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31

第31章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3)

第十二章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3)

临床意义:反应低于正常人水平或无反应,应考虑存在原发性垂体病变,但也有20%垂体病变者呈正常反应,如垂体瘤在内源GnRH刺激下,分泌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本试验尚未标准化,解释结果时应慎重。

五、染色体检查

遗传障碍在男性不育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为染色体数量,结构异常及基因突变。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出一些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生精障碍,这些病变可能涉及调控精子发生,调控性腺发育的有关基因。

下列患者应考虑作染色体检查:

1.有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患者;

2.阻塞性或非阻塞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

3.夫妻有多年原因不明的不育;

4.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伴有小睾丸者;

5.需接受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助孕者。

六、输精管、精囊X线造影术

对无精子或精子极少的患者,体检时如无异常发现,而睾丸活检又显示生精功能存在时,需进一步了解输精管道的情况,可行输精管造影术(vasography),精囊造影术(seminal vesiculography)。

正常输精管内径1 mm左右,两侧入盆部位对称,壶腹及精囊均可显影。多数壶腹边缘不规则,羽毛状。精囊呈边缘光滑之树叶形,或弯曲较少的弯管形,最大宽度为4~5 mm,纵长5cm左右。射精管由精囊排泄管(细)与输精管壶腹末端汇合而成,呈上宽下窄的长锥形或棒形,两侧对称,长为(1.6±0.4)cm,宽为(1.5±0.6)cm,外缘光滑,内缘有皱褶。其凹面向内,凸面向外。

输精管最常见完全梗阻为结核引起,管腔呈串珠样改变,多位于内环口致输精管与输尿管交叉处之间;其他如肿瘤、萎缩、先天畸形、囊肿等,也可见阻塞性变化。

慢性精囊炎时见精囊硬化,容量低,无张力;若不显影,考虑为发育不全或缺如;射精管梗阻时,可继发精囊扩张,但张力尚存在,晚期则无张力。

射精管梗阻多是获得性的,多见于慢性前列腺炎或精囊炎,梗阻时造影剂不能进入尿道。通常附睾水平阻塞可观察到,多不需造影,精道梗阻除上述内环口部位外,射精管出口处好发。

输精管精囊造影是一个有创性检查,不仅可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检查中的不慎操作甚至可引起输精管梗阻加重病情,因而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七、精索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约30%的男性不育患者存在精索静脉曲张,许多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精液检查异常。精索静脉曲张90%发生在左侧,大约10%患者为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这是与左右两侧睾丸静脉回流的机制不同有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精索静脉曲张的敏感性为99%,特异性为56%。

(一)适应证

1.精液检查显示精子活动力下降,精子密度下降,精子形态异常发生率增加;睾丸活检标本显示低生精状态和精子成熟障碍,以及未成熟精细胞脱入精曲小管管腔。

2.临床体检怀疑精索静脉曲张,及手术结扎精索静脉或栓塞扩张睾丸静脉的疗效评价。

(二)诊断

1.二维超声阴囊根部探及蔓状静脉丛呈蜂窝状无回声暗区。

2.精索内静脉内径>2mm,尤以站立或增加腹压时明显。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精索内静脉内径2.0~2.5mm。血流呈红、蓝色相间血流,频谱呈连续血流,静脉流速3~6cm/s,Valsalva’‘s实验有反流现象为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内径2.5~5mm,血流呈红、蓝色相间血流,静脉流速6~16cm/s,有明显反流现象为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

(三)临床意义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准确测定精索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及早发现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以利于早期治疗。

八、生殖道感染的检测技术

男性不育症有部分病因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感染后引起的炎症性破坏,纤维性变及诱发的抗精子抗体形成,精道梗阻是造成不育症的主要原因。

(一)显微镜检查

尿液,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的显微镜检查是诊断男性生殖道感染最常用的常规检查。

