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摇,一边走一边摇,嘴里不停地默念着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的经文和祝福,个个自得其乐,似乎把山摇绿了,把水摇清了把花摇开了,把心摇静了,把灾难摇走了把幸福摇来了……古老的街,每天都是新的。
原栽1997年5月13日《甘肃工人推》
拉萨的大昭寺
到了雪域高原的拉萨,就不能不去老城区八廓街上的大昭寺,寻觅文成公主的故事。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的中心,坐东向西,建筑大体沿纵向中轴线分布,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公元7世纪时所建。殿高4层,上覆金顶,宏伟壮丽,金碧辉煌。大昭寺的主殿只一间,但正方形的大经堂周边围绕着很多小室,每间供有八九座一组的佛像,文殊、观音、弥勒、金刚护法等。有一殿是9座欢喜佛。大昭寺的建筑很有特色。柱头上的挑出托梁构件,刻有飞天人像,举双手托住大梁。挑出的大梁下还有成排的108尊狮身人面像。但由于狮子的前腿因此悬了空,显得无处着力,腿上还挂了一面锣,看起来很是怪异。我看到大批香客转弯的地方,那根柱子不知经历了多少年,被摸得没了形状。寺内大殿中主供有文成公主带去的觉卧像,即高1.5米的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镏金铜像,还有一尊十世****坐像,很传神,也很庄严,大小也是等身的。寺内藏有7世纪以来历代文物甚多,如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廷颁发的金瓶掣签的两金瓶之一(另一金瓶5C:藏在北京雍和宫)等。大昭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只要踏上大昭寺广场,就会被那里众多信徒的特殊大礼癒长头所感染。磕长头者在原地展展地趴下去,然后站起来再趴下,这样从早到晚重复着一个十分简单而又万分艰辛的动作,表达对佛的虔诚。尤其是一些从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花几个月或更长时间磕着长头来大昭寺朝觐的信徒,头发凌乱,衣服破损,甚至手、膝、脚部都有些创伤流血,看上去很惨。可他们全然不顾这些,一个劲儿地实践着给佛祖许下的心愿和承诺,从面容表情上看是满脸的兴奋和喜悦。
在大昭寺内,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塑像虽然不大,但端庄秀丽。文成公主在贞观十五年(641)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后,汉族的碾磨、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及历算、医药等文化陆续传入吐蕃,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年,受到了藏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时隔1300多年后,我来到大昭寺观光,看到她的塑像,也肃然起敬。因在我的心目中,文成公主与汉朝的王昭君一样,也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然而,根据一些记载和传说,文成公主在西藏的生活是很悲惨的。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专门为尼泊尔尺尊公主修建的,离大昭寺不远的小昭寺才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的。从建造寺庙的事情上来看,当年的大昭寺就成了唐朝公主和尼泊尔公主争夺权力的角斗场。在这场斗争中,文成公主失宠,加上当时的异族生活环境,以及失去子女后的悲痛,可想而知,文成公主那有舒心的日子可过。历史上的松赞干布只活了二十五岁,而文成公主却在松赞干布死后三十年才离开人世间,在这三十年中,文成公主受到了宫廷内的排挤,因为在松赞干布在世时文成公主就已失宠。现在,供奉在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带去的觉卧像,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的嫁妆,原先是供奉在文成公主的小昭寺里的,后来,小昭寺遭焚烧,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也随之被放到了大昭寺。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还被藏于南镜门内,以泥土封闭了几十年。到了公元710年,金城公主进藏后,不见了姑祖母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后经过艰辛寻找才重见天日。
