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24

第24章 免疫性不孕 (2)

第九章 免疫性不孕 (2)

2.贝润蒲经验 免疫性不孕选用地柏抑抗汤,用生地黄30g,黄柏9g,白芍15g,防风9g,丹参、牛膝、白花蛇舌草、老鹳草、穿山甲、紫草、金银花各15g,于月经干净后连服10d。

(四)常用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 适用于肾阴不足患者。每次6g,3/d。

2.龙胆泻肝片 适用于肝经湿热型患者。每次3片,2/d。

3.抗免1号片 适用于肾虚瘀血痰结患者。每次3片,3/d。

4.助孕1号丸 适用于肾阴虚型患者。每次1丸,3/d。

5.助孕2号丸 适用于肾阳虚型患者。每次1丸,3/d。

6.妇科金丹 适用于肝气郁结型患者。每次1丸,3/d。

7.血府逐瘀胶囊 适用于瘀血内停患者。每次2粒,3/d。

(五)单方验方

1.利湿化瘀抑抗汤 知母12g,黄柏12g,土茯苓30g,马鞭草30g,红藤30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炒当归12g,牡丹皮12g,柴胡8g,黄芩12g,茵陈15g,徐长卿15g,僵蚕12g,生甘草12g。在排卵期及黄体期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2.茵芩汤 茵陈、黄芩、川续断、菟丝子、桑寄生、熟地黄、丹参、赤芍。湿热重者加黄柏、萆薢、苍术,肝气郁结者加郁金、青皮,肾阴虚者加二至丸,肾阳虚者加巴戟天。

3.抗阳助孕方 黄柏、知母各15g,贯众、青皮、山茱萸、当归、露蜂房各12g,黄芪、菟丝子各30g,水蛭8g。湿热下注者加败酱草,阴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阳虚者加鹿角霜,肝气郁结者加台乌药。 1个月为1个疗程。

4.化湿消抗体汤 萆薢12g,赤芍12g,牡丹皮12g,红藤30g,土茯苓30g,车前子(包)10g,忍冬藤15g,生甘草15g,薏苡仁30g,金银花12g,连翘12g等。水煎,每天1剂。90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治疗期间采用避孕套暂时避孕,待AsAb转阴后指导患者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

5.固本活血汤 黄芪30g,黄精15g,仙灵脾12g,菟丝子15g,鹿角片12g,丹参15g,桃仁10g,三棱10g,虎杖12g,大黄6g,金银花12g,鱼腥草30g。每天1剂,早晚分2次煎服,20d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本方适用于抗子宫内膜抗体免疫性不孕患者。

6.温养脾肾消抗汤 党参15g,生黄芪12g,炒白芍10g,炒白术10g,广木香6g,山药12g,菟丝子10g,鹿角片10g,仙灵脾15g,紫河车粉(吞服)5g,当归12g,丹参15g,僵蚕10g,徐长卿15g,炙甘草15g。在排卵期及黄体期服用,平时据月经周期的阴阳变化规律做适当加减。

7.滋养肝肾抑抗汤 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2g,山茱萸9g,枸杞子15g,山药12g,女贞子15g,制黄精15g,炒当归10g,玄参10g,僵蚕15g,徐长卿30g,生甘草12g。经净后开始服药,每天1剂,水煎2次分服,至排卵前加入桑寄生12g,菟丝子10g,仙灵脾12g继续服。

8.养肝滋肾汤 紫河车30g,党参30g,当归15g,白术20g,熟地黄15g,山药20g,菟丝子15g,生地黄15g,龟板15g,黄柏10g,徐长卿15g,紫石英30g,淫羊藿20g。水煎服,每天1剂,每次月经过后连服10剂为1个疗程。

9.消抗汤 炙黄芪30g,炒白术20g,防风10g,熟地黄20g,当归20g,黄芩10g,菟丝子10g,徐长卿10g,丹参30g,三七粉(冲)4g,甘草6g,大枣10枚。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

10.贞芪转阴汤 女贞子15g,黄芪15g,旱莲草15g,党参15g,炒白术12g,当归12g,白芍12g,徐长卿15g等。水煎服,每天1剂,每月服24剂。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11.调肝汤加减 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菟丝子30g,女贞子20g,枸杞子20g,沙苑子30g,丹参20g,生黄芪20g,制香附10g,益母草10g等。本方适用于肝郁肾虚为主的免疫性不孕患者。

