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47

第47章 噎嗝 (2)

第6章 噎嗝 (2)

明代医家戴思恭认识到痰与气搏在本病发病中的作用,是为本病病因病机认识上的又一新解,后世附义者也众,如明代皇甫中《明医指掌》指出“如好酒之徒患此者,必是顽痰”。同时还创制了五膈宽中散、谷神嘉禾散等治疗噎膈的名方。

十、孙一奎《医旨绪余》噎与膈的病患部位不同

《医旨绪余·噎膈膜之辨》“夫饮食入于噎间,不能下噎,随即吐出,自噎而转,故曰噎。膈,是膈膜之膈,非隔截之谓也。饮食下噎,至于膈间,不能下膈,乃徐吐出,自膈而转,故曰膈。”

明代医家孙一奎从病患部位上具体详明地阐发了噎与膈的区别:噎在噎间,不能下噎,自噎而转;膈在膈间,不能下膈,自膈而转。

十一、张景岳《景岳全书》病在脾肾

1.《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且凡人之脏气,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滞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运行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

明代医家张景岳通过分析和综合前贤对噎膈病机的各种说法,提出本病病机要点在气结与阴伤,病关于胃,但其病之根源却在脾与肾。因而近代名医姚国美阐述云:噎膈多因于五志过极,或纵情嗜欲,如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色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亏耗,遂致运守失职,而脾中之生意不遂,五液无生,而胃中之津液枯涸,下焦虚火挟冲任二脉,直上阳明贲吸二门,终日为火燔燎,是以阳结于上,阴涸于下,隔塞不通,食不得入,纵入亦出。所以说噎膈虽发于咽喉,属于胃腑,其原实由于脾肾二脏也。这一观点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噎膈的发病机制,至今无出其右者。

2.《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犹易;食不得下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诊治亦当分类也。”

指出噎膈为气结不能行,反胃为阳虚不能化,两者病机迥异,故治法也不同,可谓是要言不烦,切中其要。

3.《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矧《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小肠属火,膀胱属水,火不化则阳气不行,而传导失职,水不化则阴气不行,而清浊不分,此皆致结之由也。”

4.《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然人之病结者,本非一端,盖气能结,血亦能结,阳能结,阴亦能结,余非曰结必皆寒而全无热也,但阴结阳结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阳结者热结也,因火盛烁阴,所以干结,此惟表邪传里,及阳明实热者乃有之。然热结者,必有烦渴发热等证,洪大滑实等脉,最易辨也。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夫噎膈之证,人皆知为内伤也,内伤至此,其脏气之健否为何如,而犹云为热,岂必使元阳尽去,而别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上两段反驳了张子和之力宗三阳热结观点,提出“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可见噎膈也不全为火热证,为更全面地认识噎膈病的本质,奠定基础。

5.《景岳全书·杂证谟·噎膈》:“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盖脾主运化,而脾之大络布于胸膈,肾主津液,而肾之气化主乎二阴,故上焦之噎膈,其责在脾,下焦之闭结,其责在肾。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舍此二法,他无捷径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阳出土而后万物由之,可见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疗内,上病救下,辨病脏之虚实,通病脏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提出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对于噎膈病中晚期的治疗,深合临床实践。同代的赵献可亦重视调实脾肾,尤其是滋肾养阴运用最多,指出“上病疗下,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

十二、李中梓《医宗必读》噎塞多热,反胃多寒

1.《医宗必读·反胃噎塞》:“大抵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虚伤,运行失职,不能熟腐五谷,变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虽入胃,复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

2.《医宗必读·反胃噎塞》:“噎塞之吐,即洁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既洁古之下焦吐。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噎塞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经》曰: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医宗必读·反胃噎塞》:“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者,当以温补为先。更有忧恚盘礴,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以仓公、河间之法下之。小小汤丸,累累加用,关扃自透,膈间痰盛,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虚实阴阳之辨,临证之权衡也。或泥于《金匮》、《局方》,而偏主辛温;或泥于《玉机》、《心法》,而偏主清润。凡若是者,皆赖病合法耳,岂云法治病乎?”

