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46

第46章 噎嗝 (1)

第6章 噎嗝 (1)

噎膈,是指以吞咽困难,梗塞作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与现代医学的食管疾病相近似。本病外见呕吐,故前贤常把本病与反胃、关格、呕吐等病证相提并论,又因噎膈也确实涉及到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从而使后来学者难以辨识噎膈病的真面目。

噎膈最早在《内经》就有相关论述,称之为“膈证”、“病生于咽嗌”,此后历代医家医著围绕着本病的病因病位病性之所属,以及本病的治疗调护预防等方面内容,展开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本病的病理学已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指导着医家们的临床实践,但是迄今为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一节 名著经典精讲

一、《黄帝内经》“膈”之病名

1.《素问·阴阳别论篇》:“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三阳结谓之膈。”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膈证”的病名。其“三阳结谓之膈”一语,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存在不少争议,比如张子和认为“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而张景岳则认为“《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这个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2.《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指出本病病患部位在咽嗌。

3.《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4.《素问·通评虚实论篇》:“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上两句阐明本病病因与情志有关,为“暴忧之病”。临床实际也确实如此,情志失调是噎膈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5.《素问·气厥论篇》:“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此句也反证本病不全是热证,张子和认为“结谓热结也”有待推敲,而张景岳之“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的看法是深得《内经》之要旨。

6.《素问·大奇论篇》:“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

膈证的脉象特征,反映了本病发病以胃为主,病性上既有邪正搏结之象,又有阴血耗伤之本质。也暗示了本病的复杂性。

7.《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点明了膈证主证为“食饮入而还出”,病关中焦脾。

8.《灵枢·上膈篇》:“黄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汗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既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结合前面所引经文,《内经》以膈为中心,称膈以上至咽部隔塞不通者为“上膈”,膈部隔塞不通者为“中膈”,膈下至下脘部位阻塞不通者为“下膈”,病因上多为“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尤以“暴忧”多见。其中“虫积生痈”的论述为我们现在从中医认识西医之食管癌等病症提供了思路。

9.《灵枢·四时气篇》:“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

阐述膈证的针灸治疗法则。

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噎”之病名

1.《诸病源候论·五鬲气候》:“经云:阳脉结,谓之鬲,言忧恚寒热,动气伤神,而气之与神,并为阳也。伤动阳气,致阴阳不和,而腑脏生病,结于胸鬲之间,故称为鬲气,众方说五鬲,互有不同,但伤动之由有五,故云五鬲气。五鬲气者,谓忧鬲、恚鬲、气鬲、寒鬲、热鬲也。忧鬲之病,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不为气力;恚鬲之为病,心下苦实满,噫辄酢心,食不消,心下积结,牢在胃中,大小便不利;气鬲之为病,胸胁逆满,咽塞,胸鬲不通,噫闻食臭;寒鬲之为病,心腹胀满,咳逆,腹上苦冷,雷鸣,绕脐痛,食不消,不能食肥;热鬲之为病,脏有热气,五心中热,口中烂,生疮,骨烦,四支重,唇口干燥,身体头面手足或热,腰背皆疼痛,胸痹引背,食不消,不能多食,羸瘦少气及癖也。此是方家所说五鬲形证也。”

2.《诸病源候论·五噎候》:“夫五噎者,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谓之五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3.《诸病源候论·噎候》:“夫阴阳不和,则三焦膈绝,三焦膈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

隋代医家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次提出了“噎”之病名。继承了晋代《肘后备急方》五膈之说,且进一步把噎膈细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和忧恚气寒热五膈,并对五膈的病机和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在噎膈的病因上不仅肯定了情志因素:“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还阐述了寒温失宜也能致噎膈,外感寒邪,久之伤脏,脏气寒冷,不能传化饮食,而致饮食格拒不入,初步形成了本病的病因学说。

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五噎证候

《备急千金要方·噎塞》:“古今录验云:五噎者,气噎、忧噎、劳噎、食噎、思噎。气噎者,心悸,上下不通,噎哕不彻,胸胁苦痛。忧噎者,天阴苦厥逆,心下悸动,手下逆冷。劳噎者,苦气膈胁下支满,胸中填塞,令手中逆泠,不能自温。食噎者,食无多少,惟胸中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目流,目流,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胁所致也。”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诸病源候论》基础上,对五噎的证候做了补充。

