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常见病症单味中药妙治
600900000018

第18章 外科伤病 (7)

第二章 外科伤病 (7)

【蜈蚣】将蜈蚣研粉供内服;另取蜈蚣粉20克放入250克生桐油内,浸泡10日后供外用。每日内服蜈蚣粉3次,每次1克,另用蜈蚣油外搽患处。治疗化脓性骨髓炎。

【巴豆】60克。将本品去壳取仁,纱布包好,加2只猪脚炖4~8小时,待猪脚骨肉分离后备用。吃肉喝汤,早晚空腹服2次。隔2~4日1剂,连服2~4剂。治疗慢性骨髓炎。注意:巴豆有毒,如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可用绿豆125克研粉,加入冷开水1小碗调匀,服下即解毒。

【款冬花】将款冬花研成糊状,涂于消毒布块上,对有窦道形成的患者用淡盐水清洗干净,按创面的大小,取适量的药糊涂于消毒布块上,铺平后贴于创面,然后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0个月为一疗程,休息2日后继续外敷。对于病灶较深,窦道引流不畅者,治疗时宜进行蝶形开窗引流术,首次引流需做常规病灶清除术。治疗慢性骨髓炎。

【蟾蜍】活蟾蜍7~10只。将香油或其他植物油60~100毫升倒入锅中用文火煎煮,同时缠扎蟾蜍足,倒悬在油锅上熏蒸至口中有涎液流出,滴入油锅内。待蟾蜍涎液流尽,立即将油锅离火,不可久熬。自然冷却后即可服用,成人分2次服用,小儿用量酌减。15日为一疗程。治疗骨髓炎。

【癞蛤蟆】较大癞蛤蟆1只。将其身体表面洗净,晾干水分后,剖腹去内脏连同下腭及腹部一并去掉,依患病部位的不同及疼痛面积的大小,将以耳后腺及其周围的皮肤腺为主的癞蛤蟆皮,切割一圆形块,用刀将圆形块上的腺体剖开,当白色乳状液流出时,即将此面接触患部皮肤敷于患部,同时用玉米面加水制作一个内径同已敷蛤蟆皮等大,厚约0.5厘米的圈饼套敷于蛤蟆皮外围,然后用手轻轻压平,纱布包扎,24小时换1次,3次为一疗程。第一疗程后,间隔1日再行下一疗程,一般需1~3疗程。治疗急性骨髓炎。

三、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由一个关节转移到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红、肿、灼热、剧痛。部分患者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患者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后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可能与变态反应和自体免疫有关的慢性进行性疾病。表现为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的炎症,造成关节各种组织如软骨、韧带、肌腱、骨骼及多脏器损害。女性患者偏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属于中医的“痹症”和“历节风”,早期以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为特征,谓之“热痹”,中后期可见关节强硬和畸形,属于“着痹”和“历节风”。患者气血亏虚、营卫失和、外邪阻滞、经脉不利,初期多为阳盛阴虚,后期多为阳虚阴盛或阴阳俱微,但气血亏虚、营卫失和则贯彻始终。

【生地黄】干生地90克,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约1小时,滤出药液约300毫升。此为1日量,1次或2次服完。儿童酌减。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虎杖】适量。本品切片,按250克生药,500毫升白酒的比例泡制,封缸,半月后启用。成人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儿童减量。

【黄鼬】黄鼬全骨一具。本品悬挂于阴凉处晾干。然后用阴阳瓦焙成焦黄色,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日1次,每次9克,晚上睡前以黄酒100毫升送服(不会饮酒者酌减或以白开水代之),服完后以微汗出为宜。服完1具全骨为一疗程。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象皮】生干燥象皮粉1克,蜂蜜30毫升。用冷开水100毫升,将二者混合搅匀,制成pH值小于5的“黄药”。使用时将黄药涂于发炎关节的表皮,白天每2小时1次。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期间,患部禁止过多活动,禁沾冷水。

