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必知的120条养生老经验
553400000082

第82章

第2篇第10章第7节冬季养“藏”,养肾防寒是关键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腕腹冷痛等。另外,冬季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降低。因而需要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于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说明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天,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肌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导致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综上,冬季养生的重点是“防寒养肾”。

《天枢 》中黄帝问大医岐伯,有人不能寿终而死的原因。岐伯回答:“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其中“数中风寒”便是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健康,要长寿,就要防寒。现在很多人,尤其是时尚女性,冬天的时候,上身穿得厚厚的,下面却只穿条裙子。这样的装束,虽然美丽动人,但对身体的伤害是无穷的。俗话说,“风从颈后入,寒从脚下起”。虽然血总是热的,但很多人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新鲜血液很难循环到脚上去,没有热血的抵挡,寒气便会乘虚从脚下侵入,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请穿上棉鞋、厚袜子和暖裤吧。

冬三月,这个季节寒水结冰,地表干裂,一派生机闭塞之象。人在此时千万不要扰动阳气的收藏,起居应该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了才起来活动,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得住才保证春季的生发。因此,冬季一定要养好肾阴,要收敛,澡都要少洗,每周一到两次即可,但可以每天热水泡脚。这样才能养住体内已经收敛的阳气,所谓“无扰乎阳”。

衣服要穿暖,多晒太阳,冬天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耗损太大;多吃温补性食物,这些食物能温暖人身,驱除寒邪,温热性食物主要指温热及养阳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冬天以炖食最好。其中,羊肉和鸡是冬天温补的主要肉食品。羊肉的膻味可用花椒、料酒及大蒜去除。

鸡是中国传统的补品,俗话说:“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就是要多吃鸡,冬天喝鸡汤最好。多吃益肾食品,如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多吃黑色食品,因黑色入肾,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乌骨鸡等“黑色食品”都可补肾,多吃冬令节气菜,如萝卜,萝卜可顺气,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此外,萝卜还有抗癌作用,多吃养阴食物,如龟、鳖、鱼、海参、甲鱼等。

另外,中医认为肾藏精,是人的生命之本。房事不节,会损伤肾精,久而久之,便会使肾气亏损,产生精神委靡、耳目失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等未老先衰的症状。冬季与肾脏相应,因此这个季节应节制性生活,以保肾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