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端午
5475400000003

第3章 端午考源(2)

此外,还有孝子纪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孝子传》说:“纪迈五月五日生,其母弃之,村人纪淳妻养之。年六岁,本父母云:‘汝是我儿。’迈涕泣,佣所得辄上母。”汉末的大将军大司马王凤亦生于此日,《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一引《西京杂记》说:“王凤五月五日生,其父欲勿举,其母曰:‘田文五月五日生,父婴敕其母勿举,母窃举之,后为孟尝君,以古事推之,非不祥。’遂举之。”还有西夏皇帝李元昊,也是五月五日生,《宋史·夏国传》记道:“元昊五月五日生,国人以其日相庆贺。”因为不在中原之例,倒没有什么忌讳。

因为有这个忌讳,有人就改生辰,宋徽宗赵佶就是,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一记道:“徽宗本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移之十月十日。”有的虽然没有因为俗忌而险被溺死或遗弃,但在这天生人,也为人格外注意。如崔信明,唐青州益都人,贞观六年(632)招拜兴势丞,官终秦川令,以诗文知名,有“枫落吴江冷”之作。《旧唐书·崔信明传》记道:“信明以五月五日日正中时生,有异雀数头,身形甚小,五色毕备,集于庭树,鼓翼齐鸣,声清宛亮。隋太史令史良使至青州,遇而占之,曰:‘五月为火,火为离,离为文彩,日正中,文之盛也。又有雀五色奋翼而鸣,此儿必文藻焕烂,声名播于天下。雀形既小,禄位殆不高。’”又,陈禹谟《骈志》卷十三引《陕西志》说:“唐肃宗时,张嘉字伯达,以五月五日生,名五郎,少好儒术,以节义自负。”金大定九年(1169)进士田时秀,字彦实,不但五月五日生,更与五数相始终,鲜于枢《困学斋杂录》说:“彦实所居里名半十,行第五,以五月五日生,小字五儿。二十五岁,乡府省御四试皆中第五,年五十五,八月十五日卒。造物之戏人如此。”

又相传凡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僵尸不腐。齐南阳王高绰生于天保七年(556)五月五日辰时,齐后主高纬生于同日午时,因为高绰母李氏非正嫡,故以高纬为长。《北齐书·南阳王绰传》记高绰被高纬所杀后,“瘗于兴圣佛寺,经四百馀日乃大敛,颜色毛发皆如生。俗云:五月五日生者,脑不坏。”

五月五日生人的禁忌,究竟始于何时,已不可稽考。王充《论衡·四讳篇》就已有这样的话:“讳举正月、五月子,以为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已举之,父母祸死,则信而谓之真矣。夫正月、五月子何故杀父与母?人之含气在腹肠之内,其生十月而产,共一元气也。正与二月何殊,五与六月何异,而谓之凶也?世传此言久,拘数之人,莫敢犯之。”到了后来,正月不再禁忌,只是五月了,并且具体到五月五日,这正证明端午风俗的整合,将有关风俗内容集结在端午。五月五日生人的禁忌,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七引《北京岁华纪》说:“民间是日生子,束一木或荆条祭于堂,斩其木五六尺许,祝曰:‘如是止,勿长抵户。’”这是用替代的方式来禳解灾厄。

到民国时,这一禁忌还有人相信,秋翁在《端午生子》里说:“前此我乡——海虞,有丁姓商人,端午孪生两男,认为不祥,弃置道旁,被乡人徐姓螟蛉作子,后两儿都在我所主办的学校中读书。一儿好学,一儿顽皮,个性完全不同,及长成,好学的一儿,赴美留学,现在北大教书。顽皮的一儿,游荡成习,流浪各地,不知所终。可见落地的时日不可靠如此,特举出为确证。”

天天有人哇哇堕地,五月五日生人的不知多少,因为是后人记录前人,必有文献可据,因此只是个别的,谢肇淛《五杂组》卷二就说,那天生人的,“考之载籍,齐则田文,汉则王凤、胡广,晋则纪迈、王镇恶,北齐则高绰,唐则崔信明、张嘉,宋则道君皇帝,金则田特秀。然而覆宗亡国者,高绰、道君二人耳。然一以不轨服天刑,一以盘荒取丧乱,即不五日生,能免乎”?

五月的禁忌,不但事关生死,更涉及到其他方面,如官员升迁履新,也以五月为不宜。应劭以亲身经历,斥责了这一俗忌的荒谬,刘敞《意林》卷四引《风俗通》说:“俗云五月到官,至死不迁。今年有茂才除萧令,五月到官,破日入舍,视事五月,四府所表,迁武陵令。余为营陵令,正触太岁,主簿令余东北上,余不从,在事五月,迁太山守。”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则记了另一件事:“《北齐书》云高洋谋篡魏,其臣宋景业言:‘宜以仲夏受禅。’或曰:‘五月不可入官,犯之,终于其位。’景业曰:‘王为天子,无复下期,岂得不终于其位乎?’乃知此忌相承,由来已久,竟不能晓其义及出何经典也。”陈士元于此略有考证,他在《论语类考》卷十六里说:“释氏以三五九月为三长月,故奉佛者不饮酒,不茹荤。其说云:天帝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寅、午、戌月正临南赡部州,故当食素以徼福。官司谓之断月,俗又谓之恶月,士大夫赴官者,辄避之。或又谓唐时藩镇莅事,必大享军,屠杀羊豕甚多,故不欲以其月莅任,他官则不尔也。”可见这一禁忌迟在两汉已出现,后来与佛教禁忌相结合,至唐代犹存。

