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每天一堂心理课
601800000033

第33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2)

第八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2)

赵小姐,30岁,外企白领,生活一向有条不紊的她最近总是感觉好累,由于金融危机,公司决定裁员,她很担心被裁掉,所以让自己总处于繁忙的状态。每天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如果没事做就会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她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即使周末也在想着工作的事,她说自己又疲倦又不敢休息。她担心有一天自己绷紧的弦会断掉。

点评

赵小姐在用给自己加压的方式来补偿内心的不安感。心理医生说:长期高压会导致血压升高,记忆力下降等身心疾病。焦虑也与患者易紧张、过于敏感、脆弱的个性有关。焦虑的自我调节法有:可以向心理医生或亲朋好友倾诉,把内心的烦恼和担忧说出来,或通过痛哭、呼喊来宣泄。多参加集体活动,郊游,爬山等接近大自然。不杞人忧天、思虑过度,而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接纳自我,增加自信,顺应自然。总之,让自己静一静,给自己的心灵补充些氧气。

第233天 逃避不是办法

逃避不能改变什么,只会导致更大的失败。俗话说:“没事不找事儿,有事不怕事儿。”要知道逃避错误就是最大的错误,逃避失败是最大的失败。

案例

刘强和赵刚是同事,他们同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一天,上面分下来一部稿子,由于急着出版,便让刘强和赵刚一起校稿,刘强负责稿子的前半部,赵刚负责稿子的后半部,目录是两个人一起校对的。后来,书出版后,发现一个严重问题,目录和正文上的页码对不上,因此公司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在他们等待处罚的过程中,刘强主动找到老板说,不是他的过错,是赵刚马虎,没检查出来。后来,老板把又把赵刚单独叫进去,赵刚说:是我们的失职,我们愿意承担责任。但刘强家境不好,老板酌情考虑对他的惩罚。后来,没几天,出版社突然把刘强辞退了。老板的意思是不负责注定要被淘汰,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一个好员工。

点评

心理医生形成逃避的心理因素有心理素质低,害怕失败,惰性,不愿接受工作的挑战,从小就缺乏对责任心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逃避是一种无法解决问题的心态,没有勇气接受挑战,消极退缩的心理。克服逃避心理就是要战胜内心的怯懦、要增加自信,遇到问题要敢于面对,积极的寻求应变的办法。

第234天 魔镜,魔镜,谁最美

嫉妒有害无利,使人丧失理智,会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是变友为敌,是一种把损害别人作为补偿自己的一种极端狭隘的病态心理。

案例

小刚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考上大学后,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大学人才济济,他发现老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他一个人了,于是老师表扬了谁,他心理都不平衡,尤其看不惯他的同乡且仍同班的石磊。上高中时学习成绩可是不如他的,上大学后竟然超过了他。班级竞选班干部,他就私底下拉选票,并散播谣言诋毁石磊没有集体意识,后来事情败露,同学们都开始厌恶他。为了能考出第一的成绩,多次作弊,最后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点评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提倡“中庸”,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很穷,那没什么,如果别人富了,自己穷了,就产生了不平衡,嫉妒之心就随之产生了。看到他人的美貌,我们嫉妒,看到他人的才能,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拥有,可是我们还是嫉妒。古人云:见贤思齐。我们应该仔细体会这句话,当别人超过我们时,应该反思自己,找到差距,努力向别人学习,而不是心生怨恨与不满。其实面对生活中的巨大落差,人们很容易滋生嫉妒与怨恨,但是聪明的人一定会找到最好的方法把消极的心理化解,比如可以向好友倾诉,或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来消除内心的不平,或者把这种嫉妒化为督促自己奋进的力量。嫉妒一般发生在相似条件的人们之间,想想你会嫉妒李嘉诚或者诺贝尔奖得主吗?当然不会,你只会羡慕他们,一个超过别人太多的人只会招来羡慕而不是嫉妒。所以防止别人嫉妒自己的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让那些嫉妒者真正意识到差距的存在她们就不会自欺欺人了。

第235天 走出心灵“狭谷”

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她们常为一点小事寝食难安,如果有什么便宜没捞到,就会郁郁寡欢,吃不得一点亏……所以她们的朋友越来越少,她们的路也越走越窄。

案例

一个越战的士兵从旧金山给父母打电话,告诉她们马上回家,并说要带一个朋友一同回去。父母说很高兴见到他。儿子说:“朋友少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他现在走投无路,希望父母同意一起与他生活。”父母说:“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所,但像这样的残障人士对我们的生活是负担,建议儿子忘了他。”士兵挂了电话,过了几天,父母接到儿子坠楼身亡的电话,当她们赶到旧金山,去辨认儿子的遗体时,惊讶地发现她们的儿子只有一条胳膊和一条腿。

点评

为什么我们不能拓宽自己的心胸接纳别人呢?如果士兵的父母能接受他的朋友,儿子就不会死,要知道你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不要总看到自己利益的巴掌大的天空,人生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去做。建议狭隘的人多看些书,知识多了,眼界就会开阔,不要对生活有过高的期望,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浩渺和博大。

第236天 不完美是一种真实的美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我们可以不断地追求完美,但却不必苛求完美,因为不完美才是一种真实。

