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602200000023

第23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12)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12)

人体脾胃,是升降之枢纽,脾升则将精微之气上输心肺,布散周身,胃降则将糟粕秽浊,从下排出,二者一升一降,则使机体气机生生不息。该例胃下不坚,在于饱食伤脾,复因劳倦益虚其脾气,则谷气不得升清,中焦元阳因之下陷,正如《内经》提示的“有似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故现胀满,纳少,疲乏无力,治疗采用胃上穴直接升举下陷之胃体,此为治标之法,不过胃体虽然上升,但不能持久,此乃因脾阳不升之故,所以必须在胃体上升之际,温针脾俞、足三里健脾气,百会、气海生清气,以培元固气,巩固疗效。这是因为气海为元气之海,温灸可以辅阳益气,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是“合治内府”的常用穴,脾俞可扶正培元,百会升提清阳,诸穴合用,可以升阳益气,培补中气,健运脾阳,达到中气充沛则脾胃自可恢复其健运之机,升降自如,上下内外之阴阳自调而病愈。

(二)肖永俭医案

患者,女,21岁,济南市人,1972年9月4日初诊。饭后胃脘部胀痛2年余。患者2年来经常饭后上腹饱胀,卧位减轻,站立步行时加重,胃纳呆滞,肢体倦怠,大便干结,小便黄。查见面黄,消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弱,心肺无异常,腹部凹陷,肝脾未触及。X线钡餐透视示胃角切迹在髂嵴线下5cm。诊为胃下垂。治拟健脾理气,补中益气。取内关、提胃(中脘旁开4寸)、胃上(下脘旁开4寸)、足三里、中脘、气海。中脘、提胃、胃上穴均成45°向气海方向针刺深1寸,余穴直刺。采用电针,用疏密波,负极接中脘,正极分5叉分别接双提胃、胃上及气海,电量以腹肌收缩和能耐受为宜,通电30min,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6次,症状消失。X线钡餐透视,胃角切迹平髂嵴连线。随访6年,症状未复发,X线钡餐透视正常。[肖永俭.针治疑难病5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12):3-4]

评析:本案为肖永俭治疗胃下垂验案之一。肖永俭生平见《心悸》。

胃下垂属中医学“胃下”一证。《灵枢·本藏》篇说:“肉小而麽者,胃不坚,肉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肉不坚者,胃缓。”其病机则为脾胃气虚或脾胃阳虚或中气下陷。其病因可能有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先天者禀赋不足,患者多瘦长体形;后天者多为饮食劳倦所伤。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运化无权,则升清降浊失常而致纳呆脘胀。脾主肌肉,脾气虚则肌肉瘦削而四肢倦怠,动则气坠。治疗应健脾调胃,故用胃募中脘、气海以益气健脾,用通阴维脉的内关以调胃,用胃经合穴足三里以治腑,奇穴中的提胃和胃上穴皆位于脾经线上,有健脾和胃之效。应用电针有代替手法较长时间运针的优点,且刺激量可客观控制,综观该电针疗法的电场所及,几乎涉及整个腹部的经脉。采用疏密波,疏波和密波自动交替,不易适应,对促进气血循环,提高肌肉兴奋性,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三)杨兆钢医案

刘某,女性,36岁。门诊号:4724。

近2年,时常感中上腹胀痛、进食后痛减,稍顷腹胀坠痛难忍,伴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纳谷不香、面黄消瘦,体重降至40kg,曾服中药3个月余,疗效不明显。检查提示:胃下垂5cm,舌红苔薄白,脉沉细。诊断胃脘痛(中气下陷);胃下垂。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取穴:中脘、气海、足三里。中脘穴直刺3~4寸,轻捻缓进,直达胃腑,令感应缓缓下行,不留针,气海穴轻捻缓进1.5~2寸,施以补法,令针感缓缓上行至脐为度。针后加灸,足三里施捻转补法,留针30分钟。针1次后,即觉腹胀坠感减轻。且有胃纳增加之象,每日1次,针6次后,食量倍增面色红润,体重41kg。继针20次后腹胀、神疲、乏力感消失。经复查提示:胃体已升至正常位置,体重增至43.5kg。[倪卫民等.杨兆钢芒针典型刺法举隅.中医函授通讯,1999;(06):23-25]