【雷公藤】用带皮雷公藤根2/3,去皮雷公藤根1/3,制成15%雷公藤酊。每日3次,每次10~15毫升,饭后口服。不能饮酒者,每日用去皮雷公藤根生药20克,水煎2小时,分3次饭后口服。一般连服3~5个月,病情控制后可减量维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报道很多,各种剂型均有效,如浸膏剂、酊剂、颗粒剂、片剂等,有效率为86.7%~98.4%,显效率为9.1%~77.4%,显效高峰在治疗后7~24个月间,类风湿转阴率为13%~75%,对活动期疗效较好。

【巴豆】将30克白酒置于粗糙的土碗中,选择1~2粒大而饱满的巴豆去壳留仁,手捏巴豆在酒中研磨直至其完全溶化在酒液中即可。用药时,夏季让患者坐在骄阳下,秋冬坐卧火炉旁,把事先准备好的药液放在炉上微温,在患处反复搓擦,以皮肤感觉微热为宜。用药后半小时,擦药处出现红色丘疹或水疱,并感瘙痒疼痛,可用生姜薄片轻轻擦拭以缓解痒痛。主治寒痹。

【川芎】500克,研极细末备用。用时取川芎少许,以温水或醋调至糊状,涂在纱布上敷于患处,然后以纱条固定。2日换药1次。治疗痹证。

【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片,每次3~4片,每日3次,15日为一疗程。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葛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15日为一疗程。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火把花根】由火把花根提取物制成片剂,每次3~5片,每日3次。连服1~3个月。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桑枝】3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三七】三七研细粉,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30日为一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麻黄】50克清水一大碗,武火煎5分钟,趁热服之,日服2次,温复取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女贞子】6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30日为一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皂荚】大皂荚去皮弦子丝,研细过筛,炼蜜适量,制成丸剂,每丸重3克,每次服3~6克,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强直性脊椎炎

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脊柱、骶髂关节及邻近躯干大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偶尔非对称性累及周围小关节,心、肺等,内脏累及相对较少,表现为脊椎和骨骼关节疼痛以至强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起病隐匿,多数在40岁以前发病,以腰背部疼痛、僵硬为主要症状,休息后不能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和严重功能受限。20%~30%患者可出现关节受累症状,以下肢关节多见,且多为非对称性。临床以颈、胸、腰段脊椎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为特征。该病是在遗传基础上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病,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

【雷公藤】粉背雷公藤茎枝干品25~45克(每日量,儿童酌减)。本品以文火煎3~4小时,取汁200毫升,早晚饭后分服,7~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日。一般服药3~5个疗程,在症状控制,血沉降至正常后,改为隔日或3日服药1次,连续半年,以巩固疗效。用药期间停用对疗效有影响的其他药物,可加服复方氢氧化铝及复合维生素B以消除或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长期服用激素者,用本药后激素用量递减直至停服。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洋金花】洋金花注射液。每支2毫升,每毫升含生药相当于东莨菪碱量0.5毫克,供肌内注射;或制成酊剂口服,每10毫升含生药相当于东莨菪碱量0.5毫克。每晚睡前肌内注射或口服酊剂1次。成人注射量每次从0.5~1.0毫升(酊剂量5~10毫升)开始,以后每3~5日增加药量。待递增至每日注射液量为6~7毫升(酊剂量55~60毫升)时,即为每日常用量。一般以3个月为一疗程。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用药量及持续时间。治疗强直性脊椎炎。

【雷公藤】由雷公藤提取物制成雷公藤总苷片,每片10毫克。口服,每次20毫克,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火把花根】由火把花根提取物制成片剂,口服,每次3~5片,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昆明山海棠】由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制成片剂,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灯盏花】由云南灯盏花提取物制成注射液,每支10毫升,每次20~30毫升,加入生理盐水250毫升静滴,每日1次,15日为一疗程。

【蚂蚁】蚂蚁研细末,每次5克,每日3次,吞服或装胶囊,1个月为一疗程。

【蜈蚣】研细末,每次2~3条,每日2次,吞服或装胶囊,15日为一疗程。

五、跌 打 损 伤

跌打损伤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有挫伤、扭伤等,伤处往往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皮下出血、血肿、压痛和关节活动障碍。轻则10日,重者如关节扭伤,则需1~2个月才可痊愈。