明代医家李中梓认识到噎膈发病有虚,有痰,有气,有热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阐明反胃与噎塞的病机有本质上的区别,即“噎塞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同时提醒无论是辨证还是治疗都仍要辨证看,切不可拘泥:“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证,以色合脉,庶乎无误”,“或泥于金匮局方,而偏主辛温。或泥于玉机心法,而偏主清润,凡若是者,皆赖病合法耳,岂云法治病乎?”其牢固的辨证思想,值得后人学习。

十三、赵献可《医贯》噎膈与反胃、关格的鉴别

1.《医贯·噎膈》:“噎膈,翻胃,关格三者,各各不同,病原迥异,治宜区别,不可不辨也。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翻胃者,饮食倍常,尽入于胃,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关格者,粒米不饮食,渴喜茶水饮之,少顷即吐出,复求饮复吐。”

2.《医贯·噎膈》:“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年少者无噎膈。”

3.《医贯·噎膈》:“盖肾主为液,又肾主大小便,肾与膀胱一脏一腑,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熬煎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

4.《医贯·噎膈》:“直须以六味地黄丸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于十中一二。”

噎膈、反胃、关格均有呕吐一症,历代常将三病合论,然三者有大不相同之处,明代医家赵献可既描述了三者症状上鉴别要点,而且从病原、治疗上加以区别;同时,观察到噎膈系年高者发病多,其病位在胃之上咽喉胸膈,强调本病与肾阴不足密切相关,故主张治以六味地黄丸,是为可贵之处。

十四、李用粹《证治汇补》病因病机与治疗

1.《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噎分五种: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有五种,总归七情之变。由气郁化火,火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

2.《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治法:治宜养血生津,清痰降火,顺气调脾,抑肝开郁。治宜调养,治禁香燥,治禁泥滞。”

3.《证治汇补·胸膈门·噎膈》:“治在肺肾:夫阴血根于肾,阳气运于肺,胃中之气皆藉此滋生也。故有气衰不能运化生痰者,亦有血衰不能滋肾生火者,当养金水二脏,使阴血滋润,津液生而噎膈渐开也。”

清代医家李用粹总结了噎膈一病的病因有气滞、血瘀、火炎、痰凝、食积等,虽有五种,总归因于七情之变。治法上重视养血生津,清痰降火,顺气调脾,并提出了治在肺肾,治宜调养,治禁香燥,治禁泥滞等要则,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十五、张璐《张氏医通》逆气之说

《张氏医通·噎膈》:“故知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惟气逆,故水兴不能居润下之常,随气逆从耳。”

清代医家张璐认为不一定是津液枯槁,乃是“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提出逆气之说,为临床使用和胃降冲治疗本病,提供了理论根据。

十六、程国彭《医学心悟》启膈散

《医学心悟·噎膈》:“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枯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饮可行,食物难入,槁在下脘者,食虽可入,久而复出。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是以大、小半夏二汤在噎膈门为禁例,予尝用启膈散开关,更佐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挟郁者,用逍遥散主之。虽然药逍遥而人不逍遥,亦无益也。”

清代医家程国彭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认为“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枯四字”,重视滋养胃阴治法,创制了治疗噎膈之名方启膈散及其加减应用,至今依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剂。

十七、何梦瑶《医碥》病在咽喉

《医碥·反胃噎膈》:“酒客多噎膈,饮热酒者尤多,以热伤津液,咽管干涩,食不得入也。”

《医碥·反胃噎膈》:“瘀血在膈间,阻碍饮食,代抵当丸芥子大三钱,……五灵脂为末,黄犬胆汁和丸龙眼大,每服一丸,好黄酒温服三次,亦行瘀之妙剂也。”

清代医家何梦瑶直截了当地指出本病病位在食管,以饮热酒者多见,符合现代医学临床解剖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明示了有瘀血在膈间之情形,治当行瘀,反映了众多清代医家已日益体会到本病常有瘀血这一病理因素。

十八、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临证总结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其阳结于上,阴亏于下,而为噎膈者,用通阳开痞,通补胃腑,以及进退黄连、附子泻心诸法,上热下寒为治。其肝阴、胃汁枯槁,及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而成噎膈者,用酸甘济阴,及润燥清燥为主。其液亏气滞,及阳衰血瘀而成噎膈者,用理气逐瘀,兼通血络为主。其胃阳虚而为噎膈、反胃,及忧郁痰阻而成者,用通补胃腑,辛热开浊,以及苦降辛通,佐以利痰清膈为主。其肝郁气逆而为噎膈者,两通厥阴阳明为治。其酒热郁伤肺胃,气不降而为噎膈者,用轻剂清降,及苦辛寒开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