12.消抗体汤 桃仁、当归尾各15g,黄芪、枸杞子、丹参、菟丝子各20g,鹿角胶10g,虎杖、徐长卿、女贞子各12g,生甘草6g。

13.转阴丹 生地黄15g,地骨皮15g,白芍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麦门冬15g,山茱萸12g,玄参15g,砂仁9g。每天1剂,水煎服,经期停用。AsAb阳性者同时用避孕套避孕。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血清抗体,若受孕停服西药,投以寿胎丸加减以保胎。

14.消抗助孕汤 黄柏10g,土茯苓30g,生地黄10g,丹参15g,赤芍10g,泽泻10g,茺蔚子10g,黄芪15g,枸杞子15g,紫石英15g。气虚加党参15g,白术15g;血虚加当归10g,熟地黄15g;血瘀加三棱10g,莪术10g;血热加金银花10g,野菊花10g,白花蛇舌草15g;肾虚加桑寄生15g,杜仲10g,川续断10g。每天1剂,水煎服。

(六)针灸疗法

1.体针

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曲池、三阴交等穴。

操作:每次取3~4穴,交替使用,采用平补平泻法。

2.耳针

取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肝、肾。

操作:毫针用平补平泻法,或用王不留行籽贴于穴位上,每次选4~5个穴位为宜。

3.灸法

取穴: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太溪,各穴均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小艾炷直接灸。

(七)西医治疗

1.避孕套疗法 用于携带AsAb不孕妇女的治疗方法。性生活用避孕套6~12个月。妇女长时间的避免与精液接触,隔绝精子抗原的刺激,抑制新的抗体产生。

2.免疫抑制疗法 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抑制AsAb产生,降低血清和生殖道分泌物的抗体效价。

(1)局部治疗:氢化可的松栓剂放置阴道内,治疗宫颈黏液存在抗精子抗体患者。

(2)小剂量疗法:泼尼松(强的松)5mg,口服,3/d,3~12个月。地塞米松2~3mg/d,连用10周,以后逐渐减量后停药。

(3)短期大剂量疗法: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96mg/d,在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连用7d。

3.人工授精 通过宫腔内人工授精、腹腔内人工授精或卵泡内直接授精等治疗。

4.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八)其他疗法

1.灌肠疗法

药物组成:金银花30g,丹参30g,败酱草15g,红藤15g,虎杖15g,白花蛇古草15g,延胡索15g,三棱15g,莪术15g,生甘草10g。

用法:加水浓煎,去渣滤液100ml,每晚保留灌肠1次,经期停用,每月15~20次。

2.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透骨草、寻骨风、红藤、虎杖、当归、艾叶、千年健、皂角刺、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血竭、桂枝、川芎、小茴香、大黄、川椒、山慈菇、细辛等。

用法:将上药加工成粗末,装布袋内。用时浸湿药包,隔水蒸15min,趁热外敷少腹,1~2/d,每次30~40 min,每月10~15次,行经期停用。药包可反复使用5d更换(夏日可每2d更换),有皮肤过敏者停用。

3.中药坐浴

药物组成:清热解毒汤(苦参30g,秦艽15g,苍术15g,徐长卿20g,黄柏20g,黄连10g,龙胆草20g,玄参20g)。

用法:煎后取液,每天坐浴1次,每次坐浴30min,每次月经过后3d坐浴,坐浴10次为1个疗程。

(范书萍 吴化平)

参考文献

1毛瑞敏,等.益气固肾活血法治疗抗子宫内膜抗体免疫性不孕31例临床观察.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2;2(8):973

2王振卿.养肝滋肾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山东中医杂志,2002;21(5):279

3田秉星,等.“化湿消抗体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3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2):25

4骆 春.病证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86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8):29

5贺小林.归肾汤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8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1;17(9):47

6赵 凯,等.抗免Ⅰ号片治疗女性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1;19(4):57

7魏凤玲.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82例.四川中医,2002;20(8):53

8胡启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48例.中国基层医药,2001;8(2):151

9罗颂平,等.助孕Ⅰ号、Ⅱ号丸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新中医,1996;28(8):23

10连 方,等.贞芪转阴汤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脾肾两虚型不育症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95

11张丽珠.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9

12罗颂平,梁国珍.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与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8

13罗丽兰.不孕与不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5

14毛俊同,陈涤平.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