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不孕不育临证效典
601200000022

第22章 反复性早期流产 (2)

第八章 反复性早期流产 (2)

4.固阴煎加减 熟地黄15g,菟丝子15g,山药15g,山茱萸9g,炙甘草10g,党参15g,黄芪15g,当归15g,三七粉5g(分两次冲服),枸杞子15g,龟板胶15g,川续断12g。每天1剂,水煎服。

5.保产无忧汤 荆芥穗、菟丝子、川贝母各3g,当归、川芎各5g,艾叶、厚朴、羌活、生黄芪、枳壳、炙甘草各2g,白芍6g,大枣3枚,生姜3片。每天1剂,水煎,早饭前、晚睡前分服。治疗至无流产先兆后改为每周服3剂,服至上次妊娠流产月份,经B超探查胎儿宫内无异常,再进3剂巩固疗效。

6.加味茵陈蒿汤 茵陈15g,焦栀子6g,生大黄5g,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5g,白芍12g,川续断15g。清热安胎,用于母儿血型不合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症者。

7.安胎饮 党参、白术、桑寄生、山药各15g,白芍12g,川续断、菟丝子、苎麻根、阿胶(烊化)、焦生地黄、黄芩各10g,炙甘草6g。每天1剂,水煎服,5d1个疗程。

(三)老中医经验

罗元凯治疗经验 罗元凯治疗习惯性流产,认为与肾气不固有关,肾失闭藏,以致屡孕屡堕。这是罗元凯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第一临床要义。气血损伤,不能滋养胎元,以致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往往也是导致流产的原因之一。

此外亦可由于母体素虚,妊娠以后,劳力过度,或跌扑闪挫,损伤冲任,以致冲任二脉不能维系胎元,而造成胎漏或小产。总之,导致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的病机,关键在于肾脾、气血、冲任二脉之耗损,其中以肾气亏损为主要原因。立法以补肾健脾固气为主,其中方为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菟丝子25~30g,川续断15g,桑寄生15g,阿胶12g,党参25~30g,白术15~25g,荆芥炭6~12g,何首乌30g。气虚甚者加黄芪15~25g;体寒者加陈艾叶10~15g;血虚者加熟地黄20~25g;气滞有恶心呕吐者加春砂仁3~4.5g(后下),或陈皮5g;有热者加黄芩6~9g,或女贞子15g,旱莲草15g;腰痛甚者加金毛狗脊15~25g,川杜仲15g;腹痛明显者加杭白芍15g,甘草6g。

另外自拟经验方补肾固冲丸:菟丝子240g,川续断120g,阿胶120g,熟地黄180g,鹿角胶90g,白术120g,党参150g,川杜仲90g,枸杞子120g,巴戟天120g,当归90g,砂仁70g,大枣肉50枚,红参30g。制法和服法: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1丸,2/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服。

(四)常用中成药

1.参茸白凤丸 适用于脾肾亏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每次1丸,2/d。

2.全鹿丸 适用于阴阳气血亏虚患者。每次9g,3/d。

3.八珍丸 适用于气血亏虚患者。每次1丸,3/d。

4.保胎1号冲剂 每次1袋,2/d,口服。

(五)单方验方

1.安胎饮 苎麻根10g,芡实10g,杜仲10g,川续断10g,当归10g,熟地黄10g,白芍10g。每天1剂,水煎服。

2.固冲安胎饮 生地黄30g,紫石英30g,墨旱莲20g,麸炒白芍20g,麸炒白术15g,党参20g,桑寄生30g,川续断12g,女贞子15g,枸杞子15g,菟丝子20g,大枣12g,甘草10g。水煎服,1/d。

3.保胎饮 当归6g,熟地黄10g,白芍15g,川芎6g,党参15g,黄芪18g,白术10g,砂仁(后下)6g,黄芩10g,阿胶(烊化)10g,桑寄生15g,菟丝子15g,杜仲10g,荆芥穗10g,艾叶10g,甘草6g。于流产前1个月开始服中药,每月7剂,每天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服至流产月份推后1月。

