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一堂心理课
601800000034

第34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3)

第八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3)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特别爱钻牛角尖,喜欢剑走偏锋,喜欢走极端,却不懂得接纳别人的意见和劝告,常常是越走越远,一错再错。

案例

36岁的邵先生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有幸福的家庭。一天,他的同学刘某来他家里与他相聚,当晚在他家留宿,第二天早上,邵先生下楼买早点,回来时发现妻子的脸上有一道划痕,就说是他的同学刘某调戏她弄的,刘某百般解释也无用,后请来同学帮忙劝说,但邵先生却怀疑那些人都与妻子有染。后妻子回到娘家,父母、亲人、朋友都来劝说邵某,他却陷入“妻子被夺”“被谋财害命”的怪圈,认为亲友们是想夺他财,害他命,因此杀死了姐夫,又杀死四哥……

点评

邵先生就属于典型的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并已表现出偏执妄想,偏执是一种可怕的病态心理,偏执患者常有偏见、好斗、别人认为不合群,特立独行,因为总相信自己是对的,会不信任心理医生,因此这种顽固的心理障碍很难矫正。自我调节偏执的方法是可以通过阅读来开阔人的思想,克服虚荣心,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无礼行为,要善于接受新事物。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偏执的人不要把自己封死在一条路上,有些时候妥协、转弯不失为聪明的选择。

第242天 没什么能让你依靠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会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他们凡事不能自己做主,更不会自己做选择,而是要听别人的想法,他们是失去自我的一类人。

案例

王惠,30岁,结婚3年多,总像个孩子,什么事都依赖丈夫。平时只要半天见不到丈夫就会心烦,独自一人时常有被抛弃的念头。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有什么事就对丈夫一个人说,时间长了丈夫也觉得她烦了,平时她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老公言听计从,老公一出差,她心里就不安,闷闷不乐。

点评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建立了过度的情感依赖后,就会奢求对方同等的付出和保证,心思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会变得狭隘,增长的无助感和孤独感会强化这种依赖,依赖症与患者温顺、柔弱的个性有关,她们害怕失去,因此精神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从而容易诱发心理疾病。这种孤注一掷的情感也会给被依赖的人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往往想迅速逃离这种关系。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没有人可以让我们依靠一辈子,更没有什么救世主,独立自主不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自信,只有自立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

第243天 病态怀旧不是时尚

思念故土、故人的怀旧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常沉湎于过去,认为今不如昔,虽生活在今天,但却把志趣和梦想留在了昨天,就是病态的怀旧了。佛说: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当下能把握住的幸福。

案例

有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年轻人因为创业失败很烦闷,他刚要迫不及待的对教授诉说,教授却对他说:“你先听听这个。”他拿出了一卷录音带塞进录音机里,然后对他说:“你听听里面的三个患者说的话有什么共同点。”年轻人听了,第一个是生意上被骗的企业家,第二个是儿子犯罪母亲的哭诉,第三个是一名不敢自首的罪犯的忏悔。教授接着对他说:“他们都提到了四个字‘如果、只要。’很多拜访我的人都是以这几个字开头,然后诉说自己的内疚与痛苦。每次我都告诉他们,只要你不再说‘如果、只要’,他们或许就能把问题解决掉了!这几个字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只会把我们引向后退而不是前进,只是在浪费时间。久而久之,“如果、只要”就会成为你不再努力的借口。你的创业失败,因为你犯了些错误,在你为错误遗憾懊悔的时候,与你同样受到挫折的对手却在重整旗鼓,然后你是不是还要为了今天遗憾?只有不再沉浸在过去的失败中,才能真正走出自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去设想未来。”

点评

改变我们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有些事已成事实,已成过去,后悔也于事无补,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为什么不学着放下呢?有些弯路是必须要走的,只要我们能从中吸取教训。心理学家认为:怀旧实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现实的失落或无助导致回首,又把过去的美好强化了夸大了,对现实并无益。因此,建议把“如果,只要”换成“下次”,“下次一定要……”就能提醒自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让遗憾变得更有价值。

第244天 于挫折中保持平常心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小到一个心爱的物品丢失,大到遭受倾家荡产的失败,挫折、失恋、失业、亲人故去、与朋友失去联系等,我们总在不断地失去,因此也就难免失落。

案例

李丹今年40岁,是某单位办公室主任,任职8年,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今年年初,公司人事要进行调动,李丹认为自己是资历老,人缘好,没人敢与她争,所以演讲稿也是敷衍了事。可是在竞选大会上,她的老部下张女士的演讲非常出彩,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征服了单位所有人,最终以高票当选。李丹心理很不平衡,感到深深的失落,自己申请在家休几天假,回到家她也无精打采,脸也不洗,饭也不吃,情绪很低落,丈夫看她不见好转带她来到心理咨询室。

点评

李丹因为竞选失败,受了打击,产生了失落的情绪。失落的人会感到生活是没有乐趣和希望的,会丧失追求,久而久之,沮丧、悲观等消极情绪都会伴随产生,诱发身心疾病。心理医生建议李丹放下包袱,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同事们只是对事不对人,是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另外,有很多大度的领导会主动让位于有干劲的年轻人,小肚鸡肠和嫉妒不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胸怀宽广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否则只会被人越看越低。说白了,李丹是把“官”看得太重了。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正确对待职位升降,要把眼界放开,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生活的更快乐。

