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30

第30章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2)

第十二章 男性不育症的诊断 (2)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精浆的功能起着介质作用,它将精子运送到女性生殖道内。正常精浆是前列腺,附睾,精囊等附属性腺的分泌液的混合物,90%为水分,其余为化学成分。精浆的生理和生化特性,对精子的活力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对精浆的生化成分检测,有助于了解附属性腺的功能,对男性不育的诊断、治疗及病因分析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精浆果糖含量测定 精囊分泌的果糖是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睾酮的水平影响精囊果糖的分泌,雄激素不足可造成果糖含量降低,因此果糖含量能间接反映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功能,临床上先天性精囊缺如患者,果糖测定为阴性。精囊炎时,果糖含量可降低。精囊发育不良,不完全射精或射精过频,果糖含量亦降低,而单纯性输精管阻塞性无精子症果糖含量正常。因此,检测精浆果糖作为衡量精囊分泌功能的指标。正常生育男性精浆果糖含量为69~535mg。

2.精浆肉毒碱测定 精浆肉毒碱含量正常,表明附睾和精囊功能正常。当肉毒碱含量高于正常的50%,而果糖含量降低,表明精囊功能障碍,附睾功能正常。肉毒碱占正常含量的50%,果糖含量正常,提示附睾功能障碍,精囊功能正常或输精管阻塞。而当肉毒碱含量急剧下降,果糖含量也减少,表明精囊、附睾功能均有障碍,梗阻性无精子症时,精浆肉毒碱浓度明显减少。正常生育男性肉毒碱含量为(461.56±191.63)μmol / L。

3.精浆柠檬酸测定 精浆柠檬酸与精浆酸性磷酸酶均产生于前列腺,柠檬酸通过与Ca2+结合,影响射精后精液凝固及液化过程,并参与维持精浆渗透压。前列腺炎时,柠檬酸含量明显降低。正常生育男性一次射精的精浆柠檬酸含量≥10mg。

4.精浆酸性磷酸酶测定 正常生育男性精浆 ACP活力为 80~1000U/ml。前列腺炎时 ACP活性下降,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时,ACP明显增高。

5.精浆无机离子含量测定

(1)锌:一定浓度的锌对睾丸正常发育,精子形成过程和精子活力均有影响。精液锌主要来自前列腺,是维持精子活力和密度的重要因素。前列腺炎等疾病导致的精液锌不足可造成精子数目减少,死精子增多而致男性不育。正常精浆锌含量(2.12±0.95)mmol/L。

(2)镁:精液中镁含量丰富,镁浓度与锌浓度成正相关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镁含量降低。正常精浆镁含量(4.98±3.3)mmol/L。

(3)钙:钙是精液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精液中合适的钙浓度与精子运动、获能和顶体反应密切相关。精液中钙含量明显升高或降低均不正常。正常精浆钙含量(4.14±0.59)mmol/L。

(4)铜:铜是精液的正常成分,低浓度对维持精子运动是必需的。铜能抑制精子活力及运动速度,并且影响精子存活率和穿透宫颈黏液的能力;铜还能干扰精子运动和受精卵着床,并直接杀死精子。铜是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发生不育的危险因素之一。正常精浆铜含量(0.54±24.09)mmol/L。

(三)精子功能指标测定

精子功能指标的测定,更能反映精子的受精能力,是对精液常规检查的必要补充。精子功能测定常用以下试验。

1.性交后试验 它是检测宫颈因素不孕的一种定性方法。在排卵期前后性交,性交后1~6h抽取宫颈黏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精液精子数目,存活情况及活力。可了解性交后一定时间内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运行和存活情况。

(1)时间选择:根据基础体温(BBT)的变化,宫颈黏液性状及阴道细胞涂片或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预测女方排卵期,在宫颈黏液羊齿状结晶出现时进行。试验前嘱受试者禁欲3d,性交后6~8h和18~24h时进行标本试验及延缓试验。精子可在宫颈黏液中存留至48h,其活力和对卵子的穿透力变化不大。

(2)性交后标本的采集:用连接有塑料细管的注射器或吸管依次吸取宫颈管、宫颈口及阴道后穹黏液,收集后将塑料导管剪成三部分,分别涂片,高倍镜下观察精子数目、活动性质。