评析:本案为杨兆钢治疗胃下垂验案之一。杨兆钢生平见《失音》。

胃下垂是胃膈韧带与胃韧带无力或腹壁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病症。其中医病机为管腔约束无力,脾约肌松,纵缓不收而至,关于本病的实质,除胃位置下降外,还伴有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减弱,至胃张力失常,中脘为胃之募穴,为任脉与足阳明之会,以芒针深刺中脘透胃腑具有通达胃经之经气。有健脾和胃、益气升提之功,配气海、足三里共达温补中气,升阳举陷,加强脾胃运化吸收功能。经大量实验表明深刺中脘并向胃腑透刺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膈肌悬吊力及膈胃韧带弹力,使胃张力增高,改善脾胃功能。

二十二、腹痛

(一)王品山医案

文某,男,41岁,工程师。1986年7月11日就诊。

主诉:腹痛15年。

病史:15年前患十二指肠溃疡腹痛,在此期间曾3次大出血,都经抢救脱险。缠绵至今,纳呆食减,疲乏无力,经常腹痛、腹胀、腹泻,夜间加剧。因工作流动,随处就医经治无效,来诊。

检查:面色暗黄,精神萎靡,语言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而紧。任脉之中脘、关元压痛反应(+),手足阳明经之合谷、足三里、内庭压痛反应(+),脾经之地机过敏压痛反应(+)皮下有硬节,阳陵泉、公孙酸楚反应(+)。

诊断:腹痛(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益气养血,疏通经络,调理脾胃。

取穴:中脘、关元、合谷(双)、足三里、内庭、地机、阴陵泉、公孙。

操作:①地机,置皮内针。②甲组:中脘、合谷、太冲、足三里、公孙;乙组:关元、内庭、阴陵泉。间日轮换针刺,缓缓进针留针15分钟,10次一个疗程。

1个疗程后复查,面色红润,舌质红,苔薄,精神良好,饮食睡眠正常,腹痛症状消失,腧穴压痛反应减弱。继治1个疗程,反应消失,临床治愈。嘱其练气功,巩固疗效。

(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王品山治疗腹痛验案之一。王品山生平见《头痛》。

患者由于久病气血两虚,中阳不振,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郁阻中焦。治疗:置皮内针于地机,昼夜刺激,促进溃疡病灶恢复,祛郁止痛。针合谷、太冲益气养血,疏通经络。中脘、足三里、公孙,开郁健胃,增进食欲;关元固本,内庭、阴陵泉调理脾胃。为了巩固疗效,嘱其练气功养生节食自愈。

(二)秦亮甫医案

王某,女,28岁,教员。

病史简述:1952年夏季发现在运动或劳动后肚脐周围作痛,至1957年变为日夜疼痛,剧烈时脚不能伸直,故认为“阑尾炎”,而做阑尾炎切除,切除后其痛势并未因手术而减轻,经各种治疗均未见效。

1960年1月21日症状:在肚脐两旁疼痛面积四寸阔,三寸长,不拒按,而喜热按,腹部柔软,饮食与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象缓软。

辨证论治:疼痛而不影响饮食与二便,知病不在肠中而在腹肌,腹部柔软不拒按无肿块,但喜热按,知非有形之症,乃无形之病;验苔薄白与脉缓软,为无形之寒邪郁于腹肌;脐周两旁为阳明少阴之脉所过,脐下为肝脉所属;当以辛温散肝肾之寒,苦辛通肝胃之气。

处方:淡吴茱萸2.5g,炮黑姜2.5g,制香附12g,青皮、陈皮各6g,大腹皮9g,熟附子2.5g,焦枳壳9g,金铃子12g(炒),广木香9g。

外治:用老姜30g,葱十根切碎,和盐炒热,布包烫于痛处,每日早夜各烫1次。

针灸:天枢、大巨、足三里,温针二壮。拔火罐10分钟,每隔1日针治1次。

以上方法治疗15次,腹部疼痛基本消失;后用汤方改为丸方调理,以作巩固疗效之需。(引自名医风采中医药网)

评析:本案为秦亮甫治疗腹痛验案之一。秦亮甫,江苏省武进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自1958年进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历任中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九次赴法讲学,任法国路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一二三届指导教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此病热烫法及针灸法较内服法的疗效迅速而显著,书云“病在肌肤经络,治用针灸”,配内服以作助治;虽然热烫及针灸效捷,若欲巩固疗效则必取之于内服,其他慢性疾病不妨采用这样的综合疗法施治。

