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行政区划
[本章导读]
山西省现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市)。山西省是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旅游发展迅猛,已初步形成产业,但离旅游经济强省尚有距离。山西旅游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学习目标]
1.理解山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山西省行政区划变革的历史脉络,重点掌握山西省现行行政区划。
2.了解山西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掌握旅游业发展方向。
3.理解山西旅游营销的重要性,掌握“1236”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历史政区
沿革据史书记载,尧、舜、禹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城,即所谓“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后天下为九州之地,山西为冀州。虞舜置并州,夏仍为冀州,周为并州。周成王封叔虞为唐,后改为晋国。
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山西由此得名“三晋”。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划分为36郡,其中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5郡在今山西境内。
汉武帝元封年间置并州,统领太原、上党、雁门、定襄、西河、云中6郡。其时,仅山西南部的河东郡属司隶校尉,直接由中央管辖,代郡属幽州。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废并州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并州,西晋沿用。西晋末永嘉后为北边少数民族政权占有。
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仍置并州。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置司州,另置秦、东雍、朔、肆、汾五州。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改司州为恒州,另置朔、晋、显、蔚、建五州。北周建德五年(576年),置并州总管府。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总管府,设河北道行台,九年(589年)废行台,设并州总管府,辖并、代、隰、朔四州。唐时另分置蒲州、潞州两个总管府,后分置河东道。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年),刘崇据太原,是为北汉,辖并、汾、辽、沁、石、忻、代、岚、宪、隆等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灭北汉,仍为河东路。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建为西京道。金为河东、西京两路,天会六年(1128年)又分河东路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元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属中书省,辖晋宁路、冀宁路、大同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西行中书省,九年(1376年)改为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辖太原、大同、平阳、潞安、汾州五府,辽、沁、泽三州。其时,山西等处按察司分设冀宁、冀南、冀北、河东四道,监察诸府、州,是为省设道之始。
清代仍为山西省,领太原、平阳、蒲州、潞安、汾州、泽州、大同、宁武、朔平九府,平定、忻、代、保德、霍、解、绛、隰、沁、辽十直隶州,归化城、宁远、托克托、清水河、萨拉齐、和林格尔六厅,以冀宁道、雁平道、河东道、归绥道监察之。
民国元年(1912年)原归绥道所属地区脱离山西建为绥远省,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分设冀宁、雁门、河东三道,共辖全省105县,十九年(1930年)废道。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以太行山、五台山、吕梁山为依托建立了晋冀鲁豫、晋察冀、晋绥根据地,在我省境内设太行、太岳、北岳、晋西北等行署,领导人民坚持对敌斗争。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建立,将雁北专区划归察哈尔省,山西全省设17个专区,92个县及太原市、汾泉工矿区、长治城关区和运城镇。1951年,撤销汾阳专区,第二年撤销兴县专区,并将雁北专区13县及大同市划回山西省,从此省境划定。行政区划确定为省、专区(市)、县、乡(镇)四级。1970年,专区改地区。2000年后撤地(区)改市。
二、现行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行政区划有过多次的调整。现今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
6个市辖区:杏花岭区、小店区、迎泽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1个县级市:古交市3个县:阳曲县(黄寨镇)、清徐县(清源镇)、娄烦县(娄烦镇)
大同市:辖4个市辖区、7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迎宾西路。
4个市辖区:城区、矿区、南郊区(口泉乡)、新荣区(新荣镇)
7个县:大同县(西坪镇)、天镇县(玉泉镇)、灵丘县(武灵镇)、阳高县(龙泉镇)、左云县(云兴镇)、广灵县(壶泉镇)、浑源县(永安镇)
阳泉市:辖3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南大街。
3个市辖区:城区、矿区、郊区(荫营镇)
2个县:平定县(冠山镇)、盂县(秀水镇)
长治市: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八一路。
2个市辖区:城区、郊区1个县级市:潞城市10个县:长治县(韩店镇)、长子县(丹朱镇)、平顺县(青羊镇)、襄垣县(古韩镇)、沁源县(沁河镇)、屯留县(麒绛镇)、黎城县(黎侯镇)、武乡县(丰州镇)、沁县(定昌镇)、壶关县(龙泉镇)
晋城市: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城区。
1个市辖区:城区1个县级市:高平市4个县:泽州县(南村镇)、陵川县(崇文镇)、阳城县(凤城镇)、沁水县(龙港镇)
朔州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朔城区。
2个市辖区:朔城区、平鲁区(井坪镇)
4个县:山阴县(岱岳镇)、右玉县(新城镇)、应县(金城镇)、怀仁县(云中镇)
晋中市:辖1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榆次区。
1个市辖区:榆次区1个县级市:介休市9个县:昔阳县(乐平镇)、灵石县(翠峰镇)、祁县(昭余镇)、左权县(辽阳镇)、寿阳县(朝阳镇)、太谷县(明星镇)、和顺县(义兴镇)、平遥县(古陶镇)、榆社县(箕城镇)
运城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盐湖区。
1个市辖区:盐湖区2个县级市:河津市、永济市10个县:闻喜县(桐城镇)、新绛县(龙兴镇)、平陆县(圣人涧镇)、垣曲县(新城镇)、绛县(古绛镇)、稷山县(稷峰镇)、芮城县(古魏镇)、夏县(瑶峰镇)、万荣县(解店镇)、临猗县(猗氏镇)
忻州市:辖1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忻府区。