案例

美国作家哈罗德·斯·库辛在他的《你不必完美》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曾在孩子面前犯过一个错误,他感到很内疚,但碍于自己的面子,怕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被毁,所以迟迟不肯认错,但是他的内心长期受着煎熬。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给孩子们道了歉,但是他发现孩子们比以前更爱他了。

点评

上帝在给了我们快乐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痛苦,在给了人们善良的同时,也给了邪恶,在给了人们宽容的同时,也给了狭隘。因此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只有真实的缺憾。但是如果你能换个角度,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难道断臂的维纳斯不美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不苛求别人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不苛求自己是一种潇洒的人生智慧。

第237天 找到生活的意义

但丁说:“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没有追求的人生是灰暗的,是迷茫的,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就像没有目的地的迁徙。”

案例

大王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工作5年,年收入也有10多万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只有800多元的工资,下班后回到地下室累得都睡不着。后来凭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拼到了今天,可是大王越来越觉的以前的日子虽然苦点,但是很充实,很有奔头,可是现在觉得自己很空虚,百无聊赖的,上班下班成了例行公事,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激情了。

点评

空虚的人常抱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他们没有追求,没有寄托,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激情。空虚使人浪费了宝贵的时光,使人变得懒惰麻木。因此克服空虚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并给自己树立目标和理想,每天为着理想前进一步,让生活变得充实,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怨自艾,丧失信心。活在当下,着眼于手边的工作,生活的意义在于过好今天,赶走无聊空虚。

第238天 别让压力成为压抑

人活着,就要面对工作、生存、人际、学习等各种各样的压力,尤其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更使压力无处不在,聪明的人会卸下压力轻松上路,智慧的人会把压力转化为动力,而你呢?是不是还在背着压力前行?不觉得自己已经压抑了吗?

案例

一位心理学讲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台下的学生,你们觉得这杯水有多重?台下的学生有的说半斤,还有的说一斤。讲师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想你能拿多久?一分钟,谁都能;一个小时,可能有的人会觉得手酸了;拿一天,可能就得去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就像我们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把压力一直放在自己的身上,最后肯定会觉得越来越沉重以至于无法承担。我们必须放下一会儿,休息一下再拿起来,如此才能拿得更长久。”

点评

如果长时间地背负压力,使自己的消极情绪在心中积累,不仅享受不到生活中的乐趣,还容易形成心理障碍。每个现代人都应该具备缓解压力的能力,使生活张弛有度,井然有序。减压的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倾诉,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心情,最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因为压力而压抑,多些笑容,你会发现生活另一面的美好。

第239天 浮躁让你乱了脚步

当今社会很多人出现了浮躁的心理,一位大学教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学生很难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很难读完一部名著,脑子里都是要马上成为伟人、大企业家的想法……”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浮躁其实是失去了一颗平常心。

案例

有个年轻的作家,得到了老作家的赏识和推荐,各报刊编辑部约稿不断,年轻作家左右开弓,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不论小说、散文、诗歌,他是来者不拒,甚至还为一些厂家撰写产品的广告词,为一些暴发户撰写发家史。因此,他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但他作品的水平却滑坡了,为此他也很苦恼。一位一直关注他的前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浮躁心理。

点评

心理学家认为:焦灼与浮躁,通常是动机水平和焦虑程度过高的表现。浮躁源于年轻人急于求成,迫切渴望成功的心理。长此以往,会形成病态的人格,而不懂脚踏实地的重要,不懂量变是质变的积累。因此成就某事的动机和焦虑程度以适度为宜。我们应该头脑冷静,理性分析,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避免与人盲目地攀比,不患得患失,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跨越物质洪流的影响,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和真正的志趣所在。

第240天 气球再大,也是空的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她们明明不富裕,却非要充大款;有的人明明学识浅薄,却非要摆出一副见多识广的架势来;有的人并不一定需要香车宝马、华丽服饰而只是喜欢别人艳羡的目光……要知道气球充得再大,也是空的。

案例

蓉蓉是某校一名大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看到有的同学能穿名牌服装很是羡慕,她害怕同学们看不起乡下来的穷人,就哄骗爸爸妈妈说学校要交一些学杂费,让爸爸妈妈给她寄钱。她用这些钱买了名牌服装,又请同学们吃饭,还说她爸爸妈妈都在国外工作,大家想吃什么都别客气。大家都以为她家里很有钱,直到有一天,蓉蓉的妈妈打来的电话被同宿舍的小秦接到,大家才知道她家里很拮据,她爸爸为了给她寄钱,已经累病住院了。

点评

心理学家说:虚荣的根底是自卑,是自尊心过分的表现,心理完全健康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多在过度自尊和自卑的两极之间做辛苦的徘徊。无数事实表明,虚荣会毁掉正常的社交关系。虚荣的人表面上追求面子,内心却很空虚,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深处的空虚总是在斗争,害怕有一天真相被戳穿,因此他们的心灵毫无幸福快乐可言。克服虚荣就要做真实的自己,客观地评价和接纳自我,摆脱对表面浮华东西的追求,充实自己的内心,锻炼自己的真才实学。大千世界丰富多彩,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既没必要羡慕别人,也没必要妄自菲薄,脚踏实地地活着才会踏实。

第241天 偏执的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