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599900000035

第35章 内外合治方 (6)

第四章 内外合治方 (6)

中药内服外敷6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海桐皮、威灵仙、独活、泽兰各12g,薏苡仁、土茯苓各30g,秦艽、萆薢各15g,甘草5g,姜黄10g。

【随症加减】痛甚者加没药、延胡索各10g,皮色暗紫加桂枝10g,牛膝1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5d为1个疗程,服1~2个疗程。配合外敷一号新伤药:黄柏40g,延胡索、血通各15g,白芷12g,羌活、木香各8g,血竭4g。粉碎后过80目筛,按患部大小,药末用冷水调后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一般换药3~5次。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8例。治愈3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脾肾功能失调,加之过食膏粱厚味,致湿浊内生,留注经络、关节、脏腑所致。湿浊下注,瘀阻经脉关节,郁而化热,故关节红肿疼痛。日久湿浊败血痹阻关节,又容易导致关节畸形僵硬、变形;病程迁延,脾肾亏虚,水湿不化,蕴积化热,煎熬津液则成石淋,形成本虚标实之证。一号新伤药是成都体院经验方,治疗急性扭伤疗效显著。用治痛风,敷药3~4h即可减轻疼痛,其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明显。除湿活络汤方中薏苡仁、土茯苓、萆薢以运脾化湿泄浊、调理脾肾,当归、川芎、姜黄、泽兰活血逐瘀,秦艽、海桐皮、独活、威灵仙祛湿通络宣痹,甘草调和诸药。中药内服外敷,标本同治,故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方剂出处】秦兴国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09

中药内服外敷7

【药物组成】大黄(后下)6g,茜草30g,泽兰30g,赤芍30g,金银花30g,土茯苓30g,山慈菇12g,川牛膝15g,陈皮9g,栀子12g,甘草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中药外敷:取云南白药适量,酒精调匀,外敷病变关节处(酒精过敏者禁用此法),用无菌纱布覆盖。6~10h换药1次,其间一待酒精挥发、纱布干燥后,即需另取酒精重新将其浸湿。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瘀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4例。治愈1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7%。

治验:张某,男,63岁。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7年,再发6h。本次发病为大量饮酒后诱发。患者左侧第1跖趾关节及左足背红肿,拒按,触痛明显,活动严重受限。纳差,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查血尿酸720μmol/L。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瘀浊阻络。患者平素间断服用别嘌醇等药物,来诊后嘱其停用西药,卧床,多饮水。处方:大黄(后下)9g,茜草20g,泽兰20g,赤芍30g,川牛膝20g,金银花20g,山慈菇12g,土茯苓30g,延胡索12g,陈皮12g,栀子12g,甘草6g。水煎取汁300ml立服。另予酒精调匀云南白药适量外敷患处。服药及外敷后1h后疼痛开始减轻,可安静入睡,次日红肿基本消失,活动自如。第1天服药后有轻度腹泻,第2天调整大黄用量为5g,大便转为正常。治疗2d后关节红肿疼痛完全消失,5d后复查血尿酸降至正常。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是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而引起关节的红肿、发热、剧痛。长期可导致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晚期还可并发肾炎、结石、高血压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医学临床辨证多将痛风归属于风湿热痹,为湿邪内蓄,郁而化热,血脉瘀阻,经络凝闭而致。治以清热利湿、消瘀止痛为主。内服药中大黄为主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大黄既可通大便,又能利小便,既可导滞,又能清热,可散酒肉郁积之热,并能活血,使脉道通利,通则不痛;山慈菇解毒镇痛,其所含成分秋水仙碱系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土茯苓、茜草、栀子等能清热利水消肿;赤芍、金银花、泽兰、牛膝、延胡索活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不但能止痛消肿,而且能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方剂出处】孙东云,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24例河北中医,2004,26(2):103

中药内服外洗

【药物组成】内服Ⅰ号方1周,同时配合中药外洗治疗1周,从第2周开始服用Ⅱ方2周。Ⅰ号方:黄柏15g,虎杖15g,防己15g,丹参30g,青风藤30g,益母草12g,川牛膝12g,车前子12g,薏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Ⅱ号方:土黄芪30g,丹参30g,茯苓15g,防己15g,青风藤30g,鸡血藤30g,牛膝15g,威灵仙15g,党参15g,白术10g,干姜9g,生甘草9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外洗方:皂角刺30g,生大黄30g,透骨草30g,威灵仙30g,朴硝15g,水煎后先熏,待水温后局部洗浴30min,每日1剂,配合Ⅰ号方同时治疗。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16例。显效53例(45.7%);好转51例(44%);无效12例(10.3%);总有效率为89.7%。

