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600900000019

第19章 外科伤病 (8)

第二章 外科伤病 (8)

【山小橘叶】新鲜山小橘叶适量。每次将6~8片重叠起来,外敷于关节肿胀部位,然后用绷带包扎。每日换药1次。第2次换药打开敷料时,即可见患处明显消肿,皮肤苍白、潮湿、发皱,应通风半小时左右,此类症状消失后再敷药。治疗关节扭伤。

【白芷】生白芷适量。本品研细末,黄酒调敷于局部,每日1换,一般7~10日关节积水即可消失。治疗关节积水。

【景日三七】鲜景日三七全草,洗净后放入75%酒精溶液中浸泡15分钟,取出捣烂。用时,冲洗扭伤部位,按肿胀部位的范围取药适量外敷。36小时内就诊者以食醋调敷,36小时后用75%酒精调敷,一般24小时换药1次。治疗急性关节扭伤。

七、外 伤 血 肿

外伤性血肿是骨伤科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虽均为外伤,但症状复杂,临床上不可忽视,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血肿常迁延不愈,或引起并发症。

【童便】童便结晶粉。每次0.5~1.5克,每日口服2或3次,温开水或加黄酒送服。5日为一疗程。治疗急性损伤血肿。

【赤小豆】

(1)将赤小豆研成细末,用凉开水或凉茶水调成糊状敷在患处,其上隔一层塑料胶纸(以防止其中水分蒸发,结成干块),再在胶纸上敷上纱布包扎好。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治疗外伤性血肿。

(2)将赤小豆研细末,加鸡蛋清调成糊状,涂布患处,再用棉垫固定,每日1或2次。治疗外伤性血肿。

【芒硝】1 000~3 000克,捣碎,用双层纱布将芒硝平铺于其中约l厘米厚,四周缝合,然后敷于皮肤上,外用绷带固定,敷后芒硝易吸水并吸热熔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感或虫行之感。8~12小时换1次,以防芒硝时间过长质变硬磨损刺激皮肤。治疗骨伤肿胀。

八、腰痛

腰扭伤一般是由于外力因素或腰部用力不当而造成腰骶部肌肉筋膜软组织的急性损伤。临床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不能活动,不敢大声说话或咳嗽。急性腰扭伤一般是弯腰搬抬重物失当,挑担闪挫,强力举重,跌仆及外力直接撞击腰部等,都可造成腰部急性扭伤。长久弯腰常使腰部肌肉、筋脉、气血阻滞,形成腰部积累劳损,逐渐发生腰痛。急性腰扭伤都是突然发作,腰部剧烈疼痛或局部红肿,俯仰转侧活动都感困难,甚至呼吸、咳嗽均使疼痛加剧,这时必须及时治疗,否则拖延日久,形成宿伤,在劳累及阴雨时痛势增加,治疗比较困难。急性腰扭伤,腰部有明显压痛,肌肉紧张、拒按,局部可能有红肿,活动障碍明显。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包括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腰椎肥大、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属于中医痹症范畴。因腰为肾之府,又足少阴肾经“贯脊属肾”,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督脉“并于脊里”,带脉环绕腰部;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脊梁骨),络肾”。因此,腰痛还与督脉、带脉、足太阳经有关。腰痛的原因虽多,总不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为感受风寒、涉水冒雨、久居湿地、劳汗当风、衣着湿冷、外邪痹阻腰部经脉而作痛。跌仆闪挫、损伤经脉气血、导致筋络气血阻滞、瘀血滞着腰部而发生疼痛。内伤为早期治疗不及时,或久病亏损、年高精衰、房室伤精、腰中脉络失养而痛。

【牵牛子】生牵牛子、炒牵牛子各4.5克。两药兑匀粉碎,分为2份,晚上睡前及早饭前温开水各冲服1份。一般服2份即愈。偶有腹泻,不需处理,药停即止。治疗急性腰扭伤。

【草乌】草乌注射液局部或肌内注射。也可用制草乌1.5~3克,久煎后服用。该药毒性大需慎用。

【海马】海马50克,焙干研末,40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4小时以上,日服10毫升,15日为一疗程。

【硫黄】生硫黄去尽杂质,研末过细筛,首次服0.5克,用少许白酒或黄酒调开,以活络效灵丹汤药送服,早晚各服1次,连服3日。无不良反应时,每日增加0.5克,直至增加1次最大量10克,15日为一疗程。服后剧烈头痛者、心烦口渴严重者、头发突然变白者应停服硫黄。

