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一堂心理课
601800000036

第36章 认知篇:认识你自己给心灵松绑 (1)

第九章 认知篇:认识你自己给心灵松绑 (1)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是认识你自己,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潜在的情结吗?你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好恶吗?你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吗?只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才能明心见性,获得心灵的力量,摆脱心灵的困扰。

一、做真实的自己

第257天 不做自恋的水仙花

自恋一词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克素斯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

案例

小昭是一名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大学毕业后,又被推荐上了研究生。但最近他发现自己陷入困境,很难念完博士学位。前不久,他写了篇论文,并自认为一经发表就会引起极大的轰动,造成深远的影响。但当他写到三分之二时,却被导师否决,让他重做,认为偏离了主题。小昭却认为导师不过是嫉贤妒能,他怕他的文章登出来,自己脸上不好看,但是小昭说他还会把论文完成,用事实证明自己能超越他。

点评

自恋的人常沉浸于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往往无法和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他们自高自大,总是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渴望受到持久的关注。他们总认为自己将获得无止境的成功,嫉妒别人的才能。虽表现为自命不凡,但他们的内心深藏着自卑和自责,所以往往别人一戳他们的“软肋”,他们就暴跳如雷。专家建议有这种障碍的人要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关注别人的情感需要,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己爱的能力,爱别人,学会付出。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走出狭隘的小我。

第258天 让自卑成为前进的动力

大山里的孩子要到城里去参加作文比赛,他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能坐上大汽车去县城观光,担忧的山里的孩子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于是老校长对她们说:“你们天天上山下田应该会知道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无论是长在精致的花盆或是山野荒郊,生命是没有高低贵贱的。你们,又何必自卑?”

案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从一个北方小城考到北京的一所大学。第一天,邻座的女孩问他:“你从哪里来?”这让他十分窘困,在他的逻辑里,出生在小城市就意味着没见过大世面,会被大城市的同学看不起。于是他一个学期不敢和同班同学说话,学期结束时,同班的好多女同学都不认识他。他的心一直被自卑笼罩,每次照相,他都下意识的戴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内心。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也在北京一所大学读书,大部分时间她也在担心、自卑中度过。她担心同学会背地里嘲笑她肥胖笨拙的丑样子,平时,她都不敢穿裙子。大学毕业时,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袍测试,老师对她说:“只要你跑,多慢,都算你及格。”可是她就是不跑,她也不敢向老师解释自己不是抗拒,而是恐惧。只是傻傻的跟着老师,老师回家做饭,她也跟着,老师没办法了,勉强算她及格。

点评

他和她,我们都不陌生,他和她都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个以主持的节目自信从容著称,另一个是没有凭借任何外貌完全凭借才气走上中央台的女主持人。他叫白岩松,她叫张越。是的,连他们都曾自卑过,关键是自卑不是不能战胜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格完善的动力,自卑的存在使人产生紧张,人们就要努力通过补偿摆脱它,在此意义上,自卑化为一种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让自卑成为前进的动力,不断超越自我。

第259天 人贵有自知之明

柏拉图说:“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做人,应该有点自知之明。

案例

有一位大学教授去参加上初中的孩子的家长会,班主任在会上想请各位家长互相交流一下,几番动员,仍没人愿意说。最后班主任有点急了,点名让这位大学教授谈一谈,稍作推辞后,这位大学教授就娓娓道来,从家庭说到社会,从国内说到国外……滔滔不绝,可是其他家长谁要听你演讲啊,班主任老师也是急得一会儿看看表,一会儿用眼神示意,其他家长也都有些不耐烦,但是这位教授浑然不觉。自己谈得津津有味,也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听,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才罢休,最后说:“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暂时谈到这。”回家的路上他才猛然醒悟,今天是不是说得有点多了?