(3)试验结果观察:阴道后穹黏液标本精子常在2~4h即受到损伤,已失去活动能力或死亡。性交后2~3h,宫颈外口可见相当数量的精子聚集于宫颈管或下段。4h后精子数有所减少。宫颈口标本,正常生育力夫妇性交后6h,高倍镜下可见25个以上的Ⅱ~Ⅲ级活动精子,其中Ⅲ级活动度精子应在10个以上。宫颈管标本中的精子于射精后 2~3 h达到高峰,一般性交后6~8h,每高倍镜视野可见10~15个以上活动度为Ⅱ~Ⅲ级的精子,这段时间是确定精子在宫颈黏液中活力及寿命的理想时间。性交后18~24h进行的延缓试验表明,活动度良好的精子接近或保持在原有水平。

(4)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约有10%妇女性交后宫颈黏液中未发现精子,而宫腔内往往存在有活精子。如果宫颈口标本每高倍镜视野下精子数少于5个,特别是活力不良,精子数量不足,运动迟缓,提示精子活力低下或宫颈黏液有异常。宫颈管标本,Ⅱ~Ⅲ级活动度精子每高倍镜视野下低于10个,具有同样的临床意义。

(5)性交后试验异常者应考虑以下因素:性交因素:性交方法不当,精液未排入阴道,不射精或逆行射精等;阴道、宫颈因素:由于阴道炎症感染和阴道pH值改变,使排入阴道内的精子失活,子宫颈炎症,宫颈狭窄,息肉时宫颈黏液分泌下降,或宫颈黏液存在精子抗体阻碍精子运行;精液因素:少精子症,精液量少,液化不良或精浆异常引起精子活力下降;检验因素:取标本时间或部位不对;其他因素:试验时间不合适,为非排卵期,宫颈黏液黄而稠厚,羊齿状结晶不典型。

临床上常将性交后试验作为检测免疫性不育,特别是抗精子抗体的初筛试验。若结果正常,则再查夫妇双方外周血或生殖道分泌物有无抗精子抗体。但结果异常并非均由免疫因素所致,结果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存在有免疫因素的可能。

2.精子穿透去透明带仓鼠卵试验(sperm penetration assay,SPA) SPA是评估精子功能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比较完整地反映精子获能、顶体反应,精卵融合及雄性原核形成的能力,临床上对男性不育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常用于分析精液中精子的受精能力;异常的精液经适当治疗后的效果;人工授精时,供精者标本的质量评价;以及体外授精前评价精子质量。

本试验利用酶去除仓鼠卵的透明带,在一定的培养环境中与人精子一起孵育,获能的精子有穿透无透明带仓鼠卵的能力,根据穿透卵子的精子数,判断精子受精能力。正常人精子受精率≥10%(SPA阳性),不育男性则<10%(SPA阴性),部分不育者的精子穿透率也较高,但每个卵穿透的精子数很少,因此受精指数更有意义。生育男性精子受精指数最低标准为5,低于5则生育力低下。少数弱精症的患者受精指数往往低下。

(四)精子低渗肿胀实验

观察精子尾部变化并计数200条精子,计算b~g型精子的百分率。b~g型精子尾部呈不同程度的肿胀,g型精子整个尾部肿胀呈球形,证明精子膜功能无损伤,精子功能良好。正常b~g型精子的百分率61.9%±11.0%,g型精子百分率22.8%±9.0%。精子尾部肿胀表明精子具有完整的膜功能。虽然尾部肿胀并不能代表头部,但能标志精子整体的功能。实验表明,精子顶体反应率,精卵结合率及受精率均与尾部低渗肿胀实验呈正相关,因此,本实验对于了解精子受精功能有重要意义。

(五)精子核蛋白组型转换

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内的核蛋白主要为体细胞型组蛋白,富含赖氨酸。但到精子细胞阶段,则组蛋白将逐渐被富含精氨酸和胱氨酸的鱼精蛋白所取代。鱼精蛋白能中和DNA电荷,并能抑制RNA的合成,即抑制基因表达。精子携带着全部来自父方的遗传信息,这些基因必须在受精后才开始表达。在受精前精子基因在鱼精蛋白的特殊保护下,紧密浓集,无任何DNA转录作用,无疑有重要生理意义。核蛋白组型转换缺陷或异常可引起男性不育或胚胎早期夭折流产,正常生育男性苯胺蓝染色阳性精子均≤30%。