【苏木】180克。跌打损伤属内伤者,将苏木切片分3次炖服,每日1次;一般扭伤者,可将苏木适量研末,用白酒调敷患处。小儿酌减。

【接骨木】接骨木根茎切片晒干(新鲜的亦可),加水煮沸后置一容器内,将患处置于其上用布盖住熏。稍冷后放入药液中浸泡频洗,每日1次。

【接骨茶】接骨茶茎、叶。本品晒干研末备用。每次取药末10克左右,用糯米甜酒糟拌匀,捏成药锭状。选跌打损伤或骨折处最痛点(皮肤无破损者),将药敷于其上,再以药用胶布贴盖之(以能盖住药锭为准)。如痛点多,则按上法多敷贴几处,若药锭干燥,可用甜酒润湿再敷,仍然有效。骨折患者需配合小夹板固定。

【红花】用量视受伤面积而定,用50~60度白酒将红花拌匀,以挤压红花时有酒渗出为宜,用火点燃,燃烧时,搅拌均匀,以红花表面变黑,无红色为宜,熄灭,等温度适宜时涂于白布上,贴敷于患处,如皮肤破损先清创再贴;如有出血者,取一部分红花延长燃烧时间,先敷于出血处,再以剩余部分涂于患处,每日2~5次,连续敷用2日。

【珍珠】珍珠粉适量。每次换药时均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将珍珠粉涂抹于患处,每日1次,对于肉芽组织新鲜,渗出少者可隔日换药1次。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

【鹅不食草】每次取鲜鹅不食草(全草)200克,用水洗净后晾干。根据损伤部位大小、范围酌情调整用量,然后用铁锅或瓦锅置于煤炉上烧热,然后把鹅不食草放入,来回翻转几次后即放入60度米酒100毫升左右,待热后把药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双层纱布并包好,趁热放患处来回擦按3~5分钟,然后再敷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连续用3~5次后,效果明显。治疗软组织挫、扭伤。对急性挫伤、扭伤效果更佳。

【蜂胶】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花粉及树干上的树脂,混入其上颚腺液和蜂蜡等加工转化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物。将适量蜂胶溶于95%酒精中,滤去不溶的杂质,以溶解部分的重量计算,配制成10%或5%的蜂胶酒精溶液,涂抹或喷洒创面。创面暴露,无需包扎。污染较重或陈旧糜烂的化脓创面,将异物或脓汁清除后涂、洒蜂胶酒精液。蜂胶治疗皮肤损伤。

【八角枫叶】研细末,与醋调和成糊饼状,外敷于患处,绷带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踝部扭伤。

【韭菜】鲜韭菜250克,放盐末3克拌匀,捣成菜泥。外敷于损伤软组织表面,以清洁纱布包扎并固定,再将30毫升酒精分次倒于纱布上,保持湿润为度。敷3~4小时后,取掉韭菜泥和纱布。第2日再敷1次。治疗足踝部软组织损伤。

【葛根】100克。水煎,热敷后再浸泡损伤部位。

【栀子】栀子粉适量。本品拌酒精外敷包扎患部。治疗扭、挫伤。

六、关 节 疾 病

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扭伤、关节积水等。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麻木、昼轻夜重、关节活动受限,局部皮肤触之发凉,皮色不变,常伴随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由于局部疼痛而影响关节的活动及日常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采用中草药热敷取得了较好效果。患者不需住院,门诊取药家庭治疗即可。其特点是作用迅速、药量大、药效强烈、疗效持久。关节扭伤是经常发生的外伤性疾病,轻者肿胀疼痛、软组织损伤;重者发生骨折。关节扭伤的中医病理变化主要是经络不通,气血瘀滞。受伤部位的血管出血,压迫关节囊的神经末梢,因此关节扭伤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即中医所谓“不通则痛”。

【曼陀罗果】曼陀罗果实适量,将本品晒干研末撒在普通膏药上贴患处。每贴1次保持5日,2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日。治疗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