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脾胃病证妙谛
602400000043

第43章 呃逆 (5)

呃逆 (5)

取300~350克健康家鸽24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旋覆代赭汤组、胃复安组。禁食24小时,各组分别给予蒸馏水、旋覆代赭汤水煎液15克/千克、胃复安组水溶液5克/千克,按容积配置相等的原则灌胃。1小时后,灌服硫酸铜水溶液200毫克/千克。同时记录各组家鸽第1次呕吐时间了解呕吐潜伏期和1小时内呕吐次数。实验表明,实验对鸽的呕吐潜伏期及呕吐频率均有明显的影响,旋覆代赭汤组和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组均能延长呕吐潜伏期和减少呕吐次数的作用。与对照组(蒸馏水组)比,经t检验显示:各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分别为P<0.01,P<0.05。而旋覆代赭汤组与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组比较,P>0.05,表明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证明旋覆代赭汤有较好的止呕作用,疗效与胃复安相当。

(6)防治化疗药诱发呕吐的作用机制[王德山,等.旋覆代赭汤加味防治化疗药诱发呕吐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3):47]

王德山对旋覆代赭汤加味防治化疗药顺铂(DDP)所诱发呕吐的胃肠道机制进行了探讨。

方法:分别观察生理盐水(NS)组、旋覆代赭汤加味组(中药组)家猫在注射化学药物DDP后的不同时间段,血中及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S组静脉注射DDP0.5小时后,血、胃及十二指肠组织中5-HT、5-HIAA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NS组比较,中药组血中及胃肠组织中5-HT、5-HIAA含量显著减少(P<0.01)。

结论:旋覆代赭汤加味防治DDP所诱发呕吐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胃肠道黏膜嗜铬细胞5-HT分泌及释放实现的。

二、丁香柿蒂汤

【方名】 丁香柿蒂汤

【来源】 出自于明末医家秦景明《症因脉治》。

【处方】 丁香6克,柿蒂9克,人参3克,生姜6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用】 温中益气,降逆止呃。

【主治】 虚寒呃逆。呃逆不已,胸脘痞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

本方所治呃逆是由胃气虚寒,胃失和降所致。根据虚者补之、寒者温之、逆者降之的治疗原则,治当温中益气,降逆止呃。方中丁香辛温气芳香,含丁香油酚。能入脾胃而温中散寒,增强消化功能,善降胃气减解恶心呕吐,为芳香健胃治胃寒呃逆要药;柿蒂苦平,善降胃气,亦为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要药,两药相伍,温胃散寒,降逆止呃之功相得益彰,共为君药。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与丁香、柿蒂合用,增强温胃降逆之功,用为臣药;因其胃虚,更配人参甘温益气补其虚,为佐药。四药合用,共奏温中益气,降逆止呃之功,使胃寒散,胃虚复,气逆平,则呃逆胸痞自除。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丁香6克,柿蒂9克,人参6克,生姜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应用:若兼气滞痰阻者,可加半夏、陈皮以理气化痰;胃气不虚者可减人参;若肝胃不和者,加四逆散;久病脾弱者,加炒白术、山药;失眠心烦者,加合欢皮、炒枣仁;胃脘胀满者,加枳实、厚朴;大便干结不爽者,加桃仁、大黄。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中虚寒者,可加减使用。

2.治疗顽固性呃逆 [刘剑梅,等.丁香郁金柿蒂汤治疗顽呃.甘肃中医,1999;12(5):34]

“丁香莫与郁金见”是中药十九畏的内容之一,属传统的配伍禁忌。后世医家多以此为鉴,不敢大胆合用。刘剑梅之师刘树华主任业医以来,用丁香、郁金配伍治疗顽呃、呕吐、头痛等症20余载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他用丁香柿蒂汤加郁金治疗顽固性呃逆(每日频繁发作,常规治疗2天以上无效者)23例,均治愈。

方药组成:丁香6克,郁金15克,柿蒂6克,党参15克,生姜3片。若肝胃不和、加四逆散;久病脾弱者,加炒白术、山药;失眠心烦者,加合欢皮、炒枣仁;胃脘胀满者,加枳实、厚朴;痰多欲呕者,加半夏曲、茯苓、陈皮;大便干结不爽者,加桃仁、大黄。

3.治疗肿瘤化疗后呃逆 [谯兴兰,等.丁香柿蒂汤治疗肿瘤化疗后呃逆8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21]

