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623200000032

第32章 2 问题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第六章2 问题是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爱迪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而1870年,他在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后,决心设计一种简便价廉的电灯。他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结果不是失败,就是不理想。可1600次的失败却没有让爱迪生丧失信心。有个人嘲笑他说,电灯是造不成了。爱迪生说,1600种材料的失败,告诉我这1600种都不是正确的材料,而是第1601种。

终于,在一次试验中,爱迪生偶然发现用被炭化了的棉纱作耐热材料可以增加灯泡的寿命。以后,他又改进了棉纱的炭化方法,棉纱电灯终于诞生了。成功并没有使爱迪生停步,1880年,他又制造出能连续亮1200小时的毛竹丝电灯。

那1600次的错误,成为爱迪生成功的有利机遇。

爱迪生的例子对于职场中的我们极具启发意义。像爱迪生一样,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遭遇很多次问题和失败,例如本来你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偏偏却出现另外一个结果,甚至可以说与当初的目标南辕北辙。遇到这种结果,很多人肯定认为是失败了。但是,一个充满创意的头脑,却能对这种看来失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利用。于是,问题就可以变成你事业发展路上的一个“垫脚石”。

梅里兹是美国一家著名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有一次,他参与了公司一项黏度超强的粘胶研制工作,谁知不但没研制出超强度粘胶,反而研制出了一种黏度超弱的粘胶。公司认为这种粘胶毫无用处,只能当废物处理掉。但梅里兹不死心,虽然他暂时还说不出它有什么用处,但他觉得这种粘胶肯定会对人们有某种帮助。

正好他有一位朋友参加唱诗班,他常常把小纸条夹在歌本里,以便很快能找到自己所要唱的诗,只是苦于小纸条老是掉出来。于是,梅里兹灵机一动,将自己所研制的超弱粘胶制成一种自黏性书签——将它粘在小纸条上,不但可以当成不会掉的书签,而且撕开时很方便,不会损坏歌本。

梅里兹进一步研究,又将这种粘胶制成自黏性便条纸。结果这种产品一上市,就风靡了整个美国,并走向了世界。许多人纷纷放弃使用图钉和回形针,转而用这种方便快捷的东西。梅里兹这项自黏性便条纸的发明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公司的主打产品。

本来是要研究超强的粘胶,结果反倒出现了超弱的粘胶。虽然梅里兹的研究并没有按照预先设想的目标顺利发展,而且出现了大问题,与原计划背道而驰,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梅里兹并没有灰心,而是积极地寻找突破,终于把一项原本失败的产品做成了公司的一项金牌产品。梅里兹本人也因为这件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了一次宝贵的机遇。

梅里兹的故事告诉我们,工作中很多的失误往往隐藏着许多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如果我们能够将其挖掘出来,就能够反败为胜,为我们的工作带来转机。

在清朝顺治年间,有位王姓青年到北京的一家剪刀作坊里当学徒。有一天,师娘为他师傅炖了一只鸡,鸡炖好了端出来,放在他和师傅打造剪刀的桌子上晾着,桌子下面是盛着鸡血的盆。

在工作中,一不小心,这位王姓青年失手将剪刀掉进了鸡血盆里。他慌乱中弯腰去捡,又碰翻了桌上的鸡汤,滚烫的鸡汤溅到了他的脸上,烫得他满脸的水疱。当他从鸡血里捞出剪刀擦干后发现,这把剪刀格外明亮锋利,似乎都能吹毛断发。从这次失误中他发现,把打造好的剪刀放在动物的血里会使其更加锋利。从此以后,他打造的剪刀越来越畅销,名气也越来越大。

因为他脸上被鸡汤所烫,起了一脸麻子,人们因此称他打造的剪刀为“王麻子剪刀”。到了后来,“王麻子剪刀”成了一个著名的剪刀品牌。

工作中的失误往往蕴含很多有助于我们个人成功的信息,一个聪明的人应当善于反思自己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从中获益并成长。因此,一旦在工作上出现了失误,我们不要悲伤沮丧,而要积极地分析失误的缘由,化被动为主动,让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