吐蕃已经衰落,唐朝也发生了安史之乱,因此,唐朝和吐蕃双方都希望重新建立友好关系。于是,在公元813年双方的大臣共同商谈会盟一事,并分别在拉萨和长安竖立碑文。长安的那块碑文已不存在了,但在拉萨大昭寺的广场上,历史上有名的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立于中央,碑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建于唐长庆3年(823)。碑上以藏汉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全文:“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碑上还刻着唐蕃参加会盟人员的职衔、姓名等,它是藏汉两族悠久亲密关系的历史见证。据历史记载,在唐太宗和松赞干布去世后,为了继续发展唐蕃友好关系,于景龙4年(710),唐王朝又把金城公主嫁人吐蕃。后来,藏王向唐使表白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逐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大唐朝廷也认为:“国家与蕃代为舅甥,日修邻好,虽曰两国,有同一家。”这种“舅甥”关系得到了历代藏汉人民的称赞。
金城公主所嫁的吐蕃王子不幸中箭身亡,但她仍然来到吐蕃,改嫁给了王子的祖父,一个容颜丑陋的老人。后来,金城公主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却被当时赞普大妃那囊萨利用看望之机将孩子夺走,冒充自己所生的孩子。据传说,在那个孩子满周岁的酒宴上,金成公主也参加,那孩子在席间,投入了汉人的怀抱。金成公主见后悲喜交加地说:“前世因缘所驱使,哀我自汉来弱女,即生无匹王子身,乃遭从无之齐事。己所生子横被夺,真实哀呼莫听者,示乳为证犹不与,汉女身心如火焚。心中忿极不可忍,观藏风水作毁坏,不料今朝乃日霁,吾子汝能识舅氏,佘母身心顿然安,所毁吐蕃之风水,速图除去灵山患。”这些传说我无法考证,但两位唐朝的公主嫁到吐蕃却是历史的事实。也正是两位唐朝公主的婚嫁,在藏汉民族中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故事。
就在唐蕃会盟碑的旁边,过去有一棵大柳树,据说是文成公主亲手所栽。但现在生长着一棵小柳树,显然是后人所栽。可在我的眼里,此地就有一棵文成公主亲手所栽的枝繁叶茂的大柳树,正在注视着新西藏的繁荣和祥和。
原栽1998年12月16日《甘肃工人推》
经幡寄托虔诚心
在西藏,凡是有藏族人民居住的地方,都能看到被高原的风刮得飘摇的五颜六色的经幡。经幡又叫风幡或神幡,西藏语为“塔悄”,意思是不停地飘动。尤其是在寺院、山口、路口等地方最为常见。它是雪域髙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通常,藏族人认为,在有神灵的地方,都必须挂上经幡,以便让神灵保佑,年年风调雨顺,户户六畜兴旺,家家生活幸福,人人过上天堂般的日子。
经幡,有大的也有小的,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在挂法上,有横挂的,也有竖挂的。一般的经幡是利用地形拉挂起来的,而有一种经幡则是要竖立起一根长约三十米的杆子,顶端装镏金铜顶,多为尼玛(太阳)和达娃(月亮)的标志,再往下就绑有许多根用牦牛皮制作的长长的绳子,绳子的另一头则固定在经杆周围的地方,然后在每一根绳子上挂上印有藏文经文的各种颜色的布条。布条上的经文多为六字真言,而布条的颜色有五种,即蓝、白、绿、红、黄。这五种颜色代表了五种不同的物质形态,蓝的是蓝天,白的是白云、绿的是碧水、红的是焰火、黄的是大地。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五种颜色代表了西藏的五种宗教派别。不论是那一种说法,经幡寄托了信徒们的一片虔诚之心。有的地方还有用白色一种颜色挂起来的经幡,到底为什么要用单一的颜色制作经幡,我没有考证,所以不得而知。在西藏,我听有人说经幡挂上以后经过风的吹动,就犹如自己念了一遍又一遍的经。还有人说,通过风把经幡吹散,其布丝飘到哪里,运气就会降到哪里。于是,每年藏历新年初三上午,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在各家的屋顶上举行插幡仪式,这不仅有求福之意,而且还为节日增添了极大的欢乐气氛。
在藏族人的心目中,建造和更换经幡是一件大事,要严格按照宗教所规定的程序来做。比如规定每年藏历年的正月初三,为大昭寺更换经幡的日子,在其余时间是不许更换的。其他地方更换经幡的时间也有习惯性的规定,但据说一些山口、路口和小型的经幡随时都可以更换。
设置经幡的场面很大,而且很隆重,由有一定地位的喇嘛主持实施,要在经杆全身缠满各种颜色的风马旗经文,一些社会团体和信徒还要敬献哈达进行祝贺。主持仪式的喇嘛要在经杆旁念经,向经杆洒上从圣湖取来的圣水,还要向空中撒青稞粒。这个过程叫灌顶仪式,也叫开光仪式。据说,经喇嘛开光的佛像和经幡,才有法力和灵气,否则,佛像和经幡都是“死”的,没有一点儿法力和灵气。我在拉萨大昭寺里看过喇嘛为佛像开光的过程。佛像开光主要是要给佛像装脏,按规定把佛经咒语装到佛像内脏的各个部位,还要装上其他宝物,藏香、五谷种子、五台山或印度的土等,再经过喇嘛诵经就算完成了开光仪式。
在法号和经声的伴随下,三四百人安置好一个经杆需要半天的时间。就在经杆安置好的那一刻,信徒们显得非常的兴奋,不停地狂呼乱叫,在他们中间,有的人爬行,有的人围绕经杆四周不停地走动着,有的人则闭目站立但口中念念有词,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手执转经筒,边走边转动,他们把所有的虔诚都寄托给了高高的经幡,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现在和来世的幸福。