(三)司徒铃医案

颜某,男,27岁,工人。1983年7月22日19时30分(辛亥日)初诊。

主诉:突然腹痛如绞。

病史:患者当日整天在烈日下劳动,晚餐后饮用一些冰镇汽水之后,突然上腹部剧烈绞痛,有阻塞感,双手捧腹辗转不安,前来就诊。

检查:面青,汗出,上腹部有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急性腹痛体位,皮肤湿冷,心率82次/分,肺无异常。舌质红,苔黄,脉滑细数。

诊断:腹痛。

治疗:开泄暑邪,通络镇痛。

取穴:十宣、内关、公孙。

操作:内关配公孙,用泻法针刺,行针10分钟后,全腹仍然剧烈绞痛。乃取十宣穴,经针刺1次后,腹痛仍然未减,再刺十宣时,每穴放血量如大豆粒许,随即获得显效,腹痛完全消失,咄咄怪事者,精神愉快,步行回家。(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司徒铃治疗腹痛验案之一。司徒铃,1914年出生于广东开平。1936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荣获“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编写了《子午飞灵钟》图谱,利用此图可方便灵活地应用子午流注、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取穴治疗;还编写了《现代针灸资料》第二集;他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材和多名硕士研究生,发表了30多篇论文。曾任广州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中医药部级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编审委员,《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腹痛辨证强调:须知其无形及有形之为患,而主治之机宜已先得其要矣。所谓无形为患者,如寒凝、火郁、气阻、营虚及夏秋暑湿痧秽之类。

该例患者时逢盛夏之时,整日在烈日之下劳动而感冒,暑痧之邪气内盛,加以饮冷诱发为绞肠痧,腹痛剧烈,非独取辛亥日戊戌时按飞腾八法开内关配公孙而能解,根据《内经》:“夏取诸腧孙络”的方法,取十宣穴,且因暑瘀邪气深入血分,所以非放血不能取效,经云:“恶于砭石者,不可与言至巧”此之谓也。

(四)师怀堂医案

贺某,女,32岁,医师。1983年4月6日初诊。

主诉:腹痛伴伸腰困难2年余。

病史:患者1981年做阑尾炎手术后发现腹痛,不能伸腰,不能仰卧,不能提物,自觉是一种牵拉性疼痛。在医院检查为阑尾炎术后肠粘连。随即做手术以解除粘连,但术后腹痛仍未减轻,咳嗽行走疼痛加剧,甚至行走时常须以手按小腹,骑车迈腿时疼不能忍。

检查:平卧伸直位时呈现痛苦貌,心肺无异常,慢性病容,右中下腹处可见约9cm长之手术瘢痕。以手触压腹部疼痛反应(+),以手提拉切口瘢痕组织疼痛剧烈。舌质暗,苔白腻,两脉弦数。

诊断:腹痛(术后肠粘连),气滞血瘀、经络闭阻型。

治疗:行气破瘀,舒通经络。

取穴:阿是穴。

操作:采用滞针提拉法。方法是:进针后当针尖刺至腹壁与肠管粘连处时行滞针手法,然后轻轻提去针柄,患处即有明显疼痛与牵拉感,此时应继续单向捻针,把针滞紧,并同时以左手示指用力按压进针处皮肤,然后用右手猛提针柄,左手同时弹起但不离开皮肤,病人急呼,则已将粘连处撕脱,此即为滞针提拉法。

经用上法治疗,起针后,再将刀口处皮肤提拉,牵引痛消失,腰部亦可伸直。3日后如前法复针1次,以防再次粘连。并嘱针后常做体操运动。1年后随访,患者已恢复正常。(引自《当代中国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师怀堂治疗腹痛验案之一。师怀堂生平见《癫》。

术后肠粘连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无此病名,应属“腹痛”范围。

滞针手法原本是为持续地保持强烈针感而施用的一种独特运针手法,将其用于治疗术后肠粘连而获良效,由此可见,针灸之意想不到的独特之处。

该例病人属中医气滞血瘀,腹络闭阻,不通则痛,用上述滞针提拉法针刺治疗,可使粘连处剥离,解除瘀滞,通而不痛,气血流畅。

二十三、黄疸

(一)肖永俭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