治疗80例,采用了丁香柿蒂煎汤代水饮用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取柿蒂9克,丁香6克,生姜9克,大枣5克,煎汤代水饮用,每次口服20~50毫升,每日3次。

结果:显效5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

4.治疗手术后呃逆 [刘永杰,等.丁香柿蒂汤治疗手术后呃逆47例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35]

治疗47例手术后呃逆。其中有7例经注射阿托品、复方冬眠灵及麻黄素皆无效,持续24小时呃逆。

治疗方法:丁香9克,柿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结果38例服用1~2天,呃逆由缓解到完全停止。6例胃穿孔修补术后顽固性呃逆服用2次无效,加用复方氯丙嗪(冬眠灵)50毫克肌内注射后又用1次上述汤剂即完全止呃。3例肠破裂修补术后第3天发热(体温39℃)伴持续性呃逆,应用2次上述汤剂无效,又肌内注射阿托品0.5毫克、静脉注射盐酸麻黄素30毫克亦不能止呃,后确诊为膈下脓肿而手术引流,再应用1次汤剂即止呃。2例肠扭转复位术后者服药后稍感腹胀,未予处理,约2小时后自动缓解。1例胃次全切除术后次日肠功能未恢复者,服药后约30分钟时感上腹饱胀伴恶心,经原留置胃管开放胃肠减压后立即缓解。

5.输液所致呃逆 [童刘章.丁香柿蒂汤治疗输液所致呃逆20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6;(3):8]

治疗20例。用丁香柿蒂汤(公丁香5克,柿蒂5克,党参10克,生姜3片)水煎温服。

结果:全部获愈,其服1剂呃逆止者16例,服2剂止者3例,服3剂止者1例。

6.反流性食管炎 [杨华英.丁香柿蒂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2;13(6):367]

治疗66例,其中胆汁反流性食管炎22例,胃容物反流性食管炎44例。

治疗方法:丁香、柿蒂、白及、党参各30克,白芍、赤芍、半夏、生姜各20克,代赭石50克。以上药取2剂烘干研成细末,过筛、装瓶备用,每饭后2小时服1次,每次1匙(约6克)用开水冲匀,温热时服下,续服5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酒、辣椒、甜食、生硬不易消化以及含淀粉高的土豆、红薯等食物。

结果:治愈5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

三、四磨汤

【方名】 四磨汤

【来源】 出自宋代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重订严氏济生方·咳喘痰饮门》:“四磨汤,治七情伤感,上气喘息,烦闷不食。”

【处方】 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

【用法】 四药各浓磨水,和作七分盏,煎三五沸,放温服。

【功能】 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 用于七情感伤,体虚气逆,呃逆,上气喘息,胸膈胀闷,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方解】

本方治证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所致。若情志不遂,或恼怒伤肝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横逆胸膈之间,故胸膈胀闷;若上犯于肺,肺气上逆,则气急而喘;若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则呃逆,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此病之标虽在肺胃,而病之本则在肝。证属气滞兼有气逆,治宜行气降逆,宽胸散结。方中乌药辛开温通苦降,上行肺脾,下达肾与膀胱,通理上下诸气;沉香下气降逆而平喘;槟榔行气导滞以除痞满;三药合用,行气疏肝而消痞满,下气降逆而平喘呃。人参益气扶正,使郁开而不伤气。且与沉香相配有温肾纳气之功,以增强其平喘之力。四药合用,共奏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之效。

现在有由湖南中达骛马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骛马四磨汤口服液(以下简称中达)及湖南汉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汉森四磨汤口服液(以下简称汉森)。它们与《重订严氏济生方》四磨汤的作用一样,均能行气降逆,宽胸散结。但《重订严氏济生方》四磨汤用人参、沉香还有益气扶正,温肾纳气的作用。而骛马四磨汤和汉森四磨汤的主要药物是木香、枳壳、乌药、槟榔,以行气导滞为主。其中药药理学及现代药理学的解释是:木香,行气止痛,健胃消食;有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胃肠动力;大剂量降低肠平滑肌张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增强小肠平滑肌紧张度和收缩功能;抑制肠道非生理性收缩。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有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与抑制双重作用;增强消化腺的分泌。槟榔导滞、杀虫、利水;有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强肠蠕动;使消化腺的分泌增加,增进食欲。

【现代应用】

1.现代用法 人参6克,槟榔9克,沉香6克,天台乌药6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