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30天精通儿童心理学
561400000026

第26章 1 儿童的智力成长曲线是怎样的

第四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四章1 儿童的智力成长曲线是怎样的

小勇今年4岁了,在妈妈的精心教育之下,他的智力发展一直都很好。但是妈妈仍担心会因自己的疏忽而影响了小勇的智力发展,为此,妈妈带小勇去做心理咨询。了解了妈妈的担忧,心理咨询专家告诉妈妈,其实人的智力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在出生到16、17岁的这段时间里,智力发展呈上升趋势,之后智力发展速度减慢,但还是有所升高。22~30岁这段时间智力发展达到了顶峰,并保持这一水平。35岁之后,人的智力水平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只要教育得当,是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影响的。听了专家的话,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的智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但是,智力成长过程是怎样的?其成长曲线是等速还是加速进行的?智力在多少岁达到高峰?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并不一致。

推孟认为智力发展在10岁之前呈一条直线,超过这个年龄开始减慢,到18岁停止生长。

贝利以贝利婴儿智力量表、S—B量表、韦克斯勒成人量表对同一组测试者经过36年长期追踪研究,发现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

韦克斯勒与塞斯顿等人分别在1958年和1965年得出下列结论:

(1)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3、4岁至12、13岁呈等速趋势,13岁后则成负加速前进,即随年龄的增加而渐减。

(2)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年龄虽然有个别差异,但是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停止年龄较早;智力高的人发展速度较快,停止的年龄也较晚。

(3)早期的研究认为,人的智力在15~20岁时达到高峰,并逐渐停止发展;但最近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发展大约在25岁达到顶峰。

(4)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速率并不相同,一般说来,感知能力特别是反应速度,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的年龄比较早,而较复杂的能力如推理能力则发展较慢,下降也比较缓慢。

人的智力发展呈现出最初逐渐升高,最后又有所下降的过程。在出生到16岁的这段时间内,智力发展呈上升的趋势,此后智力发展速度减慢,但还是有所升高。大约在22~30岁这个时间段,人的智力发展达到顶峰,并一直保持这一水平。35岁后,人的智力开始逐渐下降,但趋势并不明显。

育儿启示:防止孩子“智力厌食症”

李先生是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副总裁,为了开发儿子的智力,李先生从来都舍得花钱,给儿子买各种电动玩具、小人书,周末还带儿子去“开智班”进行智能训练。然而事与愿违,最近,李先生经常看见儿子对着各种小玩具发呆出神,或者先玩一下积木,又转而去玩电动狗,不一会又想玩机器人,就这样东摸摸、西碰碰,几乎把所有的玩具都翻了一个遍,但总是无精打采的。一天晚上,最让李先生吃惊的是,当他下班回家,却看见儿子坐在地板上,望着一堆玩具发呆,忽然儿子冒出了一句:“爸爸,我好无聊啊!”李先生不明白小小年纪的儿子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自己在孩子身上下了那么大的劲儿,去开发他的智力,为什么不见成效呢?

其实,这在儿童的智力开发中,是常见的事,通常被称作“智力厌食症”。即儿童像厌食一样,对各种形式的智力开发活动产生了讨厌的情绪。这种情绪常常不是通过情感宣泄表达出来的,而是一种儿童的无意识的表露,常常表现为对以前喜欢的玩具的厌倦,独自一个人出神发呆,对父母、教师布置的任务总是拖延时间,更为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儿童厌食、失眠等。

据研究,造成这种所谓的“智力厌食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违背了智力开发的理论的第四个方略——最近发展区理念。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的智力发展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儿童尤为明显。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离孩子当前智力水平最近的那个区域,它处在当前智力发展水平稍高的地方,但又不是太高。就像我们摘树上的桃子,这个桃子我们站在地上伸直胳膊够不着,但如果我们稍微跳一跳,努力一下,就能摘着了。那么这个桃子的位置,心理学中就叫做“最近发展区”,而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就是要开发最近发展区的智力。如果父母求胜心切把孩子智力发展的目标定得过高,超过了最近发展区,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容易产生“智力厌食症”。

对于像李先生的儿子那样的“智力厌食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难度,减少刺激,而且最好进行几次“情绪宣泄”疗法。让孩子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情绪宣泄”疗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具体做法,而对孩子来说,最有效的就是玩游戏,让孩子尽情玩耍,不要怕孩子“玩野了”。这样孩子就可以减轻压力,消除“智力厌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