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39

第39章 常见生殖道感染所致的不育 (3)

第十五章 常见生殖道感染所致的不育 (3)

12.许履和治疗附睾结核经验 许履和认为于痰起病缓慢,常为附睾头部一豆大硬结,以后逐渐增大,有时数个硬结相叠,表面不平,常会波及睾丸或附睾体尾部,皮色不变,按之不热,仅有轻微疼痛,于疲劳时加重,经过半年一载,局部疼痛加重,皮色渐变紫黯,此为化脓之兆,溃后脓出黏腻,渐变稀薄,久久不愈,形成瘘管。初起时宜服龙虎散(参三七、炙蜈蚣、炙全蝎、炙虫、血竭等份,研末,每服1.5g,2/d)或小金丹(《外科学全生集》);后期出现阴虚潮热,可服养阴清热药,如六味地黄汤加青蒿、鳖甲、银柴胡、地骨皮等,溃后形成窦道,局部用毒药(红升、黄升、血竭各50g,冰片25g,共为细末)拌于纸捻上,插入疮内,提脓去腐,消其瘘管,外用黄连油膏纱布盖贴,脓尽再用桃花散(熟石膏100g,东丹10g,共为细末)收口。如用前法不应,应将瘘管破开,才能彻底解决,用挂线疗法最为妥当,瘘管破开或挂开后,再掺拔毒药,将管壁烂尽,最后用生肌药收口,同时配服六味地黄丸以补肝肾,七味胎元丸(《验方新编》)以化瘘管。内外并治,标本兼顾,不至于复发。

(四)常用中成药

1.龙胆泻肝片 适用于湿热下注型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每次3片,2/d。

2.黄连上清丸 适用于火热内蕴患者。每次1丸,3/d。

3.甘露消毒丹 适用于湿毒内蕴患者。每次9g,3/d。

4.前列通片 适用于脾肾两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每次4~6片,3/d。

5.知柏地黄丸 适用于阴虚火旺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每次1丸,2/d。

6.血府逐瘀胶囊 适用于瘀血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每次3粒,3/d。

7.大黄虫丸 适用于瘀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每次1丸,2/d。

8.补中益气丸 适用于中气不足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每次1丸,2/d。

9.附子理中丸 适用于脾阳虚证前列腺痛患者。每次1丸,2/d。

(五)单方验方

1.清精煎 川萆薢15g,车前子15g(包煎),红藤15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15g,黄柏10g,王不留行10g,碧玉散(包煎)20g。功能清热,利湿,化精。适用于湿热型感染不育症。

2.解毒通络汤 白花蛇舌草20g,板蓝根15g,金银花15g,白芍15g,制何首乌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丹参15g,枸杞子30g,柴胡10g,荔枝核10g。清解余毒,补肾疏肝,活血通络。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并睾丸炎致无精症。

3.荡涤灵 石韦、车前子(炒)、琥珀、猪苓、虎杖、知母、黄连、地龙、赤芍、黄芪、当归、甘草、地黄。功能清热通淋,除湿利尿。适用于前列腺炎属湿热蕴结型不育症。

4.利湿解毒生精汤 白花蛇舌草、半支莲、川牛膝、车前子、滑石、甘草、柴胡、知母、土茯苓、黄精、枸杞子。功能利湿解毒,化瘀通络。适用于湿热瘀阻型不育症。

5.下消丸 莲子、何首乌、山药、芡实、金樱子、菟丝子、龙骨、莲须、茯苓、泽泻。功能滋肾健脾,化浊涩精。适用于前列腺炎属脾肾两虚型不育症。每次服6~9g,2/d。

6.金银花20g,甘草10g,水煎代茶饮,每天1剂。

7.贯众60g,水煎,代茶饮,每天1剂。

8.土茯苓120g,水煎。分3次服。每天1剂。

9.金银花30g,红花15~20g,白芍15~25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甘草15g,水煎,早晚饭前后各服1次,每天1剂。

10.生甘草30g,大黄6g,当归6g,桃仁3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六)针灸疗法

1.体针

(1)针法1

取穴:中极、交信、阴谷。

操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适用于慢性淋病肾阴不足证。

(2)针法2

取穴: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

操作:泻法或平补平泻法。1/d。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膀胱湿热证患者。

(3)针法3

取穴:足三里、天枢、中脘。

操作:每次取足三里,隔天分别配天枢、中脘,10d为1个疗程。体质过于虚弱者,用灸法为宜。适用于气血两虚不育症患者。

2.背腧针

取穴:肾俞、肝俞、膀胱俞。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入1寸,得气后捻转针施以泻法,留针20min,隔5min捻转1次。

3.脊针

取穴:腰1~5、骶1。

操作:治疗时患者取卧位或坐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寸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入0.8寸,捻转得气后,留针20min,隔5min捻转1次,10次为1个疗程。

4.手针

取穴:肾点、命门点、三焦点。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8号1寸毫针,直刺入0.5寸,刺激2min,留针30min,隔5min捻转1次。

5.足针

取穴:生殖器穴、肾穴、肝穴、膀胱穴。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用28号1寸毫针,直刺入0.5寸,刺激5min,留针30min,1/d。

6.水针

取穴:双侧足三里、曲池穴。

操作:每穴注射维生素B120.1ml,1/d,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7d。

7.灸法

取穴:曲池、血海、环跳、合谷、百会、大椎、天应穴。

操作:用艾卷灸,每天施灸1~2次,或在痒时施灸,隔天1次,每穴灸10min左右,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度。

8.耳针

取穴:耳轮。

操作:刺放出血,1/3d,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周。

(七)西医治疗

1.淋病 青霉素480万,两侧臀区各注射240万,单次肌内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2/d,肌内注射,连用5~7d。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三嗪,ceftriaxone)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半衰期长,推荐剂量为单剂250mg深部的臀区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0g,1次肌内注射。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2g,1次肌内注射,或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400mg,1次口服,共2d,或环丙沙星500mg,1次口服。淋克星,急性:800mg,清晨1次口服;慢性:200mg,口服,2/d,7d为1个疗程。

其他可用四环素0.5g,4/d,口服,共7d。或多西环素(强力霉素)0.1g,2/d,共7d。或诺氟沙星0.4g,口服,共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