(六)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

顶体酶存在于精子顶体内膜及赤道部膜上,它是受精过程中重要的蛋白水解酶,通常以无活性形式存在。当精子头部进入卵透明带时,顶体酶原被活化为顶体酶水解卵透明带,使精子穿过卵透明带最终与卵子结合。顶体酶活性可反映精子质量,顶体酶活力不足可能导致不育。临床精子成活率低、死精子症以及严重生殖系统感染,特别是溶脲支原体严重感染时可造成精子顶体酶活性低。精子顶体酶活性定义:24℃水解1.0μmol/min为1U顶体酶活性。正常生育男性顶体酶活性为(29.7±14.3)×106U/106。

四、内分泌检查

男性生育力的维持必须有合适的激素环境,内分泌功能测定可了解激素紊乱引起的不育,并对病变部位,治疗激素的选择及不育症的预后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常用内分泌功能测定包括下列几项,多选用高灵敏度ELISA法和放免法。

(一)血浆(清)睾酮(T)检测

睾酮现已经普遍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睾酮正常值:男性为(570±156)ng/dl;女性为(59±22)ng/dl。95%由睾丸产生,少量为肾上腺分泌。血中极少部分为游离状态并发挥活性作用,血睾酮含量有节律变化,上午含量高且高峰时间为早晨4~9时,取血宜在6~9时空腹连取2~3个血样。各实验室均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

(二)促性腺激素测定(血清)

包括黄体生成素(LH)和尿促卵泡素(FSH)。检测方法很多,现广泛采用放射免疫法。不同阶段,垂体促性腺激素浓度不同。FSH在男性变化较小,LH在男性成年后比青春期高。正常值范围FSH 1.2~5.0 U/L; LH 2.5~9.8 U/L。

催乳素(PRL)和雌激素(E2)测定:正常值PRL为 110 ~510U / L;E2为70~190pmol / L(均为血清标本)。

(三)内分泌功能检测的诊断意义

(四)氯米芬刺激试验

氯米芬为一种抗雌激素物质,可刺激垂体LH、FSH分泌,是一种负反馈。若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正常,则刺激睾酮分泌增加。

方法:试验前2d,测LH、FSH、T的基础值,第3天口服氯米芬200mg/d,共10d,第9天、第10天取血重复测三种激素。青少年按3mg/kg计。

试验指征:低促性腺激素型性功能减低;青春发育期估价。

临床意义:出现LH、FSH升高,说明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完整;如果T也升高,说明睾酮对内源性LH和FSH有反应。LH、FSH无反应,提示垂体瘤或青春期延缓和无青春期发育患者。正常反应为服药后 LH较对照高72%~245%;FSH高45%~130%;T升高40%~220%。

(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试验(HCG试验)

非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者,注射HCG后T升高,提示睾丸有内分泌功能。

方法:HCG 4000U,1/d,肌内注射,连续4d;或HCG3 000~4 000U,1/d,肌内注射。于注射后48h、72h、96h测血T水平。

临床意义:无睾症,睾丸间质不发育,睾酮合成酶缺陷者无反应;隐睾患者反应迟钝,需多次注射有反应;单纯垂体促性腺功能减退者,短程反应弱,可能无反应,重复注射可有反应;青春发育期延缓者或进入青春期隐睾者,反应近于正常;正常为注射后出现T高峰,2倍于正常对照,高峰持续7d。

(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试验

基本原理是给人工合成的10肽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观察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功能的变化,阳性者LH、FSH明显升高,说明垂体功能完好。

方法:单次静脉推注法,4h连续静滴法和脉冲式给药法。后者以每次LHRH20μg,1/90min,共给药4次;静脉或皮下给药,每次脉冲前和后0、10、40、70min测血LH、FSH。

正常男性,注射LHRH 2~3min后,LH上升,20~30min达高峰,逐降落。高峰时上升达3~6倍基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