【丹参】丹参注射液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为一疗程。或丹参注射液选择相应平面行椎管注射,疗效较好。

【硼砂】

1.硼砂适量经煅制后研成细末,瓶装密封;或配制成3%的眼药水,分装备用。取本品少许,或用本眼药水数滴,点于患者两目内、外眦处,而后嘱患者闭眼,双手撑在腰部,两脚分开站立,作腰部前后、左右适度活动,对不能站立的重患者,可让其卧床,由医者帮助作两下肢伸屈活动,20分钟左右即可。每日1次,连治2或3次。若用硼砂眼药水治之,需1日点2次,至痊愈为止。

2.硼砂粉若干加热煅烧至干枯块状后,置于地面冷却(俗称去性),并制成米粒状颗粒备用。急性腰痛(除去骨关节疾病、肾脏病、妇科病引起的腰痛,将硼砂颗粒放入患者睛明穴内)。若双侧腰痛或脊柱正中腰痛者,需双侧睛明穴皆放入1粒硼砂,若单侧腰痛只需放入患侧睛明穴内。约2分钟,等药稍溶解,令患者活动腰部,如前屈,背伸、侧弯、左右旋转10°~15°。10分钟后,腰痛明显缓解或消失。一般1次可愈,不愈者可次日重复治疗。治疗急性腰扭伤。

【虫】虫若干只。本品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虫末1.5克,用红花酒或白酒50毫升送服,每日1次。一般3~5次痊愈。治疗腰扭伤。

【甘草】30%甘草注射液4毫升。隔日注射1次,4~7次为一疗程。一般急性者注射一个疗程,慢性者注射2个疗程。治疗腰腿痛。

【香附】生香附适量。本品研粉备用,每次4克,每日3次,用冷开水冲服,治疗腰痛效果良好。此方对寒热虚实的腰痛均宜,以实证优于虚证,寒证优于热证。

【肉桂】研成粉末,口服肉桂粉,每次5克,每日2次,3周为一疗程。治疗肾阳虚型腰痛。

【阴石蕨】鲜阴石蕨根茎150~180克(干品90克)。每周1剂,水煎服,也可加猪脚爪1~2只,红糖适量同煎,一般2剂能愈。治疗腰肌劳损。

【夏天无】1%夏天无注射液局部注射(阿是穴),每日1次,14日为一疗程。或夏天无研末口服,每次6~12克,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注射液局部或穴位注射12.5~25毫升,最大量为50毫升,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1~2个疗程即可见效。

【丝瓜络】切碎焙焦黄研粉,每日1匙,分2次服用,少许酒冲服疗效更佳。

【当归】1%当归注射液1~1.5毫升,每日1次,胃俞、白环俞等穴位注射加微波治疗,7日为一疗程。

【苍耳子】30%苍耳子注射液,每次2~4毫升,隔日1次,痛点肌内注射,10日为一疗程。对急慢性腰肌劳损疗效较好,对有骶椎裂或肥大性腰椎炎疗效较差。

【松节油】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可制成复方注射液局部或肌内注射,也可取适量泡酒外搽。治疗肌肉痛、风湿痛或关节痛。

【杜仲】12克炒焦,研末,热黄酒120克共调,分3次内服。或杜仲30克,同猪腰1对加水煮沸后再煮半个小时,然后去杜仲,吃猪腰并喝汤,每日1剂,一般服7~10剂。

【两面针】20%两面针溶液离子导入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

(赵中华)

九、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由足跟内、外缘软组织损伤及中跟骨增生所致。临床表现为晨起或久坐站立时,足跟疼痛,不敢着地,行走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足跟痛的原因较复杂,多数是因年龄增长,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关节和骨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致。这种退行性改变与慢性劳损有关,有的在跟骨下方形成骨刺;也有的因关节炎、外伤所致;部分中老年妇女长期穿高跟皮鞋,或缠脚几十年,使足底跖腔膜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劳损引起足跟痛。

【苍耳叶】鲜苍耳叶适量。鲜叶捣烂,以小片塑料薄膜垫敷患处,干后换药,不拘次数。如有小疱发生可按烫伤处理,伤好后再继续敷药。

【夏枯草】50克,食醋1 000毫升。将夏枯草放入食醋内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洗患处2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日。