1.尿沉渣检查 正常白细胞1~2个/HP,>5个/HP提示感染。可疑结核者,可留24h尿抗酸染色找结核菌;有性接触史,尿道有分泌物者,分泌物镜检可找到革兰阴性细胞内双球菌,提示淋病;另外,尿沉渣涂片有时可发现念珠菌,隐球菌,滴虫等感染病原体。

2.EPS显微镜检查 可显示磷脂酰胆碱(卵磷脂)小体的数量,白细胞的多少,有无红细胞及滴虫,细菌,真菌。正常情况下前列腺液中满布磷脂酰胆碱小体,白细胞无或少于10个/HP,无红细胞。白细胞>10个/HP提示前列腺炎,但应注意检查前72h有无性交,肛诊,手淫等情况,防止假阳性。查到颗粒细胞时提示巨噬细胞增多,多伴有磷脂酰胆碱小体的减少或消失,前列腺液色泽变黄、浑浊等,是前列腺炎特有表现,多见于老年人及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检出率约50%。

3.精液显微镜检查 精液由附睾液、精囊液、尿道球腺液及前列腺液组成,这些部位炎症均可使精液中白细胞增高。有时白细胞与未成熟精子细胞较难区分,可以过氧化物酶染色法将二者区分开来,正常精液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细胞数<1×106/ml。精液中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可用吖啶橙染色后,以荧光镜检查。

(二)微生物培养

从男性生殖系统分离培养微生物是诊断生殖道感染最可靠的方法。为区分微生物来源,常用分段收集标本法,即 初段尿(VBl)中段尿(VB2)前列腺按摩后标本(VB3)及按摩前、排尿后标本(EPS)分别进行细菌培养,从而做出定位诊断。若VB3的菌落高于VB110倍以上,表明为细菌性前列腺炎;EPS细菌培养在确诊致病菌同时可进行药敏试验。

精液培养可了解前列腺以上生殖道有无感染,常同时行厌氧菌,需氧菌两种培养方法,并同时做药敏试验。精液白细胞计数>0.5 ×106 / ml时,判断有感染存在。

支原体菌属有36种,有40%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不育是由支原体所致,支原体感染可降低精子活力和受精能力。因此,男性学中对支原体菌属感染特别重视,常以PPLO复合肉汤培养基在10%CO2、35℃环境中培养。由于生物体很小、无细胞壁,普通显微镜难以发现。支原体呈革兰阴性,培养基上油煎蛋形,l~2周生长,但不要在3周之前就判断为阴性,肉汤需每周多次检查,直到培养至满3周。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在体外进行核酸扩增的方法,能分离检测极微量、特异性DNA和RNA,不必同位素标记,具有敏感,特异,操作简便,高度自动化等特点。可用于梅毒螺旋体、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巨细胞病毒、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等多种微生物感染的检测。

(四)免疫学及生化检查

由于感染时生殖系统局部免疫反应,是相对独立于全身系统反应之外的,查血清中抗体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现多主张测定EPS或精液中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来诊断感染病原物。由于EPS中无针对某一细菌的特异抗体,因此,免疫学检查只能诊断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EPS中以IgA为最敏感,常为血清中的 3.5~6.5倍,而IgG增高也较显著;若IgA、IgG持续升高,见于难治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精液中感染时升高的也主要是IgA和IgG。经免疫荧光法可检测抗体覆盖的细菌,也可直接测定精液中IgA来协助诊断。

生化检查目的主要是经检测EPS,精液中附属性腺及附睾分泌的产物变化来了解其功能,从而辅助诊断有无炎症。如精液中柠檬酸减少说明前列腺功能降低,提示前列腺慢性炎症。

九、睾丸活检

睾丸活检是男性不育症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可了解睾丸病理变化,精子发生状况,明确病变部位,进行定量组织学分析,评估预后,决定选用辅助生育技术的方法等。

(一)适应证

由于睾丸活检是一种有创性的操作,因而应严格地掌握适应证,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可以考虑作睾丸活检:

1.睾丸体积正常,血内分泌激素在正常水平的无精不育患者。

2.输精管复通术及欲行附睾、睾丸取精的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手术的术前准备。

3.怀疑睾丸肿瘤者。

对待睾丸活体检查需要注意:尽管活检是一有创性的检查,但能直接观察到睾丸的病理变化,了解精子的发生状况,而能明确诊断,评估预后,有时是其他任何检查所不能代替的,因而对这种检查的掌握应恰如其分,不要太过严格。

(二)操作方法

具体步骤取材方式可以穿刺针吸,或手术切开取材,对睾丸来说,一次轻柔的手术,并不比反复穿刺针吸的损伤为大。微切口加钳取法的微创手术采集精曲小管标本,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获得的标本组织完整、量足够多,患者无明显痛苦,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并发症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局部常规消毒后,如拟做睾丸精子冷冻保存,以备日后ICSI用,则手术区域在常规消毒后,应用生理盐水擦洗。

2.以1%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麻醉剂,在阴囊部拟做活检一侧的精索内作精索神经封闭麻醉。不必再在局部作浸润麻醉。

3.术者左手固定睾丸,使其紧贴皮下,并使覆盖睾丸的皮肤拉紧,于阴囊皮肤无血管区直接用尖刀片穿过阴囊各层,进入睾丸实质内2~5mm深。

4.用尖细血管钳沿切口直接进入睾丸,钳取数条精曲小管。注意在获取到足够多的精曲小管前,钳取时尽量保持精曲小管不断,以免血管钳多次进入睾丸。

5.穿刺点不需缝合止血,嘱患者自行局部压迫20min。

6.精曲小管标本分两部分。一部分放入有M-HTF的小号塑料培养皿中,经漂洗、碾磨后,直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精子,记录结果;另一部分以Bouin液固定后送病理检查。注意睾丸组织如用甲醛溶液,容易引起组织收缩,而影响镜下观察。

7.受检者常规予以口服抗生素3d。

(三)睾丸活检的病理表现

对睾丸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重点是:

1.精曲小管界膜、形状、直径,有无界膜纤维化,透明变性,边界是否整齐,管腔有无萎缩或扩张。

2.精曲小管和间质的比例。正常间质占35%左右,注意有无间质增生。

3.观察精子发生的动力学。镜检显示精子发育成熟的不同时期,精曲小管每个横断面均可见到从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直至精子,按照精子发生的空间和时间顺序,各阶段细胞组合成一定比例,早期的生殖细胞靠近基膜,成熟的生殖细胞则靠近管腔。

4.观察塞托利(Sertoli)及莱迪希(Leydig)细胞变化。

(张建涛 厉秀云)

参考文献

1白文俊,朱积川.生殖道感染与男性不育.中华男科学,2001;7(2):105

2王益鑫.男性不育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见:王益鑫.男性不育症诊断与治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7-34

3陈国斌.不育症病人精子功能试验的应用和评估.生殖与避孕,1995;15(5):323

4李宏军,郭应禄,王 彦,等.精浆及血清抗精子抗体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应用.生殖与避孕,1997;17(5):308

5王信心,查树伟,吴周立.性交后实验的方法、机理及影响因素.男科学杂志,1995;9(1):10

6黄宇烽.男性病试验诊断手册.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111-128

7崔英霞.不育症的遗传学检测.见:黄宇烽,许瑞吉.男科诊断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388-406

8刘中华,周瑞锦,单 磊,等.316例精索静脉曲张临床分析.中国男科学杂志,2001;15 (2):122

9张佳青.阴囊、阴茎与精索静脉疾病的超声诊断.见:李建初,袁光华,柳文仪,等.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364-378

10李吉昌.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14-254

11维 新.X线诊断造影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27-232

12见 知,庄乾元.实用腔内泌尿外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29-40

13罗丽兰.不孕与不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20-725

14刘玉良.中华男科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9:446-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