4.固胎汤 菟丝子30g,桑寄生18g,续断18g,阿胶18g,当归头15g,熟地黄15g,杜仲18g,砂仁5g。1/d,每剂服3次,水煎服,10d为1个疗程,连续服3~5个疗程,均在孕期服药。用药期间嘱患者休息30d左右,夫妻节欲。

5.滋肾育胎汤 杜仲、桑寄生、枸杞子、川续断、阿胶、鹿角霜、党参各15g,巴戟天、艾叶各15g,砂仁6g,吉林人参5g,白术、熟地黄、菟丝子各12g。自妊娠确定之日起,连用5剂,如首诊时即已出现腰腹坠胀疼痛,或阴道流血者,确诊妊娠后即用上方治疗,直到以上症状消失后再巩固2剂。

6.聪壮保胎丸 菟丝子、炒白术、怀山药、杜仲、续断、砂仁组成。煎煮、浓煎至稠膏状、烘干。孕前4个月开始服用,每服6g,2~3/d。每个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用药,连服至月经来潮停药。孕后每天早晚各服6g,妊娠反应剧烈者每用3d即停药1d。若基础体温低于36.5℃者嘱患者不能停药,并嘱患者每天早、中、晚各服药丸6g。

7.抗毒保胎汤 黄芪、党参、苎麻根各20g,大青叶、板蓝根各30g,蛇床子15g,炒续断、巴戟天、紫河车、菟丝子、砂仁(后下)各10g,五味子5g。每天1剂,水煎服。维生素E、维生素C各100mg,叶酸10mg,3/d,用至超过最近流产孕周,禁房事,卧床1~2个月。

(六)针灸疗法

1.体针

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关元。

操作:直刺0.5~1.5寸,捻转补法,孕后只灸不针。适用于脾气虚弱型习惯性流产。

2.隔姜灸

取穴:神阙。

操作:菟丝子末填充神阙穴,高出腹部2cm,艾炷置于其上,每天灸1次,灸5~10壮。适用于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

3.敷贴疗法

药物组成:寿胎丸原方1剂加黄芪、党参各20g。

用法:于末次流产清宫术后(或初诊患者)立即神阙穴拔罐,留罐2~3min,去罐以艾条温灸脐部20~30min,去灸后将装好药粉的家蚕茧壳(破洞口朝上)贴于脐部,以胶布固定之,3d重复1次,每于拔罐前2~6h去脐部茧壳,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相隔10~15d,茧壳内装药粉为上6味药物研极细末,临用装入茧壳内,以茧壳装满为度。

(七)西药治疗

有反复性早期流产史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如前所述。查出原因,若能纠治者,应于怀孕前治疗。免疫因素引起的可应用泼尼松5mg, 1~3/d,应用3~12个月。抗精子抗体阳性妇女,用3~6个月避孕套。由于感染引起的应用抗生素治疗。

原因不明的反复性早期流产妇女,当有怀孕征兆时,可按黄体功能不足给以黄体酮治疗,10~20mg/d肌内注射,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 000U,隔天肌内注射一次。确诊妊娠后继续给药直至妊娠10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并嘱其卧床休息,禁忌性生活,补充维生素E及给予心理治疗,以解除其精神紧张,并安定其情绪。

对于宫颈口松弛者,妊娠前作宫颈口修补术。若已妊娠,最好于妊娠14~16周行宫颈口环扎术,术后定期随诊,提前住院,待分娩发动前拆除缝线,若环扎术后有流产征象,治疗失败,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撕裂。

(齐向红 杨静华)参考文献

1周庚风.中西医结合治疗巨细胞病毒引起的习惯性流产36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

2陈洪荣.固冲安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31例.山东中医杂志,2001;(6):354

3朱玉芬.保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及早产.江苏中医药,2002;(8):46

4华 军.自拟安胎饮治疗习惯性流产21例.北京中医,2001;(1):6

5李华贵.自拟固胎汤治疗滑胎36例临床分析.天津中医,2002;(3):67

6李艾丁.胶艾汤治疗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130例.四川中医,2002;(10):576

7乐 杰.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1

8裴 林,刘亚欣.不孕不育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6-120

9罗丽兰.不孕与不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1

10毛俊同,陈涤平.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