就端午风俗禁忌的总趋势来说,观念是由重而轻,节俗是由繁而简,禳解方法是由难而易。及至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北京五月禁忌:“京俗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窗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五月昼长,神祠祖堂供净水,焚午香。”又说:“五月朔日、端阳日,俱不汲泉水,于预日争汲,遍满缸釜,谓避井毒也。”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记苏州五月禁忌:“是月俗称毒月,百事多禁忌,不迁居,不婚嫁。”徐谦芳《扬州风土纪略》卷下记民国初年扬州五月禁忌:“俗以五月为毒月,无婚嫁事,即日用物件,亦预于四月杪购足一月之用,甚矣其患也。”

恶月和毒日的恶和毒,本来在冥冥之中,不可捉摸,但至近古,它的象征意义也具体化了,其中之一就是五毒,即五样毒物,这五样毒物具有随意性,并没有一定的说法。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四引《经济录》说:“江南巡抚疏劾中官王敬需索珍宝,组织彩妆,五毒红纱,难以数计。夫五毒者,艾虎、蜈蚣、虾蟆、蛇蝎也。以此织为衣,午节用之,谓可辟邪,而其实不祥,顾乃暴殄天物,虐害蒸民如此。”张岱《夜航船》卷一说:“五毒,蛇、虎、蜈蚣、蝎、蟾蜍,谓之五毒。官家或绘之宫扇,或织之袍缎,午日服用之,以辟瘟气。”吕种玉《言鲭》卷下则说:“古者青齐风俗,于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蛇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刊布家户贴之,以禳虫毒。”天津的五毒则不同,赵光宸《津门岁时记》说:“小儿所戴者多用丝制,小扫子、簸箕及虎、蛇、壁虎、蛙、蝎子,谓之老虎锁,虎、蛇等五种动物,谓之五毒。”而苏州的五毒又不同,蔡云《吴歈百绝》诗注说:“俗以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为五毒。”不管如何,有此五毒,就具体而微了,凡禳灾避毒,就基本围绕着这五样毒物来进行,构成了端午风俗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4、龙图腾的崇拜

众所周知,图腾崇拜早于自然崇拜,它是与狩猎、采集生活相适应的宗教形式,产生于旧石器中期,繁荣于新石器晚期。图腾最初被视为氏族或部落的亲属或祖先,而不是神,当万物有灵观念产生后,图腾才逐渐被神化,成为氏族或部落的保护神。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远古时的华夏各民族普遍崇拜龙图腾,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龙族的始祖,古夏人、黄帝、共工、祝融、匈奴、苗人、越人等都是远古龙蛇族的后裔,因此可以说华夏各民族都是龙的传人。大凡图腾崇拜的动物,起初都是现实存在的。商周青铜器上,保留着许多氏族或部落的图腾族徽,从它们的造型图案来看,几乎都经过艺术加工,许多特征被突出夸张,与现实的原形相去甚远,但还保留了一些现实动物的特征,如蜿蜒的身躯像蛇,浑身的鳞甲和背脊的鳍都像鱼,扁头巨口和身有四肢又像鳄鱼。因此可以认为,龙是融合了多个图腾而形成的综合图腾形象,并且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的“龙,水物也”,就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龙的认识。

原始民族多有文身之俗,其中有些是按图腾动物的形象黥绣的,它的意义是借助图腾的神力来保护自己,这是图腾信仰不断渗透到生活中的产物。我国的文身,记载最早的是生活在东南地区的夷蛮,且以文面为主。《礼记·王制》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陈澔注道:“雕,刻也;题,额也。刻其额,以丹青涅之。”《山海经·海内南经》记郁水南有“雕题国”,郭璞注道:“点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引《异物志》也说:“雕题国,画其面及身,刻其肌而青之,或若锦衣,或若鱼鳞。”可见当时那里的文身已运用色彩技术了。

吴越地处东南沿海,内陆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生活在那里的先民习于水上生活,但水势无常,风波险恶,舟楫常有颠覆,居处常被淹没,下水作业也常被水族所害。因此就断发文身,以资祛避,《史记·赵世家》就说:“剪发文身,错臂左袵,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这一风俗远在太伯、仲雍奔吴之前就有了,诚如苏轼《策断下》所说:“昔吴之先,断发文身,与鱼鳖龙蛇居者数十世,而诸侯不敢窥也。”太伯等来了以后,入乡随俗,也断发文身,《左传·哀公七年》记子贡语曰:“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史记·吴太伯世家》解释这段历史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史记·周本纪》也说:“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越的情形也是这样,《墨子·公孟篇》说:“昔者越王句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庄子·逍遥游》也说:“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可见当时吴越地方盛行文身。

吴越先民的图腾文身,图案就主要是龙,刘向《说苑》卷十二说:“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高承《事物纪原》卷八也说:“今世俗皆文身,作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旧云起于周太王之子吴太伯,避王季历而之句吴,断发文身,以象龙子,避蛟龙之患。而《史记·越世家》言,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证此则是兹事为始于帝少康之子,因知文身断发之为吴越俗也旧矣。”但文身以龙的,不局限于吴越,《淮南子·原道训》说:“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高诱注道:“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像鳞虫也。”《后汉书·南蛮传》记哀牢夷“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着尾。九隆死,世世相继”。常璩《华阳国志》卷四还记了一个故事:“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其先有一妇人,名曰沙壸,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一沉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谓沙壸曰:‘君为我生子,今在乎?’而九子惊走,惟一小子不能去,陪龙坐,龙就而舐之。沙壸与言语,以龙与陪坐,因名曰元隆,犹汉言陪坐也。沙壸将元隆居龙山下。元隆长大,才武。后九兄曰:‘元隆能与龙言,而黠有智,天所贵也。’共推以为王。时哀牢山下,复有一夫一妇产十女,元隆兄弟妻之。由是始有人民。皆象之,衣后着十尾,臂胫刻文。元隆死,世世相继。”从这个故事,可见图腾文身和龙的关系。