1个市辖区:忻府区1个县级市:原平市12个县:代县(上馆镇)、神池县(龙泉镇)、五寨县(砚城镇)、五台县(台城镇)、偏关县(新关镇)、宁武县(凤凰镇)、静乐县(鹅城镇)繁峙县(繁城镇)、河曲县(文笔镇)、保德县(东关镇)、定襄县(晋昌镇)、岢岚县(岚漪镇)临汾市: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尧都区。
1个市辖区:尧都区2个县级市:侯马市、霍州市14个县:汾西县(永安镇)、吉县(吉昌镇)、安泽县(府城镇)、大宁县(昕水镇)、浮山县(天坛镇)、古县(岳阳镇)、隰县(龙泉镇)、襄汾县(城关镇)、翼城县(唐兴镇)、永和县(芝河镇)、乡宁县(昌宁镇)、曲沃县(乐昌镇)、洪洞县(大槐树镇)、蒲县(蒲城镇)
吕梁市:辖1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离石区永宁中路。
1个市辖区:离石区2个县级市:孝义市、汾阳市10个县:文水县(凤城镇)、中阳县(宁乡镇)、兴县(蔚汾镇)、临县(临泉镇)、方山县(圪洞镇)、柳林县(柳林镇)、岚县(东村镇)、交口县(水头镇)、交城县(天宁镇)、石楼县(灵泉镇)
(第二节)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业发展历程
山西旅游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六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1949年-1977年)
1.萌芽阶段(1949年10月-1967年)
以1959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成立为标志,山西旅游业开始萌芽。鉴于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当时山西省接待的国际客人主要来自前苏联、朝鲜、蒙古、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国内旅游主要是各级政府组织的劳模、干部保健疗养,学校组织的学生教育参观及太原、大同、长治等城市居民的假日游园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活动尚未形成。
2.停滞阶段(1968年-1971年)
1966年“****”开始后,中外正常邦交受阻,山西国际旅游接待人数迅速下滑,国内旅游活动基本绝迹。山西旅游业呈停滞状态。
3.恢复阶段(1971年-1977年)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中国与日、美等国外交逐步正常化,促进了山西旅游业的恢复发展。特别是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大同云冈石窟,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起到了“示范”作用。太原、大同、阳泉、大寨相继成立旅行社,负责当地的国际旅游接待。国内旅游活动也开始复苏,晋祠、云冈石窟等着名景区接待的国内零散游客明显增多。这一时期,国际旅游活动仍属外事接待型,国内旅游活动明显具有公益性质。
第二个时期(1978年起至今)
1.产业孕育阶段(1978年-1985年)
1979年山西省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标志着旅游业开始步入产业孕育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各市(地)、县(市、区)陆续成立旅游管理机构。同时,对国际旅游业在创汇、开放等社会经济领域的效益开始关注,旅游业的投入逐步增加,相继成立了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为全省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产业形成阶段(1986年-1995年)
1986年初,山西省旅游局成为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的全省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全省旅游业发展“七五”规划开始实施,旅游事业费和旅游基本建设专项资金设立。1988年山西省旅游事业委员会成立,旅游资源丰富的市(地)、县(市、区)成立旅游管理机构,近百个旅游景区景点对外开放,旅行社、涉外饭店、旅游汽车公司等旅游企业逐年增加。这些都标志着山西旅游的产业化进程加快。
3.产业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199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将其列为全省国民经济后续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1997年,山西省人大颁布省内第一部地方性综合旅游法规《山西省旅游管理条例》。1999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把旅游业定为全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旅游业确定为山西省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山西省的地位迅速提升。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扶持下,旅行社、饭店、旅游汽车、商品公司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配套的产业经营体系,并已成为许多地区、县、市经济发展的热点和增长点。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山西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实现了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重大转变,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山西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先导力量。
(一)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
2007年,山西省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737888人次,旅游创汇22170.51万美元,海外旅游接待和创汇位居全国31个省市的第23位,增长速度位居第5位。全省国内旅游人数达8529.2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563.67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接待和收入分别位居全国31个省市的第15位和第14位。出境旅游人数达64899人次,比2006年同期增长11.43%,实现了出境、入境市场的良性互动。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581.57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比2006年同期增长35.76%,增长速度位居全国第4位,占全省GDP的10.2%。
2007年,山西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为114.6万人,占全省就业总数的6.32%,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显着。在旅游管理方面,全省共有县级以上旅游行政管理机构117个,各类旅游管理人员1157人。在旅游教育方面,2007年各类旅游学校及旅游专业招生总人数6412人,毕业总人数为3142人,在职专业教师636人。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3所高校还办有旅游硕士点。在旅行社人才方面,2007年,山西省拥有各级导游人员9940名(特级导游1名,高级导游15名,中级导游351名,初级导游957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