【经验心得】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其性质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脾运失调为本,以风寒湿热、痰浊、瘀血闭阻经脉为标。本病初起急骤,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因此急则治其标,使用黄柏、防己、青风藤、车前子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虎杖、丹参、益母草、牛膝散瘀消肿、活血止痛。配合中药熏洗,药中皂角刺、生大黄、朴硝泻实热、行瘀血,威灵仙、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使药力直达病所,局部气血调和、经脉通畅,增强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服用Ⅰ号方症状缓解后使用党参、白术、土黄芪、茯苓、干姜、鸡血藤等温中健脾、补气益血,防己、青风藤、威灵仙消除余邪溜滞,从而达到脾肾功能旺盛、气血运行通畅,减少本病复发之效。

【方剂出处】王建祥中药内服与外洗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16例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9(4):297

中药内外合治1

【药物组成】党参、山药、薏苡仁、忍冬藤各30g,地龙、茯苓、滑石、威灵仙各20g,苍术、黄柏、泽泻各15g,甘草6g。

【随症加减】红肿较重者加金银花30g,生石膏60g;痛甚者加延胡索20g,制川乌(先煎)15g;夹瘀者加赤芍15g,丹参30g,三棱10g;尿路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各30g,石韦1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治疗期间禁食高嘌呤食物、禁酒,注意卧床休息。配合外用如意金黄散:根据患部面积大小,以适量的药粉与蛋清调成糊状,摊在油纱布上贴患处,再贴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

【功效主治】祛浊利湿,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08例,治疗时间最长者15d,最短者4d,平均6d。临床治愈(关节肿痛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82例,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值,基本可从事原工作)23例,无效(用药后无明显变化者)3例。总有效率达90.8%。

治验:张某,男,58岁。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双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功能障碍。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口服秋水仙碱、吲哚美辛片及中药,半月后症状好转,但关节处仍有轻度红肿疼痛,尤以活动时加重。此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后复发,开始每年发作1~2次,近年来复发次数增多。双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灼热,夜不能寐,口干,乏力,纳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血尿酸检查为580μmol/L。诊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脾虚湿盛,湿热内蕴,痹阻经络。治以健脾利湿,通络止痛。用上法治疗12d后血尿酸降至320μmol/L,患部红肿热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经验心得】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若认为本病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肌表经络,痹阻气血,引起关节肿痛,只用祛风胜湿驱寒之品,关节疼痛症状虽可暂时缓解,但降低血尿酸效果欠佳。同样,即使西医已确诊,给予秋水仙碱片、吲哚美辛治疗,也只可暂时消除关节炎症,而对血尿酸无影响。故临床应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角度探索,认为:①本病多脾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渐高,患者形体多为肥胖者,此为素体脾虚,加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反酿湿浊,外注皮肉关节,内留脏腑,故而发病。②多湿浊。湿性重浊黏滞,留滞脏腑,经络阻滞不畅。湿邪留滞,又影响脾胃。故临床上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初病未甚可不痛。然渐积日久,愈滞愈甚,形成高血尿酸、高脂血症,终必突发骨关节肿痛。湿浊内蕴,苔见浊腻,脉滑,此症状在临床上超过半数以上。因此,勿吃富含嘌呤的动物内脏,少饮酒以防滋生湿热,减少劳损,方能有效防止复发。

【方剂出处】何毅中药内外合治痛风性关节炎108例新中医,1999,(7):34

中药内外合治2

【药物组成】白花蛇舌草15g,生石膏20g,知母15g,生地黄20g,赤芍15g,防己15g,地龙20g,牛膝15g,忍冬藤15g,络石藤15g,白芍15g,甘草20g,土鳖虫15g,鸡血藤15g。

【治疗方法】煎至200ml,100ml,早、晚饭后服,同时大黄50g,冰片3g,开水泡,外敷于关节处,每日2~3次。

【功效主治】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33%。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好发于下肢关节,患者起病急骤,一般发生在夜间,以第1趾关节,足趾关节受累较多,局部红肿灼热,肤色暗红,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甚至不能站立行走,此期为邪实为主,为热痹的主要表现,多因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流注关节形成,笔者采用中药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为治则。如石膏、知母、生地黄、赤芍等清肺胃之热、滋阴润燥、络石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等清热通络;赤芍养血活血;白芍、甘草、止痛利尿、水肿、牛膝、防己有增加尿酸盐排泄的作用,外用大黄、冰片具有清热解毒、水肿止痛之功效,且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不像西药易引起血尿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副作用,中药内外合治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方剂出处】雷玉慧,等中药内外合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