点评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1976年提出元认知概念,即一个人所具有的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认知和监控。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既是演员又是旁观者,要监控自己的行为,要有自制力。上面的教授的错误就是缺乏元认知,缺乏一个作为旁观者的我的存在。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无知。”所以每一个心理成熟的人会时时提醒自己,告诫自己把握行为活动的分寸,看清自己,也能观察到周围环境的反应,并及时做出调整。这样才不会失去理性,成为无法控制自己的人。

第260天 你的美独一无二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案例

小美今年26岁,近期,她上班前要花几个小时化妆,因为她觉得自己皮肤粗糙,长相丑陋。她先后换过几次工作,每到新公司,同事们都说她很漂亮,但这给了她很大的心理负担,她越来越不自信。走到大街上,她觉得看到的每个女孩都比自己漂亮。后来,家人给她介绍男朋友,高大帅气的她不要,却对一个又矮又丑的有好感。家人问她:她说丑的有安全感,其他长得都太好了。家里人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点评

小美患上了体相障碍症。体相障碍是指本身外表没有缺陷或只有轻微的缺陷,主观想象有奇特的丑陋而导致内心痛苦的心理疾病。多发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极度不自信时,容易产生焦虑、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最终影响到心理和生理健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也不能过度,比如反复整容等。那么如何摆脱体相症的困扰呢?可以多鼓励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修养上,可以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古人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实最自然的才是最美的,所以展现你的真诚、做真实的自己最美。

第261天 认识你自己

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想成为怎样的人?想从事什么事业?想过什么样的生活?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原来认识自己最难。

案例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年轻时本来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自己一直热爱文学又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写诗,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为人类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斯年轻时想做一个诗人,也努力写过一些诗,但他很快发现他的长处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就毅然放弃了诗歌创作。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正确认识自己,那么英国不过增加了一个不知名的外科医生,而德国不过增加了一位蹩脚的诗人马克思。在英国文学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则肯定要失去两颗璀璨的明星。

点评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提出了一个巴纳姆效应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也就是人们有时候很相信星座命理的原因,比如双鱼座是个古老复杂的星座,包含了太多的情绪,矛盾、敏锐的感性、知性、诗情和纤细的触觉,无时不在幻想。其实大部分人都具有这样的特点。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想想现在有多少人在做着并不适合自己又不喜欢的工作。认识自己就是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盲目与别人比较,做真正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一定能有一番作为。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你是个糕点师,还是个小文员,或是知名的科学家,只要这是你想要的,在这个岗位上能发挥你的光和热让你感到快乐,你就是成功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未必不是好士兵,所以走自己的路,别人说什么并不重要。

第262天 迷信,你的命运交给了谁

你相信宿命吗?摊开你的手掌,你是否觉得你的生命轨迹都已注定,那么,请你握紧拳头,我要告诉你,命运在你自己的手里。

案例

古时候有个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下榻到一家旅店。考试前几天的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后又梦到自己下雨天带着斗笠还打伞,他觉得很奇怪就去找一位算命的老先生解梦。老先生听完了他的叙述后说:你还是回去吧,不要考了,你想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下雨天带着斗笠打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回旅店收拾行李。旅店老板不明就里,问他为什么还没考就走,他解释了一番后,店主人说:“我劝你留下来吧,你听听我给你解的梦,高墙上种白菜不是高中吗?下雨天带着斗笠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秀才听了觉得更有道理。结果留了下来,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果然这次他中了个探花。

点评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巴霖效应,源自于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为什么那些星座命理和生肖书籍能“准确”指出某人的性格呢?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具有这种性格,所以人们就会“对号入座”。而且当危机来临,极易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衡,这使人对社会发展失去信心,感到迷茫,因而求助于外界来“预测”自己的未来,以安慰自己。心理医生给出的调节方法是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培养自身健康向上的业余爱好,多与人交流,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可以把握,战胜愚昧。

第263天 失眠了,怎么办

夜深人静,当别人都已酣然入梦,你是否还在为失眠苦恼?

案例

王卫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职员,大学毕业不过1年多,以前遇到什么烦心事踢一场球,睡一觉就能好了。但现在找工作太难了,由于投资公司的工作专业不对口,做了一年多,还是打杂的,因此过了年,他就辞职了。可没想到2个多月过去了,还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每天晚上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很难入睡,失眠越来越严重。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