【川楝叶】鲜川楝叶30~60克,红糖适量。两者混合捣成膏状,外敷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2或3次疼痛消失。

【仙人掌】先用刀刮去仙人掌两面的毛刺,然后削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日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晚上贴敷。在治疗期间穿布底鞋为宜,适当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威灵仙】5~10克(1次量)。本品捣碎,用陈醋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日换药1次,对个别足跟红痛的患者配以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佳。局部如有溃破不可使用。威灵仙的品种较多,使用时以毛茛科铁线莲属之威灵仙效果为佳。

【椿树叶】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2 000毫升,煮沸取汁,加醋酸150克趁热熏洗患足,每日1或2次,治疗20日为一疗程。治疗跟骨骨刺痛。

【川芎】川芎45克,研成细粉,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袋装药粉15克。将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痛处接触,每次用1袋,每日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治疗脚跟骨刺。

十、滑囊炎

滑囊炎是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导致滑膜充血增厚、滑液增多、囊壁纤维化,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包块,缓慢增大伴压痛,皮肤呈炎症反应的疾病。

【薏苡仁】生意苡仁6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2次口服。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

十一、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是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斑蝥】斑蝥粉0.01~0.02克。患肢肘关节屈曲90°~120°,将本品放置于肱骨外上髁处(即压痛最明显处),敷贴4厘米×6厘米大的胶布。一般为7~9小时,有热辣感或微痛感时,即将胶布及药除去,可见该处皮肤潮红起疱。若疱如绿豆大或黄豆大,亦当去之,其疱会渐渐增大;若仅皮肤潮红,未见起疱,再敷贴1次;若疱大而疼痛甚者,可用消毒的注射针头刺破疱放掉一些液体,使张力减低,则疼痛可减,但不要将疱皮撕掉,撕去则易感染。更不可涂敷任何药膏,否则影响愈合时间。去除胶布后,盖以消毒的纱布即可。发疱后一般2~4日即可干燥而愈,7日发疱1次,3次为一疗程。3次无效即停止使用。

【毛茛】鲜毛茛茎叶适量。洗净捣烂,做成铜钱大小的扁圆形药泥饼(厚0.5厘米),敷贴于患处疼痛最明显处,以敷料固定。局部皮肤辣痛、充血发红即取下药饼,待局部起水疱并极度充盈时,用针管将疱中水抽出,以消毒敷料包扎。

十二、嗜酸性筋膜炎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以浅筋膜的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炎性疾病,又称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shulman综合征等。本病可能与季节性抗原(某些过敏原、病毒等)有关。

【丹参】丹参注射液(每支2毫升,相当于原生药4克)。本品每次12~32毫升加入右旋糖酐40溶液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5~20日为一疗程。连续或间歇应用。最长5个疗程。

十三、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恶性骨肿瘤。多发生在10~2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2∶1。骨肉瘤易于侵袭生长迅速的干骺端。最典型的位置在管状骨,股骨远端及胫骨的近端是最常发病部位。患者50%~70%的病变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发生在腓骨、下颌骨、上颌骨和脊柱的骨肉瘤少见。主要症状是疼痛,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由隐痛变为刺钻样剧痛,尤以夜间为甚。由于骨肉瘤多发生于干骺端,因此引起邻近关节功能发生障碍。肿瘤的血管相当丰富,所以局部皮肤发热、静脉怒张。已转移到肺部者,有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天麻】天麻,鸭蛋。天麻9克研为末,鸭蛋1个,放盐水中浸疱7日后取出,开1小孔,倒出适量(相当于天麻末的体积)蛋清,把天麻末装入蛋内,麦面和饼密封鸭蛋,置火中煨熟,每晨空腹服1个。

十四、氟骨症

氟骨症是常见的地方病。主要由饮水中氟量过高引起,氟对神经系统的损害,除骨性压迫所致的继发性损害外,还可直接损害神经组织,同时对神经系统的酶(如胆碱酯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具有毒性作用。氟骨症以肢体疼痛、抽搐麻木、关节僵硬变形、甚至弯腰驼背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沙苑蒺藜】每日清晨或睡前服沙苑蒺藜蜜丸(每丸含生药9克),连服5个月为一疗程。

(赵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