四、张锐《鸡峰普济方》:病缘忧思恚怒

《鸡峰普济方》:“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划,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气静则诸候稍平,……此乃神意间病也。”

宋代医家张锐特别强调了情志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噎膈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者可治,此语深中病情,历代医家奉之为经典,论治本病每以此为基。比如李中梓《增补病机沙篆》言“噎膈则惟以七情所致,由于饮食者亦间有之,……然病在神思,所谓心病还须心药也。”

五、严用和《济生方》“噎膈”之病名

《济生方·噎膈》:“盖气之与神并为阳也,逸则气神安,劳则气神耗。倘或寒温失宜,食饮乖度,七情伤感,气神俱扰,使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五膈者,忧、恚、寒、热、气也;五噎者,忧、思、劳、食、气也。其为病也,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气不舒。治疗之法,调顺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膈噎之疾,无由作矣。”

宋代医家严用和首次提出“噎膈”之病名,并归纳了其病之主证有“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胸痛彻背,或胁下支满,或心忡喜忘,咽噎气不舒”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同时,强调噎膈系因气机失调,脏腑失和,痰气阻滞为其主要病机,提出“调顺阴阳,化痰下气”的治疗原则,至今仍然很有指导意义。

六、张子和《儒门事亲》力宗三阳热结之说

1.《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后世强分为五噎,谓气、忧、食、思、劳也,后又分为十膈五噎,其派既多,其惑滋甚。”

2.《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且俗谓噎食一证,在《内经》苦无多语,惟曰:三阳结谓之膈,三阳者,谓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

3.《儒门事亲·斥十膈五噎浪分支派疏》:“今代刘河间治膈气噎食,用承气三汤,独超近代。”

金代医家张子和不赞同强分十膈五噎,大力推崇《内经》三阳热之说,对噎膈的病因病机,强调“热结”之病机,应该说,部分地揭示了噎膈病的病理性质,因为噎膈病机虽复杂,但总不离“气结不行,津血枯燥”。并提倡用刘河间之下法,为后世制定清热润燥、滋阴养血等治法打下了理论基础,如元·朱丹溪《脉因证治》提出治宜“润养津血,降火散结”。

七、李东垣《东垣十书》阴中伏阳,冲气上逆

1.《医学发明·噎塞治法》:“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

2.《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四时用药法》:“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表里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

3.《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四时用药法》:“塞者,五脏之所生,阴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生,阳也,气也,二者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

金代医家李东垣之“阴中伏阳”,以及“冲脉上行,逆气所作”实乃一大发现。因为本病病之根在太阴脾与少阴肾,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后天之本无以继;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则先天之本日以竭,因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虚火挟冲脉上逆,干犯贲吸二门,是以阳结于上,阴涸于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这一理论也启发了后世医家以平冲降逆的方法治疗本病。

八、朱丹溪《局方发挥》血液俱耗,胃肠干槁

1.《局方发挥·治法辨惑》:“积而久也,血液衰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

2.《局方发挥·治法辨惑》:“夫噎病主于血干,夫血者,阴气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液,传化合宜,何噎之有?”

3.《局方发挥·治法辨惑》:“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于是为痞满呕吐,噎膈反胃之次第。”

4.《脉因证治·噎膈》:“宜润养津血,降火散结。”

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噎膈虽都病发于咽喉,均属于胃,而噎证病在胃之上口,食物咽嗌不下,随即吐出,膈证病在胃之下口,饮食自膈而转,吐出较噎为迟。噎膈病机上总以血液俱耗,胃肠干槁为其发病之根本,故提出了“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疗大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提到“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是噎膈的病理学根源,可以说是一创见。

九、戴思恭《证治要诀类方》痰与气搏

1.《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隔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

2.《证治要诀·噎膈证治》:“诸五噎五膈,并宜五膈宽中散;不效,谷神嘉禾散。前痞塞诸药,皆可选用。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灵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