎物”

第六章3 做“问题猎手”,而不是“问题猎物”

吴甘霖先生曾说:人与问题的关系是猎手与猎物的关系。要么,人是猎手,问题是猎物;要么,人是猎物,问题是猎手;不是你消灭它,就是它消灭你。

我们都愿意成为“问题猎手”,那么,怎么样才能修炼成功呢?

首先,我们要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状态而措手不及。

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三兄弟就代表了我们工作中的三种人。

日本剑道大师冢原卜传有三个儿子,都向他学习剑道。一天,卜传想测试一下三个儿子对剑道掌握的程度,就在自己房门帘上放置了一个小枕头,只要有人进门时稍微碰动门帘,枕头就会正好落在头上。

他先叫大儿子进来。大儿子走近房门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枕头,于是将之取下,进门之后又放回原处。二儿子接着进来,他碰到了门帘,当他看到枕头落下时,便用手抓住,然后又轻轻放回原处。最后,三儿子急匆匆跑进来了,当他发现枕头向他直奔而来时,情急之下,竟然挥剑砍去,在枕头将要落地之时,将其斩为两截。

卜传对大儿子说道:“你已经完全掌握了剑道。”并给了他一把剑。然后他对二儿子说道:“你还要苦练才行。”最后,他把三儿子狠狠责骂了一通,认为他这样做是他们卜传家族的耻辱。

卜传凭什么原则给三个孩子不同的评价呢?其中的一点,就是对问题的觉察。大儿子能够以最敏锐的思维觉察到问题,并且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儿子发现问题晚,但当问题发生时,处理得当;三儿子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当问题出现时,便采取极端的应急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把不应该砍掉的枕头砍掉——自己创造了新的问题。而一个优秀的人,总能在第一时间察觉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做问题猎手,还要学会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优秀的人总能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且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只要发现了问题,这就是我的问题!不管前面是否有权威人物,是否有比自己更有学识和能力的人,我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发现感、机会感与使命感紧紧相连,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优势。即使在开始时没有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但最后最能出成果的,必然是他们。

做问题猎手,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要问题”:

第一,向“关键点”要问题。关键点往往决定全局,因此,我们要重视:哪些点、哪些环节、哪些岗位、哪些人、哪些时间是关键的?“关键点”抓准了就会“纲举目张”。

第二,向“薄弱点”要问题。一个链条有10个链环,其中9个链环都能承受100公斤拉力,唯独有一个链环的承受拉力只有10公斤,那么这个链条总体能承受的拉力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只能是10公斤。

第三,向“盲点”要问题。盲点就是你疏忽而看不到的地方。像盲点要问题,就是要到我们容易忽视的点、岗位、部门、工序、人员、时间等上面,去发现问题,或去防止问题的发生。

第四,向“奇异点”要问题。奇异点,是异乎寻常的点。异常现象可以提供新的机遇,或者引发创新,带来变革,也可以引发破坏,从而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五,向“结合点”要问题。上下级之间、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甲乙方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间、计划的两个环节之间等,都属于两个事物的连接部位,即结合点。结合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为什么?因为结合点部位是信息的集散地,是矛盾的集中地,是人们注意力的关注点。

发现问题,并全力以赴地解决问题,最终,问题一定会被你所掳获,成为你的猎物。而你,也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猎手,机会也就会向你迎面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