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读经典学名方
601300000030

第30章 血府逐瘀汤

第二十九章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原文】查患头痛者,无表症,无里症,无气虚、痰饮等症,忽犯①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水煎服。(《医林改错》)

【注释】①犯:指疾病发作。

【译文】检查有头痛的患者,发现没有表证的症状,也没有里证的症状,无气虚、痰饮等症状,疾病有时突然发作或突然好转,许多方药治疗均无效,用这个方子可以1剂而治愈。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3g,桔梗5g,川芎5g,牛膝9g,水煎服。

【按语】本方证为胸部瘀血内阻,气机郁滞所致。胸部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胸胁痛、头痛日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针刺;郁滞日久,气机阻滞,肝气不疏,则急躁易怒;气血郁而化热,扰动心神,故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或入暮潮热;瘀阻气滞,胃气上逆,故呃逆不止;唇、目、舌暗及脉涩均为瘀血之征象。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开胸止痛。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仁活血祛瘀为君药。当归、红花、赤芍、牛膝、川芎增强君药祛瘀之功,同为臣药,其中牛膝且能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入胸中,合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以除瘀热,合当归又滋养阴血,使祛瘀而不伤正,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各药配伍,使血活气行,瘀化热清,肝气舒畅,诸证自愈。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趣味速记】桃红四物四逆牛梗憩——桃红四物指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生地黄,四逆(散)指柴胡、枳壳、甘草,牛指牛膝,梗指桔梗,憩虚字。

本方药味较多,可看作是桃红四物汤(熟地黄易为生地黄、白芍易为赤芍)合四逆散(枳实易为枳壳)加桔梗、牛膝而成。

临床应用

(一)胸痹(冠心病心绞痛)

【原文】血实者宜决①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①决:疏通之意。

【译文】针对瘀血患者,就当以疏通即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

【按语】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兼可疏肝理气,对于瘀血兼有气滞所致的各种病症,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病案举例】李某,男,57岁,1998年2月26日初诊。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并向左肩放射2年余。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多次住院予以西医治疗,仍反复发作,尤以感冒、劳累、生气及饱餐后频发。诊见: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夜寐不宁,畏寒肢冷,胸痛如刺,舌紫暗、苔白少,脉沉涩。心电图示:ST段下降,T波倒置。辨证为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治宜行气活血,温通心阳,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

柴胡12g当归12g丹参12g延胡索12g桂枝10g

薤白12g赤芍10g桃仁10g干姜10g川芎15g

枳壳15g瓜蒌15g红花6g甘草6g

水煎服,每天l剂。服6剂后,心前区疼痛大减,尚有轻微胸闷气短及少寐,守原方随症加减治疗月余,诸症消除,心电图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贺景林.血府逐瘀汤新用.新中医,2005,37(2):83]

【中医解析】本例胸痹以气滞血瘀,胸阳不振为主要发病机制,故以行气活血、温通心阳为治法。血府逐瘀汤能行血分之瘀滞,又善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之中又能生新,配合温通胸阳、活血通血脉之薤白、干姜、桂枝、丹参、延胡索等药。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获良效。

(二)失眠(神经衰弱)

【原文】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①。(《医林改错》)

【注释】①神:指神效,即疗效好。

【译文】夜不能正常入睡,用安神养血药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用此方治疗有神效。

【按语】用安神养血药治疗没有效果的失眠患者,说明非阴血不足之虚证,而是瘀血所致的实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瘀血既祛,心神可养,失眠自愈。

【病案举例】李某,男,36岁,1998年6月初诊。患者因生意操劳忧思,久之酿成失眠,服安眠药及安神中药治疗,睡眠无明显改善。近3天来,患者日夜不得寐,烦躁不安,头脑昏沉,苦不堪言。诊见:双目隐隐现红丝,舌暗红、边有瘀点、少苔,脉弦细数,辨为忧思气结,气滞血瘀,神不守舍。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味。处方:

生地黄10g当归10g赤芍10g牛膝10g酸枣仁10g

川芎9g柴胡9g枳壳9g桔梗9g桃仁6g

红花6g甘草8g珍珠母20g

水煎服,每天l剂。嘱服3剂。服药数小时后,自觉头部有窍通血行的感觉,午后能睡2小时,醒后精神佳;服第2剂后,则能安然入睡;服第3剂后,睡眠恢复正常,嘱再进3剂巩固疗效。[宗桂芬,等.血府逐瘀汤治验3则.新中医,2004,36(2):65]

【中医解析】本例失眠为过度忧思操劳致气滞血瘀。心主神明,瘀阻心窍,故出现失眠等神志失常症状。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活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故心神安则寝寐正常。

(三)癫狂(周期性精神病)

【原文】血脉和利①,精神乃居。(《灵枢·平人绝谷篇》)

【注释】①和利:和,指和谐;利,指通畅;和利指血脉运行和谐通畅。

【译文】血脉运行通畅和谐,精神才可心安神居。

【按语】血脉运行通畅,心神得养,精神自然正常。反之,如血脉不畅,心神得不到心血的濡养,则会出现各种神志异常。此时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瘀血既祛,血脉得通,心神得养,精神自然正常。

【病案举例】郑某,女,35岁。患者因少年时期车祸头部外伤,脑震荡后出现月经前周期性精神异常伴癫样发作。10多年来,每次月经前数天出现头痛、头晕,严重时可出现抽搐、呕吐,两眼怒视,情绪兴奋躁动异常,甚者怒而发狂,时有幻,耳鸣,彻夜不眠,乳胀、经少色暗,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弦涩。经后症状逐渐减轻,而复如常人。经CT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示异常放电。诊为气滞血瘀型经行情志异常。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调经,平肝安神。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20g

生地黄18g丹参20g降香18g益母草18g柴胡10g

青皮8g三七(冲服)3g天麻18g钩藤(后下)15g

万京子10g酸枣仁15g远志10g

以上药为基础方进行加减,经前10天每日1剂,经后隔日或3天1剂,病情严重时加服麝香(冲服)。在发作期配合西药如奋乃静、氯氮平、苯妥英钠等以控制症状。患者通过半年多的调理,基本上发作次数及症状,都获得了明显的好转。[刘聪.血府逐瘀汤加减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2007,38(8):41-42]

【中医解析】本病例属于西医的周期性精神病。因早年头部外伤,脑络瘀阻,血瘀必然气滞,每因经前肝气旺盛,逆气上冲,脑络气血必然逆乱,扰乱心神而致本病的发作。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调气破血,活血化瘀为法,加天麻、钩藤、酸枣仁、远志等平肝安神。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改善血液循环,纠正血液的浓、黏、聚、凝状态,增加组织器官血液灌注量,并有促进瘀血的吸收、消肿和消炎的作用。

结语

本方为治疗胸中血瘀证的常用方剂。以胸痛,痛有定处,舌黯红或有瘀斑为证治要点。若胸中瘀痛甚者,可加丹参、田三七活血止痛;兼气滞胸闷者,加瓜蒌、薤白以理气宽胸;血瘀经闭、痛经,可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血瘀痞块,可加郁金、丹参、三棱、莪术以活血消癥化积;瘀热甚者,可重用生地黄、赤芍,加牡丹皮以凉血退热。

本方原为胸膈瘀血之证而设,被誉为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其实它的治疗范围较广泛,原书方后主治证即有19种之多,现代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慢性肝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等,属于血瘀气滞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本方活血祛瘀力较强,孕妇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