二、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245天 将幽默进行到底

当你忧愁时,当你孤独时,当你烦闷时,当你尴尬时,适当的幽默一下,消极的情绪会一扫而光,你会发现生活的美,你会品尝到生活的乐。

案例

一天夜里,一名小偷溜进了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家里,正准备撬他写字台上的锁。睡在床上的巴尔扎克被惊醒了,见此情景既没愤怒也没生气,而是哈哈大笑了起来。小偷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他惊慌失措又尴尬地问道:“你笑什么?”巴尔扎克忍住笑回答说:“我的好伙计!我笑的是在我白天都找不到一枚硬币的抽屉里,你居然想在黑夜里从里面找出钱来。”

点评

巴尔扎克的幽默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气度。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总结了幽默的好处为消除尴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有利于活跃周围环境的气氛。幽默有助于解决问题,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消除与异性的隔阂,与之建立友善的关系。总之,幽默的力量是非常神奇的,他会扫除人心中的阴霾,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更何况没有人会不喜欢和幽默快乐的人相处。

第246天 不要让情绪毁了你的生活

坏的情绪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可以传染,不让坏情绪毁了你的生活,更不要把它传染给别人。

案例

一天,亨利在珠宝店看珠宝。这时,一个衣着讲究的人也过来看珠宝,亨利礼貌的把包移开,那个人愤怒的盯着亨利良久说:“不要把别人都看成小偷。”然后重重地关上了珠宝店的门,走了出去。亨利感到莫名其妙,也很生气,没心情再看珠宝了,于是驱车回家。马路上车好像堵了好几百公里,亨利很是郁闷,在心理想哪来的这么多臭司机,车也不会开,这么慢。后来,他与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了一个交叉路口,亨利想卡车里的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冲过去,自己还是减速吧,这时卡车却先慢下来了,司机伸出头,微笑地向亨利招招手,意思是让他先过去。亨利看着司机灿烂的笑容,之前的不快都消失了。

点评

珠宝店里的男士不知怎么得来的坏情绪,发泄到了亨利的身上,让亨利的好情绪一扫而光,反而对世界充满敌意。带着这种坏情绪他遇到了卡车司机,但卡车司机友善的态度,灿烂的微笑使亨利化解了心中的怨气。世界没有变,变的只是心情,别人冲你发脾气,不一定是你的错,所以不用耿耿于怀,把微笑送给别人,你将收获一个好心情。

第247天 冲动是魔鬼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一点不假,不信就看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

曾有一位母亲痛哭流涕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她女儿上小学后接到自己的身边,之前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她脾气很暴躁,一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她发现女儿身上染了恶习,常偷看别的孩子小便。一次又被她发现,于是母亲开始体罚她,打她屁股。一失手,把她推倒在地,孩子哭哭啼啼的,后来丈夫回来了,孩子去卫生间之前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然后,孩子摔倒在卫生间。父母急忙把她送进医院,可是抢救无效死亡,大夫说是受利物撞击导致肝破裂。后来,这位母亲和丈夫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悲伤,家也不像个家了。

点评

一失手成千古恨,一时的冲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心理专家认为冲动的人自控能力很差,不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种理性弱于情绪的心理现象,也可能源于自我保护。缺乏自信的男人更容易冲动。对于爱冲动的人不妨试试以下的办法:在要发怒的时候,告诉自己三分钟以后才发怒。推迟发怒的时间,或者马上转变环境,将注意力转移,或者情绪无法自控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比如我的心跳加快,我的呼吸急促……可以通过运动缓解自己的冲动和愤怒的情绪。

第248天 境由心生

一个人的境遇往往和一个人的心态有关系,境由心生,快乐和烦恼不在别处,都在你的心里。弥尔顿在《失乐园》中说:“人的心灵是自由做主的地方,您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

案例

一个年轻企业家的公司倒闭了,还欠了很多债,心情烦闷,不知不觉竟走到了一座古庙里。住持见他好像有什么烦心事,垂头丧气的。问了缘由后,住持指着斑斑驳驳的树影问道:“你看,这是什么?”年轻的企业家毫不犹豫地说:“暗影。”住持摇摇头说:“不对,那是阳光呀!”年轻的企业家顿悟,回去后又重整旗鼓,努力起来,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点评

住持和年轻的企业家明明看到都是树影,但由于心态理解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尽相同。就像悲观的人看到了下雪,就想又得去扫雪了,而乐观的人看到下雪,想到的却是大家又可以一起打雪仗了。生活快乐与否,其实全在于我们的心态。挫折和苦难被有些人视为人生的“暗影”,可是却被另一些人视为生存发展的契机。所以,心态往往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状态。

第249天 别人不是你的出气筒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老板从客户那受了气,就发泄在员工身上。员工从老板那受了气,就发泄在爱人身上。爱人从伴侣那受了气,就发泄在孩子身上。孩子受了气,就开始打布娃娃……但这是一种病态心理,因为别人不是我们的出气筒。

案例

杨某是网吧老板,33岁,初中毕业后从某县乡村来到市区打工,由跑运输到自己做老板,也是摸爬滚打过来的。由于生意红火,她又增开了第二家,由丈夫管理,平时她们各自以店为家。夫妻间交流少,丈夫内向老实,一直依赖顺从女方。而杨某性格外向,精明能干,但随着生意冷清,她压力较大,回家稍有不顺就拿丈夫出气。摔东西,把不满都释放在爱人身上,并且她摔过东西从来不收拾,总是丈夫给收拾残局。由于她经常这样和丈夫闹,最后丈夫提出离婚。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