据说经幡是由古印度女子穿的纱丽演变过来的:在古印度,女子们都穿着薄薄的纱丽裙衫,丈夫出家门时,妻子扯下身上的一块衣角挂在门口或树上为其送行。天长日久,布的颜色退了,年复一年布丝被风吹走了,吹到哪里去了呢?据说吹到丈夫的身边了,布丝带去了妻子的思念。丈夫看着这似乎被泪水冲洗掉了颜色的纱丽,就会想起远方的妻子,就会听到妻子用身心唱出的呼唤之歌,就会扎好头巾,毅然回家。随着佛教的兴旺,这纱丽变成了一块块薄薄的纱布,并染上了颜色,印上了经文和佛像,成了今日的经幡。
西藏藏族的婚俗
风俗是一部社会生活的活教材。无论谁要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最佳的途径就是先了解其风俗。
生活在西藏的藏族的风俗丰富多彩,而藏民族的婚姻风俗就十分独特有趣。西藏地域辽阔,有前藏和后藏、农业区和牧业区之分,各地域之间的风俗都各有特色。但西藏藏族男女通婚,一般都要经过求婚、订婚和结婚三部曲。
男女青年到了本民族认可的婚嫁年龄,如果男方看上了合适的女方,男方家就要在求婚之前,请有威望的人或喇嘛卜卦属相,看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合,要是相合,便选择吉日给女方家送上圣洁的哈达,以表达求婚之意。双方同意婚事后,就进入了订婚阶段。在正式订婚前,还要请一位有才华、会诗文的人起草婚约,其内容包括男女双方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孝敬长辈等方面。订婚的这一天,男方要敬献女方家中每人一条哈达,而且要按当地习俗标准和男女双方的经济条件,还要送女方父母一笔可观的养育女儿成人的“奶钱”。这“奶钱”,可以是一定数量的货币,也可以是一定数量的牛羊马匹或其他贵重物品。结婚的礼仪就更加讲究。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要把按女方身段精心缝制的一套漂亮的藏式长袍和贵重的首饰送到女方家中,新娘过门时穿戴。迎亲这天,男方家要请一位在民众中有地位、有名望、属相好的人去迎接新娘,有的地方是男方的舅舅去完成这个任务的。去时还要为新娘备一匹怀了孕的母马,同时,马的颜色要和新娘的属相相吻合。接亲和迎亲时,都有一定的程式和规矩。当新娘被迎进门后,参加婚礼的人要向新婚夫妇献哈达,新郎新娘得到的哈达越多越好。接下来,就是欢庆唱歌,有条件的家庭,还要请专业的人来唱,结婚时需要唱有固定格式和曲调的颂歌,以示祝贺新人的百年之好,幸福美满,吉祥如意。当然,男方家招待客人,喝青稞酒、吃肉、跳舞是少不了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要热闹上两三天。结婚时,女方家要为出嫁的女儿准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在所准备的嫁妆中,有三样东西必不可少,这就是一尊佛像、一册精美的经书、一座小佛塔。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从内地带去的许多嫁妆里,就有这三样东西。随着历史的变迁,西藏藏民族的婚俗也在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着具体形式和内容。
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婚礼仪式各地不一。如有的地方则是婚曰一早,鸡刚叫头遍,新郎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到女方家娶亲,新娘由亲戚中的女伴陪送。男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茶包为新娘下马时踏脚,以此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富足。新娘下马后,由送亲的人在每个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对村邻的感谢。新娘进门前,男方亲友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麦子,据说可祛魔除邪。人室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爱情真擎纯洁。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以求吉祥。继而由主婚人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欢歌酣舞。新人床上铺一洁白毡子,用青稞、小麦撒出吉祥图案。新娘在男家住一日或三日后返回,有的地方新娘要数月后才到男家,开始夫妻生活。
在西藏,姑娘有成丁礼。就是藏族女子到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这天家长要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西藏地区的幼女都梳一条辫子,成年后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表示到了成婚年龄),戴上“巴珠”头饰,围上“邦典”彩裙,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后摆宴招待亲友来宾。成丁礼之后,姑娘就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并可谈婚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