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家用中药小百科
602500000044

第44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31)

第二章 家庭应用中草药知识 (31)

毒蛇伤人,固然令人恐惧,但它又有另一方面,蛇类一身都是宝,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资源。蛇类的综合利用有七大功勋:

1.蛇与蛇毒都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在我国2 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有用蛇作药治病的记载。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更列出了17种蛇类,用以入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蛇毒各种制剂有抗凝、溶栓、降脂、去纤、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抗衰防老、抗癌与镇痛等作用,已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蛇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细胞学研究的高效的重要研究工具。例如,由于应用了α银环蛇毒素,才能对N胆碱受体进行分离鉴定,才进一步查清了其亚型结构,从而真正确立了受体的概念,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重要研究成果。

我国蝮蛇酶的临床应用进展很快,四种蛇毒抗凝剂具有抗凝、去纤、溶栓、扩血管、激活脑细胞和改善微循环等多种效应,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较之第一代纤溶酶如尿激酶、链激酶为优。

2.蛇的全身皆可入药蛇干、蛇蜕、蛇胆、蛇油、蛇内脏等皆可入药。蕲蛇干、乌蛇干、金钱白花蛇干、蝮蛇干等,是有名的中药材,畅销国内外,有祛风解毒、镇痉止痛的功效,能治疗风湿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症。“三蛇酒”用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浸酒制成;“五蛇酒”用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灰鼠蛇和锦蛇浸酒制成;还有“七蛇酒”,都是驰名中外的风湿药酒。蛇蜕,又名青龙衣,有祛风、明目、解毒、杀虫的功效,主要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肤病。蛇胆,有祛风除湿、明目益肝的功效,可止咳化痰、清暑散热,治疗神经衰弱、小儿惊风和高热等症,尤以用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制作的“三蛇胆”著称。蛇油,多用来治疗冻伤、烫伤、皮肤皲裂、慢性湿疹等。

3.蛇是灭鼠能手,可维持生态平衡蛇类在自然界中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是生物防鼠灭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由于蛇类数量急剧减少,导致鼠类数量迅速上升,鼠害严重,疾病流行,粮食损耗,甚至引发水、火灾害,经济损失很大。一条黑乌蛇每年可捕食鼠类100~200只。草原蝰蛇在夏季能大量捕食昆虫,其中90%是蝗虫。盲蛇属的蛇主要以白蚁类及蚁卵为食物。

4.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材料如通过野外调查,根据蛇类形态特点及生态资料,对采集的标本通过制作进行分门别类,为教学提供服务。又如,近几年对常用毒蛇中的某些酶进行高分子化合物如核酸与蛋白质结构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蛇毒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研究,居世界先进行列。

5.为制作新工艺品提供原料利用大蛇皮(如蟒蛇、乌梢蛇、滑鼠蛇等)制作乐器的琴膜和鼓皮,音质优美动听。如用蟒蛇、王锦蛇、眼镜蛇、海蛇等蛇皮制作皮革、皮带、皮鞋、钱包、提包等,精致美观,十分畅销。

6.为研究新产品、新武器提供仿生学原理蛇类的流线形体型、多种运动方式的功能、分叉的舌头、敏锐的锄鼻器和颊窝等感觉器官,在仿生学研究上有极大的启示作用。有名的响尾蛇导弹、精密的热辐仪、火车,拖船等的分节联动装置、坦克履带以及飞机、潜艇等线形设计等,都是从蛇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中得到启示的。

7.为预测预报地震、预测气候作指示动物地震前由于地壳内部急剧运动和地温升高,蛇会出现特别反常的活动。利用眼镜蛇对地表活动相当敏感的结构特性制造仪器,就能很精确的预报地震。同时,利用蛇类可作天气预报,因蛇类能感觉到人类感觉不到的空气中气压的微弱变化。谚语云:“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即此原理。

蛇肉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近20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锌、铜、锰、硒、钴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天然牛磺酸,能促进婴幼儿的脑组织发育。我国汉代《淮南子》、唐代《酉阳杂俎》等书中,都提到了广东人吃蛇,用蛇肉烹做佳肴。我们提倡保护蛇类,不吃蛇餐。早几年,全国各地吃野味的习俗日盛,致使蛇类资源短缺,鼠害严重,某地粮食颗粒无收,影响很大,号召禁吃蛇类,但屡禁不止。2003年之春,以好吃野味而著称的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和人民,在经受SARS侵袭后,提高了认识,带头制定“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禁食野味”法规,改掉陋习,取缔蛇餐馆,这是适应新形势的好事。

蛇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是突出的。在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中,不但以中草药防治蛇咬伤的功绩突出,而且以蛇为药的历史尤为悠久。例如,乌梢蛇、蕲蛇、蝮蛇、银环蛇幼体的干燥体,均为常用的疗效很好的中药。现介绍几则蛇药,供参考。

1.蛇肉味鲜美且具有滋补强身作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湿、通络、定惊、攻毒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筋脉拘急、半身不遂、口眼斜、破伤风和小儿惊风等症。

2.蛇胆性凉,味苦、微甘,有化痰止咳,祛风定惊,益肝明目等功用。临床上用治小儿百日咳、肺炎、咳嗽疾喘、痰热惊厥、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及眼痛、失眠等。将蛇胆放瓦盘中,取出胆汁,配入50度以上白酒,把经过加工的陈皮、干姜或胡椒分别放入,吸透后取出晒干,就制成了蛇胆陈皮、蛇胆姜和蛇胆胡椒。对治疗卒中中风、祛风除痰有效。取蛇胆浸酒,叫蛇胆酒,每500毫升酒50度白米酒配2~3个蛇胆,将蛇胆囊切开口,泡1个月,有活血、通经络、养颜、强筋骨和消除疲劳等功效。

3.白花蛇性温、味甘、咸,有毒,具祛风通络,定惊的功效。主治风湿痛、筋脉拘急、口眼斜、半身不遂及麻风、疥肿。

4.乌梢蛇性平、味甘,功同白花蛇。主治风湿痹痛、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取乌梢蛇100克,焙干研细,用猪油调敷,可治面疮等。

5.蛇蜕即龙衣,味甘、咸,性平有毒。具有祛风、解毒、定惊、退翳的功效。用于治疗惊风抽搐、咽喉肿痈、皮肤痒、角膜云翳等症。用蛇蜕3克,切碎,与2个鸡蛋同炒,1日1次,治小儿腮腺炎有效。

6.蛇油用蛇的脂肪煎熬而成,治疗冻伤、水火烫伤及皮肤皲裂,有人还用来治肠粘连。

7.蛇毒用于止痛及抑制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对坐骨神经痛、偏头痛、风湿关节痛、晚期癌症、麻风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8.蛇皮蟒蛇皮配生姜、黑豆等炖服,可治风湿痛;煅焦研末可治牙痛。水蛇皮烧灰用油调敷,可治小儿骨疽脓血不止。马凤蛇皮烧灰调敷可治小儿唇疮。

9.蛇蛋为乌梢蛇等产的卵,可治疟疾及痢下不止、脱肛等多种疾病。

二、人工虎骨可以替代天然虎骨

在我国医药市场绝迹多年的虎骨,今后将以人工虎骨的形式入药并用于临床。近日,具有我国完全知识产权、首批以人工虎骨为原料的两种一类新药获准上市。研究证明,人工虎骨在药理、药效以及安全性方面,均与天然虎骨基本一致,由此,全国至少有36个含虎骨成分的国家标准中成药,已能够由人工虎骨替代而恢复生产。

虎骨具有显著的抗炎、追风、镇痛、健骨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风湿疼痛以及骨伤疼痛等,但作为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10多年前我国已明令禁止虎骨等中药材的贸易和药用,因此,像大活络丹、小活络丹等众多含有虎骨成分的著名中成药无法再生产和使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我国科研人员从1990年开始立项研究虎骨的人工代用品,他们发现,其他非保护动物的骨骼中也含有类似虎骨的成分。于是,他们采用仿生学研究方法,首先研究了天然虎骨的全部化学成分,根据测得的结果,再选用其他动物的骨骼进行对照分析研究,最后通过合理配比,制定出与天然虎骨所含成分基本相似的人工虎骨的配方。

经检测,已研制成功的人工虎骨其指纹图谱与天然虎骨几乎相同;13项实验及36个药理指标证明,人工虎骨与天然虎骨的药理药效指标无明显差异,完全可以替代天然虎骨。660例双盲临床研究也证明,人工虎骨在治疗骨质疏松和镇痛方面,与天然虎骨疗效一致。

目前,一类新药人工虎骨粉和金天格胶囊已由山西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并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现代中药专项项目”。我国香港、韩国等医药公司已要求代理人工虎骨的国外销售。

三、有解热镇痛作用的中药

常用的解热镇痛类西药,可引起白细胞下降、严重过敏反应等,常使人望而却步,若能适当选用中药内服、外用,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有利于病情早日向愈。常用的解热镇痛中药有:

1.柴胡柴胡含柴胡皂苷,实验证明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安定、镇静、止咳以及促进肠蠕动作用,并能抑制某些病毒,保护肝脏,降低转氨酶。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

2.细辛本品含挥发油,为甲基丁酚及黄樟醚,有明显镇静、镇痛、解热、抗炎作用。临床常用于头痛,特点是风寒剧烈头痛,对牙痛,风湿疼痛等有明显效果。

3.秦艽本品含秦艽碱甲、乙、丙及龙胆苦碱等,有明显的抗炎、镇痛、镇静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等,可消除肿胀,对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4.天麻本品含天麻素、香荚兰醇、醛等,有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及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天麻蜜环菌发酵液也有类似作用。

5.麻黄本品含麻黄碱、挥发油等。麻黄挥发油有解热、降温、镇痛,抑制感冒病毒作用,常用于感冒头痛。

6.桂枝本品含桂皮油、醛等,有镇静、镇痛、解热及抑制流感病毒作用,常用于感冒及流感头痛。

7.防风本品含挥发油、多糖类、苦味苷等,有解热、